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蒸汽冷凝水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蒸汽冷凝水自动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2.化纤锦纶6聚合厂生产过程中,会有大量的蒸汽冷凝水产生。冷凝水是指水蒸气(即气态水)经过冷凝过程形成的液态水,就是冷凝水。这些冷凝水再通过输送系统送入冷凝水储存槽中。目前是采用气动浮球冷凝水回收泵来输送冷凝水。该泵优点是无电动机,省了电力;但缺点也十分明显:1、该输送泵不能连续作业是间歇作业,在间歇的时候会发生冷凝水收集槽满水溢流的情况,使冷凝水浪费掉。2、需外接压缩空气或蒸汽作为动力源,一旦泵内的排气阀发生故障,不能进行排气工作,就会在泵腔内产生气阻,致使冷凝水无法进入泵内,冷凝水输送被迫停止;同样,若泵腔内供气阀不能进行供气工作,泵腔内建立不了有效的送水压力,那么泵内的冷凝水输送也会被迫停止。3、泵腔内浮球易发生破裂或其支撑杆断裂现象,造成泵不能进行输送冷凝水。4、上述的泵内易发生故障的零件一般是非标件,难以配对更换,对泵的检修维护工作造成困难,使车间蒸汽冷凝水输送流程瘫痪停止。而一旦蒸汽冷凝水无法及时输送,就只能手动直接排放,这样会造成车间水资源的浪费,生产成本升高。而若蒸汽冷凝水没有及时手动排放,还会造成车间各蒸汽加热器发生工艺温度失控,发生生产异常事故,使产品质量不稳定,工厂经济效益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蒸汽冷凝水自动输送系统,根据冷凝水收集槽的水位,自动输送冷凝水,防止冷凝水收集槽发生满水溢流的情况。
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蒸汽冷凝水自动输送系统,包括:
5.蒸汽冷凝水收集槽、入水管、出水管、排放阀、进水阀、电动水泵、自动控制阀、第一输送管、第二输送管、第一液位计、第二液位计与蒸汽冷凝水储存槽;
6.所述蒸汽冷凝水收集槽的顶部与所述入水管连通,所述蒸汽冷凝水收集槽的底部与所述出水管的上端连通,所述出水管的下端与所述排放阀的入口、所述进水阀的入口连通,所述进水阀的出口与所述电动水泵的入口连通,所述电动水泵的出口与所述第一输送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输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自动控制阀的入口连通,所述自动控制阀的出口与所述第二输送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输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蒸汽冷凝水储存槽的顶部连通;
7.所述第一液位计固设于所述蒸汽冷凝水收集槽的外侧壁,所述第一液位计的顶部固设有第一液位开关,所述第一液位计的底部固设有第二液位开关,所述第二液位计固设于所述蒸汽冷凝水储存槽的外侧壁,所述第二液位计的顶部固设有第三液位开关,所述第一液位开关、第二液位开关、第三液位开关均与所述电动水泵电连接,所述电动水泵还与所述自动控制阀电连接。
8.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手动阀门与第二手动阀门,所述第一手动阀门的入口与所述第一输送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手动阀门的出口与所述自动控制阀门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二手动阀门的入口与所述自动控制阀门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二手动阀门的出口与所述第二输送管的一端连通。
9.进一步地,还包括:旁通阀,所述旁通阀的入口与所述第一输送管连通,所述旁通阀的出口与所述第二输送管连通。
10.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安全阀、第二安全阀、第一排气管与第二排气管,第一排气管的下端与所述蒸汽冷凝水收集槽的顶部连通,所述第一排气管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安全阀连通,所述第二排气管的下端与所述蒸汽冷凝水储存槽的顶部连通,所述第二排气管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安全阀连通。
11.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压力表与第二压力表,所述第一压力表安装于所述第一输送管,所述第二压力表安装于所述蒸汽冷凝水储存槽的顶部。
12.进一步地,还包括:溢流管与溢流阀,所述溢流管的一端与所述蒸汽冷凝水收集槽的顶部连通,所述溢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溢流阀连通。
13.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三排气管与排气阀,所述第三排气管的一端与所述蒸汽冷凝水储存槽的顶部连通,所述第三排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排气阀连通。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液位计与所述第二液位计均是磁翻板式液位计。
15.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第一液位开关与第二液位开关分别控制电动水泵的启动状态与关闭状态,根据冷凝水收集槽的水位,自动输送冷凝水,防止冷凝水收集槽发生满水溢流的情况,还保证了冷凝水收集槽的水位稳定,大幅减少了手动直接排放冷凝水的事故发生,避免浪费冷凝水,保证了生产成本,提升了工厂经济效益。2、第三液位开关控制电动水泵的关闭状态,防止冷凝水储存槽中的冷凝水过多的情况,保证了蒸汽冷凝水收集槽和冷凝水储存槽的水位自动调节。3、通过电动水泵,将较小压力的蒸汽冷凝水收集槽中的冷凝水泵送到较大压力的冷凝水储存槽中,电动水泵起到增压的作用,关闭的自动控制阀起到锁住压力传递的作用。4、当自动控制阀发生故障需检修时,打开旁通阀输送冷凝水。5、第一安全阀保持蒸汽冷凝水收集槽的气压正常,第二安全阀保持蒸汽冷凝水储存槽的气压正常。6、在电动水泵发生故障需检修时,手动打开排放阀和手动打开溢流阀可排出蒸汽冷凝水收集槽中过多的冷凝水。7、当冷凝水储槽中的压力偏高时,可手动打开排气阀进行排气操作。
附图说明
16.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蒸汽冷凝水自动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液位开关、第二液位开关与蒸汽冷凝水收集槽的位置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三液位开关与蒸汽冷凝水储存槽的位置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电动水泵与各器件的电连接示意图。
21.附图标记:蒸汽冷凝水收集槽1;入水管11;出水管12;排放阀13;进水阀14;第一安全阀15;第一排气管16;溢流管17;溢流阀18;电动水泵2;自动控制阀3;旁通阀31;第一输送
管4;第一手动阀门41;第一压力表42;第二输送管5;第二手动阀门51;第一液位计6;第一液位开关61;第二液位开关62;第二液位计7;第三液位开关71;蒸汽冷凝水储存槽8;排水管81;另一排放阀82;另一电动水泵83;第二安全阀84;第二排气管85;第二压力表86;第三排气管87;排气阀88。
具体实施方式
2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蒸汽冷凝水自动输送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气动浮球冷凝水回收泵输送蒸汽冷凝水的缺点,实现了防止冷凝水收集槽发生满水溢流的情况的技术效果。
2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缺点,总体思路如下:第一液位计显示蒸汽冷凝水收集槽的液位情况,蒸汽冷凝水收集槽的液位被第一液位开关检测到时,电动水泵启动,电动控制阀开启,将蒸汽冷凝水收集槽的冷凝水泵送到蒸汽冷凝水储存槽中,蒸汽冷凝水储存槽的压力大于蒸汽冷凝水收集槽,蒸汽冷凝水储存槽的容量大于蒸汽冷凝水收集槽;蒸汽冷凝水收集槽的液位被第二液位开关检测到时,电动水泵停止,电动控制阀关闭;如此不断地自动进行冷凝水输送作业。当蒸汽冷凝水储存槽的液位被第三液位开关检测时,电动水泵停止,电动控制阀关闭,避免蒸汽冷凝水储存槽中的冷凝水过量。
24.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25.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26.一种蒸汽冷凝水自动输送系统,包括:蒸汽冷凝水收集槽1、入水管11、出水管12、排放阀13、进水阀14、电动水泵2、自动控制阀3、第一输送管4、第二输送管5、第一液位计6、第二液位计7与蒸汽冷凝水储存槽8;所述第一液位计6与所述第二液位计7均是磁翻板式液位计,磁翻板式液位计的液位显示更加清晰醒目。蒸汽冷凝水储存槽8的容量大于蒸汽冷凝水收集槽1,蒸汽冷凝水储存槽8的压力大于蒸汽冷凝水收集槽1。
27.所述蒸汽冷凝水收集槽1的顶部与所述入水管11连通,化纤锦纶6聚合厂生产过程中生产的3bar以下的蒸汽冷凝水由入水管11进入蒸汽冷凝水收集槽1。在蒸汽冷凝水收集槽1中的一部分蒸汽经过冷凝过程形成液态的冷凝水。所述蒸汽冷凝水收集槽1的底部与所述出水管12的上端连通,所述出水管12的下端与所述排放阀13的入口、所述进水阀14的入口连通,所述进水阀14的出口与所述电动水泵2的入口连通,所述电动水泵2的出口与所述第一输送管4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输送管4的另一端与所述自动控制阀3的入口连通,所述自动控制阀3的出口与所述第二输送管5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输送管5的另一端与所述蒸汽冷凝水储存槽8的顶部连通;蒸汽冷凝水储存槽8是储存了3bar以上的蒸汽冷凝水,通过电动水泵2,将较小压力的蒸汽冷凝水收集槽1中的冷凝水通过泵送到较大压力的冷凝水储存槽中,电动水泵2起到增压的作用。当电动水泵2停止工作时,自动控制阀3也处于关闭状态,这样自动控制阀3起到锁住压力传递的作用,即蒸汽冷凝水储存槽8的较大的压力不会传递到电动水泵2,从而保护电动水泵2。在电动水泵2工作前,手动关闭排放阀13,再打开进水阀14;当电动水泵2发生故障需检修前,手动关闭进水阀14,观察第一液位计6的液位情况,在液位到达第一液位计6的顶部时,手动打开排放阀13和手动打开溢流阀18,防止蒸汽冷凝水收集槽1中冷凝水过多。
28.蒸汽冷凝水储存槽8的底部与排水管81连通,排水管81与另一电动水泵83连通,排水管81安装有另一排放阀82;在蒸汽冷凝水储存槽8中的冷凝水存足够后,通过另一电动水泵83输送到现有的工厂回收装置被处理掉。观察第二液位计7,水位达到第二液位计7的底部时,关闭另一排放阀82以及另一电动水泵83。蒸汽冷凝水储存槽8中的3bar以上的冷凝水温度很高,超过水的100℃沸点,一部分的冷凝水会形成蒸汽。
29.所述第一液位计6固设于所述蒸汽冷凝水收集槽1的外侧壁,所述第一液位计6的顶部固设有第一液位开关61,所述第一液位计6的底部固设有第二液位开关62,所述第二液位计7固设于所述蒸汽冷凝水储存槽8的外侧壁,所述第二液位计7的顶部固设有第三液位开关71,所述第一液位开关61、第二液位开关62、第三液位开关71均与所述电动水泵2电连接,所述电动水泵2还与所述自动控制阀3电连接。当蒸汽冷凝水收集槽1中的水位达到第一液位开关61的位置时,第一液位开关61发送启动信号给电动水泵2,电动水泵2启动,并将启动信号传输给自动控制阀3,自动控制阀3则自动打开;这时蒸汽冷凝水中的冷凝水就被泵送到蒸汽冷凝水储存槽8里。当蒸汽冷凝水收集槽1中的水位下降到第二液位开关62的位置时,第二液位开关62发送停止信号给电动水泵2,电动水泵2停止,并将停止信号传输给自动控制阀3,自动控制阀3则自动关闭。如此不断地自动进行冷凝水输送作业,当蒸汽冷凝水储存槽8中的水位上升到第三液位开关71的位置时,第三液位开关71发送关闭信号给电动水泵2,电动水泵2停止,并将关闭信号传输给自动控制阀3,自动控制阀3自动关闭。第三液位开关71的优先级大于第一液位开关61,当蒸汽冷凝水储存槽8中的水位上升到第三液位开关71的位置时,即便蒸汽冷凝水收集槽1中的水位上升到第一液位开关61的位置,电动水泵2也不会启动,自动控制阀3也不会打开。
30.第一手动阀门41与第二手动阀门51,所述第一手动阀门41的入口与所述第一输送管4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手动阀门41的出口与所述自动控制阀3门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二手动阀门51的入口与所述自动控制阀3门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二手动阀门51的出口与所述第二输送管5的一端连通。在电动水泵2发生故障需检修时,关闭第一手动阀门41与第二手动阀门51,从而防止第一输送管4与第二输送管5的冷凝水流到自动控制阀3的位置。
31.旁通阀31,所述旁通阀31的入口与所述第一输送管4连通,所述旁通阀31的出口与所述第二输送管5连通。在自动控制阀3发生故障需检修时,可手动打开旁通阀31,配合电动水泵2进行冷凝水的输送作业。
32.第一安全阀15、第二安全阀84、第一排气管16与第二排气管85,第一排气管16的下端与所述蒸汽冷凝水收集槽1的顶部连通,所述第一排气管16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安全阀15连通,所述第二排气管85的下端与所述蒸汽冷凝水储存槽8的顶部连通,所述第二排气管85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安全阀84连通。当蒸汽冷凝水收集槽1的压力达到第一安全阀15的排气压力额定值时,第一安全阀15会自动排气,以保持蒸汽冷凝水收集槽1的压力正常。当蒸汽冷凝水储存槽8的压力达到第二安全阀84的排气压力额定值时,第二安全阀84会自动排气,以保持蒸汽冷凝水储存槽8的压力正常。
33.第一压力表42与第二压力表86,所述第一压力表42安装于所述第一输送管4,所述第二压力表86安装于所述蒸汽冷凝水储存槽8的顶部。第一压力表42用于检测第一输送管4的压力,第二压力表86用于检测蒸汽冷凝水储存槽8的压力,便于工作人员了解压力情况。
34.溢流管17与溢流阀18,所述溢流管17的一端与所述蒸汽冷凝水收集槽1的顶部连
通,所述溢流管17的另一端与所述溢流阀18连通。工作人员通过第一液位计6观察到蒸汽冷凝水收集槽1的冷凝水的水位过高,又不能通过电动水泵2或者排放阀13及时排出冷凝水时,工作人员打开溢流阀18,将蒸汽冷凝水收集槽1溢出的冷凝水排出。
35.第三排气管87与排气阀88,所述第三排气管87的一端与所述蒸汽冷凝水储存槽8的顶部连通,所述第三排气管87的另一端与所述排气阀88连通。当工作人员观察到第二压力表86的压力数值过大时,打开排气阀88进行蒸汽冷凝水储存槽8的排气操作。
36.本实用新型的蒸汽冷凝水自动输送系统的工作方式:关闭溢流阀18、排放阀13、旁通阀31以及排气阀88,打开进水阀14、第一手动阀门41、第二手动阀门51;然后化纤锦纶6聚合厂生产过程中生产的3bar以下的蒸汽冷凝水由入水管11进入蒸汽冷凝水收集槽1,通过第一液位计6可观察到蒸汽冷凝水收集槽1中的水位不断上升,到达第一液位开关61的位置时,电动水泵2启动并且自动控制阀3打开,电动水泵2将冷凝水增压并泵送到3bar以上的蒸汽冷凝水储存槽8;通过第一液位计6可观察到蒸汽冷凝水收集槽1的水位不断下降,当到达第二液位开关62的位置时,电动水泵2停止并且自动控制阀3关闭;如此不断地进行冷凝水的输送作业。通过第二液位计7可观察到蒸汽冷凝水储存槽8的水位不断上升,当到达第三液位开关71的位置时,电动水泵2停止并且自动控制阀3关闭,停止冷凝水的输送作业。最后蒸汽冷凝水储存槽8的冷凝水被输送到现有的工厂回收装置被处理掉。
37.本实用新型的蒸汽冷凝水自动输送系统,操作过程简单方便,实现冷凝水连续自动输送,而且系统结构简单,检修维护便捷。冷凝水的水位的自动控制保证了蒸汽冷凝水收集槽1和蒸汽冷凝水储槽的水位自动调节,有效防止了其满水溢流情况的发生;而手动直接排放冷凝水的事故发生率也大幅减少,保证了车间各蒸汽加热器工艺温度的稳定,进而保证了工厂生产成本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提升了工厂经济效益。
38.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1.一种蒸汽冷凝水自动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蒸汽冷凝水收集槽、入水管、出水管、排放阀、进水阀、电动水泵、自动控制阀、第一输送管、第二输送管、第一液位计、第二液位计与蒸汽冷凝水储存槽;所述蒸汽冷凝水收集槽的顶部与所述入水管连通,所述蒸汽冷凝水收集槽的底部与所述出水管的上端连通,所述出水管的下端与所述排放阀的入口、所述进水阀的入口连通,所述进水阀的出口与所述电动水泵的入口连通,所述电动水泵的出口与所述第一输送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输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自动控制阀的入口连通,所述自动控制阀的出口与所述第二输送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输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蒸汽冷凝水储存槽的顶部连通;所述第一液位计固设于所述蒸汽冷凝水收集槽的外侧壁,所述第一液位计的顶部固设有第一液位开关,所述第一液位计的底部固设有第二液位开关,所述第二液位计固设于所述蒸汽冷凝水储存槽的外侧壁,所述第二液位计的顶部固设有第三液位开关,所述第一液位开关、第二液位开关、第三液位开关均与所述电动水泵电连接,所述电动水泵还与所述自动控制阀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汽冷凝水自动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手动阀门与第二手动阀门,所述第一手动阀门的入口与所述第一输送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手动阀门的出口与所述自动控制阀门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二手动阀门的入口与所述自动控制阀门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二手动阀门的出口与所述第二输送管的一端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蒸汽冷凝水自动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旁通阀,所述旁通阀的入口与所述第一输送管连通,所述旁通阀的出口与所述第二输送管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汽冷凝水自动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安全阀、第二安全阀、第一排气管与第二排气管,第一排气管的下端与所述蒸汽冷凝水收集槽的顶部连通,所述第一排气管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安全阀连通,所述第二排气管的下端与所述蒸汽冷凝水储存槽的顶部连通,所述第二排气管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安全阀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汽冷凝水自动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压力表与第二压力表,所述第一压力表安装于所述第一输送管,所述第二压力表安装于所述蒸汽冷凝水储存槽的顶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汽冷凝水自动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溢流管与溢流阀,所述溢流管的一端与所述蒸汽冷凝水收集槽的顶部连通,所述溢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溢流阀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汽冷凝水自动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排气管与排气阀,所述第三排气管的一端与所述蒸汽冷凝水储存槽的顶部连通,所述第三排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排气阀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汽冷凝水自动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位计与所述第二液位计均是磁翻板式液位计。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蒸汽冷凝水自动输送系统,包括:第一液位计固设于蒸汽冷凝水收集槽的外侧壁,第一液位计的顶部固设有第一液位开关,第一液位计的底部固设有第二液位开关,第二液位计固设于蒸汽冷凝水储存槽的外侧壁,第二液位计的顶部固设有第三液位开关,第一液位开关、第二液位开关、第三液位开关均与电动水泵电连接,电动水泵还与自动控制阀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第一液位开关与第二液位开关分别控制电动水泵的启动状态与关闭状态,根据冷凝水收集槽的水位,自动输送冷凝水,防止冷凝水收集槽发生满水溢流的情况,还保证了冷凝水收集槽的水位稳定,大幅减少了手动直接排放冷凝水的事故发生,避免浪费冷凝水,保证了生产成本。证了生产成本。证了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陈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乐力恒锦纶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14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