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快插接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加工弯通汽车快插接头用工装夹具。
背景技术:2.快速接头,顾名思义是指焊接配件工具里的一种不需要工具就能实现管路连通或断开的接头,其中构成材质一般分为塑料,不锈钢,铜制,铝制等,在现代汽车的制动系统应用十分广泛,但是在现有的技术中,只能对同种类型的快插接头进行夹持,当需要对不同型号的快插接头进行夹持时,需要更换夹具,从而降低了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工弯通汽车快插接头用工装夹具,解决了只能对同种类型的快插接头进行夹持,当需要对不同型号的快插接头进行夹持时,需要更换夹具,从而降低了加工效率的问题。
5.(二)技术方案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工弯通汽车快插接头用工装夹具,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螺帽,所述控制螺帽内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设置在轴承内,所述轴承的正面与移动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与两个调节板铰接。
7.所述调节板内固定连接有控制杆,所述控制杆的外表面卡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板啮合,所述齿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夹持装置。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丝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内设置有限位螺杆,所述限位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壳体的背面。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轴承的下表面搭接在壳体内壁的下表面,两个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搭接在壳体内壁的下表面。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在支撑板的侧面,所述固定块内设置有两个第一调节块。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调节块内设置有两个第二调节块,所述第二调节块内固定连接有两个橡胶垫。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壳体内壁的下表面搭接在两个齿板的下表面,两个所述控制杆的一端设置在同一个壳体内壁的下表面。
13.(三)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5.1、该加工弯通汽车快插接头用工装夹具,通过设置限位板、限位螺杆、轴承、移动板、调节板、齿轮、齿板、支撑板和夹持装置,将限位螺杆从限位板内取出后转动限位板,从
而带动丝杆沿着控制螺帽的轨迹进行转动,进而带动轴承进行移动,并通过轴承带动移动板进行移动,从而带动两个调节板进行移动,进而带动控制杆和齿轮进行转动,并通过齿轮啮合作用下带动齿板进行移动,从而带动支撑板进行移动,进而带动夹持装置进行移动,能够对不同形状的汽车快插接头进行夹持固定,无需更换夹具,提供了加工效率。
16.2、该加工弯通汽车快插接头用工装夹具,通过设置固定块、第一调节块、第二调节块和橡胶垫,使得橡胶垫在对汽车快插接头进行夹持时,能够通过汽车快插接头的形状对第二调节块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得第二调节块在第一调节块内进行转动,并通过第二调节块能够带动第一调节块沿着固定块的轨迹进行转动,从而能够对不同形状的汽车快插接头进行夹持固定,保证了汽车快插接头在夹持过程中的稳定性。
17.3、该加工弯通汽车快插接头用工装夹具,通过设置限位板和限位螺杆,将限位螺杆穿过限位板旋入壳体内,能够对限位板的位置进行限位,从而能够对丝杆进行限位,避免丝杆出现转动导致轴承发生移动的情况。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壳体立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夹持装置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限位板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壳体、2丝杆、3控制螺帽、4限位板、5限位螺杆、6轴承、7移动板、8调节板、9齿轮、10齿板、11支撑板、12夹持装置、121固定块、122第一调节块、123第二调节块、124橡胶垫、13控制杆。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24.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加工弯通汽车快插接头用工装夹具,包括壳体1,壳体1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螺帽3,通过设置控制螺帽3,能够对丝杆2的转动进行支撑限位,避免丝杆2在移动过程中出现偏移的情况,控制螺帽3内螺纹连接有丝杆2,丝杆2的一端设置在轴承6内,通过设置丝杆2和轴承6,能够带动移动板7进行移动并对其进行支撑,轴承6的正面与移动板7的背面固定连接,移动板7与两个调节板8铰接。
25.调节板8内固定连接有控制杆13,通过设置控制杆13,能够对齿轮9和调节板8进行支撑,避免齿轮9和调节板8出现掉落的情况,控制杆13的外表面卡接有齿轮9,齿轮9与齿板10啮合,齿板10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1,通过设置支撑板11,能够带动夹持装置12进行移动,同时能够对夹持装置12的移动进行支撑,支撑板1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夹持装置12。
26.具体的,如图1、图2和图4所示,丝杆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4,限位板4内设置有限位螺杆5,限位螺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背面,通过设置限位板4和限位螺杆5,能够对限位板4的位置进行限位,从而能够对丝杆2进行限位,避免丝杆2出现转动导致轴承6发生移动的情况,轴承6的下表面搭接在壳体1内壁的下表面,两个支撑板11的下表面搭接在壳体1内壁的下表面。
27.具体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夹持装置12包括固定块121,固定块121固定连接在
支撑板11的侧面,固定块121内设置有两个第一调节块122,第一调节块122内设置有两个第二调节块123,第二调节块123内固定连接有两个橡胶垫124通过设置固定块121、第一调节块122、第二调节块123和橡胶垫124,能够对不同形状的汽车快插接头进行夹持固定,保证了汽车快插接头在夹持过程中的稳定性,壳体1内壁的下表面搭接在两个齿板10的下表面,两个控制杆13的一端设置在同一个壳体1内壁的下表面。
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29.s1、使用时,将汽车快插接头放置在两个夹持装置12内,然后将限位螺杆5从限位板4内取出后转动限位板4,从而带动丝杆2沿着控制螺帽3的轨迹进行转动,进而带动轴承6进行移动;
30.s2、其次轴承6在移动过程中能够带动移动板7进行移动,从而带动两个调节板8进行移动,进而带动控制杆13和齿轮9进行转动,并通过齿轮9啮合作用下带动齿板10进行移动,从而带动支撑板11进行移动,进而带动夹持装置12进行移动;
31.s3、然后橡胶垫124在移动过程中能够与汽车快插接头的表面进行接触并对其进行挤压,并通过汽车快插接头的形状对第二调节块123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得第二调节块123在第一调节块122内进行转动,同时第二调节块123能够带动第一调节块122沿着固定块121的轨迹进行转动,从而能够对不同形状的汽车快插接头进行夹持固定,随后将限位螺杆5穿过限位板4旋入壳体1内即可进行固定。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3.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1.一种加工弯通汽车快插接头用工装夹具,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螺帽(3),所述控制螺帽(3)内螺纹连接有丝杆(2),所述丝杆(2)的一端设置在轴承(6)内,所述轴承(6)的正面与移动板(7)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7)与两个调节板(8)铰接;所述调节板(8)内固定连接有控制杆(13),所述控制杆(13)的外表面卡接有齿轮(9),所述齿轮(9)与齿板(10)啮合,所述齿板(10)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夹持装置(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弯通汽车快插接头用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4),所述限位板(4)内设置有限位螺杆(5),所述限位螺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背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弯通汽车快插接头用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6)的下表面搭接在壳体(1)内壁的下表面,两个所述支撑板(11)的下表面搭接在壳体(1)内壁的下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弯通汽车快插接头用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12)包括固定块(121),所述固定块(121)固定连接在支撑板(11)的侧面,所述固定块(121)内设置有两个第一调节块(12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加工弯通汽车快插接头用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块(122)内设置有两个第二调节块(123),所述第二调节块(123)内固定连接有两个橡胶垫(12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弯通汽车快插接头用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壁的下表面搭接在两个齿板(10)的下表面,两个所述控制杆(13)的一端设置在同一个壳体(1)内壁的下表面。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工弯通汽车快插接头用工装夹具,属于汽车快插接头技术领域,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螺帽,所述控制螺帽内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设置在轴承内,所述轴承的正面与移动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与两个调节板铰接。该加工弯通汽车快插接头用工装夹具,通过设置限位板、限位螺杆、轴承、移动板、调节板、齿轮、齿板、支撑板和夹持装置,从而带动两个调节板进行移动,进而带动控制杆和齿轮进行转动,并通过齿轮啮合作用下带动齿板进行移动,从而带动支撑板进行移动,进而带动夹持装置进行移动,能够对不同形状的汽车快插接头进行夹持固定,无需更换夹具,提供了加工效率。提供了加工效率。提供了加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吴再雄 孙浩 赵新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十堰大雄工贸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10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