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提高灌注桩后注浆质量的装置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2.在我国建筑施工中,桩基础作为应用于建筑基础的一种结构形式,目前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无论是正循环法还是反循环法,孔底的沉渣均难以保证100%的清除达到设计要求,从沉渣厚度测试仪测试及静载检测的结果可得知即使二次清孔也无法达到要求。
3.由于桩底沉渣厚,桩端承力得不到充分发挥,这对桩端进入密实砂层的桩尤为明显。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提高钻孔灌注桩的垂直乘载力则成为工程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4.在现有技术中,钻孔灌注桩的后注浆基本上属于劈裂注浆与渗透注浆想结合。所谓劈裂注浆,即亚茹的高压浆体克服土体主应力面上的初始压应力,使土体产生劈裂破坏,浆体沿劈裂缝隙渗入土体填充空隙,并挤密桩侧土,促使土体固结从而提高注浆区的土体强度。如注浆区在桩底,则浆液首先在桩底沉渣区劈裂和渗透,使沉渣及桩端附近土体密实,产生“扩底”效应,使端承力提高,如注浆区在桩侧某部位,则该部位也同样出现“扩径”效应。从大量试桩实测则料可看出,桩底注浆后不仅桩的端承力提高了,在端以上 5m甚至更大范围内的桩侧摩阻力也有较大提高。如果在桩侧某断面注浆,同样该断面以上一定范围内的桩侧摩阻力也有明显提高。
5.但是现有技术中,同样具有容易发生出浆口堵塞导致注浆失败;桩侧注浆管绑扎在钢筋笼外侧,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往往将注浆管及喷浆头浇筑在混凝土中,注浆管很容易出现堵塞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提高灌注桩后注浆质量的装置及施工方法。
7.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灌注桩后注浆质量的装置,包括桩端喷浆头、桩侧喷浆头、钢筋笼和注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管包括第一注浆管与第二注浆管,所述第一注浆管与所述第二注浆管分别设置于所述钢筋笼的内外两侧,所述第一注浆管与所述桩端喷浆头连接,所述第二注浆管与所述桩侧喷浆头连接;
8.所述桩端喷浆头与所述桩侧喷浆头可同时对所述钢筋笼底部与所述钢筋笼侧边土体喷射灌注浆。
9.进一步地,所述桩端喷浆头设置有锥形喷嘴,所述锥形喷嘴表面设置有若干出浆口,所述锥形喷嘴与所述出浆口配合可快速喷射所述灌注浆并增大所述灌注浆的喷射面积。
10.进一步地,所述桩侧喷浆头设置有柔性喷嘴,所述柔性喷嘴可调整所述灌注浆喷
射方向。
11.进一步地,所述注浆管设置有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可将所述第一注浆管、第二注浆管分别与所述桩端喷浆头与所述桩侧喷浆头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桩侧喷浆头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可与所述第二注浆管连接并将所述桩侧喷浆头固定。
13.进一步地,所述桩端喷浆头设置有封堵板,所述封堵板设置在所述锥形喷嘴外侧并可调整所述锥形喷嘴的开合。
14.进一步地,所述柔性喷嘴设置有保护塞,所述保护塞可阻止所述灌注浆回流。
15.进一步地,所述注浆管设置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可将所述注浆管紧固在所述钢筋笼上。
16.进一步地,一种提高灌注桩后注浆质量的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步骤包括:
17.将所述第一注浆管放置于所述钢筋笼内侧,所述第二注浆管放置于所述钢筋笼外侧;
18.在所述第一注浆管靠近地面的一端安装所述桩端喷浆头;
19.在所述第二注浆管靠近地面的一端安装所述桩侧喷浆头;
20.所述桩端喷浆头与所述桩侧喷浆头同时对地面与侧边土体进行灌注浆喷注,完成注浆。
21.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桩端喷浆头采用锥形结构,具有喷浆加压效果,浆液首先在桩底沉渣区劈裂和渗透,使沉渣及桩端附近土体密实,产生“扩底”效应,使端承力提高,解决了注浆管被混凝土堵塞的问题,提高了桩基后注浆的施工质量。
22.桩侧出浆口通过采用柔性高压喷浆口,可以弯曲成型,下放钢筋笼时可紧贴孔桩侧壁,浆体可以沿缝隙渗入土体填充空隙,并挤密桩侧土,促使土体固结从而提高注浆区的土体强度,提高了桩基后注浆的施工质量,提高了桩基的承载力。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施工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注浆管示意图;
25.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锥形喷头示意图;
26.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柔性喷头示意图
27.图中:
28.1、钢筋笼
ꢀꢀꢀꢀꢀꢀꢀꢀꢀꢀꢀꢀꢀꢀ
2、桩端喷浆头
ꢀꢀꢀꢀꢀꢀꢀ
3、锥形喷嘴
29.4、桩侧喷浆头
ꢀꢀꢀꢀꢀꢀꢀꢀꢀꢀ
5、柔性喷嘴
ꢀꢀꢀꢀꢀꢀꢀꢀꢀ
6、封口塞
30.7、固定装置
ꢀꢀꢀꢀꢀꢀꢀꢀꢀꢀꢀꢀ
8、注浆管
ꢀꢀꢀꢀꢀꢀꢀꢀꢀꢀꢀ
9、第一注浆管
31.10、第二注浆管
ꢀꢀꢀꢀꢀꢀꢀꢀꢀ
11、连接套筒
ꢀꢀꢀꢀꢀꢀꢀꢀ
12、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
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的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3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做出说明。
34.一种提高灌注桩后注浆质量的装置及施工方法,包括钢筋笼1、桩端喷浆头2、锥形喷嘴3、桩侧喷浆头4、柔性喷嘴5、封口塞6、固定装置7、注浆管8、第一注浆管9、第二注浆管10、连接套筒11和紧固件。
35.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在钢筋笼1内安装有注浆管8,其中注浆管8分为第一注浆管9与第二注浆管10,第一注浆管9相对设置在钢筋笼 1内侧,通过紧固件12使第一注浆管9固定于钢筋笼1上;第二注浆管10 安装在钢筋笼1的外侧,同样通过紧固件12使第二注浆管10固定在钢筋笼 1上;在第一注浆管9与第二注浆管10靠近地面的一端分别安装有桩端注浆头2与桩侧注浆头4,灌注浆通过第一注浆管9与第二注浆管10从桩端喷浆头2与桩侧喷浆头4喷出,实现对地面与侧边土体的同时灌注,提高了施工效率,使注浆过程更加方便且注浆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36.优选地,如图2所示,注浆管8之间可通过连接套筒11连接,使注浆管8可适应不同长度的钢筋笼1,通过连接套筒11与注浆管8之间的配合连接可适应不同深度的灌注桩的喷注工程
37.优选地,如图3所示,桩端喷浆头2通过连接套筒11与第一注浆管9 连接,且在桩端喷浆头2处安装有锥形喷嘴3,锥形喷嘴3表面设置有若干出浆口,锥形喷嘴3与所述出浆口配合可快速喷射灌注浆并增大灌注浆的喷射面积,提高了对地面注浆的施工效率且覆盖面积广;在锥形喷嘴3上设置有封堵板,封堵板可通过开合使锥形喷嘴3封闭或打开,通过封堵板的使用可在钢筋笼1下放过程中防止泥浆的回流导致注浆管8的堵塞,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顺利施工和重复使用提供了保护措施。
38.优选地,如图4所示,桩侧喷浆头4亦通过连接套筒11与第二注浆管 10连接,在桩侧喷浆头4安装有柔性喷嘴5,柔性喷嘴5可调整喷嘴方向,使灌注浆朝需要施工的地方进行注浆工作,在柔性喷嘴5的喷口处设置有封口塞6,在钢筋笼1下放过程中,封口塞6可防止泥浆的回流导致注浆管8 的堵塞,并在下放至规定位置后,通过拉线方式可将封口塞6从喷口处拔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顺利施工和重复使用提供了保护措施;在桩侧喷浆头4上还设置有固定装置7,固定装置7通过卡扣与固定环的连接使柔性喷嘴5在调整至规定方向后使其固定,使柔性喷嘴5不会随着大量的灌注浆喷射过程带离规定方位,提高了侧方土体注浆的效率。
39.实施例1:
40.在钢筋笼1制作的同时,将第一注浆管9与第二注浆管10一同安装,通过紧固件12将第一注浆管9与第二注浆管10分别固定在钢筋笼1的内外两侧;在第一注浆管9靠近地面的一端通过连接套筒11安装桩端喷浆头2,在第二注浆管10靠近地面的一端通过连接套筒11安装桩侧喷浆头4;同时分别在桩端喷浆头2与桩侧喷浆头4设置锥形喷嘴3与柔性喷嘴5,调整柔性喷嘴5的注浆方向,在柔性喷嘴5的喷口处安装封口塞,通过固定装置将柔性喷嘴5的注浆方向固定,在锥形喷嘴3的外侧安装封堵板。
41.完成安装后进行钢筋笼1的下放。桩基混凝土浇筑后,注浆作业宜于成桩两天后开
始,不宜超过成桩30天。复式注浆顺序应为先桩侧后桩端,桩侧桩端注浆间隔不宜少于2h。
42.本发明实施例的优点:桩端喷浆头采用锥形结构,具有喷浆加压效果,浆液首先在桩底沉渣区劈裂和渗透,使沉渣及桩端附近土体密实,产生“扩底”效应,使端承力提高,解决了注浆管被混凝土堵塞的问题,提高了桩基后注浆的施工质量。
43.桩侧出浆口通过采用柔性高压喷浆口,可以弯曲成型,下放钢筋笼时可紧贴孔桩侧壁,浆体可以沿缝隙渗入土体填充空隙,并挤密桩侧土,促使土体固结从而提高注浆区的土体强度,提高了桩基后注浆的施工质量,提高了桩基的承载力。
44.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一种提高灌注桩后注浆质量的装置,包括钢筋笼、桩端喷浆头、桩侧喷浆头和注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管包括第一注浆管与第二注浆管,所述第一注浆管与所述第二注浆管分别设置于所述钢筋笼的内外两侧,所述第一注浆管与所述桩端喷浆头连接,所述第二注浆管与所述桩侧喷浆头连接;所述桩端喷浆头与所述桩侧喷浆头可同时对所述钢筋笼底部与所述钢筋笼侧边土体喷射灌注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灌注桩后注浆质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桩端喷浆头设置有锥形喷嘴,所述锥形喷嘴表面设置有若干出浆口,所述锥形喷嘴与所述出浆口配合可快速喷射所述灌注浆并增大所述灌注浆的喷射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灌注桩后注浆质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侧喷浆头设置有柔性喷嘴,所述柔性喷嘴可调整所述灌注浆喷射方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灌注桩后注浆质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管设置有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可将所述第一注浆管、第二注浆管分别与所述桩端喷浆头与所述桩侧喷浆头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灌注桩后注浆质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侧喷浆头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可与所述第二注浆管连接并将所述桩侧喷浆头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灌注桩后注浆质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桩端喷浆头设置有封堵板,所述封堵板设置在所述锥形喷嘴外侧并可调整所述锥形喷嘴的开合。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提高灌注桩后注浆质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喷嘴设置有封口塞,所述封口塞可阻止所述灌注浆回流。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提高灌注桩后注浆质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管设置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可将所述注浆管紧固在所述钢筋笼上。9.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灌注桩后注浆质量的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步骤包括:将所述第一注浆管放置于所述钢筋笼内侧,所述第二注浆管放置于所述钢筋笼外侧;在所述第一注浆管靠近地面的一端安装所述桩端喷浆头;在所述第二注浆管靠近地面的一端安装所述桩侧喷浆头;所述桩端喷浆头与所述桩侧喷浆头同时对地面与侧边土体进行灌注浆喷注,完成注浆。
技术总结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提高灌注桩后注浆质量的装置及施工方法。包括钢筋笼、桩端喷浆头、桩侧喷浆头和注浆管,其中注浆管包括第一注浆管与第二注浆管,第一注浆管与第二注浆管分别与桩端喷浆头与桩侧喷浆头连接,同时第一注浆管与第二注浆管分别固定在钢筋笼的内外两侧,通过桩端喷浆头与桩侧喷浆头的配合可实现同时对地面与侧边土体进行注浆工程。本发明的优点是桩端喷浆头具有喷浆加压效果,使沉渣及桩端附近土体密实,产生“扩底”效应,提高端承力,桩侧出浆口可弯曲成型,紧贴孔桩侧壁,浆体可以沿缝隙渗入土体填充空隙,促使土体固结从而提高注浆区的土体强度,提高了桩基后注浆的施工质量与桩基的承载力。载力。载力。
技术研发人员:张水红 周叙伦 徐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15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