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压复动气检旋转缸的制作方法

allin2023-03-15  106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缸,尤其是油压复动气检旋转缸。


背景技术:

2.旋转缸为液压夹具中常用的,能够旋转90度,并实现压紧,方便避开零件。
3.但是现有的旋转液压缸对于活塞杆的位置无反馈,使用中多是通过外设传感器进行检测,而在有些场合下,由于空间的限制,无法安装传感器,因此导致无法准确感知活塞杆的状态,容易发生操作错误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能够通过气检的方式进行活塞杆状态的检测的油压复动气检旋转缸,具体技术方案为:
5.油压复动气检旋转缸,包括: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上设有油压活塞和旋转槽;缸体,所述缸体上设有活塞孔以及均与所述活塞孔相通的松开油路和夹紧油路,所述活塞杆滑动插在所述缸体上,所述油压活塞滑动插在所述活塞孔内;导向座,所述导向座上设有导向孔和滚动孔,所述导向座固定在所述缸体的底部,所述活塞杆滑动插在所述导向孔内,所述滚动孔设置在所述导向孔上;钢球,所述钢球活动安装所述滚动孔内,且滑动插在所述旋转槽内;气检座,所述气检座固定在所述缸体的底部,所述气检座上设有气检孔以及均与所述气检孔相通的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及气检活塞,所述气检活塞滑动插在所述气检孔内,且与所述活塞杆连接。
6.优选的,所述松开油路的松开孔和所述夹紧油路的夹紧孔均设置在所述缸体的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所述缸体的顶部;所述松开油路与所述活塞孔上的出油槽相通,所述出油槽设置在所述活塞孔上,且位于所述油压活塞的下方;所述夹紧油路与所述活塞孔的顶部相通,且位于所述油压活塞的上方。
7.优选的,所述导向座上设有进油槽和连通孔,所述进油槽设置在所述导向座的顶部,所述连通孔分别与所述进油槽和所述导向孔相通。
8.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固定在所述活塞杆的底部,所述气检活塞固定在所述连接杆的底部。
9.其中,还包括连接销,所述连接销分别与所述活塞杆和所述连接杆连接。
10.优选的,还包括防尘盖,所述防尘盖上设有排气孔,所述防尘盖固定在所述气检孔的底部。
11.优选的,还包括定位销,所述定位销固定在所述导向座和所述缸体上。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压复动气检旋转缸通过设置气检孔能够准确的检测活塞杆的状态,并且结构简单、紧凑、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14.图1是油压复动气检旋转缸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油压复动气检旋转缸的剖视图,且活塞杆处于伸出状态;
16.图3是油压复动气检旋转缸的剖视图,且活塞杆处于缩回状态;
17.图4是缸体的剖视图;
18.图5是缸体的仰视图;
19.图6是活塞杆的结构示意图;
20.图7是导向座的结构示意图;
21.图8是导向座的剖视图;
22.图9是气检座和气检活塞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4.如图1至图9所示,油压复动气检旋转缸,包括:活塞杆11、缸体2、导向座3、钢球4、气检座5和气检活塞64。
25.活塞杆11的顶部装有螺母16,螺母16方便固定压板。活塞杆11上设有油压活塞12和旋转槽13,旋转槽13环形阵列设有三个,旋转槽13位于油压活塞12的下方,油压活塞12上装有密封圈;缸体2的顶部设有固定座20,缸体2上设有活塞孔21以及均与活塞孔21相通的松开油路25和夹紧油路26,缸体2上还设有进油孔22和连接孔23,活塞孔21、进油孔22和连接孔23同轴线且依次设置,为阶梯孔;进油孔22上设有出油槽24。
26.活塞杆11滑动插在缸体2上,活塞杆11与缸体2之间装有密封圈。油压活塞12滑动插在活塞孔21内,油压活塞12与活塞孔21之间装有密封圈。
27.松开油路25的松开孔27和夹紧油路26的夹紧孔28均设置在缸体2的固定座20上,固定座20设置在缸体2的顶部;松开油路25与出油槽24相通,出油槽24设置在进油孔22上;夹紧油路26与活塞孔21的顶部相通,且位于所述油压活塞12的上方。
28.连接孔23上还设有第一固定槽29。
29.导向座3上设有导向孔31、滚动孔35、进油槽36和连通孔34,进油槽36设置在导向座3的顶部,连通孔34分别与进油槽36和导向孔31相通。滚动孔35环形阵列设有三个,且滚动孔35设置在导向孔31上。导向座3固定在缸体2的进油孔22内,活塞杆11滑动插在导向孔31内。导向座3的侧面设有第二固定槽37,定位销7安装在第一固定槽29与第二固定槽37内,防止导向座3转动。
30.钢球4设有三个,钢球4活动安装滚动孔35内,且滑动插在旋转槽13内;
31.气检座5,气检座5固定在缸体2的底部的连接孔23内,气检座5上设有气检孔53以及均与气检孔53相通的第一气孔51和第二气孔52;气检活塞64滑动插在气检孔53内,气检活塞64通过连接螺钉63固定在连接杆61的底部,连接杆61的顶部通过连接销62与活塞杆11的底部连接。
32.气检孔53的底部装有防尘盖8,防尘盖8上设有排气孔81,排气孔81为通孔,排气孔81与气检孔53相通。
33.气检座5的外圆面装有三个密封圈,第一气孔51的两侧和第二气孔52的两侧均设
有密封圈,实现气路的密封。
34.第一气孔51和第二气孔52均与空气传感器连接,感应夹紧和松开是否到位。第一气孔51用于活塞杆11伸出确认,第二气孔52用于活塞杆11缩回确认。
35.油压复动气检旋转缸用在液压夹具上,起夹紧作用。缸体2表面氮化处理,表面硬度hb500-520,活塞孔21的光洁度r0.4,硬度hb500-520;活塞杆11硬度hrc32,表面氮化挤压,表面硬度hb500-520。
36.连接方式可以板式连接或管式连接。高刚性、长寿命、高精度,最适合夹具的紧凑化、轻量化。采用钢球4滚动、3条螺旋槽将导向由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提高了旋转精度和耐久性。最高使用压力7mpa,最低启动压力1mpa。
37.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油压复动气检旋转缸,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上设有油压活塞和旋转槽;缸体,所述缸体上设有活塞孔以及均与所述活塞孔相通的松开油路和夹紧油路,所述活塞杆滑动插在所述缸体上,所述油压活塞滑动插在所述活塞孔内;导向座,所述导向座上设有导向孔和滚动孔,所述导向座固定在所述缸体的底部,所述活塞杆滑动插在所述导向孔内,所述滚动孔设置在所述导向孔上;钢球,所述钢球活动安装所述滚动孔内,且滑动插在所述旋转槽内;气检座,所述气检座固定在所述缸体的底部,所述气检座上设有气检孔以及均与所述气检孔相通的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及气检活塞,所述气检活塞滑动插在所述气检孔内,且与所述活塞杆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压复动气检旋转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松开油路的松开孔和所述夹紧油路的夹紧孔均设置在所述缸体的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所述缸体的顶部;所述松开油路与所述活塞孔上的出油槽相通,所述出油槽设置在所述活塞孔上,且位于所述油压活塞的下方;所述夹紧油路与所述活塞孔的顶部相通,且位于所述油压活塞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压复动气检旋转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座上设有进油槽和连通孔,所述进油槽设置在所述导向座的顶部,所述连通孔分别与所述进油槽和所述导向孔相通。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油压复动气检旋转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固定在所述活塞杆的底部,所述气检活塞固定在所述连接杆的底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压复动气检旋转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销,所述连接销分别与所述活塞杆和所述连接杆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油压复动气检旋转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尘盖,所述防尘盖上设有排气孔,所述防尘盖固定在所述气检孔的底部。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油压复动气检旋转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销,所述定位销固定在所述导向座和所述缸体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压复动气检旋转缸,包括:活塞杆、缸体、导向座、钢球、气检座和气检活塞;活塞杆上设有油压活塞和旋转槽;缸体上设有活塞孔以及均与活塞孔相通的松开油路和夹紧油路,活塞杆滑动插在缸体上,油压活塞滑动插在活塞孔内;导向座上设有导向孔和滚动孔,导向座固定在缸体的底部,活塞杆滑动插在导向孔内,滚动孔设置在导向孔上;钢球活动安装滚动孔内,且滑动插在旋转槽内;气检座固定在缸体的底部,并设有气检孔以及均与气检孔相通的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气检活塞滑动插在气检孔内,且与活塞杆连接;活塞杆伸出时第一气孔吸气,活塞杆缩回时第一气孔吸气。该旋转缸通过气检孔能够准确的检测活塞杆的状态,结构简单、紧凑。紧凑。紧凑。


技术研发人员:李冰 宣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市瑞可特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6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604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