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管抛丸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管双支抛丸装置。
背景技术:2.目前的单辊道抛丸设备生产范围广,口径从dn15-dn200都能生产,但是,在生产小规格dn50及以下钢管抛丸时单支逐支进行,造成了钢砂、电能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钢管双支抛丸装置,通过分道卡环可以将dn15/dn20/dn25/dn32/dn40/50规格钢管在生产时由一支提高到两支生产,产能增加一倍,节约电耗及钢砂消耗,提高车间的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钢管双支抛丸装置,包括辊道支架,辊道支架上部设有v型输送辊,v型输送辊中部设有分道卡环,分道卡环的两个侧壁与v型输送辊形成两个承载槽,输送钢管放置在承载槽上。
6.v型输送辊旋转轴与钢管轴线之间设有水平夹角a,10
°
≤a≤ 80
°
。
7.辊道支架包括横梁,两个横梁并排设置,横梁下部与支撑柱固接, v型输送辊两端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托辊支架上,托辊支架下部与横梁上部连接,v型输送辊一端与减速电机连接。
8.支撑柱和横梁为u型槽钢。
9.输送钢管下方设有限位板,限位板上部设有限位槽,输送钢管设于限位槽内。
10.限位板一侧与竖直挡板连接。
11.分道卡环包括两个半圆部分,两个半圆部分可拆卸的卡接在v型输送辊中部。
12.两个半圆部分上设有缺口,缺口内侧设有紧固螺母,紧固螺母套在半圆部分内壁的螺柱上,两个半圆部分通过紧固螺母可拆卸连接。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通过分道卡环可以将dn15/dn20/dn25/dn32/dn40/50规格钢管在生产时由一支提高到两支生产,产能增加一倍,节约电耗及钢砂消耗,提高车间的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
15.2)水平夹角a能够使钢管在沿轴线方向移动时还能转动,方便抛丸工作。
16.3)u型槽钢材料易得、成本低、结构稳固。
17.4)限位槽和竖直挡板能够防止钢管脱离输送线,保护输送辊和减速电机的安全。
18.5)可拆卸的分道卡环能够使辊道适应不同口径的钢管,大钢管就拆下分道卡环,小钢管就装上分道卡环。
附图说明
19.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钢管双支抛丸装置示意图。
20.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钢管双支抛丸装置示意图。
21.图中,1、辊道支架;2、v型输送辊;3、分道卡环;4、输送钢管;5、减速电机;6、缺口;7、横梁;8、托辊支架;9、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4.实施例1
25.如图1、2,一种钢管双支抛丸装置,包括辊道支架1,辊道支架 1上部设有v型输送辊2,v型输送辊2中部设有分道卡环3,分道卡环3的两个侧壁与v型输送辊2形成两个承载槽,输送钢管4放置在承载槽上。
26.v型输送辊2旋转轴与钢管轴线之间设有水平夹角a,10
°
≤a ≤80
°
。
2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a可以是10
°
、45
°
、80
°
。
28.辊道支架1包括横梁7,两个横梁7并排设置,横梁7下部与支撑柱固接,v型输送辊2两端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托辊支架8上,托辊支架8下部与横梁7上部连接,v型输送辊2一端与减速电机5连接。
29.支撑柱和横梁7为u型槽钢。
30.输送钢管4下方设有限位板9,限位板9上部设有限位槽,输送钢管4设于限位槽内。
31.限位板9一侧与竖直挡板连接。
32.分道卡环3包括两个半圆部分,两个半圆部分可拆卸的卡接在v 型输送辊2中部。
33.两个半圆部分上设有缺口6,缺口6内侧设有紧固螺母,紧固螺母套在半圆部分内壁的螺柱上,两个半圆部分通过紧固螺母可拆卸连接。
34.通过分道卡环3可以将dn15/dn20/dn25/dn32/dn40/50规格钢管在生产时由一支提高到两支生产,产能增加一倍,节约电耗及钢砂消耗,提高车间的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
35.水平夹角a能够使钢管在沿轴线方向移动时还能转动,方便抛丸工作。
36.u型槽钢材料易得、成本低、结构稳固。
37.限位槽和竖直挡板能够防止钢管脱离输送线,保护输送辊和减速电机5的安全。
38.可拆卸的分道卡环3能够使辊道适应不同口径的钢管,大钢管就拆下分道卡环3,小钢管就装上分道卡环3。
39.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1.一种钢管双支抛丸装置,包括辊道支架,辊道支架上部设有v型输送辊,其特征是,v型输送辊中部设有分道卡环,分道卡环的两个侧壁与v型输送辊形成两个承载槽,输送钢管放置在承载槽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双支抛丸装置,其特征是,v型输送辊旋转轴与输送钢管轴线之间设有水平夹角a,10
°
≤a≤80
°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双支抛丸装置,其特征是,辊道支架包括横梁,两个横梁并排设置,横梁下部与支撑柱固接,v型输送辊两端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托辊支架上,托辊支架下部与横梁上部连接,v型输送辊一端与减速电机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管双支抛丸装置,其特征是,支撑柱和横梁为u型槽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双支抛丸装置,其特征是,输送钢管下方设有限位板,限位板上部设有限位槽,输送钢管设于限位槽内。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双支抛丸装置,其特征是,限位板一侧与竖直挡板连接。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双支抛丸装置,其特征是,分道卡环包括两个半圆部分,两个半圆部分可拆卸的卡接在v型输送辊中部。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钢管双支抛丸装置,其特征是,两个半圆部分上设有缺口,缺口内侧设有紧固螺母,紧固螺母套在半圆部分内壁的螺柱上,两个半圆部分通过紧固螺母可拆卸连接。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管双支抛丸装置,包括辊道支架,辊道支架上部设有V型输送辊,V型输送辊中部设有分道卡环,分道卡环的两个侧壁与V型输送辊形成两个承载槽,输送钢管放置在承载槽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分道卡环可以将DN15/DN20/DN25/DN32/DN40/50规格钢管在生产时由一支提高到两支生产,产能增加一倍,节约电耗及钢砂消耗,提高车间的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生产成本。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何滨 孙长胜 刘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济南迈科管道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14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