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护作用的碎石冲击试验台的制作方法

allin2023-03-15  123



1.本实用新型涉及碎石冲击实验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防护作用的碎石冲击试验台。


背景技术:

2.碎石冲击试验机用于模拟测试在路上和轨道上行驶车辆及其它交通工具上的单层和多层油漆涂层或相似涂料耐粒子高撞击的抗击性能,准确反应飞溅砂砾造成的破化现象,由标准件组装构成的,并配有外置式的砂砾收集箱,通过对测试参数进行控制达到模拟效果。
3.现有的碎石冲击试验台在使用过程中,将试件安装在夹持底座上后,然后通过射枪组件带动碎石在碰撞室内进行撞击试件,为防止碎石碰撞过程中出现飞溅,通常都会采用防护装置来对其进行防护,而现有的防护装置结构单一,当长时间出现磨损后,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更换,从而提高了更换维修成本以及降低了更换效率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防护作用的碎石冲击试验台。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防护作用的碎石冲击试验台,具有便捷更换维修防护装置的功能,不仅降低了更换维修成本,还提高了更换效率。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具有防护作用的碎石冲击试验台,包括试验台本体,所述试验台本体的上表面后端设有射枪组件,所述试验台本体的上表面前端设有碰撞室,所述碰撞室的前端内侧固定连接有夹持底座,所述碰撞室的前端设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后端的两侧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相背离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方形滑块,所述碰撞室前端的两侧内壁分别开设有贯穿碰撞室顶端的限位滑槽,所述方形滑块滑动连接于限位滑槽的内侧,所述防护壳的顶端通过固定组件实现防护壳与碰撞室的连接。
7.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8.首先将防护壳的后端内壁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块,然后将两个方形滑块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连接块相背离的一端,当防护壳安装时,首先将防护壳后端的两个方形滑块对准在两个限位滑槽的顶端,然后向下按压防护壳,使得防护壳在碰撞室的后端向下移动,当移动到合适位置后,防护壳便会在固定组件的阻挡下不能继续移动,此时可以通过固定组件将防护壳固定在碰撞室的后端,解决了传统装置损坏后更换困难,影响更换效率的问题。
9.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碰撞室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下料底座,所述下料底座的底端设有收纳箱,所述下料底座和所述收纳箱相对一端的外侧均滑动连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一端内壁固定连接有卡接块,所述下料底座的一端开设有与卡接块相适配的限位槽,所述卡接块滑动连接于限位槽的内侧。
10.首先将连接套通过卡接块和限位槽的滑动连接安装在下料底座的底端,当试验台本体工作时,将收纳箱移动到下料底座的正下方,然后向下拉动连接套,使得连接套在卡接块和限位槽的限位作用下刚好将收纳箱的顶端框住,避免收纳箱在碎石下落的冲击下出现位置偏移,从而导致碎石掉落在地的问题。
11.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防护壳顶部后表面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内侧螺纹安装有第一螺栓。
12.通过固定块与碰撞室顶端的贴合,可以避免防护壳继续向下移动,通过第一螺栓可以将防护壳螺纹固定在碰撞室的前端。
13.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防护壳的内侧设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滑动连接于防护壳内侧的缓冲板,所述缓冲板和所述防护壳前端内壁之间设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卡套。
14.通过将缓冲板滑动连接于防护壳的内侧,然后将缓冲弹簧通过连接卡套安装在缓冲板与防护壳前端内壁之间,使得缓冲板在受到碎石冲击时,可以先一步将其缓冲卸力,避免冲击力直接作用在防护壳上,导致防护壳使用寿命大幅度缩短。
15.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碰撞室前端上表面开设有与固定块相适配的方形槽,所述固定块滑动连接于方形槽的内侧。
16.通过将碰撞室的上表面开设有与固定块相适配的方形槽,可以保证碰撞室和防护壳贴合的更加紧密牢固,增强了防护壳的防护作用。
17.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缓冲板的后端内侧螺纹安装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的前端与后端连接卡套螺纹连接。
18.将缓冲板通过第二螺栓与连接卡套螺纹连接,使得缓冲板可以进行拆卸更换,避免整体更换增加使用成本。
19.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槽的顶部一侧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性快,所述卡接槽和弹性块的形状均为半圆柱体。
20.通过将限位槽的顶部开设有卡接槽,然后将卡接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半圆柱体弹性块,使得弹性块在卡接块带动下向下移动时发生弹性形变,当与卡接槽套接时复位起到初步卡接作用,避免连接套在重力下自动向下移动的问题。
2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2.1、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的防护壳、固定块、固第一螺栓和连接块,便于该装置在安装过程中,首先将方形滑块对准碰撞室前端内壁开设的限位滑槽进行插入,然后通过固定组件将防护壳固定在碰撞室的后端,使得防护壳在损坏之后可以更加便捷高效的进行更换,解决了现有装置损坏后更换困难,影响更换效率的问题。
23.2、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的下料底座、收纳箱和连接套,便于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将收纳箱移动到下料底座的底端,然后在卡接块和限位槽的滑动连接下向下移动连接套,使得连接套套接在收纳箱的顶端,从而避免收纳箱在碎石下落的冲击下出现偏移,解决了现有装置使用时收纳箱容易偏移导致碎石掉落在地的问题。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防护壳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防护壳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27.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碰撞室的结构示意图;
28.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套的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
30.1、试验台本体;2、射枪组件;3、碰撞室;4、夹持底座;5、防护壳;6、下料底座;7、收纳箱;8、固定块;9、第一螺栓;10、连接块;11、方形滑块;12、缓冲板;13、连接卡套;14、缓冲弹簧;15、方形槽;16、限位滑槽;17、卡接块;18、限位槽;19、卡接槽;20、第二螺栓;21、连接套。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32.实施例:
33.如图1-图5所示,一种具有防护作用的碎石冲击试验台,包括试验台本体1,试验台本体1的上表面后端设有射枪组件2,试验台本体1的上表面前端设有碰撞室3,碰撞室3的前端内侧固定连接有夹持底座4,碰撞室3的前端设有防护壳5,防护壳5后端的两侧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0,两个连接块10相背离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方形滑块11,碰撞室3前端的两侧内壁分别开设有贯穿碰撞室3顶端的限位滑槽16,方形滑块11滑动连接于限位滑槽16的内侧,防护壳5的顶端通过固定组件实现防护壳5与碰撞室3的连接。
34.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35.首先将防护壳5的后端内壁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0,然后将两个方形滑块11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连接块10相背离的一端,当防护壳5安装时,首先将防护壳5后端的两个方形滑块11对准在两个限位滑槽16的顶端,然后向下按压防护壳5,使得防护壳5在碰撞室3的后端向下移动,当移动到合适位置后,防护壳5便会在固定组件的阻挡下不能继续移动,此时可以通过固定组件将防护壳5固定在碰撞室3的后端,解决了传统装置损坏后更换困难,影响更换效率的问题。
36.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碰撞室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下料底座6,下料底座6的底端设有收纳箱7,下料底座6和收纳箱7相对一端的外侧均滑动连接有连接套21,连接套21一端内壁固定连接有卡接块17,下料底座6的一端开设有与卡接块17相适配的限位槽18,卡接块17滑动连接于限位槽18的内侧。
37.首先将连接套21通过卡接块17和限位槽18的滑动连接安装在下料底座6的底端,当试验台本体1工作时,将收纳箱7移动到下料底座6的正下方,然后向下拉动连接套21,使得连接套21在卡接块17和限位槽18的限位作用下刚好将收纳箱7的顶端框住,避免收纳箱7在碎石下落的冲击下出现位置偏移,从而导致碎石掉落在地的问题。
38.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固定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防护壳5顶部后表面的固定块8,固定块8的上表面内侧螺纹安装有第一螺栓9。
39.通过固定块8与碰撞室3顶端的贴合,可以避免防护壳5继续向下移动,通过第一螺栓9可以将防护壳5螺纹固定在碰撞室3的前端。
40.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防护壳5的内侧设有缓冲组件,缓冲组件包括滑
动连接于防护壳5内侧的缓冲板12,缓冲板12和防护壳5前端内壁之间设有缓冲弹簧14,缓冲弹簧1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卡套13。
41.通过将缓冲板12滑动连接于防护壳5的内侧,然后将缓冲弹簧14通过连接卡套13安装在缓冲板12与防护壳5前端内壁之间,使得缓冲板12在受到碎石冲击时,可以先一步将其缓冲卸力,避免冲击力直接作用在防护壳5上,导致防护壳5使用寿命大幅度缩短。
42.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碰撞室3前端上表面开设有与固定块8相适配的方形槽15,固定块8滑动连接于方形槽15的内侧。
43.通过将碰撞室3的上表面开设有与固定块8相适配的方形槽15,可以保证碰撞室3和防护壳5贴合的更加紧密牢固,增强了防护壳5的防护作用。
44.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缓冲板12的后端内侧螺纹安装有第二螺栓20,第二螺栓20的前端与后端连接卡套13螺纹连接。
45.将缓冲板12通过第二螺栓20与连接卡套13螺纹连接,使得缓冲板12可以进行拆卸更换,避免整体更换增加使用成本。
46.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限位槽18的顶部一侧开设有卡接槽19,卡接块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性快,卡接槽19和弹性块的形状均为半圆柱体。
47.通过将限位槽18的顶部开设有卡接槽19,然后将卡接块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半圆柱体弹性块,使得弹性块在卡接块17带动下向下移动时发生弹性形变,当与卡接槽19套接时复位起到初步卡接作用,避免连接套21在重力下自动向下移动的问题。
48.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防护作用的碎石冲击试验台,包括试验台本体(1),所述试验台本体(1)的上表面后端设有射枪组件(2),所述试验台本体(1)的上表面前端设有碰撞室(3),所述碰撞室(3)的前端内侧固定连接有夹持底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室(3)的前端设有防护壳(5),所述防护壳(5)后端的两侧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0),两个所述连接块(10)相背离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方形滑块(11),所述碰撞室(3)前端的两侧内壁分别开设有贯穿碰撞室(3)顶端的限位滑槽(16),所述方形滑块(11)滑动连接于限位滑槽(16)的内侧,所述防护壳(5)的顶端通过固定组件实现防护壳(5)与碰撞室(3)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作用的碎石冲击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室(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下料底座(6),所述下料底座(6)的底端设有收纳箱(7),所述下料底座(6)和所述收纳箱(7)相对一端的外侧均滑动连接有连接套(21),所述连接套(21)一端内壁固定连接有卡接块(17),所述下料底座(6)的一端开设有与卡接块(17)相适配的限位槽(18),所述卡接块(17)滑动连接于限位槽(18)的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作用的碎石冲击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防护壳(5)顶部后表面的固定块(8),所述固定块(8)的上表面内侧螺纹安装有第一螺栓(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作用的碎石冲击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5)的内侧设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滑动连接于防护壳(5)内侧的缓冲板(12),所述缓冲板(12)和所述防护壳(5)前端内壁之间设有缓冲弹簧(14),所述缓冲弹簧(1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卡套(1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作用的碎石冲击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室(3)前端上表面开设有与固定块(8)相适配的方形槽(15),所述固定块(8)滑动连接于方形槽(15)的内侧。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作用的碎石冲击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12)的后端内侧螺纹安装有第二螺栓(20),所述第二螺栓(20)的前端与后端连接卡套(13)螺纹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作用的碎石冲击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18)的顶部一侧开设有卡接槽(19),所述卡接块(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性快,所述卡接槽(19)和弹性块的形状均为半圆柱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碎石冲击实验机技术领域的一种具有防护作用的碎石冲击试验台,包括试验台本体,所述试验台本体的上表面后端设有射枪组件,所述试验台本体的上表面前端设有碰撞室,所述碰撞室的前端内侧固定连接有夹持底座。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的防护壳、固定块、固第一螺栓和连接块,便于该装置在安装过程中,首先将方形滑块对准碰撞室前端内壁开设的限位滑槽进行插入,然后通过固定组件将防护壳固定在碰撞室的后端,使得防护壳在损坏之后可以更加便捷高效的进行更换,解决了现有装置损坏后更换困难,影响更换效率的问题。影响更换效率的问题。影响更换效率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马学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涵潮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11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607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