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吊篮悬挑固定的支臂梁系统。
背景技术:2.吊篮是建筑工程高空作业的建筑机械,作用于幕墙安装或外墙清洗。吊篮是一种能够替代传统脚手架,可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并能够重复使用的新型高处作业设备。建筑吊篮的使用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在高层多层高建筑的外墙施工、幕墙安装、保温施工和维修清洗外墙等高出作业中得到广泛认可,同时可用于大型罐体、桥梁和大坝等工程的作业。
3.公开号cn214615367u的中国专利于2021年11月5日公开了一种用于在悬挑结构处固定吊篮的支座,其包括支撑板、倾斜杆和固定杆,所述支撑板为底面平整结构,其设置于悬挑结构处的楼板顶面,所述倾斜杆成对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两端,所述固定杆设置于倾斜杆的上部;所述固定杆设置有钢丝绳,其穿过楼板顶面的预留孔与吊篮连接;还包括加强垫,其由橡胶材料制成并设置在支撑板与楼板顶面之间,所述加强垫的底面设置有凸起,所述支撑板与加强垫一并固定于楼板顶面。该专利侧重于吊篮的快速搭设,未考虑吊篮无法完全覆盖转角幕墙完成面的问题。
4.实际工程项目中6m长吊篮距离结构边缘仍有2m或1.5m等其它的间距,如图1所示,导致吊篮无法完全覆盖转角幕墙完成面,同时由于转角位置有墙遮挡,所以转角处吊篮无法满足两个支臂都架设在结构楼板上,因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用于吊篮悬挑固定的支臂梁结构,使吊篮的一个支臂架设在结构楼板上,另一个支臂悬挑在柱上。
技术实现要素:5.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吊篮悬挑固定的支臂梁系统,以解决吊篮距离结构边缘仍有间距,导致吊篮无法完全覆盖转角幕墙完成面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7.一种用于吊篮悬挑固定的支臂梁系统,包括结构柱和结构楼板,所述结构柱上埋设有后置埋板,所述结构楼板上架设有第二支臂;所述后置埋板的下部埋板与吊篮支臂的后端固定连接,上部埋板通过钢丝绳与吊篮支臂的前端连接;所述吊篮通过钢丝绳连接于吊篮支臂和第二支臂的前端。
8.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部埋板和下部埋板的设置,将吊篮支臂后端固定卡装在下部埋板上,并通过钢丝绳连接吊篮支臂前端,对吊篮支臂吊装,吊篮可通过提升机上的工作钢丝绳连接吊篮支臂与第二支臂前端底侧的滑辊上。该技术方案将吊篮的一个支臂架设在结构楼板上,另一个支臂悬挑在结构柱上,解决了吊篮距离结构边缘仍有间距,导致吊篮无法完全覆盖转角幕墙完成面的问题。
9.进一步地,所述吊篮支臂的前端设有滑辊,所述吊篮通过钢丝绳连接于滑辊上。
10.进一步地,所述下部埋板通过100mm长l50
×
4角钢挑出吊篮支臂。
11.进一步地,所述下部埋板和上部埋板均采用八组m12
×
160化学锚栓固定。
12.进一步地,所述上部埋板设有两组钢筋挂环,且两组所述钢筋挂环上均拉结钢丝绳连接吊篮支臂的前端上部。
13.进一步地,所述吊篮支臂采用支臂梁钢方通,钢方通规格为120mm
×
60mm
×
5mm。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5.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结构柱上埋设上部埋板与下部埋板组成的后置埋板结构,能够将吊篮支臂通过角钢固定卡装在下部埋板上,并通过钢筋挂环上拉结的拉吊钢丝绳连接吊篮支臂前端,对吊篮支臂吊装,从而便于将吊篮吊装在幕墙转角一端,能够解决现有吊篮距离结构边缘仍有一定的间距的问题,在悬挑外架未拆场景下达到了幕墙作业不受影响,可正常施工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16.图1是现有吊篮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吊篮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面吊装吊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部埋板在结构柱上连接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1.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部埋板在结构柱上连接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2.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23.1、结构柱;2、下部埋板;201、角钢;3、吊篮支臂;301、滑辊;4、上部埋板;401、钢筋挂环;402、拉吊钢丝绳;5、第二支臂。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发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
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7.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8.如附图2至附图6所示:
2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吊篮悬挑固定的支臂梁系统,包括结构柱1、下部埋板2、角钢201、吊篮支臂3、滑辊301、上部埋板4、钢筋挂环401、拉吊钢丝绳402和第二支臂5;所述结构柱1上埋设有下部埋板2与上部埋板4组成的后置埋板,所述吊篮支臂3的后端固定在下部埋板2上,所述第二支臂5架设在结构楼板上,且吊篮通过提升机上的工作钢丝绳连接吊篮支臂3与第二支臂5前端底侧的滑辊301上。
30.其中,上部埋板4与下部埋板2材质为q235b,锚筋采用8根m12
×
160mm的化学锚栓。
31.埋板参数:a
×b×
t=300
×
200
×
10,a1
×
b1=50
×
50,la=160mm,z=100mm
32.其中,结构受力校核:从转角吊篮的受力来看,转角吊篮给结构的力远小于幕墙给结构的力,本方案设计采用的化锚和埋件均为幕墙配套,而结构柱已经计算满足幕墙受力要求,结构的受力满足转角吊篮受力要求。
33.其中,所述下部埋板2通过100mm长l50
×
4角钢201挑出吊篮支臂3,吊篮支臂3采用支臂梁钢方通,钢方通规格为120mm
×
60mm
×
5mm,悬挑长度尺寸1500mm,悬挑钢方通和钢丝绳固定端通过与300mm
×
200mm
×
10mm后置埋板焊接固定。
34.其中,所述上部埋板4与下部埋板2均用八组m12
×
160化学锚栓固定。
35.其中,所述上部埋板4设有两组并焊接φ20钢筋挂环401,且钢筋挂环401上均拉结ф9.3拉吊钢丝绳402连接吊篮支臂3的前端上部。
36.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37.本实用新型中,可将吊篮支臂3通过角钢201固定卡装在下部埋板2上,并通过钢筋挂环401上拉结的拉吊钢丝绳402连接吊篮支臂3前端,对吊篮支臂3吊装,从而便于将吊篮5吊装在幕墙转角一端,能够解决现有吊篮5距离结构边缘仍有一定的间距的问题。
3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
技术特征:1.一种用于吊篮悬挑固定的支臂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柱和结构楼板,所述结构柱上埋设有后置埋板,所述结构楼板上架设有第二支臂;所述后置埋板的下部埋板与吊篮支臂的后端固定连接,上部埋板通过钢丝绳与吊篮支臂的前端连接;所述吊篮通过钢丝绳连接于吊篮支臂和第二支臂的前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吊篮悬挑固定的支臂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篮支臂的前端设有滑辊,所述吊篮通过钢丝绳连接于滑辊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吊篮悬挑固定的支臂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埋板通过100mm长l50
×
4角钢挑出吊篮支臂。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一种用于吊篮悬挑固定的支臂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埋板和上部埋板均采用八组m12
×
160化学锚栓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吊篮悬挑固定的支臂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埋板设有两组钢筋挂环,且两组所述钢筋挂环上均拉结钢丝绳连接吊篮支臂的前端上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吊篮悬挑固定的支臂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篮支臂采用支臂梁钢方通,钢方通规格为120mm
×
60mm
×
5mm。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吊篮悬挑固定的支臂梁系统,包括结构柱、下部埋板、角钢、吊篮支臂、滑辊、上部埋板、钢筋挂环、拉吊钢丝绳和第二支臂;所述结构柱上埋设有下部埋板与上部埋板组成的后置埋板,所述吊篮支臂的后端固定在下部埋板上,所述第二支臂架设在结构楼板上,且吊篮通过提升机上的工作钢丝绳连接吊篮支臂与第二支臂前端底侧的滑辊上。由于结构柱上埋设下部埋板与上部埋板组成的后置埋板结构,因此能够将吊篮支臂通过角钢焊接固定卡装在下部埋板上,并通过钢筋挂环上拉结的拉吊钢丝绳连接吊篮支臂前端,对吊篮支臂吊装,从而便于将吊篮吊装在幕墙转角一端,能够解决现有吊篮距离结构边缘仍有一定的间距的问题。吊篮距离结构边缘仍有一定的间距的问题。吊篮距离结构边缘仍有一定的间距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袁松 田桂青 刘国栋 丁伟举 施振羽 苏贵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10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