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爬升系统的制作方法

allin2023-03-22  152



1.本实用新型涉及塔吊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爬升系统。


背景技术:

2.超高主塔自爬升提升设备是一种新型运用在超高主塔架设的设备,该设备可安装在主塔上,随主塔安装高度增高而自爬升安装下一节钢塔,直至安装完成之后自动降低高度至安装位置。其可以自爬升、悬臂吊装,满足钢主塔快速架设的特点,且能够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受到建筑人员的青睐。超高主塔自爬升式提升设备主要由天车系统(含吊具)、天车横梁及大车走行、配重、走行纵梁、过渡节、标准节、支腿及爬升系统、附墙装置和牛腿组成。
3.其中,爬升系统在整个设备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爬升系统套设标准节外部,通过爬升系统可以逐层安装标准节,以提升设备高度。现有技术中,爬升架每次爬升后,均要通过销轴与标准节固定,再调整液压升降系统,拆卸爬升架与标准节的卸销轴,进行下次爬升,采用销轴固定过程繁琐且拆卸费时费力,增加了工人劳动强度,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爬升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5.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爬升系统,包括爬升架;所述爬升架两侧中部均设置有安装梁;所述安装梁下方设置有液压顶升系统;所述安装梁两侧均设置有与标准节进行卡接的卡接装置;所述卡接装置包括铰接座和u形主体;所述铰接座与安装梁上方固定连接;所述u形主体一端与铰接座铰接,所述u形主体另一端绕设于安装梁下方且设置有卡接轴;所述u形主体上设置有用于使u形主体向安装梁侧壁贴合的配重块;标准节的支腿侧壁上设置有用于与卡接装置卡接的卡接座;所述卡接座上方设置有与卡接轴相适配的卡槽;所述卡接座下方设置有便于卡接轴在爬升过程中通过的倾斜角。
6.进一步的,所述卡接装置还包括脱离组件;所述脱离组件包括滑轴、把手,限位板、限位部和两个滑座;两个滑座分别位于u形主体左右两侧且与安装梁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滑座内设置有腰形滑槽;所述滑轴滑动套设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滑轴两端均伸出滑座外部并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上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限位板与安装梁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设置于滑座上方。
7.进一步的,所述液压顶升系统包括液压缸和顶升板;所述液压缸与安装梁铰接;所述顶升板与液压缸的输出端铰接。
8.进一步的,所述顶升板下方两端均设置有与卡接座相适配的限位槽。
9.进一步的,所述卡接座上设置有第一销孔,所述限位槽两侧设置有第二销孔;所述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通过销轴连接。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通过卡接装置的设置,使爬升系统在爬升后能够自动固定,无需再拆
装销轴,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爬升系统的应用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爬升系统的爬升架示意图。
14.图3为图1的a处放大图。
15.图4为图2的b处放大图。
16.图5为图2的c处放大图。
17.图中:1-过渡节;2-爬升架;3-标准节;21-操作平台;22-卡接装置;23-安装梁;24-液压缸;25-顶升板;31-卡接座;220-限位部;221-铰接座;222-限位板;223-滑座;224-腰形滑槽;225-u形主体;226-卡接轴;227-配重块;228-把手;229-滑轴;251-限位槽;252-第二销孔;311-卡槽;312-第一销孔;313-倾斜角。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构造,结合附图就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
19.如附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提供了一种爬升系统,包括爬升架2;爬升架2顶部连接有过渡节1,过渡节1与吊装系统连接;爬升架2套设于标准节3外部,与标准节3滑动连接;所述爬升架2周围设置有多层操作平台21,方便人工作业。所述爬升架2两侧中部均设置有安装梁23;所述安装梁23下方设置有液压顶升系统;所述安装梁23两侧均设置有与标准节3进行卡接的卡接装置22;所述卡接装置22包括铰接座221和u形主体225;所述铰接座221与安装梁23上方固定连接;所述u形主体225一端与铰接座221铰接,所述u形主体225另一端绕设于安装梁23下方且设置有卡接轴226;所述u形主体225上设置有用于使u形主体225向安装梁23侧壁贴合的配重块227;标准节3的支腿侧壁上设置有用于与卡接装置22卡接的卡接座31;所述卡接座31上方设置有与卡接轴226相适配的卡槽311;所述卡接座31下方设置有便于卡接轴226在爬升过程中通过的倾斜角313。通过液压顶升系统顶升,使爬升架2相对于标准节3向上运动,运动过程中,卡接轴226碰到标准节3上的卡接座31时,u形主体225沿倾斜角313运动,发生偏转,当u形主体225越过卡接座31时,由于配重块227的重力作用,回到原位;爬升架上升一节后,液压顶升系统收缩一部分,使卡接轴226卡到卡接座31的卡槽311内,自动完成固定。
20.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卡接装置22还包括脱离组件;所述脱离组件包括滑轴229、把手228,限位板222、限位部220和两个滑座223;两个滑座223分别位于u形主体225左右两侧且与安装梁23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滑座223内设置有腰形滑槽224;所述滑轴229滑动套设于所述滑槽224内;所述滑轴229两端均伸出滑座223外部并设置有限位部220,所述限位部220上固定连接有把手228,所述限位板222与安装梁23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222设置于滑座223上方。在爬升安装标准节3的过程中,滑轴229靠近安装梁23,脱离组件并不参与工作;在需要拆卸标准节3的过程中,爬升架2需要逐级下降,在下降过程中,由于卡接轴226卡设于卡接座31的卡槽311内不能运动,因此,需先通过液压顶升系统顶升,使卡接轴226与卡槽311脱离,然后向下拉动把手,使限位部220绕滑轴229旋转,使限位部220与限位板222
抵触;此时,由于限位作用,滑轴229远离安装梁23侧壁,将u形主体225撑起,使u形主体225的卡接轴226远离卡接座31,然后,爬升架2才可以下降,下降到接近一节时,向上推动把手,使u形主体225回归原位再次进行卡接。
21.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液压顶升系统包括液压缸24和顶升板25;所述液压缸24与安装梁23铰接;所述顶升板25与液压缸24的输出端铰接。
22.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顶升板25下方两端均设置有与卡接座31相适配的限位槽251。通过顶升板25与标准节3上的卡接座31配合连接,再进行爬升或下降动作。
23.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卡接座31上设置有第一销孔312,所述限位槽251两侧设置有第二销孔252;所述第一销孔312和第二销孔252通过销轴连接。通过销轴连接,可以提升顶升板25与卡接座31的连接稳定性。
2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全部实施例,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爬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爬升架;所述爬升架两侧中部均设置有安装梁;所述安装梁下方设置有液压顶升系统;所述安装梁两侧均设置有与标准节进行卡接的卡接装置;所述卡接装置包括铰接座和u形主体;所述铰接座与安装梁上方固定连接;所述u形主体一端与铰接座铰接,所述u形主体另一端绕设于安装梁下方且设置有卡接轴;所述u形主体上设置有用于使u形主体向安装梁侧壁贴合的配重块;标准节的支腿侧壁上设置有用于与卡接装置卡接的卡接座;所述卡接座上方设置有与卡接轴相适配的卡槽;所述卡接座下方设置有便于卡接轴在爬升过程中通过的倾斜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爬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装置还包括脱离组件;所述脱离组件包括滑轴、把手,限位板、限位部和两个滑座;两个滑座分别位于u形主体左右两侧且与安装梁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滑座内设置有腰形滑槽;所述滑轴滑动套设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滑轴两端均伸出滑座外部并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上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限位板与安装梁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设置于滑座上方。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爬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顶升系统包括液压缸和顶升板;所述液压缸与安装梁铰接;所述顶升板与液压缸的输出端铰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爬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板下方两端均设置有与卡接座相适配的限位槽。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爬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座上设置有第一销孔,所述限位槽两侧设置有第二销孔;所述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通过销轴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爬升系统,涉及塔吊机械技术领域。包括爬升架;爬升架两侧中部均设置有安装梁;安装梁下方设置有液压顶升系统;安装梁两侧均设置有与标准节进行卡接的卡接装置;卡接装置包括铰接座和U形主体;铰接座与安装梁上方固定连接;U形主体一端与铰接座铰接,U形主体另一端绕设于安装梁下方且设置有卡接轴;U形主体上设置有用于使U形主体向安装梁侧壁贴合的配重块;标准节的支腿侧壁上设置有用于与卡接装置卡接的卡接座;卡接座上方设置有与卡接轴相适配的卡槽;卡接座下方设置有倾斜角。本实用新型通过卡接装置的设置,使爬升系统在爬升后能够自动固定,无需再拆装销轴,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陈逸 梁辉 夏朝鹃 李桐 朱东明 熊秋林 徐振峰 杨志明 王昭华 郑奕 徐宁龙 王标 王汝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高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9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726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