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手工皂制作治具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手工皂制作的冷凝成型治具。
背景技术:2.冷制皂是手工皂的其中一种制作方式。冷制,是相对于工业皂所采用的热溶法而言的。油脂、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发生皂化反应。除了混合前需将固体的油脂加热溶化成液体外,在成皂的过程中是不需要高温加热的。反应完成后,皂液入模使其自然干燥,待三至五周后脱模便可直接使用。由于冷制皂在成皂的过程中不需要高温加热,所以可以减少天然维生素和营养成分损失。
3.传统的手工皂制作冷凝成型治具仍具有以下不足:首先,大多的手工皂冷凝成型治具均采用被动式散热方式冷却皂液,且大多采用自然晾干的方式冷却,少数则能够采用类似风干的方式辅助散热,散热效率较低,其次,很多的成型治具中注液管道设计不合理,皂液注入后残留在注液管道并冷凝,从而堵塞注液管道,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冷凝成型治具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手工皂制作的冷凝成型治具。
5.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用于手工皂制作的冷凝成型治具,包括:
7.呈水平状态固定设置且由导热材质制成的定模具,其顶部成型有用于容纳皂液的顶容纳槽,所述定模具通过一个位于其底部的固定底架悬空设置;
8.呈水平状态设置于定模具正上方且由导热材质制成的动模具,其底部成型有与顶容纳槽相对应的底容纳槽,所述定模具顶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密封顶容纳槽和底容纳槽的弹性密封件;
9.两个呈对称状态的冷却机构,分别呈水平状态固定设置于定模具的底部和动模具的顶部,所述冷却机构包括若干个呈竖直状态且水平间隔设置的散热件和一个设置于若干个散热件内的环形吸热管道;
10.若干根均匀设置于定模具顶部的限位竖轴,每个所述限位竖轴均固定设置于定模具的顶部且滑动设置于动模具上;
11.锁紧件,滑动设置于其中一根限位竖轴上且锁紧件的底部紧贴动模具底部,其用于将动模具锁定在定模具上;
12.注液件,插设于动模具的外壁中且连通底容纳槽。
13.优选的,所述散热件为薄板状结构且由导热材质制成,定模具的底部和动模具的顶部均开设有若干个一一对应于对应散热件的固定插槽,定模具的底部和动模具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对称状态且平行于密封件的侧固定件,所述吸热管道固定设置于若
干个散热件和两侧的两个侧固定件上。
14.优选的,所述吸热管道包括两组上下交错设置的圆柱管道,每组所述圆柱管道均包括若干个等间距设置的吸热横管,两组圆柱管道的两个相邻管道间通过弯管密封连接,两组圆柱管道的最外侧两个吸热横管的同一端不连通弯管而用于连接外部冷气输入设备,每根所述吸热横管均横穿两个侧固定件和若干个散热件且与二者均固定连接。
15.优选的,所述注液件包括一个l型管和一个成型于l型管一端的注液漏斗,动模具上开设有连通其顶部且呈圆柱状结构的上倾斜流槽,动模具顶部成型有沿上倾斜流槽轴向用于连通上倾斜流槽的上倾斜管,所述l型管远离注液漏斗的一端插设于上倾斜流槽和上倾斜管中,l型管该端外圆柱壁上成型有用于抵触上倾斜管外端的圆环部,所述动模具上还开设有连通上倾斜流槽且斜向下连通动模具对应侧侧壁的下倾斜流槽,动模具该侧侧壁上成型有沿下倾斜流槽轴向且用于连通下倾斜流槽的余液收集管,所述l型管远离注液漏斗的一端外圆柱壁上开设有当l型管另一端呈水平状态时连通下倾斜流槽的通孔,动模具顶部开设有用于在l型管靠近注液漏斗的一端呈水平状态时承接注液漏斗的限位沉槽。
16.优选的,若干个所述限位竖轴底部固定连接在定模具顶部且若干个限位竖轴位于弹性密封件的外侧,所述动模具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一一对应于限位竖轴且与限位竖轴滑动连接的直线轴承。
17.优选的,其中一根限位竖轴的顶部成型有螺纹凸柱,所述锁紧件呈圆柱状下端开口结构且锁紧件的下端与该限位竖轴滑动连接,所述锁紧件的内侧顶部成型有用于和螺纹凸柱螺纹连接的旋接部。
1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9.其一,本实用新型采用冷却机构通过外接循环冷介质配合导热材质的定模具和动模具吸收皂液中的热量,效率更高;
20.其二,本实用新型的注液件配合动模具上开设的两段通槽能够方便快速的将注液件中的皂液收集,避免的其中的皂液凝结堵塞注液管道。
附图说明
21.图1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实施例的俯视图。
23.图3是图2沿a-a线的剖视图。
24.图4是图2沿b-b线的剖视图。
25.图5是实施例的冷却机构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26.图6是实施例的注液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中标号为:
28.1-定模具;2-固定底架;3-动模具;4-弹性密封件;5-冷却机构;6-散热件;7-限位竖轴;8-锁紧件;9-注液件;10-侧固定件;11-吸热横管;12-弯管;13-l型管;14-注液漏斗;15-上倾斜流槽;16-上倾斜管;17-圆环部;18-下倾斜流槽;19-余液收集管;20-通孔;21-直线轴承;22-螺纹凸柱;23-旋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30.参考图1至图6所示的一种用于手工皂制作的冷凝成型治具,包括:
31.呈水平状态固定设置且由导热材质制成的定模具1,其顶部成型有用于容纳皂液的顶容纳槽,所述定模具1通过一个位于其底部的固定底架2悬空设置;
32.呈水平状态设置于定模具1正上方且由导热材质制成的动模具3,其底部成型有与顶容纳槽相对应的底容纳槽,所述定模具1顶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密封顶容纳槽和底容纳槽的弹性密封件4;
33.两个呈对称状态的冷却机构5,分别呈水平状态固定设置于定模具1的底部和动模具3的顶部,所述冷却机构5包括若干个呈竖直状态且水平间隔设置的散热件6和一个设置于若干个散热件6内的环形吸热管道;
34.若干根均匀设置于定模具1顶部的限位竖轴7,每个所述限位竖轴7均固定设置于定模具1的顶部且滑动设置于动模具3上;
35.锁紧件8,滑动设置于其中一根限位竖轴7上且锁紧件8的底部紧贴动模具3底部,其用于将动模具3锁定在定模具1上;
36.注液件9,插设于动模具3的外壁中且连通底容纳槽。
37.定模具1通过固定底架2呈悬空状态设置,对应冷却机构5固定设置于定模具1的底部同样呈悬空状态,动模具3通过若干根限位竖轴7滑动设置于定模具1上,当需要注液制作手工皂时,需要先将动模具3向下贴紧定模具1的顶部并压紧弹性密封件4,从而防止皂液从动模具3和定模具1的连接处流出,随后通过锁紧件8将动模具3彻底锁定在定模具1上无法上升,再将皂液从注液件9中注入顶容纳槽和底容纳槽内,注入皂液后即可通过冷却机构5不断吸取皂液中传出的热量。从而加速皂液的冷却。
38.所述散热件6为薄板状结构且由导热材质制成,定模具1的底部和动模具3的顶部均开设有若干个一一对应于对应散热件6的固定插槽,定模具1的底部和动模具3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对称状态且平行于密封件的侧固定件10,所述吸热管道固定设置于若干个散热件6和两侧的两个侧固定件10上。由于定模具1和动模具3均采用导入材质,皂液中的热量即可从上模具和下模具中快速传入若干个散热件6中并被吸热管道吸收,侧固定件10用于固定若干个散热件6和吸热管道。
39.所述吸热管道包括两组上下交错设置的圆柱管道,每组所述圆柱管道均包括若干个等间距设置的吸热横管11,两组圆柱管道的两个相邻管道间通过弯管12密封连接,两组圆柱管道的最外侧两个吸热横管11的同一端不连通弯管12而用于连接外部冷气输入设备,每根所述吸热横管11均横穿两个侧固定件10和若干个散热件6且与二者均固定连接。若干根吸热横管11配合弯管12能够增大外部冷气输入设备(图中未示出)中送入的冷气与若干个散热件6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有利于皂液中热量的快速散出。
40.所述注液件9包括一个l型管13和一个成型于l型管13一端的注液漏斗14,动模具3上开设有连通其顶部且呈圆柱状结构的上倾斜流槽15,动模具3顶部成型有沿上倾斜流槽15轴向用于连通上倾斜流槽15的上倾斜管16,所述l型管13远离注液漏斗14的一端插设于上倾斜流槽15和上倾斜管16中,l型管13该端外圆柱壁上成型有用于抵触上倾斜管16外端
的圆环部17,所述动模具3上还开设有连通上倾斜流槽15且斜向下连通动模具3对应侧侧壁的下倾斜流槽18,动模具3该侧侧壁上成型有沿下倾斜流槽18轴向且用于连通下倾斜流槽18的余液收集管19,所述l型管13远离注液漏斗14的一端外圆柱壁上开设有当l型管13另一端呈水平状态时连通下倾斜流槽18的通孔20,动模具3顶部开设有用于在l型管13靠近注液漏斗14的一端呈水平状态时承接注液漏斗14的限位沉槽。注液时将注液;漏斗移动使其离开限位沉槽中,此时通孔20因l型管13的对应端在上倾斜流槽15中旋转而并不对准下倾斜流槽18,将皂液从注液件9中注入后并填满顶容纳槽和底容纳槽后,再将注液漏斗14放入限位沉槽中使得通孔20对准下倾斜流槽18,并使用外部收集器皿收集从余液收集管19中流出的皂液,使得l型管13和下倾斜流槽18中的皂液尽可能流出,如此既不浪费皂液也不会因为皂液的凝固堵塞上倾斜流槽15和l型管13。
41.若干个所述限位竖轴7底部固定连接在定模具1顶部且若干个限位竖轴7位于弹性密封件4的外侧,所述动模具3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一一对应于限位竖轴7且与限位竖轴7滑动连接的直线轴承21。直线轴承21便于动模具3更好的在若干根限位竖轴7上滑动。
42.其中一根限位竖轴7的顶部成型有螺纹凸柱22,所述锁紧件8呈圆柱状下端开口结构且锁紧件8的下端与该限位竖轴7滑动连接,所述锁紧件8的内侧顶部成型有用于和螺纹凸柱22螺纹连接的旋接部23。需要锁定动模具3时使用锁紧件8的旋接部23旋紧在螺纹凸柱22上即可。
43.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或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1.一种用于手工皂制作的冷凝成型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呈水平状态固定设置且由导热材质制成的定模具(1),其顶部成型有用于容纳皂液的顶容纳槽,所述定模具(1)通过一个位于其底部的固定底架(2)悬空设置;呈水平状态设置于定模具(1)正上方且由导热材质制成的动模具(3),其底部成型有与顶容纳槽相对应的底容纳槽,所述定模具(1)顶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密封顶容纳槽和底容纳槽的弹性密封件(4);两个呈对称状态的冷却机构(5),分别呈水平状态固定设置于定模具(1)的底部和动模具(3)的顶部,所述冷却机构(5)包括若干个呈竖直状态且水平间隔设置的散热件(6)和一个设置于若干个散热件(6)内的环形吸热管道;若干根均匀设置于定模具(1)顶部的限位竖轴(7),每个所述限位竖轴(7)均固定设置于定模具(1)的顶部且滑动设置于动模具(3)上;锁紧件(8),滑动设置于其中一根限位竖轴(7)上且锁紧件(8)的底部紧贴动模具(3)底部,其用于将动模具(3)锁定在定模具(1)上;注液件(9),插设于动模具(3)的外壁中且连通底容纳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手工皂制作的冷凝成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6)为薄板状结构且由导热材质制成,定模具(1)的底部和动模具(3)的顶部均开设有若干个一一对应于对应散热件(6)的固定插槽,定模具(1)的底部和动模具(3)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对称状态且平行于密封件的侧固定件(10),所述吸热管道固定设置于若干个散热件(6)和两侧的两个侧固定件(10)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手工皂制作的冷凝成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管道包括两组上下交错设置的圆柱管道,每组所述圆柱管道均包括若干个等间距设置的吸热横管(11),两组圆柱管道的两个相邻管道间通过弯管(12)密封连接,两组圆柱管道的最外侧两个吸热横管(11)的同一端不连通弯管(12)而用于连接外部冷气输入设备,每根所述吸热横管(11)均横穿两个侧固定件(10)和若干个散热件(6)且与二者均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手工皂制作的冷凝成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件(9)包括一个l型管(13)和一个成型于l型管(13)一端的注液漏斗(14),动模具(3)上开设有连通其顶部且呈圆柱状结构的上倾斜流槽(15),动模具(3)顶部成型有沿上倾斜流槽(15)轴向用于连通上倾斜流槽(15)的上倾斜管(16),所述l型管(13)远离注液漏斗(14)的一端插设于上倾斜流槽(15)和上倾斜管(16)中,l型管(13)该端外圆柱壁上成型有用于抵触上倾斜管(16)外端的圆环部(17),所述动模具(3)上还开设有连通上倾斜流槽(15)且斜向下连通动模具(3)对应侧侧壁的下倾斜流槽(18),动模具(3)该侧侧壁上成型有沿下倾斜流槽(18)轴向且用于连通下倾斜流槽(18)的余液收集管(19),所述l型管(13)远离注液漏斗(14)的一端外圆柱壁上开设有当l型管(13)另一端呈水平状态时连通下倾斜流槽(18)的通孔(20),动模具(3)顶部开设有用于在l型管(13)靠近注液漏斗(14)的一端呈水平状态时承接注液漏斗(14)的限位沉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手工皂制作的冷凝成型治具,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限位竖轴(7)底部固定连接在定模具(1)顶部且若干个限位竖轴(7)位于弹性密封件(4)的外侧,所述动模具(3)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一一对应于限位竖轴(7)且与限位竖轴(7)滑动连接的直线轴承(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手工皂制作的冷凝成型治具,其特征在于,其中一根限位竖轴(7)的顶部成型有螺纹凸柱(22),所述锁紧件(8)呈圆柱状下端开口结构且锁紧件(8)的下端与该限位竖轴(7)滑动连接,所述锁紧件(8)的内侧顶部成型有用于和螺纹凸柱(22)螺纹连接的旋接部(23)。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涉及手工皂制作治具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手工皂制作的冷凝成型治具,包括定模具、固定底架、弹性密封件、动模具、两个冷却机构、若干根限位竖轴、锁紧件和注液件,定模具顶部成型有用于容纳皂液的顶容纳槽;动模具底部成型有与顶容纳槽相对应的底容纳槽;冷却机构包括若干个呈竖直状态且水平间隔设置的散热件和一个设置于若干个散热件内的环形吸热管道。其一,本实用新型采用冷却机构通过外接循环冷介质配合导热材质的定模具和动模具吸收皂液中的热量,效率更高;其二,本实用新型的注液件配合动模具上开设的两段通槽能够方便快速的将注液件中的皂液收集,避免的其中的皂液凝结堵塞注液管道。的皂液凝结堵塞注液管道。的皂液凝结堵塞注液管道。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清 张兰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倾镜日化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9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