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舒适度测量方法、装置、空调控制方法、设备及介质

allin2023-03-22  116



1.本发明涉及热舒适度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舒适度测量方法、装置、空调控制方法、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2.目前,人体热舒适度评价方法(pmv)根据影响人体热舒适度的六个因素来建立预估模型,但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对室内参数稳定,且热环境均匀分布的空间进行热舒适度评价,不适用于室内热环境分布不均,或不同位置的个体热舒适度感受存在差异化的情况。
3.相关技术中,通过可穿戴设备获取的个体生理特征来解决个体热舒适度感受差异化的问题。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无法限定公共空间内的所有个体均佩戴可穿戴设备,因此上述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热舒适度测量方法、装置、空调控制方法、设备及介质,能够提高个体热舒适度测量方法的适用性。
5.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热舒适度测量方法,所述热舒适度测量方法应用于热舒适度测量装置,所述热舒适度测量装置用于在待测区域内移动;所述热舒适度测量方法包括:获取所述待测区域内个体的样本热舒适度,并获取所述个体的目标坐标信息;更新位姿信息,以获取多个所述样本热舒适度和多个所述目标坐标信息;根据多个所述样本热舒适度和多个所述目标坐标信息得到所述待测区域的目标热舒适度分布图。
6.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热舒适度测量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能够在待测区域中进行移动的热舒适度测量装置,获取待测区域中多个个体的样本热舒适度和目标坐标信息,从而根据多个样本热舒适度和多个目标坐标信息构建待测区域的目标热舒适度分布图。由此可知,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热舒适测量方法避免了通过个体所佩戴的可穿戴设备获取样本热舒适度,即降低了与个体的交互,从而提高了该热舒适度测量方法的适用性。
7.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获取所述待测区域内个体的样本热舒适度,包括:获取所述个体的特征信息,并获取所述个体的温度信息;获取所述个体所在区域的环境信息;根据所述特征信息、温度信息和所述环境信息得到所述样本热舒适度。
8.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环境信息包括环境湿度、环境温度、环境风速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获取所述个体的特征信息,包括:获取样本图像;对所述样本图像进行识别,确定所述样本图像包含预设标签,将所述样本图像标定为目标图像;根据所述目标图像得到所述特征信息;其中,所述特征信息包括年龄信息、躯干信息、衣着信息、性别信息、体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获取所述个体的目标坐标信息,包括:根据多个所述样本图像和对应的所述位姿信息得到所述待测区域的区域地图;根据所述位姿信息和区域地图得到坐标转换关系;获取所述个体的深度图像,根据所述深度图像得到所述个体相对于所述热舒适度测量装置的样本坐标信息;根据所述样本坐标信息、所述坐标转换关系和对应的所述位姿信息得到所述个体相对于所述待测区域的所述目标坐标信息。
11.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热舒适度测量装置,包括:承载件;信息获取模块,所述信息获取模块设置于所述承载件上,所述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测区域内个体的个体信息;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设置于所述承载件上,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信息获取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个体信息得到所述个体的样本热舒适度和目标坐标信息;移动模块,所述移动模块与所述承载件连接,所述移动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承载件在所述待测区域内移动,以使所述信息获取模块获取多个所述个体信息;其中,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多个所述个体信息得到多个所述样本热舒适度和多个所述目标坐标信息,并根据多个所述样本热舒适度和多个所述目标坐标信息得到所述目标热舒适度分布图。
12.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个体信息包括样本图像、温度信息、环境信息和深度图像;所述信息获取模块包括:摄像单元,所述摄像单元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摄像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样本图像;红外热成像单元,所述红外热成像单元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红外热成像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温度信息;环境感知单元,所述环境感知单元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环境感知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环境信息;其中,所述环境信息包括环境温度、环境湿度、环境风速中的至少一种;深度相机,所述深度相机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深度相机用于获取所述个体的深度图像。
13.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空调控制方法,待测区域包括多个子区域,所述空调控制方法包括:根据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热舒适度测量方法获取所述目标热舒适度分布图;根据所述目标热舒适度分布图获取每一个所述子区域在预设周期内的平均热舒适度;根据所述平均热舒适度和预设范围控制对应的所述子区域的区域温度、区域风速中的至少一种。
14.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至少一个程序;当所述至少一个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实现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热舒适度测量方法。
15.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处理器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指令在由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热舒适度测量方法。
16.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18.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热舒适度测量方法的一流程示意图;
19.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热舒适度测量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20.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热舒适度测量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21.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热舒适度测量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22.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空调控制方法的一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4.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以上,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26.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7.本发明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28.参照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舒适度测量方法,该热舒适度测量方法应用于热舒适度测量装置,热舒适度测量装置用于在待测区域内移动。热舒适度测量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有步骤:
29.s110、获取待测区域内个体的样本热舒适度,并获取个体的目标坐标信息;
30.s120、更新位姿信息,以获取多个样本热舒适度和多个目标坐标信息;
31.s130、根据多个样本热舒适度和多个目标坐标信息得到待测区域的目标热舒适度分布图。
32.可以理解的是,热舒适度测量装置为可以根据预设程序在待测区域内进行移动的装置。个体包括活动范围在待测区域内的人体、动物体等,对此本技术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待测区域包括包含有个体的子区域和未包含有个体的子区域,热舒适度测量装置通过在待测区域中移动,以移动至包含有个体的子区域中,从而根据设置于热舒适度测量装置中的信息获取模块获取个体的个体信息。热舒适度测量装置对该个体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以得到个体的样本热舒适度和目标热舒适度。其中,个体信息包括进行分析处理操作后能够得到直接或间接影响个体热舒适度感受的信息。
33.控制热舒适度测量装置在待测区域中的不同子区域移动,以得到多个个体的个体信息,进而得到多个个体的样本热舒适度信息和目标坐标信息。根据多个目标坐标信息,以
及每一个目标坐标信息对应的样本热舒适度,即可构建得到待测区域的目标热舒适度分布图。其中,目标坐标信息表示个体在以待测区域为参考坐标系中的位置信息,目标热舒适度分布图用于表征待测区域内个体样本热舒适度基于目标坐标信息的分布情况。
3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热舒适度测量方法通过能够在待测区域中进行移动的热舒适度测量装置,获取待测区域中多个个体的样本热舒适度和目标坐标信息,从而根据多个样本热舒适度和多个目标坐标信息构建待测区域的目标热舒适度分布图。由此可知,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热舒适测量方法避免了通过个体所佩戴的可穿戴设备获取样本热舒适度,即降低了与个体的交互,从而提高了该热舒适度测量方法的适用性。
35.参照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10中“获取待测区域内个体的样本热舒适度”包括但不限于有子步骤:
36.s210、获取个体的特征信息,并获取个体的温度信息;
37.s220、获取个体所在区域的环境信息;
38.s230、根据特征信息、温度信息和环境信息得到样本热舒适度。
39.具体地,当热舒适度测量装置移动至包含个体的子区域时,热舒适度测量装置获取子区域内个体的特征信息和个体的温度信息,以及获取感知范围内的环境信息。其中,特征信息表示能够区分或影响个体热舒适度感受的生理信息,如年龄信息、躯干信息、衣着信息、性别信息、体型信息等;环境信息表示个体目标坐标信息对应的子区域的环境信息,如环境温度、环境湿度、环境风速等。将该特征信息、温度信息和环境信息作为预设模型的输入信号,以得到对应个体的样本热舒适度。
40.例如,使用-3至3共七个整数表示不同的热舒适度感受,其中,-3表示极冷,-2表示冷,-1表示微冷,0表示舒适,1表示微热,2表示热,3表示极热。根据上述输入信号和随机森林分类器估算该个体的当前热舒适度在这七类热舒适度感受中的概率,将概率最高的热舒适度感受作为个体的样本热舒适度。可以理解的是,可以采用gini指数训练随机森林模型,以使上述估算操作达到最优。
41.参照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10中“获取个体的特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有子步骤:
42.s310、获取样本图像;
43.s320、对样本图像进行识别,确定样本图像包含预设标签,将样本图像标定为目标图像;
44.s330、根据目标图像得到特征信息。
45.具体地,热舒适度测量装置在待测区域内移动的过程中,根据信息获取模块获取多张样本图像,即个体信息包括样本图像。热舒适度测量装置对多张样本图像进行识别,以确定是否移动至包含个体的子区域。例如,当个体为人体时,预设标签为人脸,热舒适度测量装置对多张样本图像进行人脸识别操作。热舒适度测量装置将识别到人脸的样本图像标记为目标图像,并对该目标图像进行分析处理,以根据该目标图像得到年龄信息、躯干信息、衣着信息、性别信息、体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46.例如,热舒适度测量装置根据opencv性别年龄分类器估算该目标图像中个体年龄所在区间,将概率最大的区间年龄作为该个体的年龄信息。根据bodypix模型将个体与背景区分,以得到个体的躯干信息、体型信息等。其次,热舒适度测量装置采用基于yolo-v3卷积
神经网络在deepfashion2数据集进行训练,得到用于进行衣着识别的网络模型。其中,该衣着识别网络模型能够识别背心吊带、短袖短裤、短袖连衣裙、短袖长裤、长袖短裤、长袖短裤、长袖连衣裙、长袖长裤共七种类型的衣着信息。
47.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提高特征信息的准确性,当根据样本图像识别到预设标签时,热舒适度测量装置围绕个体移动,以从不同的角度获取包含预设标签的样本图像,即获取多张目标图像。
48.参照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10中“获取个体的目标坐标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有子步骤:
49.s410、根据多个样本图像和对应的位姿信息得到待测区域的区域地图;
50.s420、根据位姿信息和区域地图得到坐标转换关系;
51.s430、获取个体的深度图像,根据深度图像得到个体相对于热舒适度测量装置的样本坐标信息;
52.s440、根据样本坐标信息、坐标转换关系和对应的位姿信息得到个体相对于待测区域的目标坐标信息。
53.具体地,热舒适度测量装置在待测区域内移动之前,初始化位置信息和姿态信息,即初始化位姿信息。在移动的过程中,热舒适度测量装置根据相邻两帧样本图像中特征点的变化估算当前的位姿信息,例如:提取第n帧样本图像的fast特征点集pn,以及第n+1帧样本图像的fast特征点集p
n+1
。通过brief描述子算法计算两个特征点集之间的相似度,并使用迭代最近邻算法得到两个特征点集中特征点的对应关系,从而根据该对应关系,以及热舒适度测量装置获取第n帧样本图像时的位姿信息,得到热舒适度测量装置获取当前第n+1帧样本图像的位姿信息。根据位姿信息对多张样本图像进行拼接,从而得到表示待测区域图像的区域地图。以该区域地图作为参考坐标系,得到热舒适度测量装置位姿信息与区域地图的坐标转换关系t=(r,t),其中,t表示热舒适度测量装置以初始化位姿信息建立坐标系的坐标点,r表示转换矩阵,t表示以区域地图作为参考坐标系的坐标点。
54.当热舒适度测量装置根据样本图像确定移动至包含个体的子区域时,热舒适度测量装置通过信息获取模块获取个体的深度图像,并根据该深度图像得到个体与热舒适度测量装置的距离,以及个体在热舒适度测量装置视角中的样本坐标信息(xc,yc,zc),从而根据如下式(1)计算得到个体以区域地图作为参考坐标系,即个体在待测区域中的目标坐标信息(xg,yg,zg)。
[0055][0056]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识别和分析处理过程,可由设置于热舒适度测量装置内部的控制模块在本地操作,或控制模块将对应信息发送至云端操作,对此本技术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0057]
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热舒适度测量装置,该热舒适度测量装置包括承载件、信息获取模块、控制模块和移动模块。信息获取模块设置于承载件上,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测区域内个体的个体信息。控制模块设置于承载件上,控制模块与信息获取模块
连接,控制模块用于根据个体信息得到个体的样本热舒适度和目标坐标信息。移动模块与承载件连接,移动模块用于控制承载件在待测区域内移动,以使信息获取模块获取多个个体信息。其中,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多个个体信息得到多个样本热舒适度和多个目标坐标信息,并根据多个样本热舒适度和多个目标坐标信息得到目标热舒适度分布图。
[0058]
在一些实施例中,个体信息包括样本图像、温度信息、环境信息和深度图像。信息获取模块包括摄像单元、红外热成像单元、环境感知单元和深度相机。摄像单元与控制模块连接,摄像单元用于获取样本图像。环境感知单元与控制模块连接,环境感知单元用于获取环境信息,其中,环境信息包括环境温度、环境湿度、环境风速中的至少一种。深度相机与控制模块连接,深度相机用于获取个体的深度图像。
[0059]
具体地,热舒适度测量装置包括用于控制移动的移动模块,和用于承载控制模块、摄像单元、红外热成像单元、环境感知单元和深度相机的承载件,承载件与移动模块连接,承载件跟随移动模块的移动,使得信息获取模块(包括摄像单元、红外热成像单元、环境感知单元和深度相机)能够获取待测区域内多个个体的个体信息。其中,摄像单元包括彩色摄像模组,摄像单元用于获取样本图像,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该样本图像得到目标图像,进而根据目标图像得到个体的特征信息。当控制模块根据目标图像确认热舒适度测量装置移动至包含个体的子区域时,控制模块控制红外热成像单元获取个体的红外热辐射图像,控制模块根据该红外热辐射图像得到个体的温度信息。同时,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深度相机获取个体的深度图像,以及控制环境感知单元获取感知范围内的环境信息。控制模块根据环境信息、温度信息和特征信息得到个体的样本热舒适度,并根据深度信息得到个体的目标坐标信息。控制模块根据多个目标坐标信息,以及每一个目标坐标信息对应的样本热舒适度即可构建得到待测区域的目标热舒适度分布图。
[0060]
可以理解的是,环境感知单元根据环境信息的种类包括多个不同类型的传感器,例如,当环境信息包括环境湿度、环境温度和环境风速时,环境感知单元包括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
[0061]
可见,上述热舒适度测量方法实施例中的内容均适用于本热舒适度测量装置的实施例中,本热舒适度测量装置实施例所具体实现的功能与上述热舒适度测量方法实施例相同,并且达到的有益效果与上述热舒适度测量方法实施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也相同。
[0062]
参照图5,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该空调控制方法用于对待测区域内的空调进行控制,待测区域包括多个子区域。该空调控制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有步骤:
[0063]
s510、根据热舒适测量方法获取目标热舒适度分布图;
[0064]
s520、根据目标热舒适度分布图获取每一个子区域在预设周期内的平均热舒适度;
[0065]
s530、根据平均热舒适度和预设范围控制对应的子区域的区域温度、区域风速中的至少一种。
[0066]
具体地,可将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描述的热舒适度测量方法应用于对智慧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控制。空调控制系统根据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描述的热舒适度测量方法获取目标热舒适度分布图,待测区域作为该建筑中需监控的区域,根据空调系统中各空调出风口的位置将待测区域划分为多个子区域。其中,目标热舒适度分布图用于表征所有子区域中个体的热舒适度情况。在预设周期内,空调控制系统根据目标热舒适度分布图获取每一个子
区域内的个体热舒适度平均值(即平均热舒适度),将该平均热舒适度与预设范围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控制子区域对应空调的温度、风速中的至少一种,从而实现对空调系统的精准控制。
[0067]
例如,预设范围为[-1,1],当平均热舒适度小于-1时,空调控制系统控制对应的空调升高区域温度;当平均热舒适度大于1时,空调控制系统控制对应的空调降低区域温度。
[0068]
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指令时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描述的热舒适度测量方法。
[0069]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描述的热舒适度测量方法。
[0070]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0071]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某些物理组件或所有物理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0072]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技术特征:
1.热舒适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舒适度测量方法应用于热舒适度测量装置,所述热舒适度测量装置用于在待测区域内移动;所述热舒适度测量方法包括:获取所述待测区域内个体的样本热舒适度,并获取所述个体的目标坐标信息;更新位姿信息,以获取多个所述样本热舒适度和多个所述目标坐标信息;根据多个所述样本热舒适度和多个所述目标坐标信息得到所述待测区域的目标热舒适度分布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舒适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待测区域内个体的样本热舒适度,包括:获取所述个体的特征信息,并获取所述个体的温度信息;获取所述个体所在区域的环境信息;根据所述特征信息、温度信息和所述环境信息得到所述样本热舒适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舒适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信息包括环境湿度、环境温度、环境风速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舒适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个体的特征信息,包括:获取样本图像;对所述样本图像进行识别,确定所述样本图像包含预设标签,将所述样本图像标定为目标图像;根据所述目标图像得到所述特征信息;其中,所述特征信息包括年龄信息、躯干信息、衣着信息、性别信息、体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舒适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个体的目标坐标信息,包括:根据多个所述样本图像和对应的所述位姿信息得到所述待测区域的区域地图;根据所述位姿信息和区域地图得到坐标转换关系;获取所述个体的深度图像,根据所述深度图像得到所述个体相对于所述热舒适度测量装置的样本坐标信息;根据所述样本坐标信息、所述坐标转换关系和对应的所述位姿信息得到所述个体相对于所述待测区域的所述目标坐标信息。6.热舒适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件;信息获取模块,所述信息获取模块设置于所述承载件上,所述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测区域内个体的个体信息;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设置于所述承载件上,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信息获取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个体信息得到所述个体的样本热舒适度和目标坐标信息;移动模块,所述移动模块与所述承载件连接,所述移动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承载件在所述待测区域内移动,以使所述信息获取模块获取多个所述个体信息;其中,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多个所述个体信息得到多个所述样本热舒适度和多个所述目标坐标信息,并根据多个所述样本热舒适度和多个所述目标坐标信息得到所述目标热
舒适度分布图。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热舒适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个体信息包括样本图像、温度信息、环境信息和深度图像;所述信息获取模块包括:摄像单元,所述摄像单元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摄像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样本图像;红外热成像单元,所述红外热成像单元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红外热成像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温度信息;环境感知单元,所述环境感知单元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环境感知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环境信息;其中,所述环境信息包括环境温度、环境湿度、环境风速中的至少一种;深度相机,所述深度相机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深度相机用于获取所述个体的深度图像。8.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待测区域包括多个子区域,所述空调控制方法包括:根据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热舒适度测量方法获取所述目标热舒适度分布图;根据所述目标热舒适度分布图获取每一个所述子区域在预设周期内的平均热舒适度;根据所述平均热舒适度和预设范围控制对应的所述子区域的区域温度、区域风速中的至少一种。9.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至少一个程序;当所述至少一个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热舒适度测量方法。10.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处理器可执行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指令在由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热舒适度测量方法。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舒适度测量方法、装置、空调控制方法、设备及介质。其中,所述热舒适度测量方法应用于热舒适度测量装置,所述热舒适度测量装置用于在待测区域内移动;热舒适度测量方法包括:获取所述待测区域内个体的样本热舒适度,并获取所述个体的目标坐标信息;更新位姿信息,以获取多个所述样本热舒适度和多个所述目标坐标信息;根据多个所述样本热舒适度和多个所述目标坐标信息得到所述待测区域的目标热舒适度分布图。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提高个体热舒适度测量方法的适用性。高个体热舒适度测量方法的适用性。高个体热舒适度测量方法的适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一 程晨曦 邓翔天 赵骁勇 熊雨涵 张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技术研发日:2022.02.11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720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