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用密封系统的制作方法

allin2023-03-23  144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腹腔镜手术用密封系统。


背景技术:

2.在腹腔镜外科手术中,由于人体的器官或者其他组织是挤压在一起的,没有足够的空间观察和手术,这个时候就需要气腹机提供气压,将内腔撑大,以便提供合适的手术空间和手术视野。现有技术的气腹机工作时,充气开始阶段腹腔内压力低于设定值,此时机器内的充气阀开启,向腹腔内充气。当腹腔内压力达到设定值时,充气阀关闭,充气停止。随着手术的进行,伴随手术穿刺器的进出、冲洗腹腔并吸取冲洗液、标本取出等动作而出现漏气,腹腔内压力下降。当低于设定值时,充气阀再次开启进行充气。常规气腹机的“充气-测压”过程称为一个工作周期。整个手术过程反复重复这样一个工作周期,即形成周期冲击压力,其冲击压力值随手术过程中的气体泄漏而变化。同时在手术过程中,穿刺器中的电刀在烧灼或电凝人体组织时,必然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和水蒸气,这种有机物燃烧产生的烟雾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会对手术者及手术室内的医护人员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而且在进行人体深部手术时,特别是在电灼深部血管等重要器官时,烟雾会使里面的电镜模糊,影响医护人员的视线,造成止血困难,甚至造成手术盲目或忙乱,因此需要除烟装置来保证手术的顺利。
3.经发明人研究发现,现有的气腹机存在如下缺点:
4.腹腔稳压效果差、烟雾处理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腹腔镜手术用密封系统,其能够提高手术的便捷性,并且不易加重患者的病情,手术成功率高。
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腹腔镜手术用密封系统,包括:
8.穿刺模块、导流件和气体输送模块,穿刺模块设有供器械穿过的操作通道,导流件设有与操作通道连通且用于供手术器械穿过的避让孔,导流件设于操作通道内;气体输送模块设有相互独立的第一气道、第二气道和第三气道,第一气道用于向腹腔注入气体;第二气道以及第三气道均与操作通道连通,导流件用于使由第二气道输入操作通道内的气体形成阻挡从腹腔进入操作通道的气体的螺旋风幕;第三气道用于排出腹腔中手术烟雾。
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导流件与穿刺模块可转动地连接,导流件的外壁设置有挡风部,挡风部用于阻挡由第二气道输入操作通道中的气流,以使导流件能在气流的带动下相对于穿刺模块转动,从而使气流形成旋流状态。
1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导流件设置为回转体,导流件具有在其轴线延伸方向上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导流件的横截面外径在从第一端向第二端的方向上逐渐减小,第一端靠近操作通道供手术器械插入的一端;其中,横截面为垂直于导流件的轴线的平面。
1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导流件与穿刺模块固定连接,导流件的外周面设置有用于引导从第二气道输入操作通道内的气体形成旋流状态的螺旋结构。
1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穿刺模块包括端盖、内管、环形隔板和外管,端盖设有通孔,端盖与外管连接,通孔与外管连通;外管套接于内管外,环形隔板位于外管和内管之间且同时与外管和内管密封连接,环形隔板远离端盖的一侧、外管的内壁以及内管的外壁共同限定出与第一气道连通的输气通道;端盖、外管以及内管共同限定出操作通道。
1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导流件与外管连接。
1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外管上设置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气体输送模块包括具有第一气道的第一连接管、具有第二气道的第二连接管和具有第三气道的第三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分别与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连通。
1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气体输送模块还包括第一过滤组件、第二过滤组件和第三过滤组件,第一过滤组件、第二过滤组件和第三过滤组件分别设于第一气道、第二气道和第三气道内。
1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气体输送模块还包括储气件和气泵,气泵的进气口与储气件连通,气泵的出气口与第一连接管连通。
1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以及第三连接管上均设置有电磁阀。
1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19.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腹腔镜手术用密封系统,使用时,操作通道的一端(远端)插入腹腔中,另一端(近端)封闭;且第二气道和第三气道封闭。利用第一气道向输气通道中输气(例如输入二氧化碳气体),气体从输气通道进入到腹腔中,由于操作通道、第二气道和第三气道均封闭,第一气道输入的气体均进入到腹腔中,从而能够提高腹腔内压力,当腹腔内压力达到设定值后,打开操作通道远离腹腔的端部,并且使第二气道输入气体进入到操作通道中,在操作通道中形成能阻挡从腹腔进入操作通道内的螺旋风幕。换句话说,在手术过程中,腹腔中的气体进入操作通道内时,在到达螺旋风幕所在位置时,腹腔中流出的气体不会冲破螺旋风幕,不会从操作通道供手术器械穿入的一端泄露出去,而是被螺旋风幕阻挡,限制在操作通道与腹腔内。如此,利用螺旋风幕实现了对操作通道供手术器械插入一端的动态密封,手术器械穿过操作通道并进行手术作业时,不会造成气体的泄露;且手术器械在操作通道中活动灵活,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穿刺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图1中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管和内管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流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穿刺模块的变形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流件的变形结构示意图;
27.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体输送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28.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腹腔镜手术用密封系统的作业流程示意图。
29.图标:
30.001-螺旋风幕;002-腹腔;100-穿刺模块;101-操作通道;102-第一接口;103-第二接口;104-第三接口;110-端盖;111-内凸筒体;112-外环盖体;120-外管;121-第一管段;122-第二管段;123-第三管段;130-内管;131-第四管段;132-第五管段;133-第六管段;140-环形隔板;150-第一密封圈;151-第二密封圈;152-第三密封圈;160-接头;170-第三环形空间;180-第四环形空间;200-导流件;210-挡风部;220-螺旋结构;300-气体输送模块;310-第一连接管;311-第一气道;320-第二连接管;321-第二气道;330-第三连接管;331-第三气道;400-储气件;500-气泵;600-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32.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3.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3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5.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3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7.请参阅图1-图8,鉴于此,设计者设计了一种腹腔002镜手术用密封系统,手术过程
中,腹腔002内能够始终保持恒定压力,降低手术操作难度,提高手术效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38.请结合图1、图4和图7,本实施例中,腹腔002镜手术用密封系统包括穿刺模块100、导流件200和气体输送模块300。
39.穿刺模块100设有供器械穿过的操作通道101,导流件200设有与操作通道101连通且用于供手术器械穿过的避让孔,导流件200设于操作通道101内;气体输送模块300设有相互独立的第一气道311、第二气道321和第三气道331,第一气道311用于向腹腔002注入气体;第二气道321以及第三气道331均与操作通道101连通,导流件200用于使由第二气道321输入操作通道101内的气体形成围绕导流件200的旋流状态;第三气道331用于排出由腹腔002进入操作通道101的手术烟雾。
40.本实施例提供的腹腔002镜手术用密封系统的作业流程如下:
41.请结合图1,操作通道101的一端(可以称作远端,即与患者接触的一端)插入患者的腹腔002中,另一端(可以称作近端,即靠近术者的一端)封闭;且第二气道321和第三气道331封闭时利用第一气道311向输气通道中输气(例如输入二氧化碳气体),气体从输气通道进入到腹腔002中,由于操作通道101、第二气道321和第三气道331均封闭,第一气道311输入的气体不会从操作通道101、第二气道321和第三气道331泄露,能够顺利进入到腹腔002中,从而提高腹腔002内压力,当腹腔002内压力达到设定值后,打开操作通道101远离腹腔002的端部,并且使第二气道321输入气体进入到操作通道101中,在操作通道101中形成能阻挡从腹腔002进入操作通道101中的气体的螺旋风幕001,螺旋风幕001与操作通道101的内周壁共同限定出储气空间。换句话说,在手术过程中,利用第一气道311持续输入气体至腹腔002中,且由于腹腔002中压力维持在设定值,使得腹腔002中气体会填充在操作通道101内,腹腔002中的气体进入操作通道101内时,在到达螺旋风幕001所在位置时,腹腔002中流出的气体不会冲破螺旋风幕001,不会从操作通道101供手术器械穿入的一端泄露出去,而是被螺旋风幕001封堵在腹腔002和操作通道101与腹腔002连通的一段通道内。如此,利用螺旋风幕001实现了对操作通道101供手术器械插入一端的动态密封,也即腹腔002内气体不会从避让孔泄露,手术器械穿过操作通道101并进行手术作业时,不会造成气体的泄露。且从腹腔002排出的气体能够在螺旋风幕001的引导下随螺旋风幕001运动,参与形成螺旋风幕001,提升密封效果。
42.同时,操作通道101内或避让孔内不需要设置密封件来防止气体泄露,手术器械在操作通道101中不会受到密封件的限制,手术器械活动灵活,操作方便。
43.并且,腹腔002在第三气道331负压的吸引下,产生的烟雾会通过操作通道101进入第三气道331,从第三气道331排出,没有烟雾对手术操作的影响,降低手术操作难度。
44.请参阅图1-图3,本实施例中,可选的,穿刺模块100包括端盖110、外管120、内管130、环形隔板140和第一密封圈150。端盖110与外管120的近端连接,环形隔板140设于内管130和外管120之间,内管130插接在外管120内,且内管130的近端与外管120的近端具有间距。第一密封圈150与环形隔板140连接,用于密封环形隔板140和内管130或环形隔板140与外管120之间的间隙。
45.可选的,端盖110包括一体成型的内凸筒体111和外环盖体112,内凸筒体111为圆筒,外环盖体112为圆环,外环盖体112具有中心圆孔。内凸筒体111与外环盖体112同轴设
置,内凸筒体111的筒腔与外环盖体112的中心圆孔连通。
46.可选的,外管12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管段121、第二管段122和第三管段123,第一管段121和第三管段123均为等径段,第二管段122为变径段,第一管段121、第二管段122和第三管段123的横截面均为圆环形。第一管段121的内径大于第三管段123的内径,第一管段121远离第三管段123的一端与端盖110密封连接。第二管段122的内径在从第一管段121向第二管段122的一端逐渐减小。应当理解,端盖110所在一端为穿刺模块100的近端,第三管段123远离端盖110的一端为穿刺模块100的远端。内凸筒体111伸入第一管段121且与第二管段122具有间距,内凸筒体111的外周面与第一管段121的内管130面之间形成圆环形的安装空间。第一管段121的管壁上贯穿设置有第一接口102、第二接口103和第三接口104,第二接口103、第三接口104和第一接口102在从第一管段121向第三管段123的方向上依次排布。或者说,在穿刺模块100正常使用状态下,第二接口103的高度高于第一接口102和第三接口104的高度。
47.进一步的,在第一管段121上设有具有三个通气孔的接头160,三个通气孔分别与第一接口102、第二接口103和第三接口104连通。第一气道311、第二气道321和第三气道331分别与三个通气孔连通。其中,接头160可以为鲁尔接头。
48.可选的,内管13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管段131、第五管段132和第六管段133,第四管段131和第六管段133均为等径段,第五管段132为变径段,第四管段131、第五管段132和第六管段133的横截面均为圆环形。第四管段131的内径大于第六管段133的内径,第五管段132的内径在从第四管段131向第五管段132的一端逐渐减小。环形隔板140为圆环板,环形隔板140与第四管段131为一体式结构,二者可以焊接为一体或直接注塑为一体等。或者,环形隔板140套接在第四管段131外,二者为过盈配合,且能拆卸。内管130插接于外管120中,环形隔板140远离第四管段131的外周面设有环形槽,第一密封圈150嵌入环形槽中,第一密封圈150与第一管段121密封接触。第四管段131的端部与内凸筒体111具有间距,第五管段132与第二管段122之间形成第一环形空间,第六管段133和第三管段123之间形成第二环形空间,第一环形空间和第二环形空间连通且共同形成输气通道,也即,输气通道的近端(靠近端盖110的一端)被环形隔板140和第一密封圈150封闭,输气通道的远端(第三管段123或第六管道远离端盖110的一端)为敞口端。第一接口102与第一环形空间连通。也即利用第一气道311向腹腔002输气时,气体从第一接口102进入第一环形空间,由于第一环形空间远离第二环形空间的一端被第一密封圈150封堵,气体只能够从第一环形空间进入第二环形空间,不会从第一环形空间远离第二环形空间的一侧泄露,气体最终进入腹腔002。
49.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密封圈150可以是但不限于是橡胶圈。
50.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中,可选的,导流件200设置为回转体,进一步的,导流件200设置为圆锥形筒,导流件200的筒腔即为避让孔,避让孔为圆柱形通孔。导流件200的外周面设置有挡风部210,挡风部210可以为条形片,挡风部21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挡风部210部在导流件200的周向上均匀间隔排布。同时,每个挡风部210的端部与导流件200孔径较小的一端具有间距,导流件200孔径较大的一端套接在内凸筒体111外,且挡风部210位于第二接口103的气体流动路径上。导流件200与内凸筒体111可转动地连接,且导流件200与内凸筒体111密封连接,气体不会从内凸筒体111和导流件200的连接位置处泄露。具体的,从第二接口103进入的气体直接吹向挡风部210,挡风部210带动导流件200围绕内凸筒体111转
动,内凸筒体111转动时使气流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呈围绕导流件200的外周面的旋流状态,并在导流件200外周面以及导流件200下方形成螺旋风幕001,螺旋风幕001的部分位于内管130的第四管段131围成的区域中。并且,由于挡风部210的远端与导流件200的远端具有间距,导流件200的部分为光滑锥面,便于在转动过程中引导气体形成旋流,密封效果好。
51.请参阅图5和图6,在其他实施例中,导流件200设置为圆柱筒,导流件200套接在内凸筒体111外,导流件200的外圆柱面设置有螺旋结构220,例如,螺旋结构220可以是围绕导流件200的轴线且沿导流件200轴线方向延伸的螺旋凹槽,或者,螺旋结构220设置为围绕导流件200的轴线且沿导流件200轴线方向延伸的螺旋凸条。从第二气道321进入操作通道101内的气体在螺旋结构220的导流下流动,且呈围绕导流件200的旋流状态,气体离开导流件200后,持续呈旋流状态流动,并在内管130的第四管段131围成的区域内形成螺旋风幕001。
52.并且导流件200套接在内凸筒体111外,穿设在内凸筒体111中的手术器械的活动空间不会被导流件200占用,手术器械活动范围广,便于操作。
53.进一步的,导流件200为中空结构,螺旋结构220设于导流件200的中部孔壁上。导流件200通过第二密封圈151和第三密封圈152与外管120的第一管段121的内管130壁密封连接,导流件200内部具有第三环形空间170,第三环形空间170的两端通过第二密封圈151和第三密封圈152密封,第三环形空间170与第二气道321连通。导流件200与内管130的第四管段131之间限定出第四环形空间180。第二气道321输送气体进入第三环形空间170,并且在螺旋结构220的引导下,气体呈螺旋状朝向第四环形空间180流动,并在第四环形空间180内形成螺旋风幕001,从而通过螺旋风幕001阻挡腹腔002内气体从操作通道101的近端排出。
54.手术过程中,手术器械穿设在内凸筒体111中,并且穿过内管130后进入腹腔002中。由于在内管130的第四管段131所在区域形成了螺旋风幕001,手术器械穿过螺旋风幕001,二者互不影响,手术器械的操作灵活。腹腔002中的气体从内管130排出时,进入到第四管段131所在位置时,由于螺旋风幕001的作用,腹腔002中排出的气体不会进入螺旋风幕001围成的区域中,而是位于螺旋风幕001与内管130的第四管段131的管壁共同限定出的储气空间中,并且随螺旋风幕001一起从第三气道331排出。如此,手术过程中不易存在气体泄漏的情况,腹腔002内压力恒定,利于手术,且不会存在因为气体泄露而污染环境的情况。
55.请参阅图7,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气体输送模块300包括与第一气道311连通的第一连接管310、与第二气道321连通的第二连接管320和与第三气道331连通的第三连接管330,第一连接管310、第二连接管320和第三连接管330均与接头160插接连通。应当理解,每个连接管与接头160均为可拆卸地连接方式,也即,未进行手术时,穿刺模块100和气体输送模块300可以分离,便于收纳和输送。
56.可选的,气体输送模块300还包括第一过滤组件、第二过滤组件、第三过滤组件、储气件400和气泵500。第一过滤组件、第二过滤组件和第三过滤组件分别设于第一气道311、第二气道321和第三气道331内。气泵500的进气口与储气件400连通,气泵500的出气口与第一气道311、第二气道321和第三气道331连通,当腹腔002内压力达到设定值时,从储气件400中从第一气道311输入的气体。
57.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气道321和第三气道331远离操作通道101的一端可以连通,从而将从腹腔002排出的气体通过第三气道331引入第二气道321,参与形成螺旋风幕
001。
58.应当理解,第一过滤组件、第二过滤组件、第三过滤组件均可以设置为过滤棉。
59.此外,第一连接管310、第二连接管320和第三连接管330上均可以设置电磁阀。
60.此外,腹腔002内的压力可以通过压力传感器600进行检测。
61.本实施例提供的腹腔002镜手术用密封系统,操作通道101中无密封件的阻挠,术者可以更便捷安全的使用医疗器械通过腹腔002,且手术器械从螺旋风幕001围成的区域内进出腹腔002,不易影响腹腔002气压稳定,优化手术效果;并且,能够及时有效地排出手术过程中产生的烟雾和冲洗液,并进行有效过滤,从而优化手术视野。
6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腹腔镜手术用密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穿刺模块、导流件和气体输送模块,所述穿刺模块设有供器械穿过的操作通道,所述导流件设有与所述操作通道连通且用于供手术器械穿过的避让孔,所述导流件设于所述操作通道内;所述气体输送模块设有相互独立的第一气道、第二气道和第三气道,所述第一气道用于向腹腔注入气体;所述第二气道以及所述第三气道均与所述操作通道连通,所述导流件用于使由所述第二气道输入所述操作通道内的气体形成阻挡从所述腹腔进入所述操作通道的气体的螺旋风幕;所述第三气道用于排出腹腔中手术烟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镜手术用密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与所述穿刺模块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导流件的外壁设置有挡风部,所述挡风部用于阻挡由所述第二气道输入所述操作通道中的气流,以使所述导流件能在气流的带动下相对于所述穿刺模块转动,从而使所述气流形成旋流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腹腔镜手术用密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设置为回转体,所述导流件具有在其轴线延伸方向上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导流件的横截面外径在从所述第一端向第二端的方向上逐渐减小,所述第一端靠近所述操作通道供手术器械插入的一端;其中,所述横截面为垂直于所述导流件的轴线的平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镜手术用密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与所述穿刺模块固定连接,所述导流件的外周面设置有用于引导从所述第二气道输入所述操作通道内的气体形成旋流状态的螺旋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镜手术用密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模块包括端盖、内管、环形隔板和外管,所述端盖设有通孔,所述端盖与所述外管连接,所述通孔与所述外管连通;所述外管套接于所述内管外,所述环形隔板位于所述外管和内管之间且同时与所述外管和内管密封连接,所述环形隔板远离所述端盖的一侧、所述外管的内壁以及所述内管的外壁共同限定出与所述第一气道连通的输气通道;所述端盖、所述外管以及所述内管共同限定出所述操作通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腹腔镜手术用密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与所述外管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腹腔镜手术用密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上设置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所述气体输送模块包括与第一气道连通的第一连接管、与第二气道连通的第二连接管和与第三气道连通的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和所述第三连接管分别与所述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腹腔镜手术用密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输送模块还包括第一过滤组件、第二过滤组件和第三过滤组件,所述第一过滤组件、第二过滤组件和第三过滤组件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气道、第二气道和第三气道内。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腹腔镜手术用密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输送模块还包括储气件和气泵,所述气泵的进气口与所述储气件连通,所述气泵的出气口与所述第一连接管连通。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腹腔镜手术用密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以及所述第三连接管上均设置有电磁阀。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腹腔镜手术用密封系统,包括穿刺模块、导流件和气体输送模块,穿刺模块设有供器械穿过的操作通道,导流件设有与操作通道连通且用于供手术器械穿过的避让孔,导流件设于操作通道内;气体输送模块设有相互独立且均与操作通道连通的第一气道、第二气道和第三气道,第一气道用于向腹腔注入气体;第二气道以及第三气道均与操作通道连通,导流件用于使由第二气道输入操作通道内的气体形成阻挡从腹腔进入操作通道的气体的螺旋风幕;第三气道用于排出腹腔中手术烟雾。器械操作灵活便捷,腹腔压力稳定,利于手术。利于手术。利于手术。


技术研发人员:莫易凡 胡林锋 黄博泽 朱丽珊 许得坤 罗燕兰 林聪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施爱德(厦门)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9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732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