弹簧圈系统的制作方法

allin2023-03-13  66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弹簧圈系统。


背景技术:

2.颅内动脉瘤aneurysm是指颅内动脉壁上的脆弱部分向外膨出/扩张而形成的薄壁球状物,最常见于动脉分叉。常被称为颅内的“不定时炸弹。据统计,人群中颅内动脉瘤的患病率约为2%~7%,研究提示亚洲人群中颅内动脉瘤患病率约为2.5%~3.0%,颅内动脉瘤一旦破裂出血,致残率和致死率极高,其中10%~15%的患者来不及就医直接猝死,首次出血病死率高达35%,再次出血病死率则达60%~80%,幸存者亦多有残疾。因此,对于有手术适应证的颅内动脉瘤应积极干预已获得广泛认可。
3.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治疗主要有开颅夹闭和血管内介入治疗,弹簧圈作为一种成熟的介入治疗手段,已在临床上获得多年的广泛应用。目前已上市的弹簧按照解脱方式不同主要分成机械解脱、电解脱、热解脱、水解脱等,机械解脱由于其操作简单、解脱更迅速获得许多厂家和医生的青睐。但目前市场上的机械解脱产品可靠性仍然无法做到最好,仍存在提前解脱的情况,如专利us8328860b2公开了一种机械解脱结构,该结构通过推送杆内部的解脱丝和弹簧圈近端的球杆的过盈配合实现弹簧圈的解脱,该结构效率较高且结构简单,但存在提前解脱的风险,一旦推送杆中的解脱丝因为通过迂曲血管而回撤,则会导致弹簧圈提前解脱。另一方面,目前大多产品在植入过程中存在踢管现象,即在弹簧圈解脱脱离输送系统时容易造成微导管摆动,如专利申请cn112006743a公开了一种推送锁扣装置,将弹簧圈近端和推送杆远端的解脱杆相互锁扣在一起,提高了解脱系统的可靠性。但该系统由于互锁结构的尺寸原因和互锁机制,不可避免的导致推送杆与弹簧圈连接部位过硬,导致踢馆现象严重,轻则导致以难以控制弹簧圈的植入位置,严重的可能造成动脉瘤破裂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簧圈系统,在推送过程中防止弹簧圈提前解脱,在需要解脱弹簧圈时,完好地将弹簧圈释放。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弹簧圈系统,包括
6.弹簧圈,所述弹簧圈的内部贯穿设置有防解旋丝,所述防解旋丝的远端固定于所述弹簧圈的远端;
7.推送杆和解脱丝,所述解脱丝穿设于所述推送杆的内腔,且所述解脱丝的远端露出于所述推送杆的远端,所述推送杆的远端和所述弹簧圈的近端为解脱区域;以及
8.弹簧圈保护件,所述弹簧圈保护件位于所述解脱区域中,且所述弹簧圈保护件连接于所述解脱丝的远端和所述防解旋丝的近端。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簧圈保护件开设有至少一通孔,所述解脱丝的远端和所述防解旋丝的近端分别连接于所述通孔。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通孔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解脱丝的远端
与所述第一通孔连接,所述防解旋丝的近端与所述第二通孔连接。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簧圈保护件采用显影性金属材料。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推送杆的远端的端口位置沿推送杆的轴向设置有至少2个端口凹槽,所述端口凹槽连通所述推送杆的内腔。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2个端口凹槽沿所述推送杆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端口凹槽的周向和径向尺寸均大于所述解脱丝的直径。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推送杆的远端设置有切槽结构。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槽结构为螺旋结构,所述螺旋结构的螺距为15μm~80μm。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槽结构上设置有显影标记。
17.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端件,所述端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推送杆的近端,所述解脱丝的近端露出于所述推送杆的近端且延伸进入所述端件内部。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端件与所述推送杆的近端的连接方式为可掰断连接、螺旋旋钮连接或插孔连接。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通孔包括第一通孔,所述解脱丝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后,在近端形成一止挡部,所述止挡部的尺寸大于所述推送杆的内腔的近端开口。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簧圈保护件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推送杆的远端端口的径向尺寸。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簧圈保护件的外表面为圆滑表面。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簧圈保护件为圆环形、球形或椭球形。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推送杆的外侧至少部分覆盖聚四氟乙烯管。
24.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弹簧圈系统,在解脱区域设置弹簧圈保护件,弹簧圈保护件与弹簧圈固定,并且同时连接解脱丝和弹簧圈的防解旋丝,能防止弹簧圈提前解脱;并且弹簧圈保护件能够在弹簧圈解脱过程中发生回撤时挡在推送杆远端端口,避免弹簧圈直接碰撞推送杆而损坏,起到保护弹簧圈的作用,在弹簧圈准备解脱时,完好地将弹簧圈释放。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弹簧圈保护件的外表面为圆滑表面,可在植入过程中自然和推送杆成一定自然夹角,从而大大减小推送杆在微导管内的弯曲角度,从而减少弹簧圈解脱时对推送杆造成的摆动,即踢管问题。
附图说明
25.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26.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弹簧圈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弹簧圈系统的推送杆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推送杆的近端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29.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弹簧圈系统的推送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30.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弹簧圈系统的推送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31.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弹簧圈系统的推送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32.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弹簧圈系统应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33.附图标记:
34.11
ꢀꢀꢀꢀꢀꢀ
弹簧圈
ꢀꢀꢀꢀꢀꢀꢀꢀꢀꢀꢀꢀꢀꢀꢀꢀꢀ
134
ꢀꢀꢀꢀ
斜切槽
35.111
ꢀꢀꢀꢀꢀ
弹簧圈保护件
ꢀꢀꢀꢀꢀꢀꢀꢀꢀꢀꢀ
135
ꢀꢀꢀꢀ
推送杆的近端
36.1111
ꢀꢀꢀꢀ
第一通孔
ꢀꢀꢀꢀꢀꢀꢀꢀꢀꢀꢀꢀꢀꢀꢀ
14
ꢀꢀꢀꢀꢀ
解脱丝
37.1112
ꢀꢀꢀꢀ
第二通孔
ꢀꢀꢀꢀꢀꢀꢀꢀꢀꢀꢀꢀꢀꢀꢀ
136
ꢀꢀꢀꢀ
第一位置
38.1113
ꢀꢀꢀꢀ
第三通孔
ꢀꢀꢀꢀꢀꢀꢀꢀꢀꢀꢀꢀꢀꢀꢀ
137
ꢀꢀꢀꢀ
第二位置
39.112
ꢀꢀꢀꢀꢀ
防解旋丝
ꢀꢀꢀꢀꢀꢀꢀꢀꢀꢀꢀꢀꢀꢀꢀ
141
ꢀꢀꢀꢀ
止挡部
40.12
ꢀꢀꢀꢀꢀꢀ
解脱区域
ꢀꢀꢀꢀꢀꢀꢀꢀꢀꢀꢀꢀꢀꢀꢀ
15
ꢀꢀꢀꢀꢀ
端件
41.13
ꢀꢀꢀꢀꢀꢀ
推送杆
ꢀꢀꢀꢀꢀꢀꢀꢀꢀꢀꢀꢀꢀꢀꢀꢀꢀ
21
ꢀꢀꢀꢀꢀ
动脉瘤
42.131
ꢀꢀꢀꢀꢀ
端口凹槽
ꢀꢀꢀꢀꢀꢀꢀꢀꢀꢀꢀꢀꢀꢀꢀ
22
ꢀꢀꢀꢀꢀ
动脉血管
43.132
ꢀꢀꢀꢀꢀ
螺旋结构
ꢀꢀꢀꢀꢀꢀꢀꢀꢀꢀꢀꢀꢀꢀꢀ
23
ꢀꢀꢀꢀꢀ
自然夹角
44.133
ꢀꢀꢀꢀꢀ
显影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45.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说明书中的“或”、“或者”均可能表示“和”或者“或”。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于一个部件来说,“远端”指的是远离操作者的一端,“近端”指的是靠近操作者的一端。例如,在图1的视角中,弹簧圈11的左侧为近端,右侧为远端。本实用新型中所指“径向尺寸”,是指截面上最远两点间的距离,以横截面为圆形为例,径向尺寸即直径。
4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弹簧圈系统,包括:弹簧圈,所述弹簧圈的内部贯穿设置有防解旋丝,所述防解旋丝的远端固定于所述弹簧圈的远端;推送杆和解脱丝,所述解脱丝穿设于所述推送杆的内腔,且所述解脱丝的远端露出于所述推送杆的远端,所述推送杆的远端和所述弹簧圈的近端为解脱区域;以及弹簧圈保护件,所述弹簧圈保护件位于所述解脱区域中,且所述弹簧圈保护件连接于所述解脱丝的远端和所述防解旋丝的近端。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弹簧圈系统,在解脱区域设置弹簧圈保护件,弹簧圈保护件与弹簧圈固定,并且同时连接解脱丝和弹簧圈的防解旋丝,能防止弹簧圈提前解脱;并且弹簧圈保护件能够在弹簧圈解脱过程中发生回撤时挡在推送杆远端端口,避免弹簧圈直接碰撞推送杆而损坏,可以起到保护弹簧圈的作用,在弹簧圈准备解脱时,完好地将弹簧圈释放;本实用新型的弹簧圈保护件的外表面为圆滑表面,可在植入过程中自然和推送杆成一定自然夹角,从而大大减小推送杆在微导管内的弯曲角度,从而减少弹簧圈解脱时对推送杆造成的摆动,即踢管问题。
47.下面结合图1~4具体介绍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弹簧圈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48.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弹簧圈系统包括弹簧圈11、推送杆13和解脱丝14。所述弹簧圈11的内部设置有防解旋丝112,所述防解旋丝112的远端通过热熔、焊接等方式固定于所述弹簧圈1的远端。所述解脱丝14穿设于所述推送杆13的内腔,且所述解脱丝14的远端露出于所述推送杆13的远端。所述防解旋丝112可以选用镍钛、不锈钢等金属材料进行弹簧圈11近端和远端的焊接固定,也可以选用pp(聚丙烯)、pe(聚乙烯)、
peek(聚醚醚酮)等高分子材料进行远端热熔。所述解脱丝14为peek、lcp(工业化液晶聚合物)、缝合线、pp等高分子材料。优选地,所述解脱丝14的丝径为0.001英寸~0.003英寸,方便穿过推送杆13的内腔。此次所述解脱丝14的丝径仅为示例,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解脱丝14的丝径可以采用其他的数值范围,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49.如图1所示,所述推送杆13的远端和所述弹簧圈11的近端为解脱区域12,所述解脱区域12是指包括弹簧圈保护件111、解脱丝14的远端和推送杆13的远端的区域。所述解脱区域12中设置有所述弹簧圈保护件111,所述弹簧圈保护件111例如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于所述弹簧圈11的近端。所述防解旋丝112的近端连接于所述弹簧圈保护件111,从而通过所述防解旋丝112形成了所述弹簧圈11的近端和远端的固定。所述解脱丝14的远端连接于所述弹簧圈保护件111,可实现所述弹簧圈11和所述推送杆13的相互连接。所述弹簧圈11可以从选用铂钨合金、铂铱合金等显影金属合金材料,所述弹簧圈保护件111的材料可以选择与弹簧圈材料相同的铂钨合金、铂铱合金等显影材料,方便进行焊接固定。所述弹簧圈保护件111是机械解脱结构的关键部位,弹簧圈保护件111与弹簧圈11固定,并且同时连接解脱丝14和弹簧圈11的防解旋丝112,起到推送过程中保护弹簧圈11的作用,防止所述弹簧圈11提前解脱。所述弹簧圈保护件111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推送杆13的远端端口的径向尺寸,保证弹簧圈保护件111能够在弹簧圈11解脱过程中发生回撤时挡在推送杆13远端端口,避免弹簧圈11直接碰撞推送杆13而损坏,可以起到保护弹簧圈11的作用。在弹簧圈11准备解脱时,完好地将弹簧圈11释放。
50.在需要解脱弹簧圈11时,由于需要向近端拉动解脱丝14,使其与弹簧圈保护件111分离,弹簧圈11和弹簧圈保护件111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个向近端的作用力而会有少许向近端的回撤。如图2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推送杆13的远端的侧面设置有端口凹槽131,所述端口凹槽131连通所述推送杆13的内腔。所述端口凹槽131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并且沿所述推送杆13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端口凹槽131的尺寸大于所述解脱丝14的直径,从而能够保证解脱丝顺利与弹簧保护件分离,实现解脱。具体地,所述端口凹槽131的周向和径向尺寸均大于所述解脱丝14的直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口凹槽131的远端开口大于所述端口凹槽131的近端开口,即所述端口凹槽131从其远端到近端是一个开口逐渐缩小的类锥形结构。
51.所述端口凹槽131可以通过激光切割、磨削等方式完成。所述端口凹槽131用于防止弹簧圈11回撤过程中弹簧圈保护件111堵住推送杆13的远端出口,造成解脱丝14无法抽出的情况。如图4所示,所述端口凹槽131为对向开槽,所述推送杆13的远端的侧面的第一位置136和第二位置137处开设有所述端口凹槽131,且所述第一位置136和第二位置137相对于所述推送杆13的轴向对称。所述端口凹槽131给解脱丝14留有充足空间,可以有效防止弹簧圈11回撤过程中弹簧圈保护件111阻塞解脱丝14而难以抽出,进而导致的弹簧圈11无法解脱的问题。
52.如图2所示,所述推送杆13的远端设置有切槽结构。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切槽结构为螺旋结构132,实现了推送杆13的远端的顺滑过渡。所述螺旋结构132表面的螺旋状槽可以通过激光切割、磨削等工艺实现。优选地,所述螺旋结构132的螺距为15μm~80μm。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螺旋结构132的螺距为15μm~40μm。此次,所述螺旋结构132上的螺旋状槽是连续的,其螺距尺寸仅为示例。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螺旋结构132上的螺旋状槽
也可以是不连续的,和/或其螺距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数值范围,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所述螺旋结构132的中间设置有斜切槽134,所述斜切槽134处设置有显影标记133,所述显影标记133与所述推送杆13相连接。所述斜切槽134可通过激光切割、磨削等工艺实现。所述显影标记133为由铂铱合金、铂镍合金、铂钨合金等铂合金、或钨合金、钽合金、或黄金等丝材构成的圆环结构,所述显影标记设置的位置与微导管显影标记设置的位置重合,用于指示弹簧圈即将出微导管进入病变位置,可以提高解脱过程的可视性,方便医生确认解脱过程的完成,节约解脱时间。所述推送杆13的外侧至少部分可以通过热缩工艺覆盖一层ptfe(聚四氟乙烯)管,有利于增加所述推送杆13的润滑性。
53.如图2和图3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弹簧圈系统还包括端件15,所述端件15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推送杆13的近端,所述解脱丝14的近端露出于所述推送杆13的近端且延伸进入所述端件15的内部。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端件15与所述推送杆13的近端135可以形成可掰断连接,例如所述端件15和所述推送杆13的近端135形成弱连接,施加几次弯折后即可以断裂。在另一种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端件15和所述推送杆13的近端135形成螺旋旋钮连接,例如在所述端件15上设置外螺纹,所述推送杆13的近端135的内腔设置相对应的内螺纹,或所述端件15的内腔设置内螺纹,所述推送杆13的近端135设置相对应的外螺纹。在再一种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端件15和所述推送杆13的近端135也可以形成插接连接,例如在所述端件15的外表面设置插接件,所述推送杆13的近端135设置固定孔,或者在所述端件15设置固定孔,所述推送杆13的近端135设置插接件等等。在该实施例中,所述解脱丝14的近端设置有止挡部141,所述止挡部141的尺寸(沿所述推送杆13的内腔的至少一个直径方向的尺寸)优选大于所述推送杆13的内腔的近端开口,在未去除所述止挡部141时,所述止挡部141不会进入到所述推送杆13的内腔中,可以保持所述解脱丝14在所述推送杆13中的位置稳定性。进一步地,结合图3和图4可以看出,所述解脱丝14有两个端部,一个端部留在近端,一个端部穿过弹簧圈保护件111的第一通孔1111之后再拉回到近端,两个端部在近端形成所述止挡部141,因此,在推送杆13内的解脱丝14有两股,所述止挡部141将所述解脱丝14的两个端部固定在推送杆13的近端。弹簧圈11的解脱过程包括:当弹簧圈11植入病变位置并且位置调整完毕,准备释放时,操作者首先拆卸所述可拆卸部件15,用手术剪刀将解脱丝14的近端的止挡部141剪断,并拉住解脱丝14的一个端部进行抽出,解脱丝14的另一个端部被抽拉而从弹簧圈保护件111的第一通孔1111中穿出,实现解脱丝14和弹簧圈保护件111的分离,将弹簧圈保护件111和弹簧圈11留在病变位置,实现弹簧圈11的释放。
54.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弹簧圈解脱区12的结构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弹簧圈保护件111的近端开设有第一通孔1111,所述解脱丝14的远端伸出于所述推送杆13的远端而连接于所述第一通孔1111。所述弹簧圈保护件111的远端开设有第二通孔1112,所述防解旋丝112的近端连接于所述第二通孔1112,例如,所述防解旋丝112包括两个端部,一个端部留在所述弹簧圈11的远端,另一个端部穿过所述第二通孔1112后也拉回到所述弹簧圈11的远端,两个端部一起固定于所述弹簧圈11的远端,即在所述弹簧圈11的内部,所述防解旋丝112为两股。通过所述弹簧圈保护件111可以实现推送杆13和弹簧圈11的连接,并且防止所述弹簧圈11意外解旋。
55.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弹簧圈系统的解脱区域的结构示意图。该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弹簧圈保护件111为圆环形,所述弹簧圈保护件
111的外表面为圆滑表面。由此可以防止所述弹簧圈保护件111卡入所述推送杆13的端口凹槽131中造成难以解脱的情况。
56.如图5所示,在该第二实施例中,所述弹簧圈保护件111的表面可以不用设置另外的通孔,所述解脱丝14的远端和所述防解旋丝112的近端直接连接于所述圆环形的弹簧圈保护件111的内圈。类似地,所述解脱丝14的一个端部可以穿过所述弹簧圈保护件111的内圈后拉回到近端而与所述解脱丝14的另一个端部一起形成一个止挡部。在另一种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圆环形的弹簧圈保护件111的表面开设一个或两个用于与所述解脱丝14和防解旋丝112连接的通孔。
57.该第二实施例的弹簧圈系统的其他部件(弹簧圈11、推送杆13、止挡部、防解旋丝112、解脱丝14等)的结构和所采用的材料与第一实施例的对应部件的结构和所采用的材料相同。该第二实施例的防解旋丝112和解脱丝14同样可以实现防止弹簧圈11意外解旋,并且在弹簧圈11准备解脱时,完好地将弹簧圈11释放。
58.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弹簧圈系统的解脱区域的结构示意图。该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弹簧圈保护件111为球形,所述弹簧圈保护件111的外表面为圆滑表面。由此可以防止所述弹簧圈保护件111卡入所述推送杆13的端口凹槽131中造成难以解脱的情况。除了图5和图6示出的圆环形或球形的弹簧圈保护件111,所述弹簧圈保护件111也可以为其他具有圆滑外表面的形状,例如椭球形等,均可以防止所述弹簧圈保护件111卡入所述推送杆13的端口凹槽131中造成难以解脱的情况。并且,通过设置所述弹簧圈保护件111具有圆滑表面,可在植入过程中自然和推送杆13成一定自然夹角,从而大大减小推送杆13在微导管内的弯曲角度,从而减少弹簧圈11解脱时对推送杆13造成的摆动,即踢管问题。在该第三实施例中,所述弹簧圈保护件111上可以只开设一个第三通孔1113,所述解脱丝14的远端和所述防解旋丝112的近端均连接于所述第三通孔1113。类似地,所述解脱丝14的一个端部可以穿过第三通孔1113后拉回到近端而与所述解脱丝14的另一个端部一起形成一个止挡部。该第三实施例的弹簧圈系统的其他部件(弹簧圈11、推送杆13、止挡部、防解旋丝112、解脱丝14等)的结构和所采用的材料与第一实施例的对应部件的结构和所采用的材料相同。该第三实施例的防解旋丝112和解脱丝14同样可以实现防止弹簧圈11意外解旋,并且在弹簧圈11准备解脱时,完好地将弹簧圈11释放。
59.如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弹簧圈系统在实施过程中,弹簧圈系统位于动脉瘤21中的形态示意图。图7中22表示动脉血管。在输送过程中,所述弹簧圈保护件111可几乎360
°
方向旋转,弹簧圈11和推送杆13的最小角度可成90
°
。当弹簧圈11通过微导管进入到动脉瘤21时,弹簧圈11和推送杆13会形成一个自然夹角23,圆滑的弹簧圈保护件111可以根据动脉瘤21内形态自动调整角度,形成一个自然夹角23,此夹角23可以在90
°
~180
°
之间自由调整,从而大大减小推送杆13在微导管内的弯曲角度,从而减少弹簧圈踢管现象的发生,并且有效防止在输送或回撤过程中带来的弹簧圈回弹碰撞和损伤问题。同样地,采用其他具有圆滑外表面的弹簧圈保护件111时,弹簧圈保护件111可以在植入过程中自然地与推送杆13成一定自然夹角,从而大大减小推送杆13在微导管内的弯曲角度,从而减少弹簧圈11踢管现象的发生,并且有效防止在输送或回撤过程中带来的弹簧圈11回弹碰撞和损伤问题。
60.综上所述,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弹簧圈系统,在解脱区域12设置弹簧圈保护件
111,连接弹簧圈11的防解旋丝112,在弹簧圈11推送过程中可以起到保护弹簧圈11的作用,防止弹簧圈11提前解脱,有效地提高弹簧圈系统的使用可靠性,同时连接解脱丝14,在弹簧圈11准备解脱时,完好地将弹簧圈11释放。
61.在设置有端口凹槽131的实施例中,该端口凹槽131能够有效防止出现弹簧圈11回撤过程中弹簧圈保护件111阻塞解脱丝14,使得解脱丝14难以抽出而造成弹簧圈11无法解脱的问题。
62.在推送杆13上设置有显影标记的实施例中,该显影标记可以指示弹簧圈11即将出微导管进入病变位置,可以提高解脱过程的可视性,方便医生确认解脱过程的完成,节约解脱时间。
63.在设置有可拆卸部件的实施例中,当弹簧圈11准备解脱时,去除可拆卸部件后,解脱丝14露出于所述推送杆13的近端,剪断解脱丝14的止挡部141并拽住解脱丝14的一端将其从推送杆13中抽出,解脱丝14穿过弹簧圈保护件111的第一通孔1111,与弹簧圈保护件111实现分离,弹簧圈保护件111可以与弹簧圈11一起留在病变位置,完成弹簧圈11的解脱。
64.在所述弹簧圈保护件111采用圆滑外表面的实施例中,可以减少弹簧圈踢管现象的发生,并且有效防止在输送或回撤过程中带来的弹簧圈回弹碰撞和损伤问题。
65.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弹簧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弹簧圈,所述弹簧圈的内部贯穿设置有防解旋丝,所述防解旋丝的远端固定于所述弹簧圈的远端;推送杆和解脱丝,所述解脱丝穿设于所述推送杆的内腔,且所述解脱丝的远端露出于所述推送杆的远端,所述推送杆的远端和所述弹簧圈的近端为解脱区域;以及弹簧圈保护件,所述弹簧圈保护件位于所述解脱区域中,且所述弹簧圈保护件连接于所述解脱丝的远端和所述防解旋丝的近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圈保护件开设有至少一通孔,所述解脱丝的远端和所述防解旋丝的近端分别连接于所述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簧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通孔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解脱丝的远端与所述第一通孔连接,所述防解旋丝的近端与所述第二通孔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圈保护件采用显影性金属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杆的远端的端口位置沿推送杆的轴向设置有至少2个端口凹槽,所述端口凹槽连通所述推送杆的内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弹簧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2个端口凹槽沿所述推送杆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端口凹槽的周向和径向尺寸均大于所述解脱丝的直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杆的远端设置有切槽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弹簧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槽结构为螺旋结构,所述螺旋结构的螺距为15μm~80μm。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弹簧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槽结构上设置有显影标记。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圈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端件,所述端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推送杆的近端,所述解脱丝的近端露出于所述推送杆的近端且延伸进入所述端件内部。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弹簧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端件与所述推送杆的近端的连接方式为可掰断连接、螺旋旋钮连接或插孔连接。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簧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通孔包括第一通孔,所述解脱丝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后,在近端形成一止挡部,所述止挡部的尺寸大于所述推送杆的内腔的近端开口。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圈保护件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推送杆的远端端口的径向尺寸。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圈保护件的外表面为圆滑表面。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圈保护件为圆环形、球形或椭球形。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杆的外侧至少部分覆盖聚四氟乙烯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弹簧圈系统,包括弹簧圈,所述弹簧圈的内部贯穿设置有防解旋丝,所述防解旋丝的远端固定于所述弹簧圈的远端;推送杆和解脱丝,所述解脱丝穿设于所述推送杆的内腔,且所述解脱丝的远端露出于所述推送杆的远端,所述推送杆的远端和所述弹簧圈的近端为解脱区域;以及弹簧圈保护件,所述弹簧圈保护件位于所述解脱区域中,且所述弹簧圈保护件连接于所述解脱丝的远端和所述防解旋丝的近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解脱区域设置弹簧圈保护件,在弹簧圈推送过程中可以起到保护弹簧圈的作用,又可以连接解脱丝,在弹簧圈准备解脱时,完好地将弹簧圈释放。完好地将弹簧圈释放。完好地将弹簧圈释放。


技术研发人员:房艺 张权 程小丽 田云鹏 唐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博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10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578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