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核辐射探测仪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数据记录功能的手持核辐射探测仪器。
背景技术:2.现有长杆式的核辐射探测仪往往采用探测头和主体设备分离设计的方式,即探测头和主体设备通过数据线相连,显示器设置于主体设备上,用于检测数据的收集。
3.现有探测仪在管道内进行核辐射检测时,使用人员往往需将探测头伸入管道内,以便于保持一定深度,实施精准检测,倘若待检测的管道内部弯曲狭窄,探测头极容易在管道内延伸的过程中,接触管道内壁,造成一定的磨损,影响探测头的外观,并且探测头在伸入管道内后,一边需手持稳固探测头,保持探测头在管道内的深度,另一边查看记录显示设备上呈现的数据,由此操作起来十分费力,不具有便捷性,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4.基于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数据记录功能的手持核辐射探测仪器。
5.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克服以上技术问题,具体为:
6.一种具有数据记录功能的手持核辐射探测仪器,包括探测头和设置于所述探测头上的数据线,所述数据线与主体显示设备电性连接,还包括用于增强所述探测头使用效果的防磨稳固机构;
7.所述防磨稳固机构包括包覆于所述探测头外壁上的防护板和用于驱动所述防护板分裂炸开的分散部件,所述防护板由若干个环绕所述探测头设置的定位支承板构成,所述定位支承板与所述分散部件之间通过便拆部件相连。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分散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探测头外壁上并位于所述防护板下方的操控圈板,所述操控圈板与所述定位支承板之间设置有转供弧形板,所述转供弧形板通过转动组件与所述操控圈板相连。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转供弧形板正对所述操控圈板一面上的运动槽、活动设置于所述运动槽内的传力蜗轮、若干个周向设置于所述操控圈板正对所述转供弧形板一面上的啮合槽以及水平设置于所述啮合槽内的传力蜗杆,所述转供弧形板的两端均贴合设置有与所述操控圈板垂直相连的支板,所述传力蜗轮的中心轴横穿所述转供弧形板并与所述支板之间通过轴承相连,所述传力蜗轮穿入所述啮合槽内并与所述传力蜗杆的杆身相啮合。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操控圈板的内壁中环绕所述探测头设置有与所述啮合槽相连通的操控腔,所述操控腔正对所述传力蜗杆的内壁上通过轴承设置有供力锥型齿盘,所述传力蜗杆的杆身上设置有与所述供力锥型齿盘相啮合的受力锥型齿轮,位于所述操控圈板下方所述探测头的外壁上套设有扭转筒,所述扭转筒的一端穿入所述操
控腔内并与所述供力锥型齿盘相连,所述扭转筒的另一端连接有扭转圆环板。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便拆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转供弧形板正对所述定位支承板一面上的插接槽、设置于所述插接槽内的插接块以及横向设置于所述插接块内壁的螺纹通道,所述插接块穿出所述插接槽并与所述定位支承板相连。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纹通道内设置有定位螺杆,所述插接槽靠近所述探测头一侧的内壁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定位螺杆的一端穿入所述螺纹孔内,所述定位螺杆的另一端穿出所述转供弧形板。
13.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具备以下优点:通过防磨稳固机构的设置,当探测头向管道内延伸时,其中防磨稳固机构中防护板可有效的对探测头的外壁实施紧密包覆,对探测头的外壁进行防护作业,避免探测头在延伸过程中直接碰触的管道内壁,产生磨损,影响探测头的使用外观,并且当探测头在管道内延伸至指定深度时,则防磨损机构中的分散部件可迅速将防护板炸开形成若干定位支承板,促使定位支承板快速与管道内壁相抵触,对探测头实施辅助定位的效果,以此使用人员在记录探测数据时,无需持续把持探测头,即可在管道内完成探测头的稳固效果,方便用户操作。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分散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放大图。
17.图中:1、探测头;2、定位支承板;3、转供弧形板;4、插接块;5、插接槽;6、螺纹通道;7、定位螺杆;8、运动槽;9、传力蜗轮;10、操控圈板; 11、啮合槽;12、传力蜗杆;13、操控腔;14、供力锥型齿盘;15、受力锥型齿轮;16、扭转筒;17、扭转圆环板。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具有数据记录功能的手持核辐射探测仪器,包括探测头1和设置于探测头1上的数据线,数据线与主体显示设备电性连接;
20.综上,在实施探测环境中核辐射含量时,使用人员可通过手持探测头1,对待检测环境中的不同位置实施探测,并且探测头1探得的结果可由数据线传送至显示设备上,由显示设备呈现,方便使用人员查看探测结果;
21.倘若探测头1对弯曲管道内部实施核辐射检测时,探测头1极容易在管道内延伸的过程中,接触管道内壁,造成一定的磨损,影响探测头1的外观,并且探测头1在伸入管道内后,一边需手持稳固探测头1,保持探测头1在管道内的深度,另一边查看记录显示设备上呈现的数据,由此操作起来十分费力,不具有便捷性,影响工作效率。
22.有鉴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增强探测头1使用效果的防磨稳固机构;
23.防磨稳固机构包括包覆于探测头1外壁上的防护板和用于驱动防护板分裂炸开的分散部件,防护板由若干个环绕探测头1设置的定位支承板2构成,定位支承板2与分散部件之间通过便拆部件相连。
24.通过防磨稳固机构的设置,当探测头1向管道内延伸时,其中防磨稳固机构中防护板可有效的对探测头1的外壁实施紧密包覆,对探测头1的外壁进行防护作业,避免探测头1在延伸过程中直接碰触的管道内壁,产生磨损,影响探测头1的使用外观,并且当探测头1在管道内延伸至指定深度时,则防磨损机构中的分散部件可迅速将防护板炸开形成若干定位支承板2,促使定位支承板 2快速与管道内壁相抵触,对探测头1实施辅助定位的效果,以此使用人员在记录探测数据时,无需持续把持探测头1,即可在管道内完成探测头1的稳固效果,方便用户操作。
25.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分散部件包括设置于探测头1 外壁上并位于防护板下方的操控圈板10,操控圈板10与定位支承板2之间设置有转供弧形板3,转供弧形板3通过转动组件与操控圈板10相连;
26.由此,在将探测头1完成向管道内伸入后,使用人员随即通过转动组件,以促使转供弧形板3在操控圈板10上做出远离探测头1的转动,同时防护板炸开形成若干定位支承板2,定位支承板2可在转供弧形板3的作用下做同向转动,直至定位支承板2转动调节至与管道内壁相接触,进而若干个定位支承板2可有效地在管道内对探测头1实施辅助稳固作业,保持探测头1的稳定性。
27.接着,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中,转动组件包括设置于转供弧形板3 正对操控圈板10一面上的运动槽8、活动设置于运动槽8内的传力蜗轮9、若干个周向设置于操控圈板10正对转供弧形板3一面上的啮合槽11以及水平设置于啮合槽11内的传力蜗杆12,转供弧形板3的两端均贴合设置有与操控圈板 10垂直相连的支板,传力蜗轮9的中心轴横穿转供弧形板3并与支板之间通过轴承相连,传力蜗杆12的两端均通过轴承与啮合槽11的内壁相连,传力蜗轮9 穿入啮合槽11内并与传力蜗杆12的杆身相啮合;
28.操控圈板10的内壁中环绕探测头1设置有与啮合槽11相连通的操控腔13,操控腔13正对传力蜗杆12的内壁上通过轴承设置有供力锥型齿盘14,传力蜗杆12的杆身上设置有与供力锥型齿盘14相啮合的受力锥型齿轮15,位于操控圈板10下方探测头1的外壁上套设有扭转筒16,扭转筒16的一端穿入操控腔 13内并与供力锥型齿盘14相连,扭转筒16的另一端连接有扭转圆环板17;
29.通过转动组件,使用人员在需要将防护板炸开时,可首先于探测头1外壁上扭动扭转圆环板17,驱动扭转筒16带动供力锥型齿盘14在操控腔13内自转,供力锥型齿盘14在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与受力锥型齿轮15相啮合,进而受力锥型齿轮15受力为传力蜗杆12提供扭转力,以驱使传力蜗杆12自转并使得传力蜗杆12的杆身与传力蜗轮9相啮合,由此转供弧形板3可带动定位支承板2做出远离探测头1的转动,迅速将防护板分裂炸开。
30.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中,便拆部件包括设置于转供弧形板3正对定位支承板2一面上的插接槽5、设置于插接槽5内的插接块4以及横向设置于插接块4内壁的螺纹通道6,插接块4穿出插接槽5并与定位支承板2相连,螺纹通道6内设置有定位螺杆7,插接槽5靠近探测头1一侧的内壁上设置有螺纹孔,定位螺杆7的一端穿入螺纹孔内,定位螺杆7的另一端穿出转供弧形板3;
31.倘若在长时间使用后,定位支承板2出现磨损严重的状况时,使用人员可通过扭动定位螺杆7,驱使定位螺杆7不断在螺纹孔和螺纹通道6内自转,则定位螺杆7在螺纹结构的作用下,移出插接槽5,进而可有效的解除对螺纹通道6 和定位支承板2的固定效果,方便使用人员拆卸更换定位支承板2。
32.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
技术特征:1.一种具有数据记录功能的手持核辐射探测仪器,包括探测头(1)和设置于所述探测头(1)上的数据线,所述数据线与主体显示设备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增强所述探测头(1)使用效果的防磨稳固机构;所述防磨稳固机构包括包覆于所述探测头(1)外壁上的防护板和用于驱动所述防护板分裂炸开的分散部件,所述防护板由若干个环绕所述探测头(1)设置的定位支承板(2)构成,所述定位支承板(2)与所述分散部件之间通过便拆部件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数据记录功能的手持核辐射探测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探测头(1)外壁上并位于所述防护板下方的操控圈板(10),所述操控圈板(10)与所述定位支承板(2)之间设置有转供弧形板(3),所述转供弧形板(3)通过转动组件与所述操控圈板(10)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数据记录功能的手持核辐射探测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转供弧形板(3)正对所述操控圈板(10)一面上的运动槽(8)、活动设置于所述运动槽(8)内的传力蜗轮(9)、若干个周向设置于所述操控圈板(10)正对所述转供弧形板(3)一面上的啮合槽(11)以及水平设置于所述啮合槽(11)内的传力蜗杆(12),所述转供弧形板(3)的两端均贴合设置有与所述操控圈板(10)垂直相连的支板,所述传力蜗轮(9)的中心轴横穿所述转供弧形板(3)并与所述支板之间通过轴承相连,所述传力蜗轮(9)穿入所述啮合槽(11)内并与所述传力蜗杆(12)的杆身相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数据记录功能的手持核辐射探测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圈板(10)的内壁中环绕所述探测头(1)设置有与所述啮合槽(11)相连通的操控腔(13),所述操控腔(13)正对所述传力蜗杆(12)的内壁上通过轴承设置有供力锥型齿盘(14),所述传力蜗杆(12)的杆身上设置有与所述供力锥型齿盘(14)相啮合的受力锥型齿轮(15),位于所述操控圈板(10)下方所述探测头(1)的外壁上套设有扭转筒(16),所述扭转筒(16)的一端穿入所述操控腔(13)内并与所述供力锥型齿盘(14)相连,所述扭转筒(16)的另一端连接有扭转圆环板(17)。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数据记录功能的手持核辐射探测仪器,其特征在于,便拆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转供弧形板(3)正对所述定位支承板(2)一面上的插接槽(5)、设置于所述插接槽(5)内的插接块(4)以及横向设置于所述插接块(4)内壁的螺纹通道(6),所述插接块(4)穿出所述插接槽(5) 并与所述定位支承板(2)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数据记录功能的手持核辐射探测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通道(6)内设置有定位螺杆(7),所述插接槽(5)靠近所述探测头(1)一侧的内壁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定位螺杆(7)的一端穿入所述螺纹孔内,所述定位螺杆(7)的另一端穿出所述转供弧形板(3)。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涉及核辐射探测仪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数据记录功能的手持核辐射探测仪器,包括探测头和设置于探测头上的数据线,还包括防磨稳固机构,防磨稳固机构包括防护板和分散部件,防护板由若干个环绕探测头设置的定位支承板构成,定位支承板与分散部件之间通过便拆部件相连。本实用新型通过防磨稳固机构的设置,当探测头向管道内延伸时,其中防磨稳固机构中防护板可有效的对探测头的外壁进行防护作业,避免探测头在延伸过程中直接碰触的管道内壁,产生磨损,并且当探测头在管道内延伸至指定深度时,则防磨损机构中的分散部件可迅速将防护板炸开形成若干定位支承板,促使定位支承板快速与管道内壁相抵触,对探测头实施辅助定位的效果。定位的效果。定位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覃国秀 潘靓亮 关百尧 李凡 姜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阳工程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1.12.11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