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辅助术后伤口恢复的病裤。
背景技术:2.病号服是医院或康复机构为病患准备的在院服装,衣服宽松舒适,穿脱方便,便于清洁管理。术后伤口恢复过程中,有时需要对伤口药敷或按压以辅助恢复伤口。
3.现有技术中,大多数药粉/药液直接喷洒杂伤口上,使用纱布绷带对伤口处进行缠绕包扎,在需要按压伤口辅助恢复时,有时还需要借助工具器械固定按压以保持按压稳定。
4.但是宽松的病号服不能提供良好的贴敷固定环境,如如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病人或造影手术病人,需要对伤口按压、药敷、消炎等操作时,直接将相应的药品喷洒或敷盖在伤口上,药渍容易污染病号服,另设绷带等对药品器械进行包扎固定时,容易限制病人活动,且不方便伤口管理,且容易因药品污染或在病服外直接包裹固定药品器械的方式会引起病患不适,不利于伤口恢复
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辅助术后伤口恢复的病裤,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常规病号服不便于施行术后辅助伤口恢复的包括药敷或按压手段的技术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7.一种用于辅助术后伤口恢复的病裤,包括病服裤主体和设置在所述病服裤主体内侧的收纳袋,所述收纳袋用于放置辅助伤口恢复的医疗袋,在所述收纳袋上连接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缠覆在人体躯干上以固定所述医疗袋,在所述病服裤主体上设置有导引穿孔;
8.在所述导引穿孔一侧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固定带的固定压扣,所述固定带的端部从所述病服裤主体内侧经所述导引穿孔设置在所述病服裤主体外侧并固定在所述固定压扣上。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引穿孔设置在所述病服裤主体前侧,所述固定带绕人体腰腹或腿围缠绕后经通过所述导引穿孔穿出并固定在所述固定压扣上。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带设置有至少两条,两条所述固定带分别设置在所述收纳袋两侧,所述导引穿孔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导引穿孔分别设置在所述收纳袋两侧,两侧的所述固定带分别从两侧所述导引穿孔中引出至所述固定压扣。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病服裤主体上设置有限位带,所述固定压扣连接在所述限位带端部,在所述限位带内部设置供所述固定带穿过的空腔隙,所述固定带沿所述限位带内的所述空腔隙安装并固定在所述固定压扣上。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带采用松紧带,以调节所述固定带对所述医疗袋的固定收紧程度。
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病衣主要适用于术后病人使用,通过在病衣主体上设置收纳兜以放置医疗袋,并通过设置固定带和固定结构对医疗袋进行固定,固定带长度和施加的压力可调,在坐卧或站立的情况下,均可以对伤口施加一定的压力,医疗袋按压手术伤口,对患处压紧并消炎,有利于辅助伤口愈合恢复,从而使传统病服因伤口处设置收纳固定结构而兼具辅助伤口恢复的功能。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病服上衣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病服裤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限位带在收纳袋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0.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如下:
21.1-病服裤主体;2-收纳袋;3-固定带;4-导引穿孔;5-固定结构;6-限位带;7-空腔隙;8-上衣主体;9-拉链;
22.51-固定耳扣;52-连接带;53-固定压扣;54-限位带孔。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病衣主要适用于术后病人使用,尤其是需要按压伤口辅助恢复的病患,如颈动脉或造影手术病人,本实施例在病衣内里设置收纳袋(兜)以放置医疗袋,本实施方式采用的是盐袋,并通过设置固定带和固定结构对医疗袋(盐袋)进行固定,固定带长度和施加的压力可调,在坐卧或站立的情况下,均可以对伤口施加一定的压力,医疗袋(盐袋)按压手术伤口,对患处压紧并消炎,有利于辅助伤口愈合恢复,从而使传统病服因伤口处设置收纳固定结构而兼具辅助伤口恢复的功能。
25.一般病号服为分体式上衣下裤形式,本实施例在现有病服基础上,在对应病患手术伤口部位设置收纳袋以放置医疗袋(如盐袋),并通设置固定带和固定结构对医疗袋(如盐袋)进行牢靠固定。具体地,包括病衣主体,以及设置在病衣主体上的多个收纳袋2,收纳袋2用于放置辅助伤口恢复的医疗袋,在收纳袋2上连接有固定带3,固定带3缠覆在人体上以压紧固定医疗袋,在病衣主体上设置有导引穿孔4,在导引穿孔4一侧设置有用于固定固定带3的固定结构5。
26.为了清楚说明病衣设置形式,本实用新型对病衣的上衣、下裤分别详细说明。为了描述方便,本实施方式以将收纳袋设置在上衣对应人体锁骨位置处,对上衣进行说明。
27.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辅助术后伤口恢复的上衣,包括上衣主体8,和设置在上衣主体8内侧的收纳袋2,收纳袋2用于放置辅助伤口恢复的医疗袋,在收纳袋2上连接有固定带3,固定带3缠覆在人体上以压紧固定医疗袋,在上衣主体8上设置有导引穿孔4,在导引穿孔4一侧设置有用于固定固定带3的固定结构5。
28.由于现有常见病号服宽松肥大,若直接放置盐袋等医疗袋,患者在动作时,医疗袋很容易跟随衣服移位,对患处压紧不稳定,因此需要保证收纳袋内盐袋对伤口的按压稳定性。但考虑到若直接设置松紧带套在人体上,不同体型的人在使用同样尺寸的病服时穿戴体验不同,因此本实施例以固定稳定,穿戴舒适为基础进行设置。
29.在收纳袋2上设置一条拉链9,拉链式闭合方式,方便取放医疗袋(如盐袋)。本实施例中固定带3直接缠绕在人体上肢上,鉴于收纳袋2设置在对应人体锁骨位置处,固定带3可以直接绕胸腔缠绕,也可以选择选择绕一侧肩头的腋下和颈部缠绕,上衣主体8的后背襟依旧保持宽松状态,避免病服直接全部紧贴缠绕人体造成不适。
30.并且固定带3缠绕固定医疗袋(盐袋)后,绕到上衣主体8前衣襟处固定,避免在人体后背处系结固定情况下,患者躺卧时固定带3系结固定处的结扣在压力作用下对人体造成不适。故本实用新型中,收纳袋2设置在上衣主体8的前衣襟内侧处,导引穿孔4设置在上衣主体8前衣襟上,固定带3绕人体上肢躯干缠绕一圈后从上衣主体8内部向外外部通过导引穿孔4引出至固定结构5上固定。
31.为了提高固定带的固定稳定度,固定带3设置有两条,两条固定带3分别设置在收纳袋2的两侧,类似地,导引穿孔4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导引穿孔4分别设置在收纳袋2两侧,且两侧固定带3交叉缠绕在人体上肢躯干上,并分别从两侧导引穿孔4中引出至固定结构5上并系结固定。
32.本实施例中固定带3优先采用弹力带,通过调节固定带3在固定结构5上的拉紧程度,调节固定带3对医疗袋(盐袋)的拉紧程度,从而调节医疗袋对患处的压力。
33.具体地,固定结构5包括固定耳扣51和固定压扣53,固定耳扣51安装在导引穿孔4一侧,固定压扣53通过连接带52连接在固定耳扣51上;在连接带5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带孔54,固定带3沿连接带52长度方向顺次穿过限位带孔54并固定在所固定压扣53上,固定压扣53设置在上衣主体8外侧的收纳袋2正上方。
34.固定带3若直接从上衣主体内侧拉出,并直接打结固定,容易使上衣在收纳袋处褶皱堆积,容易造成不适,因此本实施方式中使用限位带孔54对固定带3的拉伸轨迹进行限制,并且固定带3结扣系接在收纳袋2顶部,收纳袋2内放置医疗袋(盐袋)时,固定带3还能对医疗袋进行收紧固定,而固定带3若是从导引穿孔4穿出后直接打结固定,在患者活动动作过程中固定带3容易发生偏移,不一定勒紧固定在医疗袋撑起凸出的部位上。
35.其中,在连接带上设置限位带孔54的主要目的是限位固定带3,防止固定带3从医疗袋(如盐袋)上偏移,而失去勒紧固定的作用,限位方式不仅局限于类似的间隔的扣眼式限位带孔,还可以采用直接在一个带内设置穿引通道的方式,对固定带进行限位。具体地,如图4中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固定带3的限位方式:在病服裤主体1或上衣主体8上设置有限位带6,固定压扣53连接在限位带6端部,在限位带6内部设置供固定带3穿过的空腔隙7,固定带3沿限位带6内的空腔隙7安装并固定在所述固定压扣53上,并且也不限于其他本实施例没有写出的其它限位方式。
36.类似地,本实施方式以收纳(兜)袋设置在病服裤的对应人体腹股沟位置为例,对病服裤进行说明。
37.如图2及图3中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辅助术后伤口恢复的病裤,包括病服裤主体1和设置在病服裤主体1内侧的收纳袋2,收纳袋2用于放置辅助伤口恢复的医疗袋,在收纳袋2上连接有固定带3,固定带3缠覆在人体躯干上以固定医疗袋,在人体下肢上,固定带3主要缠绕在腰腹或绕腿围缠绕固定,在病服裤主体1上设置有导引穿孔4;在导引穿孔4一侧设置有用于固定固定带3的固定压扣53,固定带3的端部从病服裤主体1内侧经导引穿孔4设置在病服裤主体1外侧并固定在固定压扣53上。
38.考虑到病人穿戴舒适度,在病服裤实施例中收纳袋2依旧设置在衣服正面(前侧),具体地,导引穿孔4设置在病服裤主体1前侧,固定带3绕人体腰腹或腿围缠绕后经通过导引穿孔4穿出并固定在固定压扣53上。
39.与上衣上收纳袋2的安装固定方式类似,病服裤上的固定带3设置有至少两条,两条固定带3分别设置在收纳袋两侧,导引穿孔4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导引穿孔4分别设置在收纳袋2两侧,两侧的固定带3分别从两侧导引穿孔4中引出至固定压扣53。病服裤上的固定结构设置方式与上述上衣实施例中的固定结构5的具体实施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同样地,病服裤主体上的固定带3也采用松紧形式带,以调节固定带3对医疗袋的固定收紧程度。
40.以上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技术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1.一种用于辅助术后伤口恢复的病裤,其特征在于,包括病服裤主体(1)和设置在所述病服裤主体(1)内侧的收纳袋(2),所述收纳袋(2)用于放置辅助伤口恢复的医疗袋,在所述收纳袋(2)上连接有固定带(3),所述固定带(3)缠覆在人体躯干上以固定所述医疗袋,在所述病服裤主体(1)上设置有导引穿孔(4);在所述导引穿孔(4)一侧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固定带(3)的固定压扣(53),所述固定带(3)的端部从所述病服裤主体(1)内侧经所述导引穿孔(4)设置在所述病服裤主体(1)外侧并固定在所述固定压扣(5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辅助术后伤口恢复的病裤,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穿孔(4)设置在所述病服裤主体(1)前侧,所述固定带(3)绕人体腰腹或腿围缠绕后经通过所述导引穿孔(4)穿出并固定在所述固定压扣(53)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辅助术后伤口恢复的病裤,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3)设置有至少两条,两条所述固定带(3)分别设置在所述收纳袋(2)两侧,所述导引穿孔(4)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导引穿孔(4)分别设置在所述收纳袋(2)两侧,两侧的所述固定带(3)分别从两侧所述导引穿孔(4)中引出至所述固定压扣(5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辅助术后伤口恢复的病裤,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病服裤主体(1)上设置有限位带(6),所述固定压扣(53)连接在所述限位带(6)端部,在所述限位带(6)内部设置供所述固定带(3)穿过的空腔隙(7),所述固定带(3)沿所述限位带(6)内的所述空腔隙(7)安装并固定在所述固定压扣(53)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辅助术后伤口恢复的病裤,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3)采用松紧带,以调节所述固定带(3)对所述医疗袋的固定收紧程度。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辅助术后伤口恢复的病裤,包括病服裤主体和收纳袋,收纳袋用于放置辅助伤口恢复的医疗袋,在收纳袋上连接有固定带,固定带缠覆在人体躯干上以固定医疗袋,在病服裤主体上设置有导引穿孔;在导引穿孔一侧设置有用于固定固定带的固定环扣,固定带的端部从病服裤主体内侧经导引穿孔设置在病服裤主体外侧并固定在固定环扣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病服主体上设置收纳兜以放置医疗袋,并通过设置固定带和固定结构对医疗袋进行固定,在坐卧或站立的情况下,均可以对伤口施加一定的压力,医疗袋按压手术伤口,对患处压紧并消炎,有利于辅助伤口愈合恢复,从而使传统病服因伤口处设置收纳固定结构而兼具辅助伤口恢复的功能。具辅助伤口恢复的功能。具辅助伤口恢复的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代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1.17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