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抗油蚀性能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allin2023-03-17  123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沥青胶结料与混合料路用性能中的抗油蚀性能研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抗油蚀性能的装置,用于检测浸油沥青或沥青混合料抵抗油蚀破坏的能力。


背景技术:

2.经济持续强劲发展,道路交通运输需求日益旺盛,国省干线公路路网压力不断加大,干线道路中车况较差的货车频繁出现漏油、渗油的现象,而道路路面多以沥青为结合材料,在油污浸泡下,普通沥青会被溶解,导致路面易出现坑槽、松散及剥落等病害,加之在高温和降水综合影响下,公路路面极易破坏。因此,如何准确的评价沥青路面的抗油蚀性能是路面设计时应该考虑的因素。
3.张锐、黄晓明学者研究的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抗油蚀性能分析中采用柴油浸泡马歇尔试件然后对试验完成后的试件进行分析研究,但该试验方法仅能模拟柴油对沥青混合料的浸润、渗透作用,无法模拟真实路面上车辆行驶对沥青混合料试件造成的冲刷与高温情况下对路面腐蚀破坏加速的现象;曹林涛等(曹林涛,黄天元,李立寒.沥青混合料的抗油蚀性能[j].上海公路,2003(s1):4.)对沥青混合料的抗油蚀性能进行研究,浸润煤油的毛巾覆盖在试件上方并定时浸润毛巾补充煤油至一个试件底部全部为黑色为止,该沥青混合料抗油蚀性试验方法较为粗糙,无法确保平行试验中油蚀程度相同,无法有效模拟沥青道路油蚀破坏的真实情况。本实用新型能够模拟检测并评价道路路面不同环境温度及行车速度下沥青路面抗油蚀破坏的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检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抗油蚀性能的装置,能够模拟道路不通环境温度和行车速度下的沥青路面抗油蚀的破坏。
[0005]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
一种检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抗油蚀性能的装置,包括检测箱主体1和控制操作组件7,检测箱主体1上面连接有翻盖式的检测箱盖子,检测箱盖子2下表面连接有搅拌部件6,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箱主体1中安置有试件架4与加热管5,其中试件架4用于安置待检测的沥青试件以及沥青混合料试件,加热管5用于对所述检测箱主体1内的油体进行加热与控温;
[0007]
所述的控制操作组件7位于所述检测箱主体1的一侧,所述控制操作组件7上包含有显示屏8与设置操作界面9,其中显示屏8能实时显示检测箱主体1内的油体的温度,设置操作界面9能调节设置检测箱主体1内的加热管5的控制温度与搅拌部件6的搅拌转速,所述设置操作界面9与显示屏8之间电连接,并连接检测箱主体1内的温度传感器、液面高度传感器电连接;
[0008]
所述控制操作组件7外侧设置机箱外进油口10,在控制操作组件和检测箱主体1交
界面设置机箱内进油口11,且机箱内进油口11靠近检测箱主体的上部,其中所述机箱外进油口10用于外界燃料油进入控制操作组件7的入口,而所述机箱内进油口11用于燃料油从所述控制操作组件7中进入所述检测箱主体1内,而所述机箱外进油口10与所述机箱内进油口 11之间连接有泵机、流量器以及管路,为燃料油进入检测箱主体提供管道,能够通过泵机、流量器调节进入所述检测箱主体燃料油的流速和容量。
[0009]
所述的检测箱主体上面连接有翻盖式的检测箱盖子,检测箱盖子前侧外表面设置有机箱盖把手,检测箱盖子下表面连接有两组搅拌部件;所述搅拌部件中所安装搅拌扇的防护等级至少为ip67。
[0010]
所述试件架为多孔平板结构,且水平插装在检测箱主体内,试件架的侧面边缘与检测箱主体的内侧壁固定在一起;沥青试件或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尺寸为8-15cm,多孔平板的开孔远小于试件直径;
[0011]
所述加热管为螺旋加热管形式,设置在试件架下方的检测箱主体内,所述检测箱主体的内腔下部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螺旋加热管的支架。
[0012]
所述搅拌部件中搅拌扇的扇叶为立式直板叶片。
[0013]
搅拌部件包括连杆和四个立式直板叶片,每个立式直板叶片一端与连杆固定,另一端外侧设置削角结构,立式直板叶片为等厚结构,且立式直板叶片的上部长度较下部长度短,削角形成的斜面与叶片下端水平面的夹角为10-80
°

[0014]
削角形成的斜面与叶片下端水平面的夹角为15-45
°
,搅拌部件的旋转直径l为10-20cm,叶片的厚度为l的1/7~1/4。
[0015]
搅拌部件的搅拌扇下端与试件上端的距离为1~1.5cm,叶片直径15cm;所述搅拌速度为 3000-5000r/min。
[0016]
该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设置在控制操作组件中,控制器与显示屏和设置操作界面电性连接,同时与检测箱主体内的温度传感器、加热管、搅拌部件、管道内的泵阀元件电性连接,在设置操作界面上能够设置试验参数,包括检测箱主体中的燃料油温度与搅拌部件的搅拌冲刷速度的设定;控制器同时能够通过相应的元件采集实时数据,在显示屏能实时显示检测箱主体内的温度和搅拌部件的搅拌冲刷速度、液位高度;设置操作界面上设置有控制泵机开闭的按钮、控制加热管开闭的按钮、控制搅拌部件转速的调节旋钮、设置时间按钮。
[0017]
检测箱主体内能够至少容纳六个相同试件,利于进行平行试验。
[0018]
上述检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抗油蚀性能的装置的检测时的操作方法,包括沥青材料的抗油蚀性能检测和沥青混合料的抗油蚀性能检测两部分,具体如下:
[0019]
a)检测沥青材料抗油蚀性能步骤:
[0020]
步骤一:检查装置情况完好,连接电源,打开检测箱盖子,打开泵机,使油体通过机箱外进油口10引入控制操作组件7,并通过机箱内进油口11进入到检测箱主体1,待油体即将与试件架4的下方接触时,停止引入油体,盖上检测箱盖子2,打开加热管5,并在设置操作界面上设置油体加热温度目标实验温度,将油体加热到目标实验温度,仔细观察是否有油体漏油情况发生,若完好,关闭加热管5;
[0021]
步骤二:制备好组成的沥青试样先置于加热套中加热至熔融态,加热期间不断使用玻璃棒搅拌,以确保沥青分散均匀,加热达到温度要求后,关闭加热套,小心倾倒沥青试
样至已知质量为m的固定口径的规格容器杯中,放置常温任其冷却,形成沥青试件,称量沥青与容器杯总质量为m1;
[0022]
步骤三:打开检测箱盖子2,将事先称量好质量的固定规格容器杯盛放的沥青试件放入检测箱主体1中的试件架4上,再打开泵机继续向检测箱主体1中导入油体,直至淹没试件顶面3-5cm,此时搅拌部件的搅拌扇不与试件接触且浸没在油体中,高于试件;
[0023]
步骤四:盖上检测箱盖子2,打开加热管5,对检测箱主体1中的油体进行加热,稳定温度至目标实验温度;
[0024]
步骤五:设置搅拌部件6的搅拌转速,能设置不同转速,用以模拟真实路面的车速,使用搅拌部件6开始对油体搅拌,对试件表面进行搅拌冲刷,模拟实际路面情况,并设置好搅拌时间;
[0025]
步骤六:试验过程中通过显示屏8观测检测箱主体内的试验参数变化,待设置的搅拌时间到达后,即试验结束,关闭搅拌部件6,打开检测箱盖子2,取出试件,将容器杯中溶解了沥青的柴油倒尽,用毛巾仔细擦除沥青表面残留柴油,再称量剩余沥青及容器杯总重m2,准确至0.1mg,以此测定改性沥青在油蚀作用下的质量损失对试件进行质量测量并对试件外观进行拍照记录观测;
[0026]
步骤七:采用油蚀比作为对沥青抗油蚀性能的评价指标之一,油蚀比定义为沥青在油蚀试验中的质量损失占原质量的比值,
[0027]
油蚀比计算公式为:
[0028][0029]
其中:y——油蚀比,
[0030]
m——容器杯质量,
[0031]
m1——油蚀试验前容器杯与沥青总质量,
[0032]
m2——油蚀试验后容器杯与沥青总质量;
[0033]
b)检测沥青混合料抗油蚀性能的具体步骤是:
[0034]
重复a)中的步骤一,
[0035]
步骤二:采用目标沥青混合料的混合料级配,制备为标准马歇尔试件;将成型的马歇尔试件分为两组,第一组至于室温条件下作为对照组,打开检测箱盖子2,将第二组标准沥青马歇尔试件放入检测箱主体1中的试件架4上,再通过控制泵机开闭的按钮打开泵机继续向检测箱主体1中导入油体,直至淹没试件顶面3-5cm;
[0036]
步骤三:盖上检测箱盖子2,打开加热管5,对检测箱主体1中的油体进行加热,稳定温度至目标实验温度;
[0037]
步骤四:设置搅拌部件6的搅拌转速,设置不同转速,用以模拟真实路面的车速,使用搅拌部件6开始对油体搅拌,对试件进行搅拌冲刷,设置好搅拌时间;
[0038]
步骤五:试验过程中通过显示屏8观测检箱中的试验参数变化,待设置的试验时间到达后,调节控制操控组件7,关闭搅拌部件6,打开检测箱盖子2,取出试件,用毛巾擦拭或蘸拭马歇尔试件表面残留的油体,避免试件掉渣;
[0039]
步骤六:试验全部完成后,对两组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进行马歇尔强度试验,以油蚀试验前后马歇尔试件的残留稳定度作为评价指标,用来衡量抗油蚀性能好坏。
[0040]
所述沥青试样包括基质沥青或复合改性沥青,所述搅拌时间为1.5-2.5h,所述目标实验温度为55-70℃,可以根据实验需要进行设置,也可以设置为60℃、65℃、70℃等;所述容器杯为钢杯;搅拌部件的搅拌扇下端与试件上端的距离为1~1.5cm,叶片直径15cm;所述搅拌速度为3000-5000r/min。
[004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4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一种检测沥青及其混合料抗油蚀性的装置,其中包含控温和搅拌组件,能实现对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浸泡,并搅拌油体对沥青及其混合料进行冲刷,真实模拟沥青路面受油污侵蚀并在不同环境温度和行车碾压冲刷的情况,可有效检测与评价沥青及其混合料的抗油蚀性能,对油蚀作用完成后的沥青与沥青混合料,可进行强度与劈裂试验,检测其残留性能。
[0043]
现有文献中表述的老式抗油蚀检测设备,试验效率极低,油浸试验时间常常有24h左右才有明显效果,试验时间太长,而本实用新型装置结合温控与搅拌设备,不仅明显提高试验效率,而且更加符合真实路况。
[0044]
本实用新型提出对沥青和沥青混合料更有效检测抗油蚀性能的装置,该装置集合了温控、搅拌、浸油于一体,结合系统优势有效模拟沥青路面在实际应用中的高温恶劣条件和车辆碾压冲刷的情况,更加符合实际,试验原理更合理可靠。本实用新型装置是表面的横向搅拌而非纵向搅拌,是为了搅拌油体表面使油体对沥青和沥青混合料进行冲刷,搅拌速度在 3000-5000r/min范围内,能更加真实地模拟车辆行驶速度,该装置不仅能用于沥青混合料试验,还能用于沥青的试验。
附图说明
[0045]
图1是抗油蚀性能检测箱的结构示意图;
[0046]
图2是抗油蚀性能检测箱的俯视图;
[0047]
图3是搅拌器叶片正视图;
[0048]
图4是搅拌器叶片俯视图。
[0049]
图中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0050]
图中,1-检测箱主体、2-检测箱盖子、3-机箱盖把手、4-试件架、5-加热管、6-搅拌部件、 7-控制操作组件、8-显示屏、9-设置操作界面、10-机箱外进油口、11-机箱内进油口。
[005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0052]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部件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53]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
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54]
实施例
[0055]
请参阅图1、2;
[0056]
本实用新型一种检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抗油蚀性能的装置,所述装置主要有检测箱主体 1与控制操作组件7组成,所述的检测箱主体1上面连接有翻盖式的检测箱盖子2,检测箱盖子2前侧外表面设置有机箱盖把手3,检测箱盖子2下表面连接有两组搅拌部件6。
[0057]
所述检测箱主体1箱体中安置有试件架4与加热管5,其中试件架4用于安置测量的沥青以及沥青混合料试件,加热管5用于对所述检测箱主体1内的油体进行加热与控温。
[0058]
所述的控制操作组件7位于所述检测箱主体1的右侧,所述控制操作组件7上包含有显示屏8与设置操作界面9,其中显示屏8能实时显示检测箱主体1内的油体的温度,其中设置操作界面9能调节设置检测箱主体1内的加热管5的控制温度与搅拌部件6的搅拌转速,所述设置操作界面9与显示屏8之间采用电路板以及芯片连接,并连接检测箱主体1内的温度传感器、液面高度传感器等配套检测元件。
[0059]
所述控制操作组件7外侧设置机箱外进油口10,在控制操作组件和检测箱主体1交界面设置机箱内进油口11,且机箱内进油口11靠近主体的上部,其中所述机箱外进油口10用于外界燃料油进入控制操作组件7的入口,而所述机箱内进油口11用于燃料油从所述控制操作组件7中进入所述检测箱主体1内,而所述机箱外进油口10与所述机箱内进油口11之间连接有泵机、流量器以及管路等附属设施,为燃料油进入检测箱主体提供管道,使得燃料油经泵机与流量控制器传导进入检测箱主体内,能够通过泵机、流量器调节进入所述检测箱主体燃料油的流速和容量。
[0060]
所述搅拌部件6中所安装搅拌扇的防护等级至少为ip67,此处扇叶防护等级使得搅拌扇浸透在液体中工作状态下不会损害搅拌扇机体。
[0061]
所述试件架4为多孔平板结构,且水平插装在检测箱主体1内,试件架的侧面边缘与检测箱主体的内侧壁固定在一起,这种固定可以是插接活动固定方式,也可以是焊接固定。沥青试件或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尺寸为8-15cm,多孔平板的开孔远小于试件直径。
[0062]
所述加热管5为螺旋加热管形式,设置在试件架下方的检测箱主体内,所述检测箱主体 1的内腔下部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螺旋加热管的支架。这样设置,便于所述加热管5对所述检测箱主体1中加入的燃料油进行加热与控温。
[0063]
所述搅拌部件中搅拌扇的扇叶为立式直板叶片,参见图3和图4。搅拌部件包括连杆和四个立式直板叶片,每个立式直板叶片一端与连杆固定,另一端外侧设置削角结构,立式直板叶片为等厚结构,且立式直板叶片的上部长度较下部长度短,削角形成的斜面与叶片下端水平面的夹角为10-80
°
,优选为15-45
°
,搅拌部件的旋转直径l为10-20cm,叶片的厚度为l的1/7~1/4,立式直板叶片能够加强水流的阻力,利用水流的阻力将将水搅动起来,实现对试件的冲刷,叶片上部短,下部长,侧面削角,能够减少电流的消耗,防止液面飞溅。本技术所配置的叶片为立式直板叶片,与流线型叶片是为了泵吸液体垂直运动、使搅拌均匀的目的不同,本实用新型搅拌部件的搅拌扇搅动检测箱主体内的上液面,目的是增加扇
叶对油体上面层的搅动效果,而不影响油体垂直方向的运动,能够有效模拟路面行车对表面的动水压力与冲刷效果。通过对上液面的搅动,扇叶的旋转路线设置及转速调节能够调节真实路面行车的情况。
[0064]
本实例中,螺旋加热管应能加热到60℃,加热快速,温度恒定,且螺旋加热管的控制电路连接到所述控制操作组件中的显示屏8用以实时显示所述检测箱主体1中的油体温度。
[0065]
所述加热管连接温控设备,能够实现温度的加热控制和恒温控制,温控设备连接控制器。
[0066]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设置在控制操作组件中,控制器与显示屏和设置操作界面电性连接,同时与检测箱主体内的温度传感器、加热管、搅拌部件、管道内的泵阀元件电性连接,在设置操作界面上能够设置试验参数,包括检测箱主体中的燃料油温度与所述搅拌扇的搅拌冲刷速度的设定,以此能模拟沥青路面环境温度和车辆行驶速度,通过控制器作用在相应的元件上使其能够达到所设置参数的要求;控制器同时能够通过相应的元件采集实时数据,在显示屏能实时显示检测箱主体内的温度和所述搅拌部件的搅拌冲刷速度。设置操作界面9、显示屏均设置在所述检测箱主体右侧的控制操作组件7中,设置操作界面9上设置有控制泵机开闭的按钮、控制加热管开闭的按钮、控制搅拌部件转速的调节旋钮、设置时间按钮。
[0067]
本实用新型检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抗油蚀性能的方法的检测操作包括沥青材料的抗油蚀性能检测和沥青混合料的抗油蚀性能检测两部分,具体如下:
[0068]
a)检测沥青材料抗油蚀性能步骤:
[0069]
步骤一:检查装置情况完好,连接电源,打开检测箱盖子,通过设置操作界面上控制泵机开闭的按钮打开泵机,使油体通过机箱外进油口10引入控制操作组件7,并通过机箱内进油口11进入到检测箱主体1,待油体即将与试件架4的下方接触时,停止引入油体,盖上检测箱盖子2,通过设置操作界面上控制加热管开闭的按钮打开加热管5,并在设置操作界面上设置油体加热温度为60℃,将油体加热到60℃,仔细观察是否有油体漏油情况发生,若完好,通过控制加热管开闭的按钮关闭加热管5。
[0070]
步骤二:制备好组成的沥青试样(包括基质沥青或复合改性沥青,都是流体)先置于加热套中加热至熔融态,加热期间不断使用玻璃棒搅拌,以确保沥青分散均匀,加热达到温度要求后,关闭加热套,小心倾倒一定量的沥青试样至已知质量为m的固定口径的规格容器杯中,放置常温任其冷却,形成沥青试件,称量沥青与容器杯总质量为m1;
[0071]
步骤三:打开检测箱盖子2,将事先称量好质量的固定规格容器杯盛放的沥青试件放入检测箱主体1中的试件架4上,再通过设置操作界面上控制泵机开闭的按钮打开泵机继续向检测箱主体1中导入油体,直至淹没试件顶面3-5cm,淹没高度不能太高,此时搅拌部件的搅拌扇不与试件接触且浸没在油体中,高于试件。
[0072]
步骤四:盖上检测箱盖子2,通过控制加热管开闭的按钮打开加热管5,对检测箱主体1 中的油体进行加热,稳定温度为60℃。
[0073]
步骤五:调节设置操作界面上的控制搅拌部件转速的调节旋钮,设置搅拌部件6的搅拌转速,可设置不同转速,用以模拟真实路面的车速,使用搅拌部件6开始对油体搅拌,对试件表面进行搅拌冲刷,模拟实际路面情况,并通过设置操作界面上的设置时间按钮设置
好搅拌时间。
[0074]
步骤六:试验过程中通过显示屏8观测检测箱主体内的试验参数变化(包括检测箱主体内的温度),待设置的搅拌时间到达后,即试验结束,关闭搅拌部件6,打开检测箱盖子2,取出试件,将容器杯中溶解了沥青的柴油倒尽,用毛巾仔细擦除沥青表面残留柴油,再称量剩余沥青及容器杯总重m2,准确至0.1mg,以此测定改性沥青在油蚀作用下的质量损失对试件进行质量测量并对试件外观进行拍照记录观测。搅拌时间1.5-2.5h左右。
[0075]
步骤七:采用油蚀比作为对沥青抗油蚀性能的评价指标之一,油蚀比定义为沥青在油蚀试验中的质量损失占原质量的比值,根据油蚀比的大小,就能知道这种沥青油蚀破坏的程度,得到其抗油蚀性能数据;
[0076]
油蚀比计算方法见下式:
[0077][0078]
其中:y——油蚀比。
[0079]
m——容器杯质量,所述容器杯为钢杯。
[0080]
m1——油蚀试验前容器杯与沥青总质量。
[0081]
m2——油蚀试验后容器杯与沥青总质量。
[0082]
b)检测沥青混合料抗油蚀性能的具体步骤是:
[0083]
步骤一:检查装置情况完好,连接电源,打开检测箱盖子,通过设置操作界面上控制泵机开闭的按钮打开泵机,使油体通过机箱外进油口10引入控制操作组件7,并通过机箱内进油口11进入到检测箱主体1,待油体即将与试件架4的下方接触时,停止引入油体,盖上检测箱盖子2,通过设置操作界面上控制加热管开闭的按钮打开加热管5,并在设置操作界面上设置油体加热温度为60℃,将油体加热到60℃,仔细观察是否有油体漏油情况发生,若完好,通过控制加热管开闭的按钮关闭加热管5。
[0084]
步骤二:采用目标沥青混合料的混合料级配,制备为标准马歇尔试件。将成型的马歇尔试件分为两组,第一组至于室温条件下作为对照组,打开检测箱盖子2,将第二组标准沥青马歇尔试件放入检测箱主体1中的试件架4上,再通过控制泵机开闭的按钮打开泵机继续向检测箱主体1中导入油体,直至淹没试件顶面3-5cm;
[0085]
步骤三:盖上检测箱盖子2,打开加热管5,对检测箱主体1中的油体进行加热,稳定温度至目标实验温度;
[0086]
步骤四:设置搅拌部件6的搅拌转速,设置不同转速,用以模拟真实路面的车速,使用搅拌部件6开始对油体搅拌,对试件进行搅拌冲刷,设置好搅拌时间;
[0087]
步骤五:试验过程中通过显示屏8观测检箱中的试验参数变化,待设置的试验时间到达后,调节控制操控组件7,关闭搅拌部件6,打开检测箱盖2,取出试件,用毛巾擦拭或蘸拭马歇尔试件表面残留的油体,避免试件掉渣;
[0088]
步骤六:试验全部完成后,对两组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进行马歇尔强度试验,以油蚀试验前后马歇尔试件的残留稳定度作为评价指标,用来衡量抗油蚀性能好坏。本设备是对沥青混合料试件进行油蚀处理,处理完成后要经过检测,通过具体数据来分析原材料性能,这个残留稳定度评价指标就是用来衡量抗油蚀性能好坏的。
[0089]
下面是本实用新型装置和现有老式检测设备在相同试验条件下对同一沥青混合
料试件的检测结果:
[0090][0091]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装置及方法进行试验后,对沥青混合料的油蚀作用更加明显,具有较好的油蚀效果,更能够模拟出真实情况。
[0092]
本实用新型装置能够加入温度影响,使得沥青抗油蚀试验在最不利条件下完成,提高了检测的精度,缩短反应时间,能反应真实情况,当最不利条件下试验完成的沥青试样能够达到国家要求的抗油蚀标准时,使测试完的沥青试样或沥青混合料能够用于实际的路面中。
[0093]
以上实例步骤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的操作,并未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限制,凡是对本实用新型实质采取模仿并作做简单修改,变更,均任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94]
本实用新型未述及之处适用于现有技术。

技术特征:
1.一种检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抗油蚀性能的装置,包括检测箱主体和控制操作组件,检测箱主体上面连接有检测箱盖子,检测箱盖子下表面连接有搅拌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箱主体中安置有试件架与加热管,其中试件架用于安置待检测的沥青试件以及沥青混合料试件,加热管用于对所述检测箱主体内的油体进行加热与控温;所述的控制操作组件位于所述检测箱主体的一侧,所述控制操作组件上包含有显示屏与设置操作界面,所述设置操作界面与显示屏之间电连接,并连接检测箱主体内的温度传感器、液面高度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控制操作组件外侧设置机箱外进油口,在控制操作组件和检测箱主体交界面设置机箱内进油口,且机箱内进油口靠近检测箱主体的上部,其中所述机箱外进油口用于外界燃料油进入控制操作组件的入口,所述机箱外进油口与所述机箱内进油口之间连接有泵机、流量器以及管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抗油蚀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箱主体上面连接有翻盖式的检测箱盖子,检测箱盖子前侧外表面设置有机箱盖把手,检测箱盖子下表面连接有两组搅拌部件;所述搅拌部件中所安装搅拌扇的防护等级至少为ip6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抗油蚀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件架为多孔平板结构,且水平插装在检测箱主体内,试件架的侧面边缘与检测箱主体的内侧壁固定在一起;沥青试件或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尺寸为8-15cm,多孔平板的开孔远小于试件直径;所述加热管为螺旋加热管形式,设置在试件架下方的检测箱主体内,所述检测箱主体的内腔下部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螺旋加热管的支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抗油蚀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部件中搅拌扇的扇叶为立式直板叶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抗油蚀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搅拌部件包括连杆和四个立式直板叶片,每个立式直板叶片一端与连杆固定,另一端外侧设置削角结构,立式直板叶片为等厚结构,且立式直板叶片的上部长度较下部长度短,削角形成的斜面与叶片下端水平面的夹角为10-80
°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抗油蚀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削角形成的斜面与叶片下端水平面的夹角为15-45
°
,搅拌部件的旋转直径l为10-20cm,叶片的厚度为l的1/7~1/4。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抗油蚀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搅拌部件的搅拌扇下端与试件上端的距离为1~1.5cm,叶片直径15cm;所述搅拌速度为3000-5000r/min。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抗油蚀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设置在控制操作组件中,控制器与显示屏和设置操作界面电性连接,同时与检测箱主体内的温度传感器、加热管、搅拌部件、管道内的泵阀元件电性连接,在设置操作界面上能够设置试验参数,包括检测箱主体中的燃料油温度与搅拌部件的搅拌冲刷速度的设定;控制器同时能够通过相应的元件采集实时数据,在显示屏能实时显示检测箱主体内的温度和搅拌部件的搅拌冲刷速度、液位高度;设置操作界面上设置有控制泵机
开闭的按钮、控制加热管开闭的按钮、控制搅拌部件转速的调节旋钮、设置时间按钮。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抗油蚀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检测箱主体内能够至少容纳六个相同试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为检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抗油蚀性能的装置,包含控温和搅拌组件,能实现对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浸泡,并搅拌油体对沥青及其混合料进行冲刷,真实模拟沥青路面受油污侵蚀并在不同环境温度和行车碾压冲刷的情况,可有效检测与评价沥青及其混合料的抗油蚀性能,对油蚀作用完成后的沥青与沥青混合料,可进行强度与劈裂试验,检测其残留性能。检测其残留性能。检测其残留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张琛 董雨明 蒋汶玉 鲁彬 邢鹏 刘鑫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基础设施养护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17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634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