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精确调整的电压检测电路的制作方法

allin2023-03-14  143



1.本实用新型电路涉及电压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精确调整的电压检测电路,适用于直流电压的欠压点或者过压点的应用。


背景技术:

2.在航空航天等技术领域中,在输入直流电压超幅度波动时,系统某些关键设备需要立即得到讯息并开启保护机制,从而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3.尤其是在系统设备电压掉电时,即输入电压跌入欠压点以下时,关键部位需要得到指令并将重要数据进行贮存,以免系统因突然掉电而丢失重要数据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精确调整的电压检测电路,其电路结构简单、参数可精确调整、可靠性高的电压检测电路。
5.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可精确调整的电压检测电路,包括:两个直流输入端口+in、-in、两个输出端口检测+、检测-、第一电阻(1)、第二电阻(2)、第三电阻(3)、第四电阻(4)、第五电阻(5)、第一电容(6)、三端可编程并联稳压二极管(7)、光耦(8)、tvs管(9),所述第一电阻(1)的a端、第二电阻(2)的a端与直流输入端口+in相连,第一电阻(1)的b端与第四电阻(4)的a端、第五电阻(5)的a端相连;第二电阻(2)的b端与第三电阻(3)的a端、光耦(8)的a端相连,第三电阻(3)的b端与光耦(8)的b端、三端可编程并联稳压二极管(7)的a端相连;第四电阻(4)的b端与第一电容(6)的a端、三端可编程并联稳压二极管(7)的c端相连;
7.直流输入端口-in与第五电阻(5)的b端、第一电容(6)的b端、三端可编程并联稳压二极管(7)的b端相连;输出端口检测+与光耦(8)的c端、tvs管(9)的a端相连,输出端口检测-与光耦(8)的d端、tvs管(9)的b端相连。
8.一种可精确调整的电压检测电路,所述直流输入端口+in、-in,为直流输入端口的正极和直流输入端口的负极。
9.一种可精确调整的电压检测电路,所述输出端口检测+、检测-,为输出端口的正极和输出端口的负极。
10.一种可精确调整的电压检测电路,所述三端可编程并联稳压二极管(7)的a端、b端、c端的含义是:a端是三端可编程并联稳压二极管的阴极,b端是三端可编程并联稳压二极管的阳极,c端是三端可编程并联稳压二极管的基准。
11.一种可精确调整的电压检测电路,所述光耦(8)的a端、b端、c端、d端的含义是:a端是光耦输入的正端,b端是光耦输入的负端,c端是光耦输出的正端,d端是光耦输出的负端。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越性:
13.由于第一
14.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精确调整的电压检测电路,是利用电压采样电阻网络精确调整直流电压的欠压点或者过压点,利用三端可编程并联稳压二极管导通与否,可实现直流电压检测功能。即三端可编程并联稳压二极管具有较大的离散性,通过第三电阻给第一三端可编程并联稳压二极管提供静态工作电流,第一电阻、第五电阻电压采样电阻网络可以精确调整直流电压的欠压点或者过压点,以第一三端可编程并联稳压二极管和第一光耦导通与否可实现直流电压检测功能。本实用新型其电路结构简单、参数可精确调整、可靠性高,在航空航天等军用、民用项目中,对电压检测有特殊要求的场合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精确调整的电压检测电路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说明。
17.如图1所示,一种可精确调整的电压检测电路,包含:第一电阻(1)、第二电阻(2)、第三电阻(3)、第四电阻(4)、第五电阻(5)、第一电容(6)、第一三端可编程并联稳压二极管(7)、第一光耦(8)、第一tvs管(9)、两个直流输入端口+in、-in、两个输出端口检测+、检测-。
18.其中直流输入端口+in、第一电阻(1)的a端、第二电阻(2)的a端相连,第一电阻(1)的b端、第四电阻(4)的a端、第五电阻(5)的a端相连,第二电阻(2)的b端、第三电阻(3)的a端、第一光耦(8)的a端相连,第三电阻(3)的b端、第一光耦(8)的b端、第一三端可编程并联稳压二极管(7)的a端相连,第四电阻(4)的b端、第一电容(6)的a端、第一三端可编程并联稳压二极管(7)的c端相连,直流输入端口-in、第五电阻(5)的b端、第一电容(6)的b端、第一三端可编程并联稳压二极管(7)的b端相连,输出端口检测+、第一光耦(8)的c端、第一tvs管(9)的a端相连,输出端口检测-、第一光耦(8)的d端、第一tvs管(9)的b端相连。
19.直流输入端口+in、-in的含义是:+in是直流输入端口的正极;-in是直流输入端口的负极。输出端口检测+、检测-的含义是:检测+是输出端口的正极;检测-是输出端口的负极。
20.第一三端可编程并联稳压二极管(7)的a端、b端、c端的含义是:a端是三端可编程并联稳压二极管的阴极,b端是三端可编程并联稳压二极管的阳极,c端是三端可编程并联稳压二极管的基准。
21.第一光耦(8)的a端、b端、c端、d端的含义是:a端是光耦输入的正端,b端是光耦输入的负端,c端是光耦输出的正端,d端是光耦输出的负端。
22.第三电阻(3)给第一三端可编程并联稳压二极管(7)提供1ma的静态工作电流,第一电阻(1)、第五电阻(5)组成电压采样电阻网络,对输入直流电压进行采样,采样后的采样电压信号输入第一三端可编程并联稳压二极管(7)的c端,当输入电压在规定的正常范围内,采样电压信号大于第一三端可编程并联稳压二极管(7)的内部基准电压,第一三端可编程并联稳压二极管(7)的阴极a端和阳极b端导通,第二电阻(2)起限流作用,第一光耦(8)的a端和b端导通,第一光耦(8)的c端和d端导通,电压欠压检测信号被拉低接地;当输入直流电压低于某个欠压点时,采样电压信号小于第一三端可编程并联稳压二极管(7)的内部基准电压,第一三端可编程并联稳压二极管(7)的阴极a端和阳极b端不导通,第一光耦(8)的a
端和b端不导通,第一光耦(8)的c端和d端不导通,电压欠压检测信号悬空。
23.同理,将第一光耦(8)换成反逻辑光耦,当输入电压在规定的正常范围内,采样电压信号低于第一三端可编程并联稳压二极管(7)的内部基准电压,第一三端可编程并联稳压二极管(7)的阴极a端和阳极b端不导通,第一光耦(8)的a端和b端不导通,第一光耦(8)的c端和d端导通,电压过压检测信号被拉低接地;当输入直流电压高于某个过压点时,采样电压信号高于第一三端可编程并联稳压二极管(7)的内部基准电压,第一三端可编程并联稳压二极管(7)的阴极a端和阳极b端导通,第一光耦(8)的a端和b端导通,第一光耦(8)的c端和d端不导通,电压过压检测信号悬空。
24.本实用新型电路适用于输入直流电压检测,一种直流电压过压点或者欠压点可以精确调整的电压检测电路,在输入直流电压超幅度波动时,能够及时给出电压检测信号,迅速为系统检测设备提供讯息从而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技术特征:
1.一种可精确调整的电压检测电路,其特征是:包括:两个直流输入端口+in、-in、两个输出端口检测+、检测-、第一电阻(1)、第二电阻(2)、第三电阻(3)、第四电阻(4)、第五电阻(5)、第一电容(6)、三端可编程并联稳压二极管(7)、光耦(8)、tvs管(9),所述第一电阻(1)的a端、第二电阻(2)的a端与直流输入端口+in相连,第一电阻(1)的b端与第四电阻(4)的a端、第五电阻(5)的a端相连;第二电阻(2)的b端与第三电阻(3)的a端、光耦(8)的a端相连,第三电阻(3)的b端与光耦(8)的b端、三端可编程并联稳压二极管(7)的a端相连;第四电阻(4)的b端与第一电容(6)的a端、三端可编程并联稳压二极管(7)的c端相连;直流输入端口-in与第五电阻(5)的b端、第一电容(6)的b端、三端可编程并联稳压二极管(7)的b端相连;输出端口检测+与光耦(8)的c端、tvs管(9)的a端相连,输出端口检测-与光耦(8)的d端、tvs管(9)的b端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精确调整的电压检测电路,其特征是:所述直流输入端口+in、-in,为直流输入端口的正极和直流输入端口的负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精确调整的电压检测电路,其特征是:所述输出端口检测+、检测-,为输出端口的正极和输出端口的负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精确调整的电压检测电路,其特征是:所述三端可编程并联稳压二极管(7)的a端、b端、c端的含义是:a端是三端可编程并联稳压二极管的阴极,b端是三端可编程并联稳压二极管的阳极,c端是三端可编程并联稳压二极管的基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精确调整的电压检测电路,其特征是:所述光耦(8)的a端、b端、c端、d端的含义是:a端是光耦输入的正端,b端是光耦输入的负端,c端是光耦输出的正端,d端是光耦输出的负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电路涉及电压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可精确调整的电压检测电路,包括三端可编程并联稳压二极管、光耦、TVS管,所述第一电阻的a端、第二电阻的a端与直流输入端口+IN相连,第一电阻的b端与第四电阻的a端、第五电阻的a端相连;本电路适用于对直流电压欠压点或者过压点进行检测,能够给三端可编程并联稳压二极管提供静态工作电流,采样电阻网络能够精确调整直流电压的欠压点或者过压点,以三端可编程并联稳压二极管和光耦导通与否可实现直流电压检测功能。本实用新型能够及时给出电压检测信号,迅速为系统检测设备提供讯息,从而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其电路结构简单、参数可精确调整、可靠性高等特点,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景。景。


技术研发人员:谢记华 姜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洛阳隆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7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590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