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排烟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人防工程的排烟装置。
背景技术:2.人防工程是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防空指挥和医疗救护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人防工程内的空气流通性差,若其内发生火灾,容易导致其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有毒烟气,有毒烟气中含有大量的粉尘和有毒气体,在人防工程内的人员吸入有毒烟气会对其生命安全造成重大的威胁,所以需要用到专门的排烟装置对人防工程内部进行排烟处理。
3.根据中国专利网公开的专利号“cn 209324688 u”为“一种用于人防工程的排烟装置”其中间管连接在第一弧形管和第二弧形管之间,第一弧形管和第二弧形管内均安装有风机,第一弧形管内设有网架,网架上铺设有过滤网,第二弧形管内设有两个挡板,两个挡板之间连接有填充管,填充管内填充有活性炭颗粒,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之间连接有位于管孔处的安装管,安装管的侧壁上均设有透气孔,安装管的内侧壁上均设有滤袋,下安装板的底面设有移动集灰仓,中间管的侧壁上设有开口,开口处安装有密封板,密封板和移动集灰仓之间连接有连接杆;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排烟装置在排烟的过程中缺乏对粉尘、有毒气体的净化的问题。
4.上述专利中将过滤网设置在第一弧形管内部,容易导致第一排烟装置在不使用的时,过滤网上容易堆积大量的灰尘,然而过滤网又是设置在第一弧形管的内部,从而影响维修人员对过滤网进行更换,且上述专利中比没有解决如何将弧形管和中间管进行快速安装,使工作人员对中间管内部零件进行检查维修完成后,不能将中间管与弧形管进行快速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不能方便过滤网进行快速更换和不能使中间管与弧形管进行快速安装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人防工程的排烟装置。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人防工程的排烟装置,包括:
7.弧形管;
8.过滤板,所述过滤板安装在弧形管的一端
9.中间管,所述中间管安装在弧形管的另一端;
10.拆卸机构,包括固定杆、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第一螺栓、第一环形块、连接块和第二环形块,所述第一固定环固定连接在过滤板的顶端,所述第一环形块滑动连接在第一固定环的内壁,所述第二固定环安装在第一固定环的一端,所述第二环形块滑动连接在第二固定环的内壁,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在第二环形块的一端,所述固定杆滑动连接在第二固定环的内壁,所述第一螺栓转动连接在过滤板的内壁;
11.固定机构,位于固定杆的外壁,使固定杆快速与弧形管进行固定连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二螺栓、固定块、第三固定环、第一梯形块、第二梯形块、连接环、气囊和密封活塞块,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在中间管的外壁,所述第三固定环安装在固定块的顶端,所述第一梯形块滑动连接在第三固定环的外壁,所述密封活塞块滑动连接在第三固定环的内壁,所述第二梯形块固定连接在密封活塞块的顶端,所述连接环固定连接在第二梯形块的顶端,所述第二螺栓转动连接在第三固定环的内壁,所述气囊固定连接在第三固定环的内部。
13.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杆设置有两组,另一组所述固定杆设置在第一固定环的外壁。
14.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环形块的内壁开设有与连接块相匹配的安装槽,所述连接块的内壁开设有与另一组所述固定杆相匹配的固定孔,所述第一环形块的内壁开设有与另一组所述固定杆相匹配的通孔。
15.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固定环的内壁开设有与第一环形块相匹配的滑槽,所述第一环形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第一固定环的内壁开设有与第一环形块顶端限位块相匹配的限位槽。
16.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固定环的内壁开设有与密封活塞块相匹配的密封仓,所述第三固定环的内壁开设有与气囊相通的导风孔,所述第三固定环内壁导风孔的一端与密封仓相通。
1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固定环的内壁开设有与第二梯形块相匹配的安装槽,所述第二梯形块的内壁开设有与第一梯形块相匹配的固定孔。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9.1、通过设置拆卸机构,当需要将过滤板拆卸下来时,拉动两组固定杆相背移动,使固定杆从两组连接块内壁固定孔中移动处,使第一环形块和第二环形块不再受到外界的挤压力进行复位,使第二固定环不再与第一固定环进行固定,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将过滤板拆卸下来,然后再拧动第一螺栓,使过滤板不再与第一固定环进行固定,通过以上多组零件的配合实现了过滤板快速拆卸的功能,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操作;
20.2、通过设置固定机构,先将第三固定环安装到固定块上,然后拧动第二螺栓将第三固定环与固定块进行固定,然后在将中间管与弧形管另一端进行安装,随后在推动连接环相向移动,从而带动第二梯形块插入到第三固定环的内壁与第一梯形块接触,推动第一梯形块向一端移动,当第二梯形块内壁开设的固定孔移动到位于第一梯形块的一端,通过第一梯形块插入到第二梯形块内壁固定孔中,将第二梯形块进行固定,第二梯形块相向移动的同时推动密封活塞块向下移动,将密封仓内部气体通过导风孔输送到气囊内部,使气囊膨胀将中间管与弧形管进行夹紧,通过以上多组零件实现中间管与弧形管快速固定的功能,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操作。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固定环剖视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剖视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侧面剖视图。
25.图中:1、弧形管;2、固定杆;3、第一固定环;4、过滤板;5、第二固定环;6、第一螺栓;7、中间管;8、第二螺栓;9、固定块;10、第三固定环;11、第一梯形块;12、第二梯形块;13、连接环;14、气囊;15、第一环形块;16、连接块;17、第二环形块;18、密封活塞块。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28.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用于人防工程的排烟装置,包括:
29.弧形管1;
30.过滤板4,过滤板4安装在弧形管1的一端
31.中间管7,中间管7安装在弧形管1的另一端;
32.拆卸机构,包括固定杆2、第一固定环3、第二固定环5、第一螺栓6、第一环形块15、连接块16和第二环形块17,第一固定环3固定连接在过滤板4的顶端,第一环形块15滑动连接在第一固定环3的内壁,第二固定环5安装在第一固定环3的一端,第二环形块17滑动连接在第二固定环5的内壁,连接块16固定连接在第二环形块17的一端,固定杆2滑动连接在第二固定环5的内壁,第一螺栓6转动连接在过滤板4的内壁;
33.固定机构,位于固定杆2的外壁,使固定杆2快速与弧形管1进行固定连接。
34.请着重参阅图2,固定机构包括第二螺栓8、固定块9、第三固定环10、第一梯形块11、第二梯形块12、连接环13、气囊14和密封活塞块18,固定块9固定连接在中间管7的外壁,第三固定环10安装在固定块9的顶端,第一梯形块11滑动连接在第三固定环10的外壁,密封活塞块18滑动连接在第三固定环10的内壁,第二梯形块12固定连接在密封活塞块18的顶端,连接环13固定连接在第二梯形块12的顶端,第二螺栓8转动连接在第三固定环10的内壁,气囊14固定连接在第三固定环10的内部,便于通过以上多组零件的配合实现了中间管7与弧形管1快速安装的功能,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操作。
35.请着重参阅图3,固定杆2设置有两组,另一组固定杆2设置在第一固定环3的外壁,便于通过两组固定杆将第一环形块15和第二环形块17进行固定。
36.请着重参阅图3,第一环形块15的内壁开设有与连接块16相匹配的安装槽,连接块16的内壁开设有与另一组固定杆2相匹配的固定孔,第一环形块15的内壁开设有与另一组固定杆2相匹配的通孔,便于通过两组固定杆2插入到两组连接块16内部固定孔中,将两组连接块16进行固定。
37.请着重参阅图3,第一固定环3的内壁开设有与第一环形块15相匹配的滑槽,第一环形块1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第一固定环3的内壁开设有与第一环形块15顶端限位块相匹配的限位槽,便于第一环形块15在第一固定环3内壁进行滑动。
38.请着重参阅图2,第三固定环10的内壁开设有与密封活塞块18相匹配的密封仓,第三固定环10的内壁开设有与气囊14相通的导风孔,第三固定环10内壁导风孔的一端与密封仓相通,便于密封仓内部气体通过导风孔进入到气囊14内部。
39.请着重参阅图2,第三固定环10的内壁开设有与第二梯形块12相匹配的安装槽,第二梯形块12的内壁开设有与第一梯形块11相匹配的固定孔,便于第一梯形块11插入到第二梯形块12内壁固定孔中,将第二梯形块12进行固定。
4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当需要将过滤板4拆卸下来时,拉动两组固定杆2相背移动,使固定杆2从两组连接块16内壁固定孔中移动处,使第一环形块15和第二环形块17不再受到外界的挤压力进行复位,使第二固定环5不再与第一固定环3进行固定,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将过滤板4拆卸下来,然后再拧动第一螺栓6,使过滤板4不再与第一固定环3进行固定,通过以上多组零件的配合实现了过滤板4快速拆卸的功能,当需要将中间管7与弧形管1进行固定时,先将第三固定环10安装到固定块9上,然后拧动第二螺栓8将第三固定环10与固定块9进行固定,使气囊14一端位于中间管7的外壁,然后在将中间管7与弧形管1另一端进行安装,使气囊14另一端位于弧形管1的外壁,随后在推动连接环13相向移动,从而带动第二梯形块12插入到第三固定环10的内壁与第一梯形块11接触,推动第一梯形块11向一端移动,当第二梯形块12内壁开设的固定孔移动到位于第一梯形块11的一端,使第一梯形块11不再受到外界的挤压力进行复位插入到第二梯形块12内壁固定孔中,将第二梯形块12进行固定,第二梯形块12相向移动的同时推动密封活塞块18向下移动,将密封仓内部气体通过导风孔输送到气囊14内部,使气囊14膨胀将中间管7与弧形管1进行夹紧,从而实现中间管7与弧形管1快速固定的功能。
41.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一种用于人防工程的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弧形管(1);过滤板(4),所述过滤板(4)安装在弧形管(1)的一端中间管(7),所述中间管(7)安装在弧形管(1)的另一端;拆卸机构,包括固定杆(2)、第一固定环(3)、第二固定环(5)、第一螺栓(6)、第一环形块(15)、连接块(16)和第二环形块(17),所述第一固定环(3)固定连接在过滤板(4)的顶端,所述第一环形块(15)滑动连接在第一固定环(3)的内壁,所述第二固定环(5)安装在第一固定环(3)的一端,所述第二环形块(17)滑动连接在第二固定环(5)的内壁,所述连接块(16)固定连接在第二环形块(17)的一端,所述固定杆(2)滑动连接在第二固定环(5)的内壁,所述第一螺栓(6)转动连接在过滤板(4)的内壁;固定机构,位于固定杆(2)的外壁,使固定杆(2)快速与弧形管(1)进行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人防工程的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二螺栓(8)、固定块(9)、第三固定环(10)、第一梯形块(11)、第二梯形块(12)、连接环(13)、气囊(14)和密封活塞块(18),所述固定块(9)固定连接在中间管(7)的外壁,所述第三固定环(10)安装在固定块(9)的顶端,所述第一梯形块(11)滑动连接在第三固定环(10)的外壁,所述密封活塞块(18)滑动连接在第三固定环(10)的内壁,所述第二梯形块(12)固定连接在密封活塞块(18)的顶端,所述连接环(13)固定连接在第二梯形块(12)的顶端,所述第二螺栓(8)转动连接在第三固定环(10)的内壁,所述气囊(14)固定连接在第三固定环(10)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人防工程的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2)设置有两组,另一组所述固定杆(2)设置在第一固定环(3)的外壁。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人防工程的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块(15)的内壁开设有与连接块(16)相匹配的安装槽,所述连接块(16)的内壁开设有与另一组所述固定杆(2)相匹配的固定孔,所述第一环形块(15)的内壁开设有与另一组所述固定杆(2)相匹配的通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人防工程的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环(3)的内壁开设有与第一环形块(15)相匹配的滑槽,所述第一环形块(1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第一固定环(3)的内壁开设有与第一环形块(15)顶端限位块相匹配的限位槽。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人防工程的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固定环(10)的内壁开设有与密封活塞块(18)相匹配的密封仓,所述第三固定环(10)的内壁开设有与气囊(14)相通的导风孔,所述第三固定环(10)内壁导风孔的一端与密封仓相通。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人防工程的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固定环(10)的内壁开设有与第二梯形块(12)相匹配的安装槽,所述第二梯形块(12)的内壁开设有与第一梯形块(11)相匹配的固定孔。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人防工程的排烟装置,涉及排烟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弧形管;过滤板,所述过滤板安装在弧形管的一端中间管,所述中间管安装在弧形管的另一端;拆卸机构,包括固定杆、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第一螺栓。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拆卸机构,当需要将过滤板拆卸下来时,拉动两组固定杆相背移动,使固定杆从两组连接块内壁固定孔中移动处,使第一环形块和第二环形块不再受到外界的挤压力进行复位,使第二固定环不再与第一固定环进行固定,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将过滤板拆卸下来,然后再拧动第一螺栓,使过滤板不再与第一固定环进行固定,通过以上多组零件的配合实现了过滤板快速拆卸的功能,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操作。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操作。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操作。
技术研发人员:朱堆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农业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1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