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allin2023-03-14  152



1.本发明涉及干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除湿装置。


背景技术:

2.针对不宜保存在湿度较高环境的物品,通常需要将该物品保存在具有封闭空间或半封闭空间的中空体内,并对所述中空体内的空气进行除湿,方可保证该物品的长时间保存;当前对中空体内空气进行除湿的方法包括:冷却除湿法和干燥剂吸湿法。
3.冷却除湿法主要是依靠制冷压缩机或半导体制冷片降低空间的温度,实现降低中空体内空气含水量进行除湿的技术效果,然而,冷却除湿法的缺点在于:因造成中空体内空气温度的降低,导致空气内水蒸气液化凝结成水滴,并流淌在中空体内侧壁和内底板上,很容易造成中空体内物品被浸润损坏;
4.干燥剂吸湿法主要依靠干燥剂的材料吸湿特性,将干燥剂填充在中空体内以吸收中空体内空气中的水蒸气,然而,干燥剂吸湿法的缺点在于:因这种需要依靠中空体内空气中水蒸气的自由移动,来捕捉移动至干燥剂附近的水分子,进而实现逐步全面吸收中空体内空气中的水分子的被动除湿原理,导致干燥剂吸湿法的除湿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除湿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因中空体内空气温度的降低导致空气内水蒸气液化凝结成水滴,造成中空体内物品被浸润损坏的问题,以及因所述被动除湿原理,导致干燥剂吸湿法的除湿效率低下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除湿装置,用于降低中空体内部封闭空间和/或半封闭空间的湿度,包括:
7.干燥总成,其用于吸收水蒸气;
8.除湿总成,其用于向所述干燥总成输出潮湿风流,使所述干燥总成吸收所述潮湿风流中的水蒸气形成除湿风流;
9.所述除湿总成还用于将所述除湿风流压入所述中空体内部,使所述除湿风流裹挟所述中空体内部的水蒸气形成潮湿风流;及
10.所述除湿总成将通过裹挟所述中空体内部的水蒸气所形成的潮湿风流输出至所述干燥总成。
11.上述方案中,所述除湿总成包括:
12.除湿风机,用于生成除湿风流,所述除湿风机具有用于输出所述除湿风流的除湿风口结构。
13.上述方案中,所述干燥总成包括:
14.干燥材料,其用于吸收所述潮湿风流中的水蒸气,所述干燥材料具有连通所述干燥材料两端的贯通孔,所述贯通孔作为所述除湿风流穿过所述干燥材料的通道,所述贯通孔的侧壁用于吸收所述除湿风流中的水蒸气。
15.上述方案中,所述除湿装置还包括:
16.排湿总成,其用于向所述干燥总成输出排湿风流,所述排湿风流裹挟所述干燥总成中的水分形成湿润风流,使所述干燥总成恢复干燥。
17.上述方案中,所述排湿总成包括:
18.排湿风机,用于生成排湿风流,所述排湿风机具有用于输出所述排湿风流的排湿风口结构;
19.排湿加热器,用于对所述排湿风流进行加热。
20.上述方案中,所述除湿总成和所述干燥总成固定在中空体内部;或
21.所述除湿总成固定在所述中空体外部,及所述干燥总成固定在所述中空体内部;或
22.所述除湿总成和所述干燥总成固定在所述中空体外部。
23.上述方案中,还包括:
24.风筒,其内部用于固定所述除湿总成、所述干燥总成和所述排湿总成,所述除湿总成和所述排湿总成位于所述干燥总成两侧。
25.上述方案中,所述风筒固定在所述中空体内部;或
26.所述风筒固定在所述中空体外部。
27.上述方案中,所述除湿装置还包括:
28.常闭设置的除湿输出风阀,其固定在所述风筒上,并可开闭的连通所述风筒内部和所述中空体内部,所述除湿输出风阀位于所述干燥总成远离所述除湿总成的一侧,用以被从所述风筒内部到所述中空体内部方向的除湿风流打开;
29.常闭设置的除湿输入风阀,其固定在所述风筒上,并可开闭的连通所述风筒内部和所述中空体内部,所述除湿输入风阀位于所述除湿总成输入所述除湿风流的一侧,用以被从所述中空体内部到所述风筒内部方向的潮湿风流打开。
30.上述方案中,所述除湿装置还包括:
31.常闭设置的排湿输出风阀,其固定在所述风筒上,并可开闭的连通所述风筒内部和所述中空体外部的空间,所述排湿输出风阀位于所述干燥总成远离所述排湿总成的一侧,用以被由所述湿润风流打开;
32.常闭设置的排湿输入风阀,其固定在所述风筒上,并可开闭的连通所述风筒内部和所述中空体外部的空间,所述排湿输入风阀位于所述排湿总成远离所述干燥总成的一侧,用以被从所述中空体外部的空间到所述风筒内部方向上的气压打开。
3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除湿装置,通过除湿总成将除湿风流压入中空体内部,使除湿风流裹挟中空体内部的水蒸气形成潮湿风流,以及将通过裹挟中空体内部的水蒸气所形成的潮湿风流输出至干燥总成,并使干燥总成吸收潮湿风流中的水蒸气形成除湿风流的方式,实现对中空体内部提供循环的除湿风流进行主动除湿的技术效果,不仅避免了中空体内部因冷却除湿导致中空体内侧壁出现冷凝水珠,造成中空体内物品出现浸湿损坏的情况发生,还提高了对中空体内部除湿效率,并且保证了除湿效果的可控性;同时,循环的除湿风流还会对中空体内部所有角落进行整体除湿,使得除湿更加均匀,避免了中空体内部角落中出现水蒸气积聚,导致中空体内部除湿效果整体性差的问题发生;通过将干燥总成设置在除湿总成输出除湿风流的一侧,以确保压入干燥总成的除湿风流具有足够压力,以便
于提高干燥总成吸附除湿风流中的水蒸气,提高了除湿风流的除湿干燥效果。
附图说明
34.图1为本发明一种除湿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图;
35.图2为本发明一种除湿装置实施例一的前视图;
36.图3为图2中a-a部分的剖视结构图;
37.图4为本发明一种除湿装置实施例二中,当除湿总成和干燥总成固定在中空体内部时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38.图5为本发明一种除湿装置实施例二中,当除湿总成固定在中空体外部,及干燥总成固定在中空体内部时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39.图6为本发明一种除湿装置实施例二中,当除湿总成和干燥总成固定在中空体外部时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40.图7为本发明一种除湿装置实施例三中,当风筒固定在中空体内部时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41.图8为本发明一种除湿装置实施例三中,当风筒固定在中空体外部时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42.附图标记:
43.1、干燥总成
ꢀꢀꢀ
2、除湿总成
ꢀꢀꢀ
3、排湿总成
ꢀꢀꢀꢀ
4、风筒
44.5、除湿输入风阀
ꢀꢀ
6、除湿输出风阀
ꢀꢀꢀꢀꢀ
7、排湿输入风阀
45.8、排湿输出风阀
ꢀꢀ
9、中空体
ꢀꢀ
11、干燥材料
ꢀꢀꢀ
12、贯通孔
46.21、除湿风机
ꢀꢀꢀ
22、除湿风口结构
ꢀꢀꢀꢀ
31、排湿风机
47.32、排湿风口结构
ꢀꢀꢀꢀꢀ
33、排湿加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48.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9.现提供以下实施例:
50.实施例一:
51.如图1-图3所示,一种除湿装置,用于降低中空体(图中未示出)内部封闭空间和/或半封闭空间的湿度,包括:
52.干燥总成1,其用于吸收水蒸气;
53.除湿总成2,其用于向所述干燥总成1输出潮湿风流,使所述干燥总成1吸收所述潮湿风流中的水蒸气形成除湿风流;
54.所述除湿总成2还用于将所述除湿风流压入所述中空体内部,使所述除湿风流裹挟所述中空体内部的水蒸气形成潮湿风流;及
55.所述除湿总成2将通过裹挟所述中空体内部的水蒸气所形成的潮湿风流输出至所述干燥总成1。
56.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是:除湿总成2用于向中空体内部提供稳定的除湿风流,除湿风流通过裹挟中空体内部的水蒸气形成潮湿风流,其中,除湿风流裹挟水蒸气的情形包括以下情形:
57.1、中空体内部的水蒸气因除湿风流的进入而形成低密度水蒸气区域(即:除湿风流在中空体内部的流动路径所经过的区域)和高密度水蒸气区域(即:中空体内除除湿风流和潮湿风流的流动路径外的其他区域),使得中空体内的水蒸气将从高密度水蒸气区域流动至低密度水蒸气区域,以实现除湿风流裹挟水蒸气的技术效果。
58.2、除湿风流因进入到中空体内部并与中空体内部中的水蒸气混合,使得水蒸气中的水分子掺入到除湿风流中的气体分子之中并将混合有水蒸气的除湿风流带出中空体,以实现除湿风流裹挟水蒸气的技术效果。
59.因此,本技术通过除湿总成将除湿风流压入中空体内部,使除湿风流裹挟中空体内部的水蒸气形成潮湿风流,以及将通过裹挟中空体内部的水蒸气所形成的潮湿风流输出至干燥总成,并使干燥总成吸收潮湿风流中的水蒸气形成除湿风流的方式,实现对中空体内部提供循环的除湿风流进行主动除湿的技术效果,不仅避免了中空体内部因冷却除湿导致中空体内侧壁出现冷凝水珠,造成中空体内物品出现浸湿损坏的情况发生,还提高了对中空体内部除湿效率,并且保证了除湿效果的可控性;同时,循环的除湿风流还会对中空体内部所有角落进行整体除湿,使得除湿更加均匀,避免了中空体内部角落中出现水蒸气积聚,导致中空体内部除湿效果整体性差的问题发生;通过将干燥总成1设置在除湿总成2输出除湿风流的一侧,以确保压入干燥总成1的除湿风流具有足够压力,以便于提高干燥总成1吸附除湿风流中的水蒸气,提高了除湿风流的除湿干燥效果。
60.于本实施例中,所述中空体为不可拆装且不可开闭的盒体、或罐体、或箱体,使得所述中空体内部的空间为封闭空间;和/或
61.所述中空体为可拆装或具有可开闭封板的盒体、或罐体、或箱体,使得当所述中空体被拆卸或所述可开闭封板被开启时,所述中空体内部的空间为半封闭空间;当所述中空体被组装或所述可开闭封板被关闭时,所述中空体内部的空间为封闭空间;和/或
62.所述中空体为具有连通所述中空体内部和外界的风口的盒体、或罐体、或箱体,使得所述中空体内部的空间为半封闭空间。
63.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除湿总成2包括:
64.除湿风机21,用于生成除湿风流,除湿风机21具有用于输出除湿风流的除湿风口结构22。
65.为确保除湿总成2能够在除湿装置内稳定的输出除湿风流,本技术采用除湿风机21生成除湿风流,而通过采用具有除湿风口结构22的除湿风机21,能够向中空体内集中压力输出除湿风流,确保了除湿风流在中空体内部流动的稳定性。
66.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干燥总成1包括:
67.干燥材料11,其用于吸收潮湿风流中的水蒸气,干燥材料11具有连通干燥材料11两端的贯通孔12,贯通孔12作为除湿风流穿过干燥材料11的通道,贯通孔12的侧壁用于吸收除湿风流中的水蒸气。于本实施例中,采用金属硅酸盐复合吸湿剂作为干燥材料11,其具有良好的吸湿性,有利于快速吸收除湿风流中的水蒸气。
68.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除湿装置还包括:
69.排湿总成3,其用于向干燥总成1输出排湿风流,排湿风流裹挟干燥总成1中的水分形成湿润风流,使干燥总成1恢复干燥。
70.为实现除湿装置长时间对中空体内部的空气进行除湿的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排湿总成3,用于将干燥总成1中积攒的水蒸气排出至外界,使干燥总成1恢复至干燥状态,进而保证除湿总成2再次向干燥总成1输出除湿风流时,干燥总成1能够再次对除湿风流进行干燥,以降低除湿风流中的湿度,使得干燥后的除湿风流能够再次对中空体内部的空气进行干燥,实现了对干燥总成1的循环利用,进而延长了除湿装置在除湿功能上的使用寿命的技术效果。
71.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排湿总成3包括:
72.排湿风机31,用于生成排湿风流,排湿风机31具有用于输出排湿风流的排湿风口结构32;为确保排湿总成3能够在排湿装置内稳定的输出排湿风流,本技术采用排湿风机31生成排湿风流,而通过采用具有风口结构的排湿风机31,使得生成的排湿风流能够按照预定的循环路线,集中朝向干燥总成1集中压力输出排湿风流,确保了排湿风流压入干燥总成1中的压力,不仅保证了干燥总成1对排湿风流的排湿效果,还保证了输出至中空体内部的排湿风流的风压和流速,确保了排湿风流在中空体内部和风筒4内部循环路线的稳定性。
73.排湿加热器33,用于对排湿风流进行加热,其中,排湿加热器33具有连通排湿加热器33两端加热通道,加热通道被设置排湿风流穿过排湿加热器33的风道,使得排湿加热器33对加热通道中的排湿风流进行加热,以确保加热后的排湿风流能够蒸发干燥总成1内储存的水分并形成水蒸气,再由排湿风流带动水蒸气流出至中空体的外部空间。
74.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除湿装置还包括:
75.风筒4,其内部用于固定除湿总成2、干燥总成1和排湿总成3,除湿总成2和排湿总成3位于干燥总成1两侧;
76.由于风筒4为除湿总成2提供了独立空间,使得除湿总成2输出除湿风流的一侧形成稳定的正压,而除湿总成2的另一侧为稳定的负压,因此,确保了位于正压一侧的除湿风流能够稳定压入中空体内部,以及中空体内部的除湿风流能够稳定的进入负压的一侧,进而确保了除湿风流在中空体内部的循环稳定流动。
77.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除湿装置还包括:
78.常闭设置的除湿输出风阀6,其固定在风筒4上,并可开闭的连通风筒4内部和中空体内部,除湿输出风阀6位于干燥总成1远离除湿总成2的一侧,用以被从风筒4内部到中空体内部方向的除湿风流打开;
79.常闭设置的除湿输入风阀5,其固定在风筒4上,并可开闭的连通风筒4内部和中空体内部,除湿输入风阀5位于除湿总成2输入除湿风流的一侧,用以被从中空体内部到风筒4内部方向的潮湿风流打开。
80.于本实施例中,当风筒4固定在中空体内部时,风筒4的一侧固定在中空体内部侧面上,除湿输入风阀5和除湿输出风阀6位于风筒4朝向中空体内部空间一侧的侧面,其中,除湿输入风阀5位于侧面朝向除湿总成2的一端,除湿输出风阀6位于侧面远离除湿总成2的一端。
81.当风筒4固定在中空体外部时,风筒4的一侧固定在中空体外部侧面上,除湿输入风阀5和除湿输出风阀6固定在风筒4朝向中空体的一侧侧面,以及中空体朝向风筒4一侧的
侧面上,使除湿输入风阀5和除湿输出风阀6可开闭的连通风筒4内部和中空体内部,其中,除湿输入风阀5位于侧面朝向除湿总成2的一端,除湿输出风阀6位于侧面远离除湿总成2的一端。
82.具体地,当除湿总成2工作时:
83.除湿总成2将在风筒4内处于除湿输入风阀5和除湿总成2之间的空间内形成负压,使得除湿输入风阀5打开,进而使中空体内的空气能够通过除湿输入风阀5进入到风筒4内;以及
84.除湿总成2还将在风筒4内处于除湿输入风阀5和除湿总成2之间形成正压,使得除湿输出风阀6打开,进而使风筒4内的空气能够通过除湿输出风阀6进入到中空体内;
85.此时,因除湿输入风阀5和除湿输出风阀6的打开,将形成从风筒4内部到中空体内部,再回到风筒4内部的除湿风路。
86.除湿总成2将从中空体内部进入到风筒4中的潮湿风流作为输入气体,将所述潮湿风流输出至所述干燥总成1;干燥总成1吸收潮湿风流中的水蒸气形成除湿风流,并沿除湿风路通过除湿输出风阀6进入到中空体内部,用以裹挟中空体内部的水蒸气形成潮湿风流,潮湿风流再次沿着除湿风路疾病通过除湿输入风阀5进入到风筒4内,由除湿总成2再次将所述潮湿风流压入干燥总成1内。
87.综上,通过除湿总成2和干燥总成1生成在除湿风路上流动的“潮湿风流-除湿风流-潮湿风流”循环,实现了持续的对中空体内部的空气进行主动除湿,保证了中空体内部空气的除湿效果。
88.优选的,除湿装置还包括:
89.常闭设置的排湿输出风阀8,其固定在风筒4上,并可开闭的连通风筒4内部和中空体外部的空间,排湿输出风阀8位于干燥总成1远离排湿总成3的一侧,用以被由湿润风流打开;
90.常闭设置的排湿输入风阀7,其固定在风筒4上,并可开闭的连通风筒4内部和中空体外部的空间,排湿输入风阀7位于排湿总成3远离干燥总成1的一侧,用以被从中空体外部的空间到风筒4内部方向上的气压打开。
91.于本实施例中,当风筒4固定在中空体内部时,风筒4的一侧固定在中空体外部侧面上,排湿输入风阀7和排湿输出风阀8固定在风筒4朝向中空体的一侧侧面,以及中空体朝向风筒4一侧的侧面上,使排湿输入风阀7和排湿输出风阀8可开闭的连通风筒4内部和中空体外部,其中,排湿输入风阀7位于侧面朝向排湿总成3的一端,排湿输出风阀8位于侧面远离排湿总成3的一端。
92.当风筒4固定在中空体外部时,风筒4的一侧固定在中空体外部侧面上,排湿输入风阀7和排湿输出风阀8位于风筒4除朝向中空体一侧外的其他侧面上,其中,排湿输入风阀7位于侧面朝向排湿总成3的一端,排湿输出风阀8位于侧面远离排湿总成3的一端。
93.具体地,当风筒4固定在中空体内部时,排湿输入风阀7和排湿输出风阀8位于风筒4盒的一侧的侧面,其中,排湿输入风阀7位于侧面朝向排湿总成3的一端,排湿输出风阀8位于侧面远离排湿总成3的一端。
94.具体地,当排湿总成3工作时:
95.排湿总成3将在风筒4内处于排湿输入风阀7和排湿总成3之间的空间内形成负压,
使得排湿输入风阀7打开,进而使中空体外的空气能够通过排湿输入风阀7进入到风筒4内;以及
96.排湿总成3还将在风筒4内处于排湿输入风阀7和排湿总成3之间形成正压,使得排湿输出风阀8打开,进而使风筒4内的空气能够通过排湿输出风阀8排放到中空体外;
97.此时,因排湿输入风阀7和排湿输出风阀8的打开,将形成从中空体外部到风筒4内部,再排放至中空体外部的排湿风路。
98.排湿总成3以从中空体外部通过排湿输入风阀7进入的空气作为输入气体,对输入气体进行压缩形成在排湿风路上流动的排湿风流;
99.排湿风流经过排湿总成3的加热后再输入到干燥总成1内,排湿风流裹挟干燥总成1内的水分形成湿润风流,使得干燥总成1恢复至干燥状态,并使湿润风流在排湿风路上通过排湿输出风阀8流出到中空体外部。
100.综上,通过排湿总成3和干燥总成1生成在排湿风路上流动的“排湿风流-湿润风流-排湿风流”循环,实现了持续的对干燥总成1进行主动排湿,实现了干燥总成1的多次重复利用。
101.实施例二:
102.如图4-图6所示,一种除湿装置,用于降低中空体9内部封闭空间和/或半封闭空间的湿度,包括:
103.干燥总成1,其用于吸收水蒸气;
104.除湿总成2,其用于向所述干燥总成1输出潮湿风流,使所述干燥总成1吸收所述潮湿风流中的水蒸气形成除湿风流;
105.所述除湿总成2还用于将所述除湿风流压入所述中空体9内部,使所述除湿风流裹挟所述中空体9内部的水蒸气形成潮湿风流;及
106.所述除湿总成2将通过裹挟所述中空体9内部的水蒸气所形成的潮湿风流输出至所述干燥总成1。
107.优选的,除湿总成2和干燥总成1固定在中空体9内部,以确保除湿总成2和干燥总成1与中空体9之间的整体性,以及与中空体9之间相互固定的牢固度。
108.可选的,除湿总成2固定在中空体9外部,及干燥总成1固定在中空体9内部,以确保除湿总成2所在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能够快速散发至外界,保证除湿装置的使用寿命。
109.可选的,除湿总成2和干燥总成1固定在中空体9外部,以确保除湿总成2在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能够快速散发至外界,保证除湿装置的寿命。
110.于本实施例中,所述中空体为不可拆装且不可开闭的盒体、或罐体、或箱体,使得所述中空体内部的空间为封闭空间;和/或
111.所述中空体为可拆装或具有可开闭封板的盒体、或罐体、或箱体,使得当所述中空体被拆卸或所述可开闭封板被开启时,所述中空体内部的空间为半封闭空间;当所述中空体被组装或所述可开闭封板被关闭时,所述中空体内部的空间为封闭空间;和/或
112.所述中空体为具有连通所述中空体内部和外界的风口的盒体、或罐体、或箱体,使得所述中空体内部的空间为半封闭空间。
113.实施例三:
114.如图1、图3、图7和图8所示,一种除湿装置,用于降低中空体9内部封闭空间和/或
半封闭空间的湿度,包括:
115.干燥总成1,其用于吸收水蒸气;
116.除湿总成2,其用于向所述干燥总成1输出潮湿风流,使所述干燥总成1吸收所述潮湿风流中的水蒸气形成除湿风流;
117.所述除湿总成2还用于将所述除湿风流压入所述中空体9内部,使所述除湿风流裹挟所述中空体9内部的水蒸气形成潮湿风流;及
118.所述除湿总成2将通过裹挟所述中空体9内部的水蒸气所形成的潮湿风流输出至所述干燥总成1。
119.优选的,除湿装置还包括:
120.风筒4,其内部用于固定除湿总成2、干燥总成1和排湿总成3,除湿总成2和排湿总成3位于干燥总成1两侧;
121.由于风筒4为除湿总成2提供了独立空间,使得除湿总成2输出除湿风流的一侧形成稳定的正压,而除湿总成2的另一侧为稳定的负压,因此,确保了位于正压一侧的除湿风流能够稳定压入中空体9内部,以及中空体9内部的除湿风流能够稳定的进入负压的一侧,进而确保了除湿风流在中空体9内部的循环稳定流动。
122.进一步地,除湿装置还包括:
123.排湿总成3,其用于向干燥总成1输出排湿风流,排湿风流裹挟干燥总成1中的水分形成湿润风流,使干燥总成1恢复干燥。
124.为实现除湿装置长时间对中空体9内部的空气进行除湿的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排湿总成3,用于将干燥总成1中积攒的水蒸气排出至外界,使干燥总成1恢复至干燥状态,进而保证除湿总成2再次向干燥总成1输出除湿风流时,干燥总成1能够再次对除湿风流进行干燥,以降低除湿风流中的湿度,使得干燥后的除湿风流能够再次对中空体9内部的空气进行干燥,实现了对干燥总成1的循环利用,进而延长了除湿装置在除湿功能上的使用寿命的技术效果。
125.优选的,风筒4固定在中空体9内部;为确保风筒4与中空体9连接的整体性和牢固度,通过将风筒4固定在中空体9内部的方式,使得风筒4与中空体9形成统一的整体,保证风筒4和中空体9的整体性及连接牢固度。
126.可选的,风筒4固定在中空体9外部,为提升风筒4内的除湿总成2、干燥总成1、排湿总成3的散热效率,通过将风筒4固定在中空体9外部的方式,使得风筒4的外侧面能够与外界空气充分接触,进而提高固定在风筒4内的除湿总成2、干燥总成1和排湿总成3的散热。
127.于本实施例中,所述中空体为不可拆装且不可开闭的盒体、或罐体、或箱体,使得所述中空体内部的空间为封闭空间;和/或
128.所述中空体为可拆装或具有可开闭封板的盒体、或罐体、或箱体,使得当所述中空体被拆卸或所述可开闭封板被开启时,所述中空体内部的空间为半封闭空间;当所述中空体被组装或所述可开闭封板被关闭时,所述中空体内部的空间为封闭空间;和/或
129.所述中空体为具有连通所述中空体内部和外界的风口的盒体、或罐体、或箱体,使得所述中空体内部的空间为半封闭空间。
130.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
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131.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除湿装置,用于降低中空体内部封闭空间和/或半封闭空间的湿度,其特征在于,包括:干燥总成,其用于吸收水蒸气;除湿总成,其用于向所述干燥总成输出潮湿风流,使所述干燥总成吸收所述潮湿风流中的水蒸气形成除湿风流;所述除湿总成还用于将所述除湿风流压入所述中空体内部,使所述除湿风流裹挟所述中空体内部的水蒸气形成潮湿风流;及所述除湿总成将通过裹挟所述中空体内部的水蒸气所形成的潮湿风流输出至所述干燥总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总成包括:除湿风机,用于生成除湿风流,所述除湿风机具有用于输出所述除湿风流的除湿风口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总成包括:干燥材料,其用于吸收所述潮湿风流中的水蒸气,所述干燥材料具有连通所述干燥材料两端的贯通孔,所述贯通孔作为所述除湿风流穿过所述干燥材料的通道,所述贯通孔的侧壁用于吸收所述除湿风流中的水蒸气。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装置还包括:排湿总成,其用于向所述干燥总成输出排湿风流,所述排湿风流裹挟所述干燥总成中的水分形成湿润风流,使所述干燥总成恢复干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湿总成包括:排湿风机,用于生成排湿风流,所述排湿风机具有用于输出所述排湿风流的排湿风口结构;排湿加热器,用于对所述排湿风流进行加热。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总成和所述干燥总成固定在中空体内部;或所述除湿总成固定在所述中空体外部,及所述干燥总成固定在所述中空体内部;或所述除湿总成和所述干燥总成固定在所述中空体外部。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筒,其内部用于固定所述除湿总成、所述干燥总成和所述排湿总成,所述除湿总成和所述排湿总成位于所述干燥总成两侧。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筒固定在所述中空体内部;或所述风筒固定在所述中空体外部。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装置还包括:常闭设置的除湿输出风阀,其固定在所述风筒上,并可开闭的连通所述风筒内部和所述中空体内部,所述除湿输出风阀位于所述干燥总成远离所述除湿总成的一侧,用以被从所述风筒内部到所述中空体内部方向的除湿风流打开;常闭设置的除湿输入风阀,其固定在所述风筒上,并可开闭的连通所述风筒内部和所述中空体内部,所述除湿输入风阀位于所述除湿总成输入所述除湿风流的一侧,用以被从所述中空体内部到所述风筒内部方向的潮湿风流打开。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装置还包括:常闭设置的排湿输出风阀,其固定在所述风筒上,并可开闭的连通所述风筒内部和所述中空体外部的空间,所述排湿输出风阀位于所述干燥总成远离所述排湿总成的一侧,用以被由所述湿润风流打开;常闭设置的排湿输入风阀,其固定在所述风筒上,并可开闭的连通所述风筒内部和所述中空体外部的空间,所述排湿输入风阀位于所述排湿总成远离所述干燥总成的一侧,用以被从所述中空体外部的空间到所述风筒内部方向上的气压打开。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干燥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除湿装置,用于降低中空体内部的湿度,包括:干燥总成,其用于吸收水蒸气;除湿总成,其用于向所述干燥总成输出潮湿风流,使所述干燥总成吸收所述潮湿风流中的水蒸气形成除湿风流;所述除湿总成还用于将所述除湿风流压入所述中空体内部,使所述除湿风流裹挟所述中空体内部的水蒸气形成潮湿风流;及所述除湿总成将通过裹挟所述中空体内部的水蒸气所形成的潮湿风流输出至所述干燥总成。本发明不仅避免了中空体内部因冷却除湿导致中空体内侧壁出现冷凝水珠,造成中空体内物品出现浸湿损坏的情况发生,还提高了中空体内部除湿效率,并且保证了除湿效果的可控性,并使得除湿更加均匀。并使得除湿更加均匀。并使得除湿更加均匀。


技术研发人员:石正兵 孙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云懋空气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11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596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