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香菇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香菇菌包装袋机自动去浮料装置。
背景技术:2.香菇属担子菌纲、伞菌目、口蘑科、香菇属,起源于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菇,也是我国久负盛名的珍贵食用菌。我国最早栽培香菇,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香菇也是我国著名的药用菌。历代医药学家对香菇的药性及功用均有著述。
3.在香菇种植时,一般都是采用菌包的方式进行香菇种植,就要对其进行装袋,目前香菇菌包装袋机在使用时,菌料里面的浮料需要去除,避免影响菌包内的菌生长,但菌料在被过滤网过滤时,菌料容易产生结块,使得过滤网不易过滤,进而会堵塞过滤网,影响过滤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香菇菌包装袋机自动去浮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香菇菌包装袋机自动去浮料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侧连接有呈锥形设置的进料嘴,所述壳体的内部中央底侧壁上连接有收集箱,所述壳体的内部底侧壁上连接有多个固定柱,多个所述固定柱的上端连接有呈倾斜设置的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侧壁上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侧设有推动装置,所述固定框的内侧两壁上均连接有两个限位杆,多个所述限位杆上滑动连接有晃动框,每个所述限位杆的一端连接有挡板,每个所述限位杆上套设有两个复位弹簧,两个所述复位弹簧分别位于晃动框侧壁的两旁,所述晃动框的内部连接有过滤网,所述固定框的侧壁上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位于进料嘴的下方,所述固定板的底侧壁上连接有多个连接板,每个所述连接板的侧壁上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滚筒,每个所述滚筒的侧壁上连接有多个呈环形阵列设置的挤压条。
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推动装置包括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打击板。
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打击板呈两个半径一大一小的半圆设置。
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晃动框靠近打击板的侧壁上连接有缓冲垫。
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壳体的底侧壁上连接有多个橡胶垫,多个所述橡胶垫分别位于壳体的四个底侧拐角处。
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从上到下每个所述滚筒上的挤压条长度降
低。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首先将菌料从进料嘴中倒入,使得菌料从进料嘴通过入料口到达过滤网的上方侧壁,此时启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带动打击板转动,打击板上半径较大的一侧靠近晃动框时,可通过挤压缓冲垫推动晃动框在限位杆上进行左右移动,晃动框进入左右移动时会带动上侧抵在过滤网上的滚筒进行转动,滚筒转动时,滚筒上的挤压条可对菌料中较大的结块进行碾碎,并且从上到下每个滚筒上的挤压条长度降低,可将菌料中的结块从大到到小依次碾碎,菌料碾碎碾碎后可通过过滤网落入在下方的收集箱中,最后菌料中的浮料被阻拦在过滤网上,该装置设计合理,构思巧妙,可将菌料中的结块碾碎,提高了过滤的效率,实用性高。
14.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15.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香菇菌包装袋机自动去浮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香菇菌包装袋机自动去浮料装置中晃动框的底侧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香菇菌包装袋机自动去浮料装置中打击板结构示意图。
20.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1.1进料嘴、2过滤网、3固定框、4壳体、5橡胶垫、6复位弹簧、7挡板、8收集箱、9固定柱、10晃动框、11固定板、12入料口、13挤压条、14滚筒、15连接板、16打击板、17伺服电机、18安装板、19限位杆、20缓冲垫。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23.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香菇菌包装袋机自动去浮料装置,包括壳体4,壳体4的上侧连接有呈锥形设置的进料嘴1,壳体4的内部中央底侧壁上连接有收集箱8,壳体4的内部底侧壁上连接有多个固定柱9,多个固定柱9的上端连接有呈倾斜设置的固定框3,固定框3的内侧壁上连接有安装板18,安装板18的上侧设有推动装置,固定框3的
内侧两壁上均连接有两个限位杆19,多个限位杆19上滑动连接有晃动框10,每个限位杆19的一端连接有挡板7,每个限位杆19上套设有两个复位弹簧6,两个复位弹簧分别位于晃动框10侧壁的两旁,晃动框10的内部连接有过滤网2,固定框3的侧壁上连接有固定板11,固定板11上开设有入料口12,入料口12位于进料嘴1的下方,固定板11的底侧壁上连接有多个连接板15,每个连接板15的侧壁上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滚筒14,每个滚筒14的侧壁上连接有多个呈环形阵列设置的挤压条13。
24.具体的,推动装置包括伺服电机17,伺服电机17的输出端连接有打击板16。
25.具体的,打击板16呈两个半径一大一小的半圆设置。
26.具体的,晃动框10靠近打击板16的侧壁上连接有缓冲垫20,缓冲垫20可防止打击板16长时间敲击晃动框10的侧壁,对晃动框10的侧壁造成损伤。
27.具体的,壳体4的底侧壁上连接有多个橡胶垫5,多个橡胶垫5分别位于壳体4的四个底侧拐角处。
28.具体的,从上到下每个滚筒14上的挤压条13长度降低,挤压条13在过滤网2上转动时,可将菌料中的结块从大到到小依次碾碎。
2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30.首先将菌料从进料嘴1中倒入,使得菌料从进料嘴1通过入料口12到达过滤网2的上方侧壁,此时启动伺服电机17,伺服电机17带动打击板16转动,打击板16上半径较大的一侧靠近晃动框时,可通过挤压缓冲垫20推动晃动框10在限位杆19上进行左右移动,晃动框10进入左右移动时会带动上侧抵在过滤网2上的滚筒14进行转动,滚筒14转动时,滚筒14上的挤压条13可对菌料中较大的结块进行碾碎,并且从上到下每个滚筒14上的挤压条13长度降低,可将菌料中的结块从大到到小依次碾碎,菌料碾碎碾碎后可通过过滤网2落入在下方的收集箱8中,最后菌料中的浮料被阻拦在过滤网2上。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