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复合适配器及光电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allin2023-03-13  53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提供一种光电复合适配器及光电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网络传输技术的快速发展,光纤已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当中,通过将光纤接入终端设备,可实现高速通信。终端设备除了需要与光缆连接以接收光信号外,还需要与电缆连接以接收电信号,因此,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分别对光缆和电缆铺设,工程量较大。
3.目前,为了减少线缆铺设的工程量,市面上出现了光电复合线缆以及与光电复合线缆匹配使用的光电复合适配器,以实现光信号和电信号同步传输。
4.对于光电复合适配器而言,其通常包括外壳、光纤对接组件和导电端子,其中导电端子一般是通过炉中焊工艺焊接在电路板,但由于光纤对接组件和导电端子一般是预埋在外壳内,导致光纤对接组件需要随导电端子一起置于焊接炉内,焊接炉内的温度较高且散布着大量粉尘颗粒,会使光纤对接组件受热变形或者受到粉尘颗粒污染而导致光传输性能下降,进而导致光电复合适配器的工作可靠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电复合适配器及光电连接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光电复合适配器的光纤组件需要随导电端子一同置于焊接炉内而导致光传输性能下降的技术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电复合适配器,包括:第一座体,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一上盖,所述第一底座的内部设有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一上盖可拆卸地盖设于所述第一底座的顶部以将所述第一安装腔封堵;光纤对接组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两个第一导电端子,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两个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相对分隔设置。
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电复合适配器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光纤对接组件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一安装腔内,在光电复合适配器的制造过程中,可先将第一导电端子安装于第一安装腔的相对两内侧,接着将第一底座、第一导电端子和电路板置于焊接炉内,以将第一导电端子焊接在电路板上,待完成焊接工序后,再将光纤对接组件安装在第一安装腔内,最后盖上第一上盖,如此,光纤对接组件无需随第一导电端子一起置于焊接炉内,可有效避免光纤对接组件受热变形或者受到粉尘颗粒污染而造成损坏的情况发生,从而可有效保证光纤对接组件的光传输性能,提高了光电复合适配器的工作可靠性。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底座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设有第一对位槽,所述光纤对接组件包括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对位槽内,所述第一对位槽的中轴线和所述第一接头的中轴线均处于所述第一底座的中垂面上。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底座的相对两内侧分别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
一导电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并且所述第一导电端子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壁之间设有第一卡扣结构。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纤对接组件包括第一接头和光纤,所述第一接头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所述光纤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头相连接,所述光纤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一安装腔外并且用于与光电转换模块相连接。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纤对接组件还包括第二接头,所述光纤的远离所述第一接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接头相连接,所述第二接头用于与所述光电转换模块相连接。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纤对接组件还包括第一柔性护套,所述第一柔性护套套设于所述光纤上并且安装于所述第一座体上。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电复合适配器还包括第二座体,所述第二座体包括第二底座和第二上盖,所述第二底座的内部设有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二上盖可拆卸地盖设于所述第二底座的顶部以将所述第二安装腔封堵,所述光纤对接组件包括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和光纤,所述第一接头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所述第二接头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所述光纤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头相连接,所述光纤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接头相连接。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电复合适配器还包括两个第二导电端子,两个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并且两个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相对分隔设置。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底座的相对两内侧分别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导电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并且所述第二导电端子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槽壁之间设有第二卡扣结构。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底座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设有第一对位槽,所述第一接头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对位槽内,所述第一对位槽的中轴线和所述第一接头的中轴线均处于所述第一底座的中垂面上;和/或,所述第二底座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设有第二对位槽,所述第二接头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对位槽内,所述第二对位槽的中轴线和所述第二接头的中轴线均处于所述第二底座的中垂面上。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纤对接组件还包括第一柔性护套和第二柔性护套,所述第一柔性护套套设于所述光纤上并且安装于所述第一座体上,所述第二柔性护套套设于所述光纤上并且安装于所述第二座体上。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电复合适配器还包括第二座体,所述第二座体包括第二底座和第二上盖,所述第二底座的内部设有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二上盖可拆卸地盖设于所述第二底座的顶部以将所述第二安装腔封堵,所述光纤对接组件包括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所述第二接头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连接成一体,所述第二底座与所述第一底座连接成一体,所述第二上盖与所述第一上盖连接成一体。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电复合适配器还包括两个第二导电端子,两个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并且两个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相对分隔设置。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底座的相对两内侧分别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导电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并且所述第二导电端子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槽壁之间设有第二卡扣结构。
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底座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设有第一对位槽,所述第一接头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对位槽内,所述第一对位槽的中轴线和所述第一接头的中轴线均处于所述第一底座的中垂面上;和/或,所述第二底座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设有第二对位槽,所述第二接头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对位槽内,所述第二对位槽的中轴线和所述第二接头的中轴线均处于所述第二底座的中垂面上。
2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光电连接装置,包括上述任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所述的光电复合适配器。
23.由于上述光电连接装置采用了上述光电复合适配器的所有实施例,因而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光电复合适配器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图1所示光电复合适配器的爆炸图;
27.图3为图1所示光电复合适配器的主视图;
28.图4为图3所示光电复合适配器沿a-a方向的剖视图;
29.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光电复合适配器的结构示意图;
30.图6为图5所示光电复合适配器的爆炸图;
31.图7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光电复合适配器的结构示意图;
32.图8为图7所示光电复合适配器的爆炸图;
33.图9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提供的光电复合适配器的结构示意图;
34.图10为图9所示光电复合适配器的爆炸图。
35.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36.100、光电复合适配器;110、第一座体;111、第一底座;1111、第一安装腔;1112、第一对位槽;1113、第一安装槽;1114、第一接口;112、第一上盖;120、光纤对接组件;121、光纤;122、第一接头;123、第一柔性护套;124、第二接头;125、第二柔性护套;130、第一导电端子;131、第一安装部;1311、第一卡部;132、第一引脚;133、第一接触部;140、第二座体;141、第二底座;1411、第二安装腔;1412、第二对位槽;1413、第二安装槽;1414、第二接口;142、第二上盖;150、第二导电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9.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0.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1.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电复合适配器100,其用于连接光电复合线缆,以实现光信号和电信号的同步传输。
42.下面结合附图对上述光电复合适配器100进行详细说明。
43.实施例一
44.请结合图1至图4所示,上述光电复合适配器100包括第一座体110、光纤对接组件120和两个第一导电端子130。第一座体110包括第一底座111和第一上盖112,第一底座111的内部设有第一安装腔1111,第一上盖112可拆卸地盖设于第一底座111的顶部以将第一安装腔1111封堵;光纤对接组件120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一安装腔1111内,换言之,光纤对接组件120可与第一底座111相互分离,光纤对接组件120用于与光电复合线缆的光纤插芯相对接;两个第一导电端子130分别安装于第一安装腔1111内,两个第一导电端子130相对分隔设置,可以理解的,两个第一导电端子130分别安装于第一底座111的相对两内侧,并且两个第一导电端子130用于与光电复合线缆的两个导电端子一一对应地抵接。
45.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上盖112与第一底座111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卡扣连接方式、紧固连接方式。
46.具体地,请结合图2所示,第一导电端子130包括第一安装部131、第一引脚132和第一接触部133,第一引脚132和第一接触部133分别连接于第一安装部131上,第一导电端子130通过第一安装部131安装于第一安装腔1111内,第一引脚132用于与电路板相焊接,第一接触部133用于与光电复合线缆的导电端子相抵接。
47.具体地,请结合图2所示,第一座体110上开设有第一接口1114,第一接口1114与第一安装腔1111相连通,光电复合线缆经第一接口1114插入第一安装腔1111内,以与光纤对接组件120对接。
48.通过将光纤对接组件120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一安装腔1111内,在光电复合适配器100的制造过程中,可先将第一导电端子130安装于第一安装腔1111的相对两内侧,接着将第一底座111、第一导电端子130和电路板置于焊接炉内,以将第一导电端子130焊接在电路板上,待完成焊接工序后,再将光纤对接组件120安装在第一安装腔1111内,最后盖上第一上盖112,如此,光纤对接组件120无需随第一导电端子130一起置于焊接炉内,可有效避免
光纤对接组件120受热变形或者受到粉尘颗粒污染而造成损坏的情况发生,从而可有效保证光纤对接组件120的光传输性能,提高了光电复合适配器100的工作可靠性。
49.在本实施例中,请结合图2和图4所示,第一底座111于第一安装腔1111内设有第一对位槽1112,光纤对接组件120包括第一接头122,第一接头122用于与光电复合线缆对接,第一接头122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一对位槽1112内,第一对位槽1112的中轴线和第一接头122的中轴线均处于第一底座111的中垂面上,换言之,在将第一接头122安装于第一对位槽1112内后,在水平方向上,第一接头122处于第一底座111的居中位置,如此,在将第一接头122与光电复合线缆相对接时,可有效保证第一接头122的光轴心与光电复合线缆的光轴心相对齐,从而保证光纤对接组件120与光电复合线缆对接的可靠性。
50.具体地,第一接头122上设有第一限位部,第一对位槽1112内设有第一限位槽,在将第一接头122安装于第一对位槽1112内后,第一限位部卡入第一限位槽内,以限制第一接头122沿轴向移动,从而可有效提高第一接头122的安装稳定性。
51.在本实施例中,请结合图4所示,第一底座111的相对两内侧分别设有第一安装槽1113,第一导电端子130设置于第一安装槽1113内,换言之,一个第一导电端子130安装于一第一安装槽1113内,另一个第一导电端子130安装于另一第一安装槽1113内,并且第一导电端子130与第一安装槽1113的槽壁之间设有第一卡扣结构。
52.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示例中,请结合图2和图4所示,第一导电端子130的第一安装部131上设有第一卡部1311,第一安装槽1113的槽壁开设有第一卡口(图中未示),在将第一导电端子130置于第一安装槽1113内后,第一卡部1311卡入第一卡口内,即完成对第一导电端子130的安装,操作简单便捷,可有效提高光电复合适配器100的装配效率。
53.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个具体示例中,第一导电端子130的第一安装部131上设有第一卡口,第一安装槽1113的槽壁开设有第一卡部1311,在将第一导电端子130置于第一安装槽1113内后,第一卡部1311卡入第一卡口内,即完成对第一导电端子130的安装,操作简单便捷,可有效提高光电复合适配器100的装配效率。
54.在本实施例中,请结合图1和图2所示,光纤对接组件120还包括光纤121,上述第一接头122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一安装腔1111内,光纤121的一端与第一接头122相连接,光纤121的另一端伸出第一安装腔1111外并且用于与光电转换模块相连接。
55.为了实现与光电转换模块相连接,以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传统的光电连接装置所采用的光电复合适配器通常具有两个接口,其中一个接口为光电接口,另一个接口为光接口,光电复合线缆插入光电接口内,而光缆插入光接口内并且与光电转换模块相连接,但是这样的光电连接装置的整体长度较大,导致上述光电连接装置无法应用于诸如面板ap等小型设备上,使用局限性较大。与传统的光电连接装置相比,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光电复合适配器100只具有一个光电接口,可通过光纤121直接与光电转换模块相连接,以将光信号传输至光电转换模块,从而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这样可有效缩短光电连接装置的整体长度,使其能够适用于小型设备上,提高了光电连接装置的通用性能。
56.具体地,请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为了方便光纤121与光电转换模块连接,光纤对接组件120还包括第二接头124,光纤121的远离第一接头122的一端与第二接头124相连接,第二接头124用于与光电转换模块相连接。
57.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接头124的类型可根据光电转换模块的接口类型而定,具体包
括但不仅限于lc接头、sc接头。
58.具体地,请结合图2和图4所示,光纤对接组件120还包括第一柔性护套123,第一柔性护套123套设于光纤121上并且安装于第一座体110上。由于第一柔性护套123具有一定的柔性,可有效保护光纤121,以防止光纤121过度弯折而造成损坏。
59.实施例二
60.在本实施例中,请结合图5和图6所示,光电复合适配器100还包括第二座体140,第二座体140包括第二底座141和第二上盖142,第二底座141的内部设有第二安装腔1411,第二上盖142可拆卸地盖设于第二底座141的顶部以将第二安装腔1411封堵,光纤对接组件120包括第一接头122、第二接头124和光纤121,第一接头122用于与光电复合线缆对接,第一接头122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一安装腔1111内,第二接头124用于与普通光缆或者光电复合线缆对接,第二接头124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二安装腔1411内,光纤121的一端与第一接头122相连接,光纤121的另一端与第二接头124相连接。
61.需要说明的是,第二上盖142与第二底座141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卡扣连接方式、紧固连接方式。
62.具体地,请结合图6所示,第二座体140上开设有第二接口1414,第二接口1414与第二安装腔1411相连通,一条光电复合线缆经第一接口1114插入第一安装腔1111内,以与光纤对接组件120的第一接头122对接,普通光缆或者另一条光电复合线缆经第二接口1414插入第二安装腔1411内,以与光纤对接组件120的第二接头124对接。
6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座体110和第二座体140之间通过光纤121桥接,由于光纤121具有柔性,可使得第一座体110和第二座体140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布局方式,可有效提高光电复合适配器100在电路板上布局的灵活性。
64.在本实施例中,请结合图6所示,光电复合适配器100还包括两个第二导电端子150,两个第二导电端子150分别安装于第二安装腔1411内,并且两个第二导电端子150相对分隔设置,换言之,光电复合适配器100的两个连接端均为光电复合连接端,亦即上述光电复合适配器100可同时与两条光电复合线缆进行对接,一条光电复合线缆经第一接口1114插入第一安装腔1111内,以与光纤对接组件120的第一接头122对接,另一条光电复合线缆经第二接口1414插入第二安装腔1411内,以与光纤对接组件120的第二接头124对接。
65.具体地,第二导电端子150包括第二安装部、第二引脚和第二接触部,第二引脚和第二接触部分别连接于第二安装部上,第二导电端子150通过第二安装部安装于第二安装腔1411内,第二引脚用于与电路板相焊接,第二接触部用于与光电复合线缆的导电端子相抵接。
66.在本实施例中,请结合图6所示,第二底座141的相对两内侧分别设有第二安装槽1413,第二导电端子150设置于第二安装槽1413内,换言之,一个第二导电端子150安装于一第二安装槽1413内,另一个第二导电端子150安装于另一第二安装槽1413内,并且第二导电端子150与第二安装槽1413的槽壁之间设有第二卡扣结构。
67.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示例中,第二导电端子150的第二安装部上设有第二卡部,第二安装槽1413的槽壁开设有第二卡口,在将第二导电端子150置于第二安装槽1413内后,第二卡部卡入第二卡口内,即完成对第二导电端子150的安装,操作简单便捷,可有效提高光电复合适配器100的装配效率。
68.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个具体示例中,第二导电端子150的第二安装部上设有第二卡口,第二安装槽1413的槽壁开设有第二卡部,在将第二导电端子150置于第二安装槽1413内后,第二卡部卡入第二卡口内,即完成对第二导电端子150的安装,操作简单便捷,可有效提高光电复合适配器100的装配效率。
69.在本实施例中,请结合图6所示,第一底座111于第一安装腔1111内设有第一对位槽1112,第一接头122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一对位槽1112内,第一对位槽1112的中轴线和第一接头122的中轴线均处于第一底座111的中垂面上,换言之,在将第一接头122安装于第一对位槽1112内后,在水平方向上,第一接头122处于第一底座111的居中位置,如此,在第一接头122与光电复合线缆相对接时,可有效保证第一接头122的光轴心与光电复合线缆的光轴心相对齐,从而保证光纤对接组件120与光电复合线缆对接的可靠性。
70.具体地,第一接头122上设有第一限位部,第一对位槽1112内设有第一限位槽,在将第一接头122安装于第一对位槽1112内后,第一限位部卡入第一限位槽内,以限制第一接头122沿轴向移动,从而可有效提高第一接头122的安装稳定性。
71.在本实施例中,请结合图6所示,第二底座141于第二安装腔1411内设有第二对位槽1412,第二接头124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二对位槽1412内,第二对位槽1412的中轴线和第二接头124的中轴线均处于第二底座141的中垂面上,换言之,在将第二接头124安装于第二对位槽1412内后,在水平方向上,第二接头124处于第二底座141的居中位置,如此,在第二接头124与光电复合线缆相对接时,可有效保证第二接头124的光轴心与光电复合线缆的光轴心相对齐,从而保证光纤对接组件120与光电复合线缆对接的可靠性。
72.具体地,第二接头124上设有第二限位部,第二对位槽1412内设有第二限位槽,在将第二接头124安装于第二对位槽1412内后,第二限位部卡入第二限位槽内,以限制第二接头124沿轴向移动,从而可有效提高第二接头124的安装稳定性。
73.在本实施例中,请结合图6所示,光纤对接组件120还包括第一柔性护套123和第二柔性护套125,第一柔性护套123套设于光纤121上并且安装于第一座体110上,第二柔性护套125套设于光纤121上并且安装于第二座体140上。可以理解的,第一柔性护套123和第二柔性护套125均具有一定的柔性,可有效保护光纤121,以防止光纤121过度弯折而造成损坏。
74.实施例三
75.在本实施例中,请结合图7和图8所示,光电复合适配器100还包括第二座体140,第二座体140包括第二底座141和第二上盖142,第二底座141的内部设有第二安装腔1411,第二上盖142可拆卸地盖设于第二底座141的顶部以将第二安装腔1411封堵,光纤对接组件120包括第一接头122和第二接头124,第一接头122用于与光电复合线缆对接,第一接头122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一安装腔1111内,第二接头124用于与普通光缆或者光电复合线缆对接,第二接头124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二安装腔1411内,第一接头122和第二接头124连接成一体,第二底座141与第一底座111连接成一体,第二上盖142与第一上盖112连接成一体。换言之,第一接头122和第二接头124可一体成型,第一底座111和第二底座141可一体成型,第一上盖112和第二上盖142可一体成型,这样可有效简化光电复合适配器100的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在装配时,可将第一接头122和第二接头124作为整体件装配在第一安装腔1111和第二安装腔1411内,还可将第一上盖112和第二上盖142作为整体件装配在第一底座
111和第二底座141上,可有效提高光电复合适配器100的装配效率。
76.需要说明的是,第二上盖142与第二底座141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卡扣连接方式、紧固连接方式。
77.具体地,请结合图8所示,第二座体140上开设有第二接口1414,第二接口1414与第二安装腔1411相连通,一条光电复合线缆经第一接口1114插入第一安装腔1111内,以与光纤对接组件120的第一接头122对接,普通光缆或者另一条光电复合线缆经第二接口1414插入第二安装腔1411内,以与光纤对接组件120的第二接头124对接。
78.在本实施例中,请结合图9和图10所示,光电复合适配器100还包括两个第二导电端子150,两个第二导电端子150分别安装于第二安装腔1411内,并且两个第二导电端子150相对分隔设置,换言之,光电复合适配器100的两个连接端均为光电复合连接端,亦即上述光电复合适配器100可同时与两条光电复合线缆进行对接,一条光电复合线缆经第一接口1114插入第一安装腔1111内,以与光纤对接组件120的第一接头122对接,另一条光电复合线缆经第二接口1414插入第二安装腔1411内,以与光纤对接组件120的第二接头124对接。
79.具体地,第二导电端子150包括第二安装部、第二引脚和第二接触部,第二引脚和第二接触部分别连接于第二安装部上,第二导电端子150通过第二安装部安装于第二安装腔1411内,第二引脚用于与电路板相焊接,第二接触部用于与光电复合线缆的导电端子相抵接。
80.具体地,位于光电复合适配器100的同侧的第一导电端子130和第二导电端子150一体成型,从而可进一步简化光电复合适配器100的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81.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底座141的相对两内侧分别设有第二安装槽1413,第二导电端子150设置于第二安装槽1413内,换言之,一个第二导电端子150安装于一第二安装槽1413内,另一个第二导电端子150安装于另一第二安装槽1413内,并且第二导电端子150与第二安装槽1413的槽壁之间设有第二卡扣结构。
82.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示例中,第二导电端子150的第二安装部上设有第二卡部,第二安装槽1413的槽壁开设有第二卡口,在将第二导电端子150置于第二安装槽1413内后,第二卡部卡入第二卡口内,即完成对第二导电端子150的安装,操作简单便捷,可有效提高光电复合适配器100的装配效率。
83.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个具体示例中,第二导电端子150的第二安装部上设有第二卡口,第二安装槽1413的槽壁开设有第二卡部,在将第二导电端子150置于第二安装槽1413内后,第二卡部卡入第二卡口内,即完成对第二导电端子150的安装,操作简单便捷,可有效提高光电复合适配器100的装配效率。
8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底座111于第一安装腔1111内设有第一对位槽1112,第一接头122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一对位槽1112内,第一对位槽1112的中轴线和第一接头122的中轴线均处于第一底座111的中垂面上,换言之,在将第一接头122安装于第一对位槽1112内后,在水平方向上,第一接头122处于第一底座111的居中位置,如此,在第一接头122与光电复合线缆相对接时,可有效保证第一接头122的光轴心与光电复合线缆的光轴心相对齐,从而保证光纤对接组件120与光电复合线缆对接的可靠性。
85.具体地,第一接头122上设有第一限位部,第一对位槽1112内设有第一限位槽,在将第一接头122安装于第一对位槽1112内后,第一限位部卡入第一限位槽内,以限制第一接
头122沿轴向移动,从而可有效提高第一接头122的安装稳定性。
86.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底座141于第二安装腔1411内设有第二对位槽1412,第二接头124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二对位槽1412内,第二对位槽1412的中轴线和第二接头124的中轴线均处于第二底座141的中垂面上,换言之,在将第二接头124安装于第二对位槽1412内后,在水平方向上,第二接头124处于第二底座141的居中位置,如此,在第二接头124与光电复合线缆相对接时,可有效保证第二接头124的光轴心与光电复合线缆的光轴心相对齐,从而保证光纤对接组件120与光电复合线缆对接的可靠性。
87.具体地,第二接头124上设有第二限位部,第二对位槽1412内设有第二限位槽,在将第二接头124安装于第二对位槽1412内后,第二限位部卡入第二限位槽内,以限制第二接头124沿轴向移动,从而可有效提高第二接头124的安装稳定性。
88.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光电连接装置,包括上述任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的光电复合适配器100。
89.由于上述光电连接装置采用了上述光电复合适配器100的所有实施例,因而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9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光电复合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复合适配器包括:第一座体,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一上盖,所述第一底座的内部设有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一上盖可拆卸地盖设于所述第一底座的顶部以将所述第一安装腔封堵;光纤对接组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两个第一导电端子,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两个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相对分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复合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设有第一对位槽,所述光纤对接组件包括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对位槽内,所述第一对位槽的中轴线和所述第一接头的中轴线均处于所述第一底座的中垂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复合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的相对两内侧分别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导电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并且所述第一导电端子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壁之间设有第一卡扣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复合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对接组件包括第一接头和光纤,所述第一接头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所述光纤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头相连接,所述光纤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一安装腔外并且用于与光电转换模块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电复合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对接组件还包括第二接头,所述光纤的远离所述第一接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接头相连接,所述第二接头用于与所述光电转换模块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光电复合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对接组件还包括第一柔性护套,所述第一柔性护套套设于所述光纤上并且安装于所述第一座体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复合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复合适配器还包括第二座体,所述第二座体包括第二底座和第二上盖,所述第二底座的内部设有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二上盖可拆卸地盖设于所述第二底座的顶部以将所述第二安装腔封堵,所述光纤对接组件包括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和光纤,所述第一接头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所述第二接头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所述光纤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头相连接,所述光纤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接头相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电复合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复合适配器还包括两个第二导电端子,两个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并且两个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相对分隔设置。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电复合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座的相对两内侧分别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导电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并且所述第二导电端子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槽壁之间设有第二卡扣结构。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电复合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设有第一对位槽,所述第一接头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对位槽内,所述第一对位槽的中轴线和所述第一接头的中轴线均处于所述第一底座的中垂面上;和/或,所述第二底座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设有第二对位槽,所述第二接头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对位槽内,所述第二对位槽的中轴线和所述第二接头的中轴线均处于所述第二底座的中垂面上。
11.根据权利要求7-10任一项所述的光电复合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对接组件还包括第一柔性护套和第二柔性护套,所述第一柔性护套套设于所述光纤上并且安装于所述第一座体上,所述第二柔性护套套设于所述光纤上并且安装于所述第二座体上。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复合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复合适配器还包括第二座体,所述第二座体包括第二底座和第二上盖,所述第二底座的内部设有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二上盖可拆卸地盖设于所述第二底座的顶部以将所述第二安装腔封堵,所述光纤对接组件包括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所述第二接头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连接成一体,所述第二底座与所述第一底座连接成一体,所述第二上盖与所述第一上盖连接成一体。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电复合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复合适配器还包括两个第二导电端子,两个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并且两个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相对分隔设置。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电复合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座的相对两内侧分别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导电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并且所述第二导电端子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槽壁之间设有第二卡扣结构。15.根据权利要求12-14任一项所述的光电复合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设有第一对位槽,所述第一接头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对位槽内,所述第一对位槽的中轴线和所述第一接头的中轴线均处于所述第一底座的中垂面上;和/或,所述第二底座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设有第二对位槽,所述第二接头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对位槽内,所述第二对位槽的中轴线和所述第二接头的中轴线均处于所述第二底座的中垂面上。16.一种光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连接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光电复合适配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连接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光电复合适配器及光电连接装置,上述光电复合适配器包括:第一座体,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一上盖,第一底座的内部设有第一安装腔,第一上盖可拆卸地盖设于第一底座的顶部以将第一安装腔封堵;光纤对接组件,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一安装腔内;两个第一导电端子,分别安装于第一安装腔内,两个第一导电端子相对分隔设置。通过将光纤对接组件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一安装腔内,可有效避免光纤对接组件受热变形或者受到粉尘颗粒污染而造成损坏的情况发生,从而可有效保证光纤对接组件的光传输性能,提高了光电复合适配器的工作可靠性。复合适配器的工作可靠性。复合适配器的工作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宇航 詹穗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14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578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