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热垫及具有其的电磁炉的制作方法

allin2023-03-17  276



1.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家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隔热垫及具有其的电磁炉。


背景技术:

2.电磁炉已经进入到了家家户户的厨房里,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实现了把电磁炉内藏于台面底下,更好的优化了空间。但同时人们会面临一个问题:在加热的过程中,锅子的温度过高,容易出现刮伤、烫伤台面的现象给用户带来极大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隔热垫。
4.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隔热垫的电磁炉。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6.一种隔热垫,包括:
7.支撑面板;
8.底板,所述底板设置在所述支撑面板的下方,所述支撑面板与所述底板均具有镂空孔;
9.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设置在所述底板和所述支撑面板之间,所述连接柱的上表面与所述支撑面板连接,所述连接柱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连接。
10.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隔热垫自上而下依次设有支撑面板、连接柱和底板,其中支撑面板和底板均设置有镂空孔,能够起到沥水的作用,并且镂空结构有利于散热,避免将锅具产生的热量反向传递至台面而导致台面损坏的问题。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面板的下表面和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均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连接柱的两端分别插接在所述支撑面板和所述底板的第一安装槽内。设置第一安装槽,能够方便使用者对支撑面板、底板和连接柱进行组装。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热垫还包括脚垫,所述脚垫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连接。在底板的下表面设置脚垫,能够将底板与台面分离而形成架空结构,有利于散热。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板的下表面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脚垫设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在底板下表面设置第二安装槽,能够方便使用者将脚垫和底板进行组装。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脚垫有多个,多个所述脚垫周布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脚垫周布设置在底板的下表面,能够使每个脚垫的受力均匀,隔热垫不容易倾斜。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脚垫为环形垫片。使用环形垫片作为脚垫,能够使脚垫受力均匀,隔热垫不容易倾斜,并且减少零件,更方便组装。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柱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贯穿于所述连接柱的上下两端。在连接柱中设置上下贯穿的第一通孔,能够使连接柱形成中空结构,能够更好地散热。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柱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设置于所述连接柱的侧壁上,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在连接柱的侧壁设置第二通孔,使连接柱形成镂空结构,提升散热效果。
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柱有多个,多个所述连接柱周布于所述底板上方。将多个连接柱周布设置于底板的上方,能够使每个连接柱的受力均匀,从而保证设置在连接柱上方的支撑面板不易倾斜。
19.一种电磁炉,所述电磁炉包括炉体和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所述的隔热垫,所述隔热垫设置在所述炉体的上方。在电磁炉的炉体上方增加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所述的隔热垫,能够将锅具和炉体分离,隔热垫的镂空结构有利于散热和沥水,能够避免将锅具产生的热量反向传递至台面而导致台面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隔热垫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柱的放大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隔热垫的主视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隔热垫的俯视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隔热垫的仰视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隔热垫另一方向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100、支撑面板;200、底板;210、第一安装槽;220、螺孔;230、螺钉;240、第二安装槽;300、连接柱;310、第一通孔;320、第二通孔;400、脚垫;500、镂空孔。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
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31.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2.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实用新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33.参照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隔热垫由上至下依次是支撑面板100、连接柱300和底板200,其中,支撑面板100和底板200均具有若干个镂空孔500。连接柱300的上表面与所述支撑面板100连接,所述连接柱300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200连接,以使支撑面板100与底板200之间具有间隙。
3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隔热垫由于具有镂空孔500,并且支撑面板100与底板200之间具有间隙,所以,能够起到沥水与散热的作用。可以理解的是,隔热垫设于锅具下方,将锅具与台面分隔,能够避免放置在隔热垫上的锅具产生的热量反向传递至台面而导致台面损坏。
35.可以理解的是,隔热垫的支撑面板100还能够设有多个,依次向上叠放在底板200上,每个支撑面板100均具有镂空孔500,并且相邻的两个支撑面板100通过连接柱300连接。设置多个支撑面板100,能够进一步加强隔热垫的隔热效果,更好地保护台面,避免台面刮伤、烫伤。值得注意的是,隔热垫可以放置在电磁炉的炉体上方,在设置多个支撑面板100的情况下,应该要保证隔热垫下方的炉体能够正常加热隔热垫上方的锅具,以使电磁炉正常工作。
36.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隔热垫可以采用铝板作为支撑面板100和底板200,也可以采用陶瓷板等其他可以起到隔热、传导的作用的板材作为支撑面板100和底板200,使得隔热垫在不影响炉体对锅具的加热的同时能够避免锅具产生的热量反向传递至台面。可以理解的是,支撑面板100与底板200的形状可以是圆柱形的,也可以是棱柱形等其他形状的,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37.可以理解的是,支撑面板100与底板200上的镂空孔500的形状、数量和分布位置在此不作限定,可以如图1和图6所示,呈圆周分布的。并且,支撑面板100上的镂空孔500与底板200上的镂空孔500的数量、形状以及分布位置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38.可以理解的是,连接柱300的形状可以是圆柱形的,也可以是棱柱形等形状,在此不作具体的限定,能够起到连接支撑面板100与底板200,并且使得支撑面板100与底板200之间存在间隙即可。可以理解的是,连接柱300可以是陶瓷制成的,也可以是其他能够起到隔热、传导作用的材料制成的,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39.可以理解的是,连接柱300可以是一个,其设置在底板200中间位置,以使得设置在连接柱300上方的支撑面板100能够平衡放置。连接柱300也可以是多个,可以如图6所示,周布设置在底板200和支撑面板100之间,能够使每个连接柱300的受力均匀,并且使得设置在连接柱300上方的支撑面板100不易倾斜。可以理解的是,多个连接柱300也可以是并排布置
等其他排列形式布置的。
40.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面板100的下表面和底板200的上表面均设有第一安装槽210,支撑面板100的第一安装槽210与底板200的第一安装槽210位置对应,连接柱300的上端面插接于支撑面板100的第一安装槽210内,而连接柱300的下端面插接于底板200的第一安装槽210内。如此设置,能够方便使用者对支撑面板100、底板200以及连接柱300进行组装,防止错误安装的发生。
41.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柱300设有第一通孔310,第一通孔310贯穿于连接柱300的上下两端,使连接柱300形成内部中空结构,从而更好地散热。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柱300还设有第二通孔320,第二通孔320设置于连接柱300的侧壁上,且与第一通孔310连通,使连接柱300形成镂空结构,进一步地提升散热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每个连接柱300设有五个第二通孔320,五个第二通孔320周布于连接柱300的侧壁上。可以理解的是,每个连接柱300上的第二通孔320还可以是1个、2个、3个等,每个第二通孔320的孔口形状可以是圆形、矩形、三角形等,在同一个连接柱300上的多个第二通孔320可以是沿上下方向整齐排列的,也可以是沿连接柱300的侧壁环形排列的,也可以是杂乱排列的,在此不作具体限制。
42.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通孔310还能够为连接柱300提供固定空间,方便其与底板200、支撑面板100固定。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柱300使用螺钉230固定在底板200与支撑面板10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在底板200与支撑面板100上开设螺孔220,将连接柱300安装在底板200与支撑面板100的相应位置,并将螺钉230从底板200的底部依次穿过底板200的螺孔220、连接柱300的第一通孔310和支撑面板100的螺孔220,从而将连接柱300固定于底板200和支撑面板100之间。
43.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底板200的螺孔220为通孔,而支撑面板100的螺孔220为盲孔,支撑面板100的螺孔220设置在支撑面板100的下表面,能够使连接柱300与底板200、支撑面板100连接的同时,还能够将螺钉230隐藏,使隔热垫更美观。可以理解的是,支撑面板100的螺孔220也可以为通孔,螺钉230能够从支撑面板100的上部依次穿过支撑面板100的螺孔220、连接柱300的第一通孔310和底板200的螺孔220。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通孔310也可以设置与螺孔220对应的螺纹,能够使用不同的螺钉230分别将连接柱300和支撑面板100以及连接柱300和底板200进行连接。
44.可以理解的是,连接柱300与支撑面板100之间以及连接柱300与底板200之间的连接还可以是通过胶黏等方式进行固定。可以理解的是,连接柱300与支撑面板100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和连接柱300与底板200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同。
45.在一些实施例中,隔热垫还具有脚垫400,脚垫400设置在底板200的下方,并与底板200的下表面连接,可以将底板200与台面分离而形成架空结构,有利于散热。在一些实施例中,脚垫400使用硅胶等软质材料制成,除了能够使得隔热垫散热更好外,还能够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避免隔热垫因放置力度过大而损坏台面。硅胶材质还可以增强与台面的摩擦力,具有防滑的效果,使得隔热垫更好地固定在台面上。
46.可以理解的是,脚垫400可以是多个的,多个脚垫400可以是周布设置在底板200的下表面,使得每个脚垫400的受力均匀,并且使隔热垫不易倾斜。当然,多个脚垫400也可以是并排等其他排列方式布置的。
47.在一些实施例中,脚垫400为环形垫片,环形垫片的中心与底板200中心重合,脚垫
400能够均匀受力,隔热垫不易倾斜,并且其数量可以是1个,能够减少零件数量,更方便组装。可以理解的是,环形垫片也可以是多个,以同心环的方式安装在底板200下表面。可以理解的是,脚垫400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的垫片。
48.可以理解的是,由于脚垫400形成的底板200与台面之间的间隙以及由于连接柱300形成的底板200与支撑面板100之间的间隙不应过大,以保证隔热垫下方的炉体能够正常地加热隔热垫上方的锅具。
49.可以理解的是,脚垫400与底板200的下表面可以是通过胶黏等方式固定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底板200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安装槽240,第二安装槽240的槽口与脚垫400形状相应,脚垫400能够卡接在第二安装槽240内。设置第二安装槽240,能够引导使用者对脚垫400和底板200进行组装,减少错误组装的可能性。
50.目前的技术实现了把电磁炉的炉体内藏于台面底下,更好的优化了空间,但在加热的过程中,锅子的温度过高,容易出现刮伤、烫伤台面的现象给用户带来极大困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磁炉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隔热垫和炉体,炉体嵌入台面底下,而隔热垫放置在炉体上方的台面上,隔热垫的主要功能为隔热、传导,其不影响炉体的基本运行的同时,又能够很好地解决刮伤、烫伤台面的问题,给用户以舒适的生活体验。
51.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电磁炉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隔热垫,能够将放置在电磁炉上的锅具和电磁炉的炉体分离,隔热垫的镂空结构有利于散热和沥水,能够避免将锅具产生的热量反向传递至台面而导致台面损坏的问题。
52.可以理解的是,电磁炉的炉体还可以是放置在台面上的,隔热垫设置在炉体上,隔热垫能够保护电磁炉的微晶板,避免微晶板刮伤。
53.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隔热垫,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面板;底板,所述底板设置在所述支撑面板的下方,所述支撑面板与所述底板均具有镂空孔;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设置在所述底板和所述支撑面板之间,所述连接柱的上表面与所述支撑面板连接,所述连接柱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面板的下表面和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均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连接柱的两端分别插接在所述支撑面板和所述底板的第一安装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垫还包括脚垫,所述脚垫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脚垫设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脚垫有多个,多个所述脚垫周布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脚垫为环形垫片。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贯穿于所述连接柱的上下两端。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隔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设置于所述连接柱的侧壁上,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有多个,多个所述连接柱周布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方。10.一种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炉包括炉体和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隔热垫,所述隔热垫设置在所述炉体的上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隔热垫,并公开了具有隔热垫的电磁炉,其中隔热垫包括支撑面板;底板,所述底板设置在所述支撑面板下方,所述支撑面板与所述底板均具有镂空孔;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设置在所述底板和所述支撑面板之间,所述连接柱的上表面与所述支撑面板连接,所述连接柱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连接。本实用新型的隔热垫自上而下依次设有支撑面板、连接柱和底板,由于支撑面板、连接柱和底板形成镂空结构,能够起到散热的作用,避免将锅具产生的热量反向传递至台面而导致台面损坏的问题。并且,由于支撑面板和底板均设置有镂空孔,本实用新型的隔热垫还能够起到沥水的作用,为用户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好的使用体验。好的使用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冯伟杰 冯博 邱江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淇特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10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639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