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ku波段同轴三节环行器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环行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ku波段同轴三节环行器。
背景技术:2.在信息快速迅速发展的影响下,微波通讯已经成为通讯的主要手段,微波电子设备的应用日趋广泛,对整机的性能要求也大大提高,对其中铁氧体环行器的性能指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节环行器的性能已经基本无法满足高隔离要求的整机系统,现有的多节环行器工作频率范围较低,无法满足高频率、高隔离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3.实用新型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ku波段同轴三节环行器,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组装方法采用三节串联形式,所以串联的端口和端口之间的反向隔离度成三倍提升,使得环行器适用频率范围较高较宽,从而满足高隔离要求的整机系统装配需求。
4.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ku波段同轴三节环行器,包括:上腔体、下腔体、第一介质环、第二介质环、内导体、上盖板、下盖板、smak连接器;
5.其中,所述上腔体和下腔体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介质环和第二介质环均收容在下腔体中;所述内导体夹持在第一介质环和第二介质环中间;所述上盖板固定连接在上腔体顶部面上;所述下盖板固定连接在下腔体底部面上;所述smak连接器的数量为三个,分别固定安装在上腔体和下腔体上;
6.所述上腔体、下腔体、第一介质环和第二介质环上分别开设有三组圆腔;
7.所述三组圆腔中分别对称收容有匀磁铁片、永磁体、旋磁铁氧体,用于集成三个具有导波作用的旋磁磁场;
8.所述内导体上设有三个串联的端子且端子分别连接有对应的五根引线,其中两根引线被插接在上腔体和下腔体之间的四片吸收体负载夹持固定,用于形成隔离端, 未被吸收体负载夹持的三根引线被引出延伸至腔体外对应的smak连接器中,用于在smak连接器电性连接时为旋磁磁场提供输入或输出连接。
9.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上腔体与所述下腔体通过若干螺钉固定连接,所述上腔体与所述下腔体开设的圆腔位于同一轴芯线上,所述上腔体与所述下腔体的圆腔中分别对称叠加有六个匀磁铁片和六个永磁体。
10.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上腔体圆腔中收容的匀磁铁片靠近上盖板,所述下腔体圆腔中收容的匀磁铁片靠近下盖板。
11.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下腔体上开设有收容第一介质环、第二介质环和内导体的凹槽。
12.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介质环和第二介质环上分别开设有对称的圆腔且与所述上腔体和所述下腔的圆腔位于同一轴芯线上,所述旋磁铁氧体的数量为六个且分别
收容在所述第一介质环和第二介质环上开设的圆腔中,所述旋磁铁氧体的一侧分别与收容在上腔体、下腔体圆腔中的永磁体靠近,所述旋磁铁氧体的另一侧与内导体抵接。
13.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延伸至对应的smak连接器中的引出线的数量为三根,所述三根引出线分别铺设在第一介质环和第二介质环抵接面处;所述三根引出线分别通过第一介质环和第二介质环的端口对从端口延伸至smak连接器中的引线段进行夹紧限位。
14.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smak连接器中心开设有导体槽,所述导体槽用于接收从第一介质环和第二介质环端口处延伸出的引线段,所述smak连接器利用法兰盘通过螺钉固定在上腔体和下腔体外侧面上。
15.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上盖板的一侧面上涂覆有胶体从而胶合在上腔体顶部,所述下盖板一侧面上涂覆有胶体从而胶合在下腔体底部。
16.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7.通过下腔体上端的六片旋磁铁氧体分别放在两片介质环的圆腔中,内导体夹在每两片旋磁铁氧体之间,内导体的其中三根引线被引到腔体之外并利用介质环端口的介质压紧固定,另外两根引线分别被夹在两片吸收体负载之间,盖上上腔体;在下腔体的反面圆腔和上腔体的圆腔中分别依次放入永磁体、匀磁铁片各一片,下腔体下端盖上下盖板,上腔体上端盖上上盖板;内导体的三根引出线分别连接在smak连接器上,另外两根引出线利用吸收体负载夹紧固定,构成环形器与隔离器的三节串联结构,使得串联的端口和端口之间的反向隔离度成三倍提升,从而适用于较高较宽的频率范围,满足高隔离要求的整机系统装配需求。
附图说明
18.图1为一种ku波段同轴三节环行器外形图;
19.图2为一种ku波段同轴三节环行器零件分解图。
20.图中标注说明:上腔体1a、下腔体1b、上盖板2a、下盖板2b、内导体3、第一匀磁铁片4a、第二匀磁铁片4b、第三匀磁铁片4c、第四匀磁铁片4d、第五匀磁铁片4e、第六匀磁铁片4f、第一旋磁铁氧体5a、第二旋磁铁氧体5b、第三旋磁铁氧体5c、第四旋磁铁氧体5d、第五旋磁铁氧体5e、第六旋磁铁氧体5f、第一永磁体6a、第二永磁体6b、第三永磁体6c、第四永磁体6d、第五永磁体6e、第六永磁体6f、第一smak连接器7a、第二smak连接器7b、第三smak连接器7c、第一介质环8a、第二介质环8b、第一吸收体负载9a、第二吸收体负载9b、第三吸收体负载9c、第四吸收体负载9d、第一端口10a、第二端口10b、第三端口10c。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
22.如图1至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ku波段同轴三节环行器,包括:上腔体1a、下腔体1b、上盖板2a、下盖板2b、内导体3、第一匀磁铁片4a、第二匀磁铁片4b、第三匀磁铁片4c、第四匀磁铁片4d、第五匀磁铁片4e、第六匀磁铁片4f、第一旋磁铁氧体5a、第二旋磁铁氧体5b、第三旋磁铁氧体5c、第四旋磁铁氧体5d、第五旋磁铁氧体5e、第六旋磁铁氧体5f、第一永磁体6a、第二永磁体6b、第三永磁体6c、第四永磁体6d、第五永磁体6e、第六永磁体6f、第
一smak连接器7a、第二smak连接器7b、第三smak连接器7c、第一介质环8a、第二介质环8b、第一吸收体负载9a、第二吸收体负载9b、第三吸收体负载9c、第四吸收体负载9d、第一端口10a、第二端口10b、第三端口10c。;
23.其中,上腔体1a和下腔体1b相对设置;第一介质环8a和第二介质环8b均收容在下腔体1b中;内导体3夹持在第一介质环8a和第二介质环8b中间;上盖板2a固定连接在上腔体1a顶部面上;下盖板2b固定连接在下腔体1b底部面上;smak连接器的数量为三个,分别固定安装在上腔体1a和下腔体1b上;
24.上腔体1a、下腔体1b、第一介质环8a和第二介质环8b上分别开设有三组圆腔;
25.三组圆腔中分别对称收容有第一匀磁铁片4a、第二匀磁铁片4b、第三匀磁铁片4c、第四匀磁铁片4d、第五匀磁铁片4e、第六匀磁铁片4f;第一永磁体6a、第二永磁体6b、第三永磁体6c、第四永磁体6d、第五永磁体6e、第六永磁体6f;第一旋磁铁氧体5a、第二旋磁铁氧体5b、第三旋磁铁氧体5c、第四旋磁铁氧体5d、第五旋磁铁氧体5e、第六旋磁铁氧体5f;通过三组排列的六个磁铁片、永磁体、旋磁铁氧体用于集成三个具有导波作用的旋磁磁场;
26.内导体3上设有三个串联的端子且端子分别连接有对应的五根引线,其中两根引线被插接在上腔体1a和下腔体1b之间的两两对应的第一吸收体负载9a、第二吸收体负载9b、第三吸收体负载9c、第四吸收体负载9d夹持固定,用于形成隔离端,未被吸收体负载夹持的三根引线被引出延伸至腔体外对应的smak连接器中,用于在smak连接器电性连接时为旋磁磁场提供输入或输出连接;如图1所示,环行器的第一端口10a、第二端口10b、第三端口10c。如果把其中第一端口10a作为输入端,那么电磁波信号通过环行器传输方向分别为第一端口10a至第二端口10b、第二端口10b至第三端口10c,反之则不能通过。所述环行器采用三节串联形式,所以第一端口10a至第三端口10c之间的反向隔离度为单节的三倍。
27.上腔体1a与下腔体1b通过若干螺钉固定连接,上腔体1a与下腔体1b开设的圆腔位于同一轴芯线上,上腔体1a与下腔体1b的圆腔中分别对称叠加有六个匀磁铁片和六个永磁体。
28.上腔体1a圆腔中收容的第一匀磁铁片4a、第二匀磁铁片4b、第三匀磁铁片4c靠近上盖板2a,下腔体1b圆腔中收容的第四匀磁铁片4d、第五匀磁铁片4e、第六匀磁铁片4f靠近下盖板2b。
29.下腔体1b上开设有收容第一介质环8a、第二介质环8b和内导体3的凹槽。
30.第一介质环8a和第二介质环8b上分别开设有对称的圆腔且与上腔体1a和下腔体1b的圆腔位于同一轴芯线上,第一旋磁铁氧体5a、第二旋磁铁氧体5b、第三旋磁铁氧体5c、第四旋磁铁氧体5d、第五旋磁铁氧体5e、第六旋磁铁氧体5f分别收容在第一介质环8a和第二介质环8b上开设的圆腔中,旋磁铁氧体的一侧分别与收容在上腔体1a、下腔体1b圆腔中的第一永磁体6a、第二永磁体6b、第三永磁体6c、第四永磁体6d、第五永磁体6e、第六永磁体6f靠近,旋磁铁氧体的另一侧与内导体3抵接。
31.旋磁铁氧体为nz40镍锌铁氧体,第一介质环8a和第二介质环8b为聚四氟乙烯介质环,并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的永磁体为钐钴永磁体。
32.延伸至对应的smak连接器中的引出线的数量为三根,且引出线分别铺设在第一介质环8a和第二介质环8b抵接面处;三根引出线分别通过第一介质环8a和第二介质环8b的端口对从端口延伸至smak连接器中的引线段进行夹紧限位防止引线移动。
33.smak连接器中心开设有导体槽,导体槽用于接收从第一介质环8a和第二介质环8b端口处延伸出的引线段,实现电性能连接,smak连接器利用法兰盘通过螺钉固定在上腔体1a和下腔体1b外侧面上。
34.上盖板2a的一侧面上涂覆有胶体从而胶合在上腔体1a顶部,下盖板2b一侧面上涂覆有胶体从而胶合在下腔体1b底部。
35.本实施例中环行器主要技术指标如下表所示:
36.频率范围15ghz~18ghz正向损耗≤0.5db(1-2),1.5db(3-1)反向隔离≥20db(2-1),60db(1-3)驻波系数≤1.25通过功率60w(峰值)占空比3%,10w(连续波)工作温度-55~+85℃外形尺寸17mm
×
39mm
×
13mm
37.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工作原理:
38.将smak连接器与其它器件进行电性连接后,其中第一端口10a作为输入端,那么电磁波信号通过环行器传输方向分别为第一端口10a
→
第二端口10b、第二端口10b
→
第三端口10c,反之则不能通过。所述环行器采用三节串联形式,所以第一端口10a
→
第三端口10c之间的反向隔离度为单节的三倍。
39.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腔体1a、下腔体1b、上盖板2a、下盖板2b、内导体3、第一匀磁铁片4a、第二匀磁铁片4b、第三匀磁铁片4c、第四匀磁铁片4d、第五匀磁铁片4e、第六匀磁铁片4f、第一旋磁铁氧体5a、第二旋磁铁氧体5b、第三旋磁铁氧体5c、第四旋磁铁氧体5d、第五旋磁铁氧体5e、第六旋磁铁氧体5f、第一永磁体6a、第二永磁体6b、第三永磁体6c、第四永磁体6d、第五永磁体6e、第六永磁体6f、第一smak连接器7a、第二smak连接器7b、第三smak连接器7c、第一介质环8a、第二介质环8b、第一吸收体负载9a、第二吸收体负载9b、第三吸收体负载9c、第四吸收体负载9d、进行装配形成环形器和隔离器的串联结构;下腔体1b上端的六片旋磁铁氧体分别放在第一介质环8a和第二介质环8b的圆腔中,内导体3夹在每两片旋磁铁氧体之间,内导体3的其中三根引线被引到腔体之外并利用第一介质环8a和第二介质环8b端口的介质压紧固定,另外两根引线分别被夹在两两相对的第一吸收体负载9a和第二吸收体负载9b、第三吸收体负载9c和第四吸收体负载9d之间,盖上上腔体1a;在下腔体1b的反面圆腔和上腔体1a的圆腔中分别依次放入永磁体、匀磁铁片各一片,下腔体1b下端盖上下盖板2b,上腔体1a上端盖上上盖板2a;内导体3的三根引出线分别连接在第一smak连接器7a、第二smak连接器7b、第三smak连接器7c上,另外两根引出线利用四片两两相对的吸收体负载夹紧固定,构成环形器与隔离器的三节串联结构,串联的端口和端口之间的反向隔离度成三倍提升,使得环行器适用频率范围较高较宽,从而满足高隔离要求的整机系统装配需求。
40.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1.一种ku波段同轴三节环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腔体、下腔体、第一介质环、第二介质环、内导体、上盖板、下盖板、smak连接器;其中,所述上腔体和下腔体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介质环和第二介质环均收容在下腔体中;所述内导体夹持在第一介质环和第二介质环中间;所述上盖板固定连接在上腔体顶部面上;所述下盖板固定连接在下腔体底部面上;所述smak连接器的数量为三个,分别固定安装在上腔体和下腔体上;所述上腔体、下腔体、第一介质环和第二介质环上分别开设有三组圆腔;所述三组圆腔中分别对称收容有匀磁铁片、永磁体、旋磁铁氧体,用于集成三个具有导波作用的旋磁磁场;所述内导体上设有三个串联的端子且端子分别连接有对应的五根引线,其中两根引线被插接在上腔体和下腔体之间的四片吸收体负载夹持固定,用于形成隔离端, 未被吸收体负载夹持的三根引线被引出延伸至腔体外对应的smak连接器中,用于在smak连接器电性连接时为旋磁磁场提供输入或输出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ku波段同轴三节环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腔体与所述下腔体通过若干螺钉固定连接,所述上腔体与所述下腔体开设的圆腔位于同一轴芯线上,所述上腔体与所述下腔体的圆腔中分别对称叠加有六个匀磁铁片和六个永磁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ku波段同轴三节环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腔体圆腔中收容的匀磁铁片靠近上盖板,所述下腔体圆腔中收容的匀磁铁片靠近下盖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ku波段同轴三节环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腔体上开设有收容第一介质环、第二介质环和内导体的凹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ku波段同轴三节环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环和第二介质环上分别开设有对称的圆腔且与所述上腔体和所述下腔的圆腔位于同一轴芯线上,所述旋磁铁氧体的数量为六个且分别收容在所述第一介质环和第二介质环上开设的圆腔中,所述旋磁铁氧体的一侧分别与收容在上腔体、下腔体圆腔中的永磁体靠近,所述旋磁铁氧体的另一侧与内导体抵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ku波段同轴三节环行器,其特征在于,延伸至对应的smak连接器中的引出线的数量为三根,所述三根引出线分别铺设在第一介质环和第二介质环抵接面处;所述三根引出线分别通过第一介质环和第二介质环的端口对从端口延伸至smak连接器中的引线段进行夹紧限位。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ku波段同轴三节环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smak连接器中心开设有导体槽,所述导体槽用于接收从第一介质环和第二介质环端口处延伸出的引线段,所述smak连接器利用法兰盘通过螺钉固定在上腔体和下腔体外侧面上。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ku波段同轴三节环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的一侧面上涂覆有胶体从而胶合在上腔体顶部,所述下盖板的一侧面上涂覆有胶体从而胶合在下腔体底部。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KU波段同轴三节环行器,本实用新型包括:上腔体、下腔体、上盖板、下盖板、内导体、匀磁铁片、旋磁铁氧体、永磁体、SMAK连接器、介质环和吸收体负载。下腔体上端的六片旋磁铁氧体分别放在两片介质环的圆腔中,内导体夹在每两片旋磁铁氧体之间,内导体的其中三根引线被引到腔体之外并利用介质环端口固定,另外两根引线分别被夹在两片吸收体负载之间,在下腔体和上腔体的圆腔中分别依次放入永磁体、匀磁铁片,内导体的三个端子通过三根导线分别连接SMAK连接器。本实用新型通过三节串联的形式,使得串联的环形器端口和端口之间的反向隔离度成三倍提升,从而适用于较高较宽的频率范围,满足高隔离要求的整机系统装配需求。配需求。配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王晨 张东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广顺电子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14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