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臭抗菌功能化纤面料的制作方法

allin2023-03-18  122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臭抗菌功能化纤面料。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纺织品的要求不再满足保暖、舒适的基本要求,而是希望纺织品具有新的附加功能,例如抗菌、除臭、防螨、负离子、防紫外、防辐射、远红外、阻燃、拒水拒油和芳香等保健、安全功能。
3.现有已公开的专利名称为“一种复合型抗菌防臭面料”、公开号为cn213767504u的中国实用新型,该专利具体公开了一种包括基层、面层和缓冲层的复合型抗菌防臭面料,基层和面层均由银离子抗菌涤纶纤维与其它纤维混纺编织而成或由单银离子抗菌涤纶纤维编织而成,缓冲层复合在基层和面层之间,缓冲层为海绵层。该专利采用银离子抗菌涤纶纤维进行编织,银离子抗菌涤纶纤维具有良好的抗菌抑菌效果,并且兼具天然环保的效果,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吸附面料附近的一部分异味,起到抗菌抑菌的效果;并且该专利采用三层的复合结构,使得面料更加厚实且具有弹性,并能够通过缓冲层吸附一定的水分保持面料表面的干爽,提升面料的适用范围。
4.但是,上述专利不具备耐火功能,无法为穿着者提供较好的防护。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包括提供一种防臭抗菌功能化纤面料,其针对防臭抗菌功能化纤面料而设计,其具备耐火功能,能够为穿着者提供较好的防护。
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7.一种防臭抗菌功能化纤面料,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层叠复合的面层、缓冲层和基层,该面层与该基层均由银离子抗菌涤纶纤维编织而成,该缓冲层配置为海绵层,还包括耐火层,该耐火层设于该面层与该缓冲层之间。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耐火层设有若干透水微孔。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耐火层配置为硅橡胶涂覆的玻璃纤维布。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抗拉条和第二抗拉条,该第一抗拉条与该第二抗拉条分别设于所述缓冲层的两侧,且该第一抗拉条与该第二抗拉条相互垂直分布。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抗拉条与所述第二抗拉条均镶嵌至所述缓冲层内。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面层设有毛面。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基层设有毛面。
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缓冲层与面层之间增设耐火层,以使面料具备耐火功能,使面料能够为穿着者提供较好的防护。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抗拉条与第二抗拉条的空间分布示意图。
19.图标:1-面层,2-缓冲层,3-基层,4-耐火层,41-透水微孔,51-第一抗拉条,52-第二抗拉条,6-毛面。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1.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配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5.请参照图1至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臭抗菌功能化纤面料,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层叠复合的面层1、缓冲层2、基层3和耐火层4。面层1与基层3均由银离子抗菌涤纶纤维编织而成,银离子抗菌涤纶纤维属于纳米银抗菌纤维,纳米银抗菌纤维是在熔融纺丝成形过程中添加含有无机纳米银的抗菌母粒,经共混纺丝加工而成的一种功能纤维。无机纳米银抗菌剂是载银系列抗菌粉体,能缓释金属银离子,使微生物细胞丧失分裂、繁殖的能力;当微生物失去活性后,银离子又会从其中游离出来,重复进行杀菌,起到抗菌抑菌的效果。面层1与基层3还可以由其它抗菌纤维编织而成,以达到面料抗菌防臭的效果。缓冲层2配置为海绵层,海绵层分别与面层1、基层3粘接,利用海绵层增加面料整体的厚度,并且通过海绵层
的弹性和蜂窝状结构,使面料的具有一定的弹性缓冲功能,并能够对水分进行吸附,保持表面表面相对干爽。在基层3和面层1的表面均设有毛面6,以提高穿着时的体验感。
26.耐火层4粘接在面层1与缓冲层2之间,耐火层4配置为硅橡胶涂覆的玻璃纤维布,或者由其他耐火材料编织而成的布料,在面对火情时,最先接触火源的面层1会被烧毁,当面层1烧毁后,耐火层4暴露在面料的表面并直接面对火源,通过耐火层4避免面料整体被全部引燃,以达到使面料具备耐火功能的目的,使面料能够为穿着者提供较好的防护。为了进一步提高面料的防火功能,本实施例在耐火层4开设有若干透水微孔41,在面对火情时,穿着者可用水打湿由本实施例制成的衣物,水通过透水微孔41可直接渗透至海绵层中,因海绵层具有较好的吸水性,当海绵层中吸储有一定的水后,穿着者再经过火源时,吸储有水的海绵层能够阻挡部分高热侵袭穿着者的身体,为穿着者提供防护,而且也能起到为穿着者降温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通过在缓冲层2与面层1之间增设耐火层4,以使面料具备耐火功能,使面料能够为穿着者提供较好的防护。
27.本实施例中的面料还包括第一抗拉条51和第二抗拉条52,第一抗拉条51与第二抗拉条52分别设于缓冲层2的两侧,且第一抗拉条51与第二抗拉条52相互垂直分布,第一抗拉条51与第二抗拉条52均镶嵌至缓冲层2内,本实施例利用横纵交错分布的第一抗拉条51和第二抗拉条52,提高面料的抗拉扯性。
28.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防臭抗菌功能化纤面料,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层叠复合的面层、缓冲层和基层,该面层与该基层均由银离子抗菌涤纶纤维编织而成,该缓冲层配置为海绵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耐火层,该耐火层设于该面层与该缓冲层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臭抗菌功能化纤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层设有若干透水微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臭抗菌功能化纤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层配置为硅橡胶涂覆的玻璃纤维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臭抗菌功能化纤面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抗拉条和第二抗拉条,该第一抗拉条与该第二抗拉条分别设于所述缓冲层的两侧,且该第一抗拉条与该第二抗拉条相互垂直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臭抗菌功能化纤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拉条与所述第二抗拉条均镶嵌至所述缓冲层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臭抗菌功能化纤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设有毛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臭抗菌功能化纤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设有毛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臭抗菌功能化纤面料,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层叠复合的面层、缓冲层和基层,该面层与该基层均由银离子抗菌涤纶纤维编织而成,该缓冲层配置为海绵层,还包括耐火层,该耐火层设于该面层与该缓冲层之间。本实用新型具备耐火功能,能够为穿着者提供较好的防护。好的防护。好的防护。


技术研发人员:吴国良 王田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恒力智能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2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649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