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成型与烘干筒体的制作方法

allin2023-03-17  135



1.本实用新型属于酵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酵母成型与烘干筒体。


背景技术:

2.过去人们主要把酵母当作做馒头、做面包以及酿酒的一种发酵粉,其应用范围非常狭窄,近几些来随着国内外专家、学者对酵母的一些研究发现,酵母除了用作发酵剂外,还具有调节肠胃、改善便秘、降低血糖、提神减压、美容护肤、增强免疫力的功效,且不含任何副作用,它不仅仅是很好的美容产品,同时也是非常难得的医用材料。随着这些衍生品的开发,有些产品粉状的酵母能难满足要求,人们对酵母颗粒制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3.现有的酵母成型与烘干筒体通常包括筒体、筒体内的风管和筒体内的抄板等,如申请号为cn201420446424.6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酵母颗粒料烘干抛光机,它包括机架、物料筒、电机、两对托轮、环形风罩、一组风管、集风箱体、集风罩、一组封门、旋杆和旋转手轮,两对托轮分别通过支架安装在机架上,电机通过电机座安装在机架上,物料筒的外筒壁上设有传动齿轮,物料筒的内壁设有一组抄板和一组螺旋抄板,物料筒位于两对托轮上,电机的动力输出轴通过齿轮与物料筒上的传动齿轮传动相连,物料筒两端分别设有物料进口、抽风口、一组进风口和一组物料出口,环形风罩安装在物料筒的外筒壁上,并与物料筒的一组进风口相通,集风箱体通过支架安装在物料筒内,集风箱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一组风管两端分别与物料筒的进风口和集风箱体的进风口相通,集风罩通过支架安装在机架上,并罩在物料筒一端的抽风口处,集风罩顶部设有抽风管,物料筒的进料口处设有进料斗,旋杆通过支架安装在物料筒的出料口处,一组封门分别通过支架安装在旋杆一端,并与物料筒的一组出料口相配合,一组风管环形均匀分布在物料筒内,两对托轮之间存在高度差,使物料筒倾斜位于两对托轮上,且物料筒的进料口处高度高于出料口处高度。
4.申请人发现前述新型酵母颗粒料烘干抛光机的筒体机构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酵母成型与烘干筒体,重复的多个搅动单元形成抄板、锥形筒和热风流动的腔体,结构简单。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酵母成型与烘干筒体,包括沿前后向设置的筒体1和用于驱动筒体1旋转的驱动结构2;所述筒体1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前端板3与后端板4,所述前端板3的中部设有进料结构5,所述筒体1的内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搅动单元6,所述搅动单元6沿前后向设置且其位于前端板3与后端板4之间,所述搅动单元6包括筒体1内壁且沿筒体1径向设置的径向板7和径向板7上的搅动板8,所述搅动板8包括固定在径向板7远离旋转方向一侧的固定板9和固定板9上的斜板10,所述固定板9的内端相对于径向板7的内端向内延伸;所述斜板10由外至内逐渐靠近筒体1的轴线设置,其由前至后逐渐远离筒体1的轴线设置,其位于相邻上游的固定板9的相邻内侧,其外端固定在固定板9另一侧的中部,其内端至相邻上游斜板10的中部的相邻内侧且向内翘起形成翘起端11;所述翘起端11通过前
后并排设置的多个固定件12固定在相邻上游的斜板10上,所述搅动单元6与相邻上游的固定板9形成热风流动的腔体13,所述前端板3上对应每个腔体13处设有进风孔。
7.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进料结构5为沿前后向设置的挤出进料机,所述前端板3为与筒体1同轴设置的圆板且其圆心处设有与挤出进料机配合的通孔,所述挤出进料机与通孔旋转密封连接,所述搅动单元6的前端位于挤出进料机的外侧。
8.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后端板4为与筒体1同轴设置的圆板,其上设有与筒体1同轴设置的出料口14,其将腔体13的后端封闭;所述出料口14为圆管结构且其内壁位于斜板10的内端的相邻内侧。
9.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翘起端11位于上游相邻两块径向板7之间且其相对于相邻上游的斜板10更向内倾斜。
10.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斜板10与相邻上游的固定板9的内端之间的距离小于5mm,其内端与相邻上游的斜板10的中部之间的距离小于5mm。
11.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固定件12为圆杆,同一翘起端11上的多个固定件12等间距设置。
12.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搅动单元6的数量大于等于12个。
13.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搅动单元6的数量为15个。
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酵母成型与烘干筒体,重复的多个搅动单元形成抄板、锥形筒和热风流动的腔体,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酵母成型与烘干筒体的外观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酵母成型与烘干筒体的剖视图;
17.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18.图中:1筒体、2驱动结构、3前端板、4后端板、5进料结构、6搅动单元、7径向板、8搅动板、9固定板、10斜板、11翘起端、12固定件、13腔体、14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20.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酵母成型与烘干筒体,包括沿前后向设置的筒体1(圆筒状结构)和用于驱动筒体1旋转的驱动结构2(包括电机、齿圈、拖轮带和托轮组等,为常规结构)等。筒体1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前端板3与后端板4,前端板3的中部设有进料结构5用于进料。筒体1的内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搅动单元6,搅动单元6沿前后向设置且其位于前端板3与后端板4之间,相邻两个搅动单元6形成腔体13,斜板10形成抄板。搅动单元6包括筒体1内壁且沿筒体1径向设置的径向板7和径向板7上的搅动板8等,搅动板8包括固定在径向板7远离旋转方向一侧的固定板9(沿筒体1的径向设置)和固定板9上的斜板10,固定板9的内端相对于径向板7的内端向内延伸。斜板10由外至内逐渐靠近筒体1的轴线设置以形成抄板将物料搅动,其由前至后逐渐远离筒体1的轴线设置(让筒体1的内壁形
成类似前小后大的锥筒),其位于相邻上游的固定板9的相邻内侧(形成热风通过的间隙,颗粒物料不能通过),其外端固定在固定板9另一侧(远离旋转方向的一侧)的中部,其内端至相邻上游斜板10的中部的相邻内侧(形成热风通过的间隙,颗粒物料不能通过)且向内翘起形成翘起端11。翘起端11通过前后并排设置的多个固定件12固定在相邻上游的斜板10上;翘起端11能将物料抛起,也便于出风。搅动单元6与相邻上游的固定板9形成热风流动的腔体13(沿前后向设置),前端板3上对应每个腔体13处设有进风孔。进一步地,筒体1前端设有将进风孔包覆且呈环状的进风罩,进风罩与筒体1旋转密封连接,其前内壁位于前端板3的相邻前方,其下部设有进风口以保证热风主要由下部的腔体13进风。
21.其中,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进料结构5为沿前后向设置的挤出进料机(用于输入条状的湿料,为常规结构,固定在相应的支架上),前端板3为与筒体1同轴设置的圆板且其圆心处设有与挤出进料机配合的通孔(具体为圆孔),挤出进料机与通孔旋转密封连接,搅动单元6的前端位于挤出进料机的外侧。
22.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后端板4为与筒体1同轴设置的圆板,其上设有与筒体1同轴设置的出料口14用于出料,其将腔体13的后端封闭。出料口14为圆管结构且其内壁位于斜板10的内端的相邻内侧以避免物料进入腔体13中。
23.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翘起端11位于上游相邻两块径向板7之间且其相对于相邻上游的斜板10更向内倾斜。
24.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斜板10与相邻上游的固定板9的内端之间的距离小于5mm,其内端与相邻上游的斜板10的中部之间的距离小于5mm。
25.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固定件12为圆杆,同一翘起端11上的多个固定件12等间距设置。
26.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搅动单元6的数量大于等于12个。
27.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搅动单元6的数量为15个。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酵母成型与烘干筒体,包括沿前后向设置的筒体(1)和用于驱动筒体(1)旋转的驱动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前端板(3)与后端板(4),所述前端板(3)的中部设有进料结构(5),所述筒体(1)的内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搅动单元(6),所述搅动单元(6)沿前后向设置且其位于前端板(3)与后端板(4)之间,所述搅动单元(6)包括筒体(1)内壁且沿筒体(1)径向设置的径向板(7)和径向板(7)上的搅动板(8),所述搅动板(8)包括固定在径向板(7)远离旋转方向一侧的固定板(9)和固定板(9)上的斜板(10),所述固定板(9)的内端相对于径向板(7)的内端向内延伸;所述斜板(10)由外至内逐渐靠近筒体(1)的轴线设置,其由前至后逐渐远离筒体(1)的轴线设置,其位于相邻上游的固定板(9)的相邻内侧,其外端固定在固定板(9)另一侧的中部,其内端至相邻上游斜板(10)的中部的相邻内侧且向内翘起形成翘起端(11);所述翘起端(11)通过前后并排设置的多个固定件(12)固定在相邻上游的斜板(10)上,所述搅动单元(6)与相邻上游的固定板(9)形成热风流动的腔体(13),所述前端板(3)上对应每个腔体(13)处设有进风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酵母成型与烘干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结构(5)为沿前后向设置的挤出进料机,所述前端板(3)为与筒体(1)同轴设置的圆板且其圆心处设有与挤出进料机配合的通孔,所述挤出进料机与通孔旋转密封连接,所述搅动单元(6)的前端位于挤出进料机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酵母成型与烘干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板(4)为与筒体(1)同轴设置的圆板,其上设有与筒体(1)同轴设置的出料口(14),其将腔体(13)的后端封闭;所述出料口(14)为圆管结构且其内壁位于斜板(10)的内端的相邻内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酵母成型与烘干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翘起端(11)位于上游相邻两块径向板(7)之间且其相对于相邻上游的斜板(10)更向内倾斜。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酵母成型与烘干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10)与相邻上游的固定板(9)的内端之间的距离小于5mm,其内端与相邻上游的斜板(10)的中部之间的距离小于5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酵母成型与烘干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12)为圆杆,同一翘起端(11)上的多个固定件(12)等间距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酵母成型与烘干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搅动单元(6)的数量大于等于12个。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酵母成型与烘干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搅动单元(6)的数量为15个。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酵母成型与烘干筒体,属于酵母技术领域。包括筒体、驱动结构、前端板、后端板、进料结构和多个搅动单元,搅动单元沿前后向设置且其包括沿筒体径向设置的径向板和径向板上的搅动板,搅动板包括固定在径向板远离旋转方向一侧的固定板和固定板上的斜板,固定板的内端相对于径向板内端向内延伸;斜板由外至内逐渐靠近筒体的轴线设置,其由前至后逐渐靠近筒体的轴线设置,其位于相邻上游的固定板的相邻内侧,其外端固定在固定板另一侧的中部,其内端至相邻上游斜板中部的相邻内侧且向内翘起形成翘起端;翘起端通过多个固定件固定在相邻上游的斜板上,搅动单元与相邻上游的固定板形成腔体,前端板上对应每个腔体处设有进风孔。体处设有进风孔。体处设有进风孔。


技术研发人员:王桂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荆门市佳益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17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641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