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厚度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盖结构体系

allin2023-03-19  122



1.本发明涉及建筑楼盖,特别涉及一种低厚度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盖结构体系。


背景技术:

2.目前,公知的建筑楼盖实际应用的一般是钢筋混凝土楼盖和组合楼盖,前者构造是由钢筋和混凝土根据施工现场的要求通过预制或者现浇而制成;后者常见的则是由型钢、压型钢板、钢筋、桁架钢筋按照从下往上的施工工艺依次装置,最后用混凝土现浇,即压型钢板,钢筋、桁架钢筋和混凝土组成的板需放在型钢支承梁顶上。一般情况下这两种施工方案使建筑楼盖所占厚度较大,比如组合楼盖支承梁和板组合在一起可能需要300mm高支承梁+140mm厚板=440mm高,在楼层设计和投入使用时带来诸多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厚度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盖结构体系。
4.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低厚度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盖结构体系,包括支承梁、压型钢板、钢筋和混凝土体,所述支承梁竖直方向中部侧面固定设有支撑构件,支撑构件固定支撑水平铺设的压型钢板,所述压型钢板与支承梁固定相连,所述压型钢板上铺设有钢筋,所述压型钢板上浇筑有混凝土体,所述混凝土体顶面与支承梁顶面平齐。
5.进一步,所述支撑构件为第一型钢,所述第一型钢沿支承梁长度方向固定在支承梁上。
6.进一步,所述第一型钢为角钢,所述角钢一侧边固定在支承梁上、另一侧边固定支撑压型钢板。
7.进一步,所述支撑构件为多根第二型钢,多根第二型钢呈间隙垂直连接在支承梁长度方向上。
8.进一步,所述第二型钢为h型钢,所述h型钢两端固定在支承梁上,所述压型钢板固定设置在h型钢上。
9.进一步,所述支撑构件包括第一型钢和第二型钢,所述第一型钢为多段且分别沿支承梁长度方向相互间呈间隙固定在支承梁上,所述第二型钢为多根且每根位于相邻两段第一型钢间,所述第二型钢垂直连接在支承梁上,所述压型钢板固定设置在第一型钢和第二型钢上。
10.进一步,所述组合楼盖结构体系边沿包括包边钢板,所述包边钢板上铺设有钢筋,所述包边钢板上浇筑有混凝土体,所述混凝土体顶面与支承梁顶面平齐,所述支承梁朝向包边钢板侧的支撑构件为第一型钢,所述第一型钢固定支撑包边钢板形成悬挑楼板。
11.更进一步,所述悬挑楼板与支承梁间设有悬挑支撑。
12.再进一步,所述压型钢板的凹槽内固定有加紧钉。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一种低厚度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盖结构体系,把压型钢板、钢筋和混凝土体组成的板下沉,让板顶对齐支承梁梁顶,降低了建筑楼盖厚度,即建筑楼盖厚度为300mm高的支承梁,这与一般的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盖相比,该楼盖体系不需要改变原支承梁和板截面高度,从而可以确保各构件承载力和刚度不受损失,同时又能使整体楼盖结构体系的厚度更薄,从而更好的适应建筑净空使用要求。
14.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15.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结构示意图。
19.图中:钢筋1;混凝土体2;压型钢板3;加紧钉4;角钢5;支承梁6;第二型钢7;包边钢板8;悬挑支撑9。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发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21.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低厚度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盖结构体系,包括支承梁6、压型钢板3、钢筋1和混凝土体2,支承梁6优选的为h型钢,支承梁6竖直方向中部侧面固定设有支撑构件,支撑构件固定支撑水平铺设的压型钢板3,压型钢板3与支承梁6固定相连,压型钢板3上铺设钢筋1,压型钢板3上浇筑有混凝土体2,混凝土体2顶面与支承梁6顶面平齐。
22.支撑构件为第一型钢,第一型钢沿支承梁6长度方向固定在支承梁6上。
23.优选的,第一型钢为角钢5,角钢5一侧边焊接在支承梁6上、另一侧边固定支撑压型钢板3,压型钢板3与角钢5连接方式为栓钉穿透连接,形成刚性连接。
24.该组合楼盖结构体系施工方式为在h型钢支承梁6的腹部位置焊接一对角钢5,将压型钢板3搭接在角钢5上,然后摆放钢筋1,在h型钢支承梁6、角钢5与混凝土2的接触面上安置栓钉4,在此基础上浇筑混凝土,最后再铺设一层面板。
25.该组合楼盖结构体系在承担相同承载力的作用下,其施工尺寸厚度可以减缩,且达到建筑施工楼盖设计规范要求的同时,降低了楼盖厚度,降低了楼层所占净高。
26.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为:支撑构件为多根第二型钢7,多根第二型钢7呈间隙垂直连接在支承梁6长度方向上。
27.优选的,第二型钢为h型钢, h型钢两端平接焊接在支承梁上,压型钢板点焊固定设置在h型钢上。
28.实施例三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为:支撑构件包括第一型钢和第二型钢7,第一型钢为多段且分别沿支承梁长度方向相互间呈间隙固定在支承梁6上,第二型钢7为多根且每根位于相邻两段第一型钢间,第二型钢7垂直连接在支承梁6上,压型钢板3固定设置在第一型钢和第二型钢7上。
29.实施例四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为:组合楼盖结构体系边沿包括包边钢板8,包边钢板8上铺设有钢筋1,包边钢板8上浇筑有混凝土体2,混凝土体2顶面与支承梁6顶面平齐,支承梁6朝向包边钢板8侧的支撑构件为第一型钢,第一型钢固定支撑包边钢板8形成悬挑楼板,包边钢板8与第一型钢之间由栓钉连接,包边钢板8为现有结构,具体为l型。
30.悬挑楼板与支承梁6间设有悬挑支撑9,仅当悬挑楼板外侧至角钢翼缘距离a不小于250毫米时采用悬挑支撑。
31.具体为在h型钢支承梁6腹部焊接角钢5,将相关型号包边钢板8搭接在角钢5上,用栓钉4与角钢6穿透式连接,悬挑楼板下设置悬挑支撑9,之后进行包边钢板8模板铺设,最后浇筑混凝土。
32.压型钢板3的凹槽内焊接固定有加紧钉4,加紧钉4为栓钉、剪力钉、铆钉,加紧钉4在此处的作用是固定混凝土体与压型钢板3的连接,防止该方案在运作过程中,由于混凝土与压型钢板3的粘接力不良导致滑脱。
33.本发明中压型钢板3铺设、栓钉布置焊接、钢筋1安装,混凝土2体浇筑与一般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盖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相同。
34.配筋的布置设计中,可在压型钢板3上配置桁架钢筋1通过电阻点焊连接,可使得增大混凝土的应力接触面积,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力学性能。
35.本发明在原有的组合楼盖结构体系设计中,改变压型钢板3与型钢支承梁6的组合方式,将压型钢板3放置于支承梁6h型钢的腹部位置,第二型钢7成为压型钢板3搭接在支承梁6型钢腹部的支撑结构,其中的支撑结构也可为角钢5,具体实施根据现场情况来定。之后可用栓钉、剪力钉、铆钉等零件焊接在压型钢板3的凹槽处,其作用是增加压型钢板3与混凝土体2的应力接触面积,让混凝土能够有效的发挥自身结构性能,防止混凝土与压型钢板3由于粘接力不足而产生滑脱现象,然后根据相关规范要求配筋,最后在压型钢板3上与型钢支承梁6上翼缘标高这部分空间现浇混凝土。这与一般的楼盖相比起来,承载力和抗弯承载力相当,其楼盖厚度大大降低,满足相关规范要求的同时,既能满足使用条件又能达到施工经济的目的。
36.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低厚度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盖结构体系,包括支承梁(6)、压型钢板(3)、钢筋(1)和混凝土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梁(6)竖直方向中部侧面固定设有支撑构件,支撑构件固定支撑水平铺设的压型钢板(3),所述压型钢板(3)与支承梁(6)固定相连,所述压型钢板(3)上铺设钢筋(1),所述压型钢板(3)上浇筑有混凝土体(2),所述混凝土体(2)顶面与支承梁(6)顶面平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厚度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盖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构件为第一型钢,所述第一型钢沿支承梁(6)长度方向固定在支承梁(6)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厚度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盖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型钢为角钢(5),所述角钢(5)一侧边固定在支承梁(6)上、另一侧边固定支撑压型钢板(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厚度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盖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构件为多根第二型钢(7),多根第二型钢(7)呈间隙垂直连接在支承梁(6)长度方向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低厚度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盖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型钢为h型钢,所述h型钢两端固定在支承梁上,所述压型钢板固定设置在h型钢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厚度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盖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构件包括第一型钢和第二型钢(7),所述第一型钢为多段且分别沿支承梁长度方向相互间呈间隙固定在支承梁(6)上,所述第二型钢(7)为多根且每根位于相邻两段第一型钢间,所述第二型钢(7)垂直连接在支承梁(6)上,所述压型钢板(3)固定设置在第一型钢和第二型钢(7)上。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厚度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盖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楼盖结构体系边沿包括包边钢板(8),所述包边钢板(8)上铺设有钢筋(1),所述包边钢板(8)上浇筑有混凝土体(2),所述混凝土体(2)顶面与支承梁(6)顶面平齐,所述支承梁(6)朝向包边钢板(8)侧的支撑构件为第一型钢,所述第一型钢固定支撑包边钢板(8)形成悬挑楼板。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低厚度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盖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挑楼板与支承梁(6)间设有悬挑支撑(9)。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一种低厚度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盖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型钢板(3)的凹槽内固定有加紧钉(4)。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厚度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盖结构体系,包括支承梁、压型钢板、钢筋和混凝土体,支承梁竖直方向中部侧面固定设有支撑构件,支撑构件固定支撑水平铺设的压型钢板,压型钢板与支承梁固定相连,压型钢板上铺设钢筋,压型钢板上浇筑有混凝土体,混凝土体顶面与支承梁顶面平齐;该楼盖结构体系把压型钢板、钢筋和混凝土体组成的板下沉,让板顶对齐楼盖支承梁梁顶,降低了组合楼盖结构体系厚度,与一般的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盖相比,该楼盖体系不需要改变原支承梁和板截面高度,从而可以确保各构件承载力和刚度不受损失,同时又能使整体楼盖结构体系的厚度更薄,从而更好的适应建筑净空使用要求。的适应建筑净空使用要求。的适应建筑净空使用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张玥 李智强 安德胜 王思静 周景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理工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2.05.25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664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