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全封闭轻质防水帕灯的制作方法

allin2023-03-21  124



1.本实用新型属于帕灯领域,特别涉及到了一种防水帕灯的结构。


背景技术:

2.应用于演出市场的染色或者面光灯按照使用地点的不同分为两个种类:
3.一种是室内演出使用的不防水帕灯,具有散热孔,可以安装散热风扇,外壳较薄,便于搬运、拆卸、安装,使用方便,但是不能满足户外演出活动的使用;
4.一种是户外使用的防水帕灯,防水帕灯通过不设置散热孔、散热风扇,外壳设置为全封闭式的结构,以实现防雨;但是防水帕灯外壳非常厚重,导致帕灯的整体质量较重,不利于搬运、安装、运输,且其散热效果相对较差。
5.一种防水帕灯(申请号为cn201921614816.8),包括前盖、上防水胶条、下防水胶条、壳体、电池和后盖,所述壳体内部一侧设有前盖、上防水胶条、透镜压板和灯珠铝基板,所述前盖和透镜压板之间设有上防水胶条,所述透镜压板上设有若干透镜,所述壳体内部的另一侧设有下防水胶条、电池和后盖,所述后盖与壳体之间设有下防水胶条,所述前盖和后盖与壳体均采用螺栓连接,所述壳体外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提手和第二提手。该防水帕灯的散热通过透气阀进行散热,然而该种散热方式效果较差;而因为其散热效果差,所以壳体外侧环绕设置有密集的散热翅片(可见其附图),用于增大壳体的散热面积,基于布满壳体外侧的密集散热翅片的设置,大大增加了壳体的重量,且壳体上也并不存在有通风口或者进风口等通孔结构,导致帕灯的整体质量较重,不利于搬运、安装、运输。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全封闭轻质防水帕灯,该防水帕灯具有防水效果,且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散热效果好。
7.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全封闭轻质防水帕灯,该防水帕灯外壳为非全封闭式的结构,且外壳外侧无需固定散热翅片进行散热,相较于全封闭式的帕灯重量更轻,利于搬运、安装、运输。
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9.一种非全封闭轻质防水帕灯,该帕灯包括有后盖、壳体、发光组件、透光件,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安装空腔,所述后盖设置在壳体一端,所述透光件设置在壳体另一端,所述发光组件设置在安装空腔内,且发光组件与透光件位置对应;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或后盖上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安装空腔接通,所述壳体或后盖处设置有用于遮挡进风口的进风挡板,所述进风挡板与进风口对应,所述进风挡板侧边设置有第一进风引导口,所述第一进风引导口至进风口形成有用于引导空气气流的进风引导通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安装空腔接通,所述壳体上形成有用于将出风口处气流引导至外部以避免出风口直接显露于外的出风引导通道,所述出风引导通道与出风口接通;所述进风口至安装空腔至出风口形成气流流动的散热路径。
10.在该帕灯中,通过进风口和出风口的设置,使得进风口至安装空腔至出风口形成气流流动的散热路径,外部空气气流不停地通过进风口进入,顺着散热路线进行流动,并从出风口处排出,以带走安装空腔内的热量,进而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可以使得外壳外侧无需固定散热翅片进行散热;而基于非封闭式的进风口和出风口的设置,使得帕灯整体的重量更轻,结合外壳外侧无需固定散热翅片,相较于全封闭式的帕灯重量更轻,利于搬运、安装、运输。且基于进风挡板的设置,可以遮挡住进风口,并且通过进风挡板侧边的第一进风引导口,使得可以从进风挡板侧边将外部空气气流引导至进风口,避免进风口直接显露与外时,外部液体直接通过进风口进入安装空腔,进风挡板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隔绝外部液体的作用;而出风引导通道同样起到了隔绝外部液体直接通过出风口进入安装空腔的作用,使得该帕灯具有防水效果。
11.进一步的,所述后盖对应进风口处的侧面设置有复数个第一引导凸起,相邻两个第一引导凸起之间形成有凸起引导槽,所述第一进风引导口至凸起引导槽再至进风口形成有用于引导空气气流的进风引导通道。
12.进一步的,该帕灯还包括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设置在安装空腔内,且散热风扇位于发光组件侧边;所述安装空腔内设置有导风件,所述导风件内设置有导风通道,所述导风通道一端与进风口衔接,所述导风通道另一端与散热风扇衔接;所述进风口至导风通道再至散热风扇最后至出风口形成气流流动的所述散热路径。发光组件为现有技术,为可以进行发光的组件,如采用pcb 板和灯珠等结构实现;发光组件和散热风扇的供电结构均为现有技术,如通过外部电源供电。导风件的设置,可以更好地引导空气气流在安装空腔内的流动,使得空气气流能够更有效地带走安装空腔内的热量。
13.进一步的,所述发光组件一侧固定设置有散热板,所述发光组件另一侧与透光件位置对应;所述散热风扇位于散热板侧边。散热板的设置,有助于发光组件的散热。
14.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板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散热翅片,所述散热风扇位于两个以上的散热翅片侧边。散热翅片的设置,增大了散热板的散热面积,有助于发光组件的散热。
15.进一步的,两个相邻的散热翅片之间形成有第一翅片引导槽,所述第一翅片引导槽与出风口位置对应。第一翅片引导槽用于引导气流从出风口出去,并且增强散热翅片的散热效果。
16.进一步的,该帕灯还包括有前盖,所述前盖固定设置在壳体另一端,且透光件固定在前盖和壳体之间;所述透光件与壳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后盖和壳体之间也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的设置,使得透光件、后盖和壳体之间的密封防水性能更好。
17.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侧边固定设置有用于遮挡出风口的散热窗,所述散热窗位于出风口侧边;所述前盖上设置有将出风口处气流引导至外部的出风引导口,所述散热窗、壳体和前盖之间形成为出风引导空腔,出风引导空腔两端分别与出风引导口和出风口接通,所述出风引导口至出风引导空腔再至出风口形成为用于将出风口处气流引导至外部的所述出风引导通道。
18.进一步的,所述前盖和透光件之间合围形成有避让槽,所述出风引导口贯穿前盖的内侧,以与避让槽接通。
19.进一步的,所述前盖上设置有多个前盖引导凸起,两个相邻的前盖引导凸起之间形成有前盖引导凹槽,前盖引导凹槽的上端位于出风引导空腔内,且散热窗位于前盖引导
凹槽的上端侧面以遮挡前盖引导凹槽的上端;所述散热窗、壳体和前盖引导凹槽上端组合形成为出风引导空腔,所述前盖引导凹槽的下端与外界接通以形成为出风引导口。
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进风口和出风口的设置,使得进风口至安装空腔至出风口形成气流流动的散热路径,外部空气气流不停地通过进风口进入,顺着散热路线进行流动,并从出风口处排出,以带走安装空腔内的热量,进而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可以使得外壳外侧无需固定散热翅片进行散热;而基于非封闭式的进风口和出风口的设置,使得帕灯整体的重量更轻,结合外壳外侧无需固定散热翅片,相较于全封闭式的帕灯重量更轻,利于搬运、安装、运输。且基于进风挡板的设置,可以遮挡住进风口,并且通过进风挡板侧边的第一进风引导口,使得可以从进风挡板侧边将外部空气气流引导至进风口,避免进风口直接显露与外时,外部液体直接通过进风口进入安装空腔,进风挡板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隔绝外部液体的作用;而出风引导通道同样起到了隔绝外部液体直接通过出风口进入安装空腔的作用,使得该帕灯具有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隐藏了后盖和进风挡板的爆炸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部分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26.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7.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部分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28.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29.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0.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横向剖开的剖视图。
31.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纵向剖开的剖视图。
32.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后盖和进风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4.实施例1:
35.参见图1-5,一种非全封闭轻质防水帕灯,该帕灯包括有后盖a1、壳体a2、发光组件a3、透光件a4,所述壳体a2内设置有安装空腔a21,所述后盖a1 固定设置在壳体a2上端,所述透光件a4固定设置在壳体下端,所述发光组件 a3固定设置在安装空腔a21内,且发光组件a3与透光件a4位置对应,以使发光组件a3能通过透光件a4进行发光,透光件a4为玻璃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a1上设置有进风口a11,所述进风口a11与安装空腔a21接通,所述后盖a1上固定设置有用于遮挡进风口a11的进风挡板a5,所述进风挡板a5位于进风口a11上方,所述进风挡板a5侧边设置有第一进风引导口a51,所述第一进风引导口a51至进风口a11
形成有用于引导空气气流的进风引导通道a52;所述壳体a2上设置有出风口a22,所述出风口a22与安装空腔a21 接通,所述壳体a2上形成有用于将出风口a22处气流引导至外部以避免出风口a22直接显露于外的出风引导通道,所述出风引导通道与出风口a22接通;所述进风口a11至安装空腔a21至出风口a22形成气流流动的散热路径。在该帕灯中,是通过进风、出风引导通道实现防水,所以并非是全防水的,但是该防水帕灯也并非需要直接放入在水中使用;该帕灯通过合理使用是能够顺利适应大部分的使用场景。
36.进一步的,所述进风口a11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引导盖a12,所述第一引导盖a12对应第一进风引导口a5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进风引导口a13;所述第一进风引导口a51至第二进风引导口a13再至进风口a11形成有用于引导空气气流的进风引导通道a52。
37.进一步的,该帕灯还包括有散热风扇a7,所述散热风扇a7设置在安装空腔a21内,且散热风扇a7位于发光组件a3上侧;所述安装空腔a21内设置有导风件a8,所述导风件a8内设置有导风通道a81,所述导风通道a81上端与进风口a11衔接,所述导风通道a8下端与散热风扇a7衔接;所述进风口 a11至导风通道a81再至散热风扇a7最后至出风口a22形成气流流动的所述散热路径。
38.进一步的,所述导风件a8的导风通道a81内还设置有用于引导空气气流的导风凸起a82。
39.进一步的,所述发光组件a3一侧固定设置有散热板a31,所述发光组件 a3另一侧与透光件a4位置对应;所述散热风扇a7位于散热板a31侧边。
40.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板a31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散热翅片a32,所述散热风扇a7位于两个以上的散热翅片a32上侧。
41.进一步的,两个相邻的散热翅片a32之间形成有第一翅片引导槽a33,所述壳体a2的安装空腔a21内还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引导翅片a23,两个相邻的引导翅片a23之间形成有第二翅片引导槽a24,第一翅片引导槽a33一端与第二翅片引导槽a24衔接,所述第二翅片引导槽a24一端与出风口a22位置对应。具体的,两个以上的引导翅片a23及两个相邻的引导翅片a23之间形成有第二翅片引导槽a24是环绕设置在壳体a2位于安装空腔a21的内侧处的,第二翅片引导槽a24两端均与出风口a22位置对应。
42.进一步的,所述进风挡板a5与后盖a1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环a14;所述后盖a1和壳体a2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环a15,所述透光件a4与壳体a2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环a16。
43.进一步的,该帕灯还包括有前盖a9,所述前盖a9固定设置在壳体a2下端,且透光件a4固定在前盖a9和壳体a2之间。
44.进一步的,所述壳体a2侧边固定设置有用于遮挡出风口的散热窗a6,所述散热窗a6位于出风口a22侧边;所述前盖a9下侧设置有贯穿前盖a9的出风引导口a91,所述散热窗a6下端抵持在前盖a9上侧,所述散热窗a6、壳体a2和前盖a9之间形成为出风引导空腔a61,所述出风引导口a91至出风引导空腔a61再至出风口a22形成为用于将出风口a22处气流引导至外部的所述出风引导通道。
45.进一步的,所述进风挡板a5上固定设置有用于遮挡进风口a11的第二引导盖a53,所述第二引导盖a53下侧超于进风挡板a5下侧,且第二引导盖a53 下端与壳体a2侧面形成有进风间隙a54,所述进风间隙a54与进风口a11接通。
46.实施例2:
47.参见图6-8,参见图1-5,一种非全封闭轻质防水帕灯,该帕灯包括有后盖 b1、壳体b2、发光组件b3、透光件b4,所述壳体b2内设置有安装空腔b21,所述后盖b1固定设置在壳体b2上端,所述透光件b4固定设置在壳体下端,所述发光组件b3固定设置在安装空腔b21内,且发光组件b3与透光件b4位置对应,以使发光组件b3能通过透光件b4进行发光,透光件b4为玻璃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b1上设置有进风口b11,所述进风口b11与安装空腔 b21接通,所述后盖b1上固定设置有用于遮挡进风口b11的进风挡板b5,所述进风挡板b5位于进风口b11上方,所述进风挡板b5侧边设置有第一进风引导口b51,所述第一进风引导口b51至进风口b11形成有用于引导空气气流的进风引导通道b52;所述壳体b2上设置有出风口b22,所述出风口b22与安装空腔b21接通,所述壳体b2上形成有用于将出风口b22处气流引导至外部以避免出风口b22直接显露于外的出风引导通道,所述出风引导通道与出风口 b22接通;所述进风口b11至安装空腔b21至出风口b22形成气流流动的散热路径。在该帕灯中,是通过进风、出风引导通道实现防水,所以并非是全防水的,但是该防水帕灯也并非需要直接放入在水中使用;该帕灯通过合理使用是能够顺利适应大部分的使用场景。
48.进一步的,所述进风口b11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引导盖b12,所述第一引导盖b12对应第一进风引导口b5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进风引导口b13;所述第一进风引导口b51至第二进风引导口b13再至进风口b11形成有用于引导空气气流的进风引导通道b52。
49.进一步的,该帕灯还包括有散热风扇b7,所述散热风扇b7设置在安装空腔b21内,且散热风扇b7位于发光组件b3上侧;所述安装空腔b21内设置有导风件b8,所述导风件b8内设置有导风通道b81,所述导风通道b81上端与进风口b11衔接,所述导风通道b8下端与散热风扇b7衔接;所述进风口 b11至导风通道b81再至散热风扇b7最后至出风口b22形成气流流动的所述散热路径。
50.进一步的,所述导风件b8的导风通道b81内还设置有用于引导空气气流的导风凸起b82。
51.进一步的,所述发光组件b3一侧固定设置有散热板b31,所述发光组件 b3另一侧与透光件b4位置对应;所述散热风扇b7位于散热板b31侧边。
52.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板b31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散热翅片b32,所述散热风扇b7位于两个以上的散热翅片b32上侧。
53.进一步的,两个相邻的散热翅片b32之间形成有第一翅片引导槽b33,所述壳体b2的安装空腔b21内还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引导翅片b23,两个相邻的引导翅片b23之间形成有第二翅片引导槽b24,第一翅片引导槽b33一端与第二翅片引导槽b24衔接,所述第二翅片引导槽b24一端与出风口b22位置对应。具体的,两个以上的引导翅片b23及两个相邻的引导翅片b23之间形成有第二翅片引导槽b24是环绕设置在壳体b2位于安装空腔b21的内侧处的,第二翅片引导槽b24两端均与出风口b22位置对应。
54.进一步的,所述进风挡板b5与后盖b1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环b14;所述后盖b1和壳体b2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环b15,所述透光件b4与壳体b2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环b16。
55.所述出风引导通道倾斜设置在壳体b2内,且出风引导通道一端与出风口 b22接通,所述出风引导通道另一端贯穿壳体外侧形成为出风引导口b6。
56.进一步的,所述出风口b22数量为两个以上,散热翅片b32为三个以上,且三个以上的散热翅片b32所形成的第二翅片引导槽b24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第二翅片引导槽
b24一端分别与两个以上的出风口b22位置对应。
57.实施例3:
58.参见图9-12,一种非全封闭轻质防水帕灯,该帕灯包括有后盖c1、壳体 c2、发光组件c3、透光件c4,所述壳体c2内设置有安装空腔c21,所述后盖c1固定设置在壳体c2上端,所述透光件c4固定设置在壳体下端,所述发光组件c3固定设置在安装空腔c21内,且发光组件c3与透光件c4位置对应,以使发光组件c3能通过透光件c4进行发光,透光件c4为玻璃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c1与壳体之间形成有用于进风的进风口c11,所述进风口c11 与安装空腔c21接通,所述后盖c1上固定设置有用于遮挡进风口c11的进风挡板c5,所述进风挡板c5位于进风口c11侧边,所述进风挡板c5侧边设置有第一进风引导口c51,所述第一进风引导口c51至进风口c11形成有用于引导空气气流的进风引导通道c52;所述壳体c2上设置有出风口c22,所述出风口c22与安装空腔c21接通,所述壳体c2上形成有用于将出风口c22处气流引导至外部以避免出风口c22直接显露于外的出风引导通道,所述出风引导通道与出风口c22接通;所述进风口c11至安装空腔c21至出风口c22形成气流流动的散热路径。在该帕灯中,是通过进风、出风引导通道实现防水,所以并非是全防水的,但是该防水帕灯也并非需要直接放入在水中使用;该帕灯通过合理使用是能够顺利适应大部分的使用场景。
59.进一步的,所述后盖c1对应进风口处的侧面设置有复数个第一引导凸起 c12,相邻两个第一引导凸起c12之间形成有凸起引导槽c13,所述第一进风引导口c51至凸起引导槽c13再至进风口c11形成有用于引导空气气流的进风引导通道c52。
60.进一步的,该帕灯还包括有散热风扇c7,所述散热风扇c7设置在安装空腔c21内,且散热风扇c7位于发光组件c3上侧;所述安装空腔c21内设置有导风件c8,所述导风件c8内设置有导风通道c81,所述导风通道c81上端与进风口c11衔接,所述导风通道c8下端与散热风扇c7衔接;所述进风口 c11至导风通道c81再至散热风扇c7最后至出风口c22形成气流流动的所述散热路径。
61.进一步的,所述发光组件c3一侧固定设置有散热板c31,所述发光组件 c3另一侧与透光件c4位置对应;所述散热风扇c7位于散热板c31侧边。
62.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板c31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散热翅片c32,所述散热风扇c7位于两个以上的散热翅片c32上侧。
63.进一步的,两个相邻的散热翅片c32之间形成有第一翅片引导槽c33,所述第一翅片引导槽c33与出风口c22位置对应。
64.进一步的,该帕灯还包括有前盖c9,所述前盖c9固定设置在壳体c2下端,且透光件c4固定在前盖c9和壳体c2之间。
65.进一步的,所述壳体c2侧边固定设置有用于遮挡出风口的散热窗c6,所述散热窗c6位于出风口c22侧边;所述前盖c9上设置有将出风口处气流引导至外部的出风引导口,所述散热窗c6下端连接在前盖c9上侧,所述散热窗 c6、壳体c2和前盖c9之间形成为出风引导空腔c61,出风引导空腔c61两端分别与出风引导口和出风口c22接通,所述出风引导口至出风引导空腔c61 再至出风口c22形成为用于将出风口c22处气流引导至外部的所述出风引导通道。
66.进一步的,存在有两个散热窗c6,且前盖c9上设置有两种出风引导口,分别为第一出风引导口c91和第二出风引导口c95;所述前盖c9和透光件c4 之间合围形成有与外界接
通的避让槽c94,所述第一出风引导口c91贯穿前盖 c9的内侧,以与避让槽c94接通。
67.进一步的,所述前盖c9上设置有多个前盖引导凸起c92,两个相邻的前盖引导凸起c92之间形成有前盖引导凹槽c93,前盖引导凹槽c93的上端位于出风引导空腔c61内,且散热窗c6位于前盖引导凹槽c93的上端侧面以遮挡前盖引导凹槽c93的上端;所述散热窗c6、壳体c2和前盖引导凹槽c93上端之间组合形成为出风引导空腔c61,所述前盖引导凹槽c93的下端与外界接通以形成为第二出风引导口c95。
68.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非全封闭轻质防水帕灯,该帕灯包括有后盖、壳体、发光组件、透光件,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安装空腔,所述后盖设置在壳体一端,所述透光件设置在壳体另一端,所述发光组件设置在安装空腔内,且发光组件与透光件位置对应;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或后盖上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安装空腔接通,所述壳体或后盖处设置有用于遮挡进风口的进风挡板,所述进风挡板与进风口对应,所述进风挡板侧边设置有第一进风引导口,所述第一进风引导口至进风口形成有用于引导空气气流的进风引导通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安装空腔接通,所述壳体上形成有用于将出风口处气流引导至外部以避免出风口直接显露于外的出风引导通道,所述出风引导通道与出风口接通;所述进风口至安装空腔至出风口形成气流流动的散热路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全封闭轻质防水帕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对应进风口处的侧面设置有复数个第一引导凸起,相邻两个第一引导凸起之间形成有凸起引导槽,所述第一进风引导口至凸起引导槽再至进风口形成有用于引导空气气流的进风引导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全封闭轻质防水帕灯,其特征在于,该帕灯还包括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设置在安装空腔内,且散热风扇位于发光组件侧边;所述安装空腔内设置有导风件,所述导风件内设置有导风通道,所述导风通道一端与进风口衔接,所述导风通道另一端与散热风扇衔接;所述进风口至导风通道再至散热风扇最后至出风口形成气流流动的所述散热路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非全封闭轻质防水帕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一侧固定设置有散热板,所述发光组件另一侧与透光件位置对应;所述散热风扇位于散热板侧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非全封闭轻质防水帕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散热翅片,所述散热风扇位于两个以上的散热翅片侧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非全封闭轻质防水帕灯,其特征在于,两个相邻的散热翅片之间形成有第一翅片引导槽,所述第一翅片引导槽与出风口位置对应。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全封闭轻质防水帕灯,其特征在于,该帕灯还包括有前盖,所述前盖固定设置在壳体另一端,且透光件固定在前盖和壳体之间;所述透光件与壳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后盖和壳体之间也设置有密封圈。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非全封闭轻质防水帕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侧边固定设置有用于遮挡出风口的散热窗,所述散热窗位于出风口侧边;所述前盖上设置有将出风口处气流引导至外部的出风引导口,所述散热窗、壳体和前盖之间形成为出风引导空腔,出风引导空腔两端分别与出风引导口和出风口接通,所述出风引导口至出风引导空腔再至出风口形成为用于将出风口处气流引导至外部的所述出风引导通道。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非全封闭轻质防水帕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和透光件之间合围形成有避让槽,所述出风引导口贯穿前盖的内侧,以与避让槽接通。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非全封闭轻质防水帕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上设置有多个前盖引导凸起,两个相邻的前盖引导凸起之间形成有前盖引导凹槽,前盖引导凹槽的上端位于出风引导空腔内,且散热窗位于前盖引导凹槽的上端侧面以遮挡前盖引导凹槽的上端;所述散热窗、壳体和前盖引导凹槽上端组合形成为出风引导空腔,所述前盖引导凹槽的下端与外界接通以形成为出风引导口。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帕灯领域,特别涉及到了一种非全封闭轻质防水帕灯,该帕灯包括有后盖、壳体、发光组件、透光件,壳体内设置有安装空腔,后盖设置在壳体一端,透光件设置在壳体另一端,发光组件设置在安装空腔内,且发光组件与透光件位置对应;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进风口与安装空腔接通,后盖上设置有用于遮挡进风口的进风挡板,所述进风挡板与进风口对应,进风挡板侧边设置有第一进风引导口,第一进风引导口至进风口形成有进风引导通道;壳体上设置有出风口,出风口与安装空腔接通,壳体上形成有出风引导通道,出风引导通道与出风口接通。在该帕灯中,相较于全封闭式的帕灯重量更轻,利于搬运、安装、运输。且该帕灯具有防水效果。运输。且该帕灯具有防水效果。运输。且该帕灯具有防水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 李成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和联国际精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14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705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