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炉应急助燃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allin2023-03-22  163



1.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生产设备,具体地涉及一种窑炉应急助燃风系统。


背景技术:

2.窑炉是玻璃厂的心脏,企业的核心,玻璃厂经济效益的好坏与运行周期密切相关,为了提高熔化温度和节约能源,玻璃窑炉用的二次空气(助燃气体)需要经过蓄热室预热才能入窑炉,且一座窑炉在整个运行周期内往往要经历数次热修补,以尽可能地延长窑龄来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
3.由于窑炉热负荷较高,有高温火焰的冲刷,飞料的侵蚀,加上耐火材料的高温蠕变,窑炉夹具的变形及松动,甚至各种不同材料膨胀的差异等原因,容易发生耐火材料松动,造成蓄热室格子体坍塌、掉砖以及穿火等局部损坏,这就要立即进行蓄热室热抢修,以保证蓄热室中的格子体的畅通无阻,从而可以通过蓄热室中的格子体对助燃气体进行预热。
4.目前,在进行蓄热室热抢修时,通常需要对蓄热室的两侧进行封堵,所以,会切断助燃气体的供应,因此,通常会设置一个应急的助燃风输送管道 (系统),以保证能够继续向窑炉提供助燃风;但在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将应急的助燃风输送管道(系统)设置在蓄热室中,以能够继续通过蓄热室中的格子体对助燃风进行预热,但这也导致应急的助燃风输送管道(系统)的开口通常也置于蓄热室中,因此不便于应急助燃风输送管道(系统)的及时开启,且在蓄热室日常使用以及进行蓄热室热抢修时也容易对应急助燃风输送管道(系统)造成热蚀,严重影响了应急助燃风输送管道(系统)的使用寿命以及热抢修时的安全性。
5.有鉴于此,需要提供一种窑炉应急助燃风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窑炉应急助燃风系统,其能够防及时开启投入使用,且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并能够能保证玻璃生产设备维护时操作环境的安全性。
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窑炉应急助燃风系统,包括风机和管路,所述管路包括进风管和出风管,所述风机设于窑炉外侧,所述进风管的进风管出风端与所述风机的进风口连接,所述进风管的进风管进风端伸入所述窑炉内,以在所述风机的工作状态下能够抽取所述窑炉内的高温气体;所述出风管置于所述窑炉的外侧,且所述出风管的出风管进风端与所述风机的出风口连接,所述出风管的出风管出风端与所述窑炉的热加工单元连接,以在所述风机的工作状态下能够向所述热加工单元输送所述高温气体。
8.具体地,所述进风管进风端的端口设于所述窑炉内侧的窑顶处。
9.优选地,所述出风管包括主管路和多个支管路,各所述支管路均与所述热加工单元连接。
10.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支管路与所述热加工单元的连接处设有缓冲腔室,所述缓冲腔室为耐高温材料密封腔体结构。
1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缓冲腔室的一侧侧壁上设有观察口,且该观察口处设有隔热板。
12.进一步地,所述热加工单元内包括压力检测装置和温度监测装置。
13.进一步地,各所述支管路上均设有风量调节装置。
14.进一步地,所述主管路设于所述缓冲腔室的下侧,所述支管路自所述主管路处向上弯以与所述缓冲腔室的底壁或侧壁连接。
15.优选地,所述风量调节装置设于所述底壁的下侧。
16.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主管路包括两路,两路所述主管路经由三通连接结构与所述风机的所述出风口连接,并分别布置于所述风机的两侧。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窑炉应急助燃风系统将输送助燃气体的管路置于窑炉的外侧,以能够保证在窑炉的正常运作过程中,管路不会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从而不易产生热蚀,能够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且也不会因为管路被热蚀,且处于窑炉的蓄热室的内部,而使得助燃气体逸出,进而导致逸出的助燃气体与蓄热室热抢修过程中的用于融化粉料结瘤的火焰相遇产生燃爆的现象,保证了维护时操作环境的安全性;管路置于窑炉的外侧,且管路中的进风管伸入窑炉内,以能够直接抽取窑炉内各功能单元的间隙中抽取高温气体作为助燃气体,从而能够对窑炉装置内过剩的热量进行合理利用,以实现节能减排,且外置的风机还能够方便窑炉应急助燃风系统的及时开启,从而能够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18.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窑炉应急助燃风系统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图1中a-a截面的剖视示意图;
21.图3是图2中b-b截面的剖视示意图。
22.附图标记说明
23.1-风机
ꢀꢀꢀꢀꢀꢀꢀꢀꢀꢀꢀꢀꢀꢀꢀꢀꢀꢀꢀꢀꢀꢀꢀ
2-管路
24.21-进风管
ꢀꢀꢀꢀꢀꢀꢀꢀꢀꢀꢀꢀꢀꢀꢀꢀꢀꢀꢀꢀ
211-进风管进风端
25.22-出风管
ꢀꢀꢀꢀꢀꢀꢀꢀꢀꢀꢀꢀꢀꢀꢀꢀꢀꢀꢀꢀ
221-主管路
26.222-支管路
ꢀꢀꢀꢀꢀꢀꢀꢀꢀꢀꢀꢀꢀꢀꢀꢀꢀꢀꢀ
3-窑炉
27.31-热加工单元
ꢀꢀꢀꢀꢀꢀꢀꢀꢀꢀꢀꢀꢀꢀꢀꢀ
32-缓冲腔室
28.321-观察口
ꢀꢀꢀꢀꢀꢀꢀꢀꢀꢀꢀꢀꢀꢀꢀꢀꢀꢀꢀ
322-隔热板
29.4-风量调节装置
ꢀꢀꢀꢀꢀꢀꢀꢀꢀꢀꢀꢀꢀꢀꢀ
5-澄清单元
30.6-蓄热室
具体实施方式
31.在本实用新型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者是一体连接;可以是
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33.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窑炉应急助燃风系统的一种实施例中,该窑炉应急助燃风系统是要在窑炉3中蓄热室6的格子体发生坍塌以及堵塞,无法实现现有助燃风系统中将助燃气体加热的工序,需要进行热抢修时,临时代替现有的助燃风系统,以保证能够继续向热加工单元31输送高温助燃气体。具体地,该窑炉应急助燃风系统包括风机1和管路2;其中,管路2包括进风管21和出风管22;风机1设于窑炉3的外侧,以能够方便风机的散热,保证风机工作的稳定性,进风管21的进风管出风端与风机1 的进风口相连接,进风管21的进风管进风端211伸入窑炉3的内部,以在风机1的工作状态下能够抽取窑炉3内的高温气体(即含氧的高温空气)作为高温助燃气体;出风管22置于窑炉3的外侧,且出风管22的出风管进风端与风机1的出风口连接,出风管21的出风管出风端与窑炉3内的热加工单元31连接,以在风机1的工作状态下能够向热加工单元31输送高温助燃气体。
3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窑炉应急助燃风系统将风机1以及出风管22置于窑炉3的外侧,并通过伸入窑炉3的进风管21从窑炉3内抽取高温气体作为高温助燃气体供给热加工单元31,将输送高温助燃气体的管路 2置于窑炉3的外侧,能够保证在窑炉3正常运作的过程中,管路2不会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从而不易产生热蚀的现象,进而能够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此外,也不会因为管路2被热蚀,且处于窑炉3中蓄热室6的内部,而使得高温助燃气体逸出,进而导致逸出的高温助燃气体与蓄热室6热抢修过程中用于融化粉料结瘤的火焰相遇产生燃爆的现象,保证了热抢修时操作环境的安全性;管路2置于窑炉3的外侧,且管路2中的进风管21伸入窑炉内,以能够直接抽取窑炉3内各功能单元的间隙中抽取高温气体作为助燃气体,从而能够对窑炉3内过剩的热量进行合理利用,以实现节能减排,且外置的风机1还能够方便窑炉应急助燃风系统的及时开启,从而能够保证生产进度以及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35.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窑炉应急助燃风系统的一种实施例中,由于气体受热会上升,因此,空气进入窑炉3内,在诸如澄清单元5、蓄热室6以及热加工单元31等功能单元的间隙之间流动,并被上述的功能单元加热后,会上升聚集在窑炉3上部的窑顶处,因此,如图2和如图3所示,进风管进风端211的端口可优选设置于窑炉3内侧,澄清单元5与蓄热室6 之间的窑顶处,以便于从澄清单元5与蓄热室6之间的间隙中抽取到高温空气作为高温助燃气体,从而能够保证经由出风管22输送至热加工单元31中的高温助燃气体能够具有足够的温度,以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
36.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窑炉应急助燃风系统的一种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向热加工单元31内供给高温助燃气体的均匀性,通常会在热加工单元31中设置多个高温助燃气体的供给口,因此,如图1和图2所示,出风管22可相应设置为包括主管路221并在主管路221上分设出多等间距分布的个支管路222,各支管路222分别与热加工单元31上相应的高温助燃气体的供给口连接,以能够使得向热加工单元31内供给的高温助燃气体分布更加均匀,使得热加工单元31内各处的炉火燃烧情况相近,且各处的温度也相近,有利于保证
产品的整体质量;主管路221和支管路222均应当由耐热材料制成,例如主管路221和支管路222均为铁皮管或是无缝钢管等,且主管路221和支管路222的内壁,以及主管路221和支管路222的连接处均应当设置为具有较低的粗糙度,从而能够减缓主管路221和支管路222内积蓄灰尘颗粒的速度,并能够便于主管路221和支管路222连接处的焊接;具体地,如图1所示,主管路221可设置为一路,即风机1置于主管路221的一端端部,主管路221的另一端端部由盲板封闭,或直接形成为一路支管路,该设计结构简单,且适于主管路221供给距离较短,热损耗较低的情况;主管路221也可设置为两路,即两路主管路221经由三通连接结构与风机1的出风口连接,并分别布置于风机1的两侧,该设计能够使得每一路主管路221 的供给距离均较短,热损耗较少,从而能够保证每一路主管路221上远离风机1的支管路222内的助燃气体依然具有较高的温度。
37.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窑炉应急助燃风系统的一种实施例中,由于热加工单元31内有燃烧的火焰,且为了使得燃烧更充分提高炉内温度,往往会将高温助燃气体的供给口正对着火焰设置,因此,为了防止出风管22 的出风管出风端(即支管路222的出风端)长期正对火焰出现热蚀的现象,可优选在高温助燃气体的供给口与支管路222的出风端之间设置缓冲腔室 32,以降低火焰对支管路222出风端处的热蚀,具体地,如图1所示,缓冲腔室32可由角铁等耐热材料作为框架,并以硅砖、刚玉、以及镁制耐火砖等耐火材料制成的耐高温材料密封腔体结构,特别地,当窑炉3是应用于玻璃生产时,缓冲腔室32可优选由镁制耐火砖(包括镁铬砖和高纯镁砖)以及高纯锆刚玉砖等抗碱侵蚀性强的耐高温材料制成,以防止缓冲腔室32被熔融的玻璃液侵蚀;进一步具体地,为了进一步防止火焰对支管路222出风端处的热蚀,如图1所示,可将主管路221设于缓冲腔室32的下侧,且支管路222自主管路221处向上弯以与缓冲腔室32的底壁或侧壁连接,其中以支管路222与缓冲腔室32的侧壁连接作为优选结构,以能够防止玻璃液流入缓冲腔室32后将支管路222的出风端完全堵塞,且该设计能够使得热加工单元31内的炉焰以及高温气体不易向支管路222乃至主管路221反流,从而能够使得222以及主管路221不易出现热蚀的现象,保证了出风管22 的气密性,进而能够保证高温助燃气体的稳定供应;上述缓冲腔室32的设计不仅能够起到良好的热缓冲作用,能够有效防止支管路222出现热蚀的现象,还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以及加热作用,使得经出风管22输送后温度有所下降的高温助燃气体进入到热加工单元31前,能够在缓冲腔室32内升温到理想的温度,例如1100℃以上。
38.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窑炉应急助燃风系统的一种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对热加工单元31内加工材料的熔化状态进行观察,如图1所示,可在缓冲腔室32的一侧侧壁上设有观察口321,且在该观察口321处设有可拆卸或是可开合的隔热板322,以能够在正常加热熔化时保持隔热板322的闭合,利于升温加热,并能够在需要观察加工材料的熔化状态时打开观察口 321处的隔热板322,以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热损耗。
39.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窑炉应急助燃风系统的一种实施例中,可在热加工单元31设置压力检测装置和温度监测装置,从而能够根据压力检测装置和温度监测装置得出的数据,决定需要向热加工单元31内通入的高温助燃气体的流量,相应的,为了实现高温助燃气体的流量调节,可对风机1的功率进行调节,且可以进一步在各支管路222上设置风量调节装置4,以对各支管路222处的高温助燃气体的流量进行调节,具体地,风量调节装置4应优选设置在缓冲腔室32的底壁的下侧,从而能够有效的避免火焰或是高温气体对
调节装置4的热蚀,以保证调节装置4的精确度。
40.根据上述的窑炉应急助燃风系统,当蓄热室6的格子体发生坍塌以及堵塞需要进热抢修时,需要及时启动风机1,并将蓄热室6的进气口以及出气口的阀门封闭,以能够临时抽取窑炉3内各功能单元的间隙中抽取高温气体作为高温助燃气体,供给热加工单元31,从而能够实现在不停产的情况下对蓄热室6的格子体进行热抢修,且在抢修时,蓄热室6处于非工作状态,能够保证抢修环境的安全性;在由窑炉应急助燃风系统向热加工单元31供给高温助燃气体时,能够根据热加工单元31内设置压力检测装置和温度监测装置测得的数据值,对风机1的功率或是各个支管路222处的流量进行调节,从而使得热加工单元31能够维持设定的炉压和炉温,且在加热融化加工材料的过程中,能够及时地通过观察口321观察加工材料的融化状态;此外,在热抢修结束后,应当使窑炉应急助燃风系统继续运行一段时间,以方便格子体进行预热,从而能够使得关闭窑炉应急助燃风系统,打开蓄热室6的进气口以及出气口的阀门,助燃气体通过蓄热室6后能够达到设定的温度。
41.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窑炉应急助燃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1)和管路(2),所述管路(2)包括进风管(21)和出风管(22),所述风机(1)设于窑炉(3)外侧,所述进风管(21)的进风管出风端与所述风机(1)的进风口连接,所述进风管(21)的进风管进风端(211)伸入所述窑炉(3)内,以在所述风机(1)的工作状态下能够抽取所述窑炉(3)内的高温气体;所述出风管(22)置于所述窑炉(3)的外侧,且所述出风管(22)的出风管进风端与所述风机(1)的出风口连接,所述出风管(22)的出风管出风端与所述窑炉(3)的热加工单元(31)连接,以在所述风机(1)的工作状态下能够向所述热加工单元(31)输送所述高温气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窑炉应急助燃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进风端(211)的端口设于所述窑炉(3)内侧的窑顶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窑炉应急助燃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22)包括主管路(221)和多个支管路(222),各所述支管路(222)均与所述热加工单元(31)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窑炉应急助燃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路(222)与所述热加工单元(31)的连接处设有缓冲腔室(32),所述缓冲腔室(32)为耐高温材料密封腔体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窑炉应急助燃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腔室(32)的一侧侧壁上设有观察口(321),且该观察口(321)处设有隔热板(32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窑炉应急助燃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加工单元(31)内包括压力检测装置和温度监测装置。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窑炉应急助燃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支管路(222)上均设有风量调节装置(4)。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窑炉应急助燃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路(221)设于所述缓冲腔室(32)的下侧,所述支管路(222)自所述主管路(221)处向上弯以与所述缓冲腔室(32)的底壁或侧壁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窑炉应急助燃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量调节装置(4)设于所述底壁的下侧。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窑炉应急助燃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路(221)包括两路,两路所述主管路(221)经由三通连接结构与所述风机(1)的所述出风口连接,并分别布置于所述风机(1)的两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生产设备,公开了一种窑炉应急助燃风系统,包括风机(1)和管路(2),管路(2)包括进风管(21)和出风管(22),风机设于窑炉(3)外侧,进风管的进风管出风端与风机的进风口连接,进风管的进风管进风端(211)伸入窑炉内,以在风机的工作状态下能够抽取窑炉内的高温气体;出风管置于所述窑炉的外侧,且出风管的出风管进风端与风机的出风口连接,出风管的出风管出风端与窑炉的热加工单元(31)连接,以在风机的工作状态下能够向热加工单元(31)输送高温气体。本实用新型的窑炉应急助燃风系统,易于及时开启投入使用,且能够能保证玻璃生产设备维护。玻璃生产设备维护。玻璃生产设备维护。


技术研发人员:李青 李赫然 侯小军 陈英 郭志胜 张克俭 丁奥林 吴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旭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1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722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