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器及1U机柜的制作方法

allin2023-03-17  64


一种连接器及1u机柜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连接器及1u机柜。


背景技术:

2.随着5g通信技术的发展,通讯机柜出现小型化、内部结构简单化的发展趋势,同时,对安装于通讯机柜内部的元器件小型化、标准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3.1u机柜因其高度仅为44.45mm而广泛应用于5g通信中。目前,1u机柜内部各元器件之间通常采用导线进行电连接,但导线连接过程较为复杂,无法实现标准化设计并会导致机柜内部走线复杂。而现有的连接器又普遍占用空间较大,无法安装于1u机柜内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及1u机柜,其体积较小并能够安装于1u机柜内部。
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6.一种连接器,适配于1u机柜,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连接结构,壳体包括第一安装面、第二安装面、前端面、后端面、左侧面和右侧面,第一安装面与第二安装面、前端面与后端面分别相互平行。
7.可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连接器还包括设置在壳体上的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输入端口与输出端口之间通过连接结构电连接,壳体包括第一安装面,输入端口平行于第一安装面,输出端口垂直于第一安装面。
8.可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壳体包括壳本体和防护罩,壳本体与防护罩之间可拆卸连接,第一安装面位于壳本体上,壳本体还包括垂直于第一安装面的端口固定面,端口固定面上设有安装座,输出端口可转动地设置在安装座上。
9.可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输出端口包括正极输出端口和负极输出端口,正极输出端口和负极输出端口呈阶梯式分布。
10.可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输出端口包括至少两组,至少两组输出端口之间呈阶梯式分布。
11.可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输入端口包括正极输入端口和负极输入端口,正极输入端口与正极输出端口之间、负极输入端口与负极输出端口之间均通过导电排连接。
12.可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输入端口包括正极输入端口和负极输入端口,正极输入端口与正极输出端口之间、负极输入端口与负极输出端口之间均通过导线连接。
13.可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壳体内设有横纵交错的多个加强筋,多个加强筋之间和/或加强筋与壳体之间形成有卡槽,导电排位于卡槽内。
14.可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壳体内设有端口固定面,导电排露出于端口固定面并被端口固定面包裹,输出端口完全覆盖在导电排上。
15.可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输出端口包括接线筒和导电板,导电板的一面与
接线筒的外壁固定连接、另一面与连接结构的端部贴合,安装座包括紧固螺栓和紧固螺母,导电板上设有第一通孔,连接结构的端部设有第二通孔,紧固螺栓依次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后与紧固螺母螺纹连接。
16.可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第一安装面上设有凸筋,凸筋用于与1u机柜内部的导向槽配合,第二安装面上设有凸块,凸块能够与1u机柜内部的固定槽口卡接。
17.可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正极输出端口和负极输出端口之间设有隔板和与隔板固定连接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用于改变隔板工作面的方向以适应正极输出端口和负极输出端口的方向变化。
18.一种1u机柜,其包括柜体以及如上任意一项的连接器,连接器设置于柜体内。
1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2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器适配于1u机柜,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连接结构,壳体包括第一安装面、第二安装面、前端面、后端面、左侧面和右侧面,第一安装面与第二安装面、前端面与后端面分别相互平行。该连接器符合特定狭小空间与体积需求,能够安装在1u机柜内部,解决了现有的连接器无法应用于1u机柜的技术缺陷。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的输出端口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的输出端口在换向前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的输出端口在换向后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的导电排的工作示意图;
27.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8.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的导线的工作示意图。
29.图标:100-连接器;111-第一安装面;1111-凸筋;112-第二安装面;1121-凸块;113-前端面;114-右侧面;115-拉环;116
‑ꢀ
壳本体;1161-端口固定面;1162-上壳体;1163-下壳体;1164
‑ꢀ
中间壳体;117-防护罩;118-加强筋;1181-卡槽;119-隔离板; 121-导电排;122-导线;130-输入端口;131-正极输入端口;132
‑ꢀ
负极输入端口;140-输出端口;141-接线筒;142-导电板;143
‑ꢀ
正极输出端口;144-负极输出端口;151-紧固螺栓;161-工作面; 170-调节机构;180-信号端口。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31.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2.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3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4.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3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6.美国电子工业联盟用来标定服务器、网络交换机等机房设备的单位称为机架单位。一个机架单位称为“1u”,1u的高度为44.45mm。现有的连接器普遍占用空间较大,无法安装在高度仅为44.45mm的1u机柜内部。
37.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器100,适配于1u机柜,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连接结构,壳体包括第一安装面(111)、第二安装面(112)、前端面(113)、后端面、左侧面和右侧面(114),第一安装面(111)与第二安装面(112)、前端面(113)与后端面分别相互平行。
38.本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100包括壳体和连接结构,壳体能够安装在1u机柜内部。壳体包括第一安装面111、第二安装面 112、前端面113、后端面、左侧面和右侧面114,其中,第一安装面(111)与第二安装面(112)、前端面(113)与后端面分别相互平行。第一安装面111、前端面113、第二安装面112和后端面首尾依次连接形成容纳空间,左侧面和右侧面114设置在第一安装面111的两侧将容纳空间封堵。连接结构设置在壳体的容纳空间内,用于电流的传导,使连接器100实现取电和输电的功能。
39.本实施例中,对壳体的结构不作限定,只要能够与1u机柜配适即可,壳体可以由多个子壳体拼接而成,也可以为一体成型。同样,对连接结构也不作限定,只要其具有导电功能即可,连接结构可以为硬连接,也可以为软连接。
40.如上所述,上述连接器100适配于1u机柜,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连接结构,壳体包括第一安装面(111)、第二安装面(112)、前端面(113)、后端面、左侧面和右侧面(114),第一安装面(111)与第二安装面(112)、前端面(113)与后端面分别相互平行。该连接
器100符合特定狭小空间与体积需求,能够安装在1u机柜内部,解决了现有的连接器100无法应用于 1u机柜的技术缺陷。
41.可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连接器100还包括设置在壳体上的输入端口130和输出端口140,输入端口130与输出端口140之间通过连接结构电连接,壳体包括第一安装面111,输入端口130平行于第一安装面111,输出端口140垂直于第一安装面111。
42.壳体上还设有输入端口130和输出端口140,输入端口130 与输出端口140之间通过连接结构实现电连接,输入端口130 从1u机柜内部取电,通过连接结构传输后由输出端口140输出。壳体具有第一安装面111,连接器100通过第一安装面111固定在1u机柜内部。输入端口130平行于第一安装面111设置,输出端口140垂直于第一安装面111设置,输入端口130与输出端口140之间相互垂直,使连接器100壳体电流传输方向上的尺寸较小,以适配1u机柜。
43.应理解,输入端口130和输出端口140的设置位置可以根据1u机柜内部的元器件的布局进行合理的调整,只要其设置位置能够方便连接器100取电、输电即可。示例地,输入端口130 设置在壳体的右侧面114,输出端口140设置在壳体的第一安装面111上靠近左侧面的一端,或者,输出端口140设置在壳体的前端面113上靠近左侧面的一端。
44.可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第一安装面111上设有凸筋1111,凸筋1111用于与1u机柜内部的导向槽配合,第二安装面112上设有凸块1121,凸块1121能够与1u机柜内部的固定槽口卡接。
45.为了方便连接器100的安装固定,在连接器100壳体的第一安装面111上设置有凸筋1111,凸筋1111的延伸方向与连接器100的滑动安装方向相同,相应地,1u机柜的柜体上设置有与凸筋1111相配合的导向槽,凸筋1111沿导向槽滑动以对连接器100起到导向和限位的作用。同时,在壳体上与第一安装面 111相对的第二安装面112上设置凸块1121,相应地,1u机柜的柜体上设置有与凸块1121相配合的固定槽口,凸块1121伸入固定槽口后能够与固定槽口之间卡接。安装时,将连接器100 壳体上的凸筋1111插入导向槽内并使壳体沿导向槽滑动,当壳体上的凸块1121进入固定槽口后,壳体被固定在1u机柜的柜体上,实现连接器100的固定安装。
46.凸筋1111可以包括多个,多个凸筋1111之间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相应地,1u机柜柜体上的导向槽也包括多个,导向槽的数量与凸筋1111的数量相等且位置一一对应。
47.连接器100壳体上还可以设置拉环115,拉环115与凸块 1121连接,拉动拉环115使凸块1121由第二安装面112缩入壳体内部,在拆卸连接器100时解除凸块1121与固定槽口之间的卡接关系。
48.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2,可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壳体包括壳本体116和防护罩117,壳本体116 与防护罩117之间可拆卸连接,第一安装面111位于壳本体116 上,壳本体116还包括垂直于第一安装面111的端口固定面 1161,端口固定面1161上设有安装座,输出端口140可转动地设置在安装座上。
49.壳体包括壳本体116和防护罩117,输入端口130和输出端口140分别设置在壳本体116的两端,连接结构设置于壳本体 116的内部。壳本体116的一端设有端口固定面1161,端口固定面1161上设有安装座,输出端口140通过安装座可转动地设置在壳本体116上,通过
转动输出端口140,使输出端口140位于壳本体116上不同的表面,以适应1u机柜内部元器件的布局。
50.防护罩117罩设在输出端口140外部,对输出端口140进行保护。防护罩117与壳本体116之间可拆卸连接,在安装输出端口140和改变输出端口140方向时,可将防护罩117拆除。应理解,防护罩117的侧面应设有开口,开口用于将输出端口 140露出。由于输出端口140可转动地设置在壳本体116上,能够具有多个方向,故开口也应分布在防护罩117的至少两个侧面上。防护罩117可以为透明罩,以方便观察防护罩117内部的输出端口140等组件的情况。
51.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本实施例中,对防护罩117与壳本体116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不作限定,示例地,防护罩117 的一个侧面通过螺钉与壳本体116固定连接,另一个侧面上设置三角凸起,相应地,壳本体116上设置与三角凸起配合的三角槽,三角凸起与三角槽之间过盈配合以实现卡接。防护罩117 通过三角凸起和三角槽与壳本体116之间初步形成卡接关系,再使用螺钉进一步固定。拆除时,拧下螺钉,对防护罩117施加拉力即可解除三角凸起和三角槽之间的卡接。
52.第二,图1和图2中同时体现了一个输出端子在换向前后两个工作位置的状态,故图1和图2中输出端子的数量为四个,而非八个。
53.可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壳本体116包括上壳体1162、下壳体1163和中间壳体1164,上壳体 1162和下壳体1163分别与中间壳体1164可拆卸连接。
54.壳本体116包括上壳体1162、下壳体1163和中间壳体1164,中间壳体1164两侧开口,上壳体1162和下壳体1163单侧开口子,上壳体1162和下壳体1163分别在中间壳体1164两侧的开口处与中间壳体1164拼接。本实施例中,对上壳体1162和下壳体1163与中间壳体1164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不作限定,可以为卡扣连接、过盈连接等。
55.请参照图3,可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输出端口140包括接线筒141和导电板142,导电板142 的一面与接线筒141的外壁固定连接、另一面与连接结构的端部贴合,安装座包括紧固螺栓151和紧固螺母,导电板142上设有第一通孔,连接结构的端部设有第二通孔,紧固螺栓151 依次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后与紧固螺母螺纹连接。
56.输出端口140通过导电板142与连接结构的端部贴合设置,再通过紧固螺栓151和紧固螺母实现两者之间的固定。输出端口140的导电板142套设在紧固螺栓151上,通过导电板142 绕紧固螺栓151旋转即可实现输出端口140的换向。
57.为了方便输出端口140的安装,可以将紧固螺母固定在连接结构端部的第二通孔内,在将输出端口140的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对齐后,直接拧入固定螺栓即可。或者,紧固螺母为六角螺母,在壳本体116上设置方形槽,六角螺母嵌入方形槽内,在输出端口140的第一通孔和连接结构端部的第二通孔均与六角螺母对齐后,拧入固定螺栓。本实施例中,输出端口140可以为ot端子,输出端口140与连接结构之间采用铆接的方式固定,当然,输出端口140与连接结构之间也可以采用其他连接方式,例如插接、压接等。
58.可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输出端口140包括正极输出端口143和负极输出端口144,正极输出端口143和负极输出端口144呈阶梯式分布。
59.输出端口140包括正极输出端口143和负极输出端口144,由于上述连接器100适配
于1u机柜,体积较小,故正极输出端口143和负极输出端口144之间的距离较近。为了避免正极输出端口143和负极输出端口144在换向过程中彼此干涉,将正极输出端口143和负极输出端口144设置为阶梯式分布,即正极输出端口143和负极输出端口144的高度不同,位于不同的安装平面内,换向时,正极输出端口143和负极输出端口144 在各自的安装平面内转动。
60.请结合参照图3和图4,可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正极输出端口143和负极输出端口144之间设有隔板和与隔板固定连接的调节机构170,调节机构170用于改变隔板工作面161的方向以适应正极输出端口143和负极输出端口144的方向变化。
61.正极输出端口143和负极输出端口144的距离较近,工作时易发生短路,在正极输出端口143和负极输出端口144之间设置隔板,隔板的工作面161能够对正极输出端口143和负极输出端口144之间进行物理绝缘。隔板在调节机构170的作用下能够改变其工作面161的朝向,以避免在正极输出端口143 和负极输出端口144换向的过程中,隔板对其运动发生干涉,同时也确保隔板的工作面161始终位于正极输出端口143和负极输出端口144之间,提高绝缘性能。
62.可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输出端口140包括至少两组,至少两组输出端口140之间呈阶梯式分布。
63.当输出端口140包括两组或多组时,还要避免相邻两组的输出端子在转向过程中彼此干涉,故将至少两组输出端口140 之间也设置为阶梯式分布,至少两组输出端口140之间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至少两组输出端口140沿依次设置方向上的高度逐渐增大。至少两个正极输出端口143和至少两个负极输出端口144彼此之间高低交错分布,便于导线122连接,且能够灵活转动,实现不同方向的导线122连接。
64.可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输入端口130包括正极输入端口131和负极输入端口132,正极输入端口131与正极输出端口143之间、负极输入端口132与负极输出端口144之间均通过导电排121连接。
65.正极输入端口131与正极输出端口143之间、负极输入端口132与负极输出端口144之间均通过导电排121连接,导电排121便于加工生产且能减少生产时产生的废料。请参照图5,示例地,导电排121呈弧形,弧形的导电排121能够改变接线的方向,还便于生产时机器加工,并且能有效地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减少加工产生的废料。示例地,导电排121为铜排。
66.正极输入端口131和负极输入端口132之间还可以设置信号端口180,信号端口180用于采集输入信号。
67.请参照图6,可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壳体内设有横纵交错的多个加强筋118,多个加强筋118 之间和/或加强筋118与壳体之间形成有卡槽1181,导电排121 位于卡槽1181内。
68.为了提高壳体的强度,在壳体的内壁上设置多个加强筋 118,多个加强筋118之间横纵交错设置,在壳体内呈网格式分布。对位于壳体中部的导电排121,加强筋118在导电排121的安装位置上设置有缺口,多个缺口共同组成了卡槽1181,用于容纳导电排121。对位于壳体边缘的导电排121,加强筋118与壳体之间共同形成卡槽1181,用于容纳导电排121。加强筋118 不仅具有提高壳体强度的作用,还能够对导电排121进行电气隔离,防止距离较近
的导电排121之间发生短路。
69.可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输入端口130包括插接排,插接排设置在卡槽1181内。
70.输入端口130以插接的形式与外接导体连接取电,插接排设置在卡槽1181内,被卡槽1181固定,同时,形成卡槽1181 的加强筋118还能在较近的插接排之间形成电气隔离。
71.可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壳体内设有端口固定面1161,导电排121露出于端口固定面1161并被端口固定面1161包裹,输出端口140完全覆盖在导电排121 上。
72.壳体内设有用于固定输出端口140的端口固定面1161,端口固定面1161上设有开口,导电排121的端部位于开口内,开口的内壁将导电排121的端部包裹,以防止灰尘经由端口固定面1161上的开口进入壳体用于容纳导电排121的空间内,同时还可以防止短路。输出端口140将导电排121的端部完全覆盖,一方面可以进一步防止灰尘的进入,另一方面还能避免触电。
73.请参照图7,可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输入端口130包括正极输入端口131和负极输入端口132,正极输入端口131与正极输出端口143之间、负极输入端口132 与负极输出端口144之间均通过导线122连接。
74.正极输入端口131与正极输出端口143之间、负极输入端口132与负极输出端口144之间还可以通过导线122电连接,导线122连接可以在壳本体116内设置一个最短路线排布,节省材料,且导线122无需开模加工,更加节约成本。导线122 可以包括导电线和套设在导电线外部的绝缘套管。导线122与输出端口140连接的一端还可以设置一个较短的导电排121,导电排121的一端位于壳本体116外与输出端口140连接,另一端位于壳本体116内于导线122连接。
75.可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壳体内设有隔离板119,隔离板119用于使壳本体116内部的多个导线122彼此电气隔离并提高壳体的强度。
7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1u机柜,其包括柜体以及如上任意一项的连接器100。该1u机柜包含与前述实施例中的连接器100相同的结构和有益效果。连接器100的结构和有益效果已经在前述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7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适配于1u机柜,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连接结构,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安装面(111)、第二安装面(112)、前端面(113)、后端面、左侧面和右侧面(114),所述第一安装面(111)与所述第二安装面(112)、所述前端面(113)与所述后端面分别相互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输入端口(130)和输出端口(140),所述输入端口(130)与所述输出端口(140)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结构电连接,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安装面(111),所述输入端口(130)平行于所述第一安装面(111),所述输出端口(140)垂直于所述第一安装面(1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壳本体(116)和防护罩(117),所述壳本体(116)与所述防护罩(117)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面(111)位于所述壳本体(116)上,所述壳本体(116)还包括垂直于所述第一安装面(111)的端口固定面(1161),所述端口固定面(1161)上设有安装座,所述输出端口(14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端口(140)包括正极输出端口(143)和负极输出端口(144),所述正极输出端口(143)和所述负极输出端口(144)呈阶梯式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端口(140)包括至少两组,至少两组所述输出端口(140)之间呈阶梯式分布。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端口(130)包括正极输入端口(131)和负极输入端口(132),所述正极输入端口(131)与所述正极输出端口(143)之间、所述负极输入端口(132)与所述负极输出端口(144)之间均通过导电排(121)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端口(130)包括正极输入端口(131)和负极输入端口(132),所述正极输入端口(131)与所述正极输出端口(143)之间、所述负极输入端口(132)与所述负极输出端口(144)之间均通过导线(122)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横纵交错的多个加强筋(118),多个所述加强筋(118)之间和/或所述加强筋(118)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有卡槽(1181),所述导电排(121)位于所述卡槽(1181)内。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端口固定面(1161),所述导电排(121)露出于所述端口固定面(1161)并被所述端口固定面(1161)包裹,所述输出端口(140)完全覆盖在所述导电排(121)上。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端口(140)包括接线筒(141)和导电板(142),所述导电板(142)的一面与所述接线筒(141)的外壁固定连接、另一面与所述连接结构的端部贴合,所述安装座包括紧固螺栓(151)和紧固螺母,所述导电板(142)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连接结构的端部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紧固螺栓(151)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后与所述紧固螺母螺纹连接。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面(111)上设有凸筋(1111),所述凸筋(1111)用于与所述1u机柜内部的导向槽配合,所述第二安装面(112)上设有凸块(1121),所述凸块(1121)能够与所述1u机柜内部的固定槽口卡接。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输出端口(143)和所述负极输
出端口(144)之间设有隔板和与所述隔板固定连接的调节机构(170),所述调节机构(170)用于改变所述隔板工作面(161)的方向以适应所述正极输出端口(143)和所述负极输出端口(144)的方向变化。13.一种1u机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设置于所述柜体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及1U机柜,涉及低压电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适配于1U机柜,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连接结构,壳体包括第一安装面、第二安装面、前端面、后端面、左侧面和右侧面,第一安装面与第二安装面、前端面与后端面分别相互平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器符合特定狭小空间与体积需求,能够安装在1U机柜内部,解决了现有的连接器无法应用于1U机柜的技术缺陷。法应用于1U机柜的技术缺陷。法应用于1U机柜的技术缺陷。


技术研发人员:余志高 杨娜 潘万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5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632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