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竿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黄变钓鱼竿。
背景技术:2.随着现代人生活品质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钓鱼这种可以放松身心的休闲娱乐活动。其中,鱼竿是该项运动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鱼竿是一种外形细长的杆状捕鱼工具,鱼竿整体上从末端的把手位置开始到鱼竿的前端逐渐变细变尖。现有的鱼竿由竿节、导眼、鱼线轮和鱼竿把手组成,鱼线轮即是装载在鱼竿把手上,用于调整鱼线长度的装置,导眼设在竿节上,用于调整鱼线的方向和位置。在钓鱼的过程中,一般都在户外垂钓,长期经历紫外线的照射,而紫外线的长期照射会导致竿节(鱼竿本体)与导眼(导线环)连接处发生黄变以及变脆,既影响保护性能又影响美观。需要说明的是,产生黄变的原因大多是鱼竿缠线材料本身,鱼竿缠线材料在经历长时间紫外线的辐射过程中,会出现氧化等反应,进而导致黄变,发生黄变后会影响连接处的强度以及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黄变钓鱼竿,解决了鱼竿本体与导线环连接处容易发生黄变以及变脆,影响保护性能以及美观的问题。
4.一种耐黄变钓鱼竿,其包括一鱼竿本体以及一导线环,所述的导线环底部设有支脚,所述支脚通过一固定层固定在所述鱼竿本体上,其中,所述固定层包含有由内至外环绕设置的一缠线层、一抗紫外线耐黄变涂层以及一涂装层。
5.优选的,所述鱼竿本体的外侧设有一耐磨涂层,有效的提升了鱼竿本体的耐磨性能,使得鱼竿的使用寿命更长。
6.优选的,所述固定层的长度大于所述支脚的长度,该种设置使得所述支脚被固定层完全包覆,更为美观且连接强度更高。
7.优选的,所述缠线层的厚度大于所述涂装层的厚度,所述涂装层的厚度大于所述抗紫外线耐黄变涂层的厚度。
8.优选的,还包括一把手,所述把手为空心结构,其与所述鱼竿本体套设连接,且所述鱼竿本体的尾端与把手的尾端平齐。该种设置方式增大了鱼竿本体与把手的接触面积,可防止把手与鱼竿本体的接触部位发生断裂,延长了鱼竿的使用寿命。
9.优选的,所述把手的外部设有一防滑纹,防滑纹增大了使用者的手与把手之间的摩擦力,使鱼竿本体不易从手中滑落,增加使用者手持鱼竿的稳定性。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黄变钓鱼竿,其包括一鱼竿本体以及一导线环,所述的导线环设有支脚,该支脚通过一固定层固定在所述鱼竿本体上,所述固定层包含有由内至外环绕设置的一缠线层、一抗紫外线耐黄变涂层以及一涂装层。其中,抗紫外线耐黄变涂层的设置有效的吸收紫外线,防止了缠线层和涂装层在户外使用时产生黄变以及变脆的问题,使得鱼竿本体以及导线环连接处的耐黄变
性能从200kj提高到了600kj。同时,缠线层的设置使得鱼竿本体以及导线环连接紧密,涂装层的设置增加了鱼竿本体以及导线环连接处的强度和美观度。因此该耐黄变钓鱼竿,其整体鱼竿本体与导线环连接处结构固定效果好,耐黄变性能强,使用方便快捷,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耐黄变钓鱼竿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图1的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图1的a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14.图4为图1的a处的另一剖面结构示意图;
15.图5为图1的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6.其中:
17.1-鱼竿本体,2-导线环,3-支脚,4-缠线层,5-抗紫外线耐黄变涂层,6-涂装层,7-耐磨涂层,8-把手,9-防滑纹,10-外层耐磨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参阅图1、图2合图3,一种耐黄变钓鱼竿,其包括一鱼竿本体1、一导线环2以及一把手8。所述的导线环2底部设有支脚3,所述支脚3通过一固定层固定在所述鱼竿本体1上,其中,所述固定层包含有由内至外环绕设置的一缠线层4、一抗紫外线耐黄变涂层5以及一涂装层6。所述把手8为空心结构,其与所述鱼竿本体1套设连接,且所述鱼竿本体1的尾端与把手8的尾端平齐。
20.更为具体的,所述抗紫外线耐黄变涂层由环氧树脂+活性稀释剂+苯并三氮唑类紫外线吸收剂组成,并经高剪切混合而成。当然抗紫外线耐黄变涂层5也可为邻羟基苯甲酸苯酯抗紫外线耐黄变涂层涂层、也可为纳米氧化锌粒子抗紫外线耐黄变涂层(可参阅工程科技ⅰ辑《纳米zno/tio2复合改性丙烯酸酯屏蔽涂料的制备与表征》)。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产生黄变的原因大多是鱼竿缠线材料本身,鱼竿缠线材料在经历长时间紫外线的辐射过程中,会出现氧化等反应,进而导致黄变,发生黄变后会影响连接处的强度以及美观。
21.结合图4,优选的,所述鱼竿本体1的外侧设有一耐磨涂层7,有效的提升了鱼竿本体1的耐磨性能,使得鱼竿的使用寿命更长。所述把手8的外部设有一防滑纹9,防滑纹9增大了使用者的手与把手8之间的摩擦力,使鱼竿本体1 不易从手中滑落,增加使用者手持鱼竿的稳定性。
22.优选的,所述固定层的长度大于所述支脚3的长度,该种设置使得所述支脚3被固定层完全包覆,更为美观且连接强度更高。所述缠线层4的厚度大于所述涂装层6的厚度,所述涂装层6的厚度大于所述抗紫外线耐黄变涂层5的厚度。使得鱼竿本体1以及导线环2连接处的强度和美观度更佳,且兼具耐黄变性能。
23.为了使耐黄变效果更佳,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缠线层4与所述抗紫外线耐黄变涂层
5之间还设置有一抗紫外线pet纤维层,具体的,所述抗紫外线pet 纤维采用纳米sio2-x、tio2与常规聚酯单体聚合工艺制成。使得有效的增强了抗紫外线和抗氧化功能,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鱼竿本体1以及导线环2连接处的耐黄变性能。
24.参阅图1以及图5,还需要说明的是,把手8的设置方式增大了鱼竿本体1 与把手8的接触面积,可防止把手8与鱼竿本体1的接触部位发生断裂,延长了鱼竿的使用寿命。涂装层6可选为环保的封层油漆。当然,为了增强涂装层6 的耐磨性能,涂装层6上还设置有一外层耐磨涂层10,提高连接处的强度以及使用寿命。需要说明的是鱼竿本体上的耐磨涂层7以及外层耐磨涂层10的材质相同。
25.在安装导线环2环时,导线环2底部的支脚3贴合在鱼竿本体1上,用缠线进行固定,使得形成缠线层4;缠线层4设置完成后再将抗紫外线耐黄变涂层 5涂覆在缠线层4表面,再用涂装层6涂覆在抗紫外线耐黄变涂层5表面,当涂装层6定型之后,固定效果更好。
2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耐黄变钓鱼竿,抗紫外线耐黄变涂层5的设置有效的吸收紫外线,防止了缠线层4和涂装层6在户外使用时产生黄变以及变脆的问题,使得鱼竿本体1以及导线环2连接处的耐黄变性能从200kj提高到了600kj。同时,缠线层4的设置使得鱼竿本体1以及导线环2连接紧密,涂装层6的设置增加了鱼竿本体1以及导线环2连接处的强度和美观度。因此该耐黄变钓鱼竿,其整体鱼竿本体1与导线环2连接处结构固定效果好,耐黄变性能强,使用方便快捷,适合推广使用。
27.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几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技术特征:1.一种耐黄变钓鱼竿,其包括一鱼竿本体以及一导线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线环底部设有支脚,所述支脚通过一固定层固定在所述鱼竿本体上,其中,所述固定层包含有由内至外环绕设置的一缠线层、一抗紫外线耐黄变涂层以及一涂装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黄变钓鱼竿,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竿本体的外侧设有一耐磨涂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黄变钓鱼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层的长度大于所述支脚的长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黄变钓鱼竿,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线层的厚度大于所述涂装层的厚度,所述涂装层的厚度大于所述抗紫外线耐黄变涂层的厚度。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黄变钓鱼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把手,所述把手为空心结构,其与所述鱼竿本体套设连接,且所述鱼竿本体的尾端与把手的尾端平齐。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耐黄变钓鱼竿,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的外部设有一防滑纹。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黄变钓鱼竿,属于鱼竿相关技术领域。其包括一鱼竿本体以及一导线环,所述的导线环设有一支脚,该支脚通过一固定层固定在所述鱼竿本体上,所述固定层包含有由内至外环绕设置的一缠线层、一抗紫外线耐黄变涂层以及一涂装层。其中,抗紫外线耐黄变涂层的设置有效的吸收紫外线,防止了缠线层和涂装层在户外使用时产生黄变以及变脆的问题,使得鱼竿本体以及导线环连接处的耐黄变性能从200KJ提高到了600KJ。同时,缠线层的设置使得鱼竿本体以及导线环连接紧密,涂装层的设置增加了鱼竿本体以及导线环连接处的强度和美观度。因此该耐黄变钓鱼竿,其整体鱼竿本体与导线环连接处结构固定效果好,耐黄变性能强,使用方便快捷,适合推广使用。适合推广使用。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 王敏进 王延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威海亿美运动器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10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