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管道接口密封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allin2023-03-23  126



1.本实用新型涉及核电站预应力管道接口密封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应力管道接口密封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2.核电站反应堆发生事故时会大量释放放射性物质,安全壳作为最后一道核安全屏障,能防止放射性物质扩散污染周围环境,为使安全壳满足使用要求,需进行后张法预应力处理。在安全壳浇筑时,通过埋设预应力管道以在安全壳上形成预应力孔道,在预留孔道中穿入预应力筋进行张拉获得预压应力。预应力管道的密封性是确保预应力后张法顺利实施的关键,因此需对预应力管道进行密封检测。目前,现有技术中没有专门用于预应力管道密封试验的预应力管道,不便于预应力管道的密封检测。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预应力管道接口密封试验装置,旨在解决没有专门用于预应力管道密封试验的预应力管道接口密封试验装置,不便于预应力管道的密封检测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预应力管道接口密封试验装置,包括:
5.管结构,具有两个相对的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所述管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插接连通的连接管,两个所述连接管之间形成环形缝隙,所述环形缝隙具有连通至外界的外环形口;
6.密封结构,包括填充在所述环形缝隙内的密封填充物,以及套设于所述管结构上,且至少遮盖所述外环形口设置的密封套;
7.封堵结构,密封封堵在所述第一管口处;以及,
8.充填结构,包括密封安装在所述第二管口处的充填管。
9.可选地,所述至少两个连接管包括第一预应力钢管和第二预应力钢管;
10.所述第一预应力钢管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所述第一管段背离所述第二管段的一端形成所述第一管口;
11.所述第二预应力钢管的一端插接在所述第二管段内,另一端形成所述第二管口。
12.可选地,所述第二管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管段的内径。
13.可选地,所述第一管段的内径与所述第二预应力钢管的内径相同。
14.可选地,所述至少两个连接管包括第三预应力钢管、第四预应力钢管以及设于所述第三预应力钢管和所述第四预应力钢管之间的波纹管组件,所述波纹管组件的一端插接套设于所述第三预应力钢管的一端,所述波纹管组件的另一端插接套设于所述第四预应力钢管的一端;
15.所述第三预应力钢管的另一端形成所述第一管口;
16.所述第四预应力钢管的另一端形成所述第二管口;
17.对应的所述环形缝隙至少设置两个,所述密封套至少设置两个。
18.可选地,所述波纹管组件还包括多个波纹管,相邻两个所述波纹管之间设有波纹套管,其中一个所述波纹管的一端插接套设于对应的所述波纹套管的一端,另一个所述波纹管的一端插接套设于对应的所述波纹套管的另一端;
19.处在所述波纹管组件两端处的两个所述波纹管相互背离的端部分别对应插接套设在所述第三预应力钢管和所述第四预应力钢管内。
20.可选地,所述环形缝隙还形成在所述波纹套管与所述波纹管之间;
21.对应的所述密封套还套设在所述波纹管组件上,且至少部分遮盖形成在所述波纹管组件上的外环形口设置。
22.可选地,所述波纹套管的长度为c,且300mm≤c≤600mm。
23.可选地,所述密封填充物为环氧树脂。
24.可选地,所述密封套为热缩套。
2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管结构具有两个相对的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所述管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插接连通的连接管,两个所述连接管之间形成环形缝隙,所述环形缝隙具有连通至外界的外环形口;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填充在所述环形缝隙内的密封填充物,以及套设于所述管结构上,且至少遮盖所述外环形口设置的密封套;所述封堵结构密封封堵在所述第一管口处;所述充填结构包括密封安装在所述第二管口处的充填管。两个所述连接管插接后形成所述环形缝隙,所述环形缝隙具有连通至外界的外环形口,通过在所述环形缝隙内填充所述密封填充物,并在所述管结构上套设所述密封套以对所述外环形口进行密封,所述封堵结构密封封堵在所述第一管口处,以实现所述第一管口的密封,所述充填管密封安装在所述第二管口处,以便于在对所述预应力管道接口密封试验装置进行密封检测时,向所述预应力管道接口密封试验装置内注水和加压。通过所述预应力管道接口密封试验装置,可对预应力管道进行密封检测,便于判断预应力管道接口密封是否可靠,避免安全壳混凝土浇筑过程,混凝土浆液自预应力管道接口渗漏进入预应力管道内,减少后期预应力无法施加的风险,保证后张法预应力的正常进行。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应力管道接口密封试验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应力管道接口密封试验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号说明:
[0030][0031][0032]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4]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5]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6]
核电站反应堆发生事故时会大量释放放射性物质,安全壳作为最后一道核安全屏障,能防止放射性物质扩散污染周围环境,为使安全壳满足使用要求,需进行后张法预应力处理。在安全壳浇筑时,先通过埋设预应力管道以在安全壳上形成预应力孔道,然后在预留孔道中穿入预应力筋进行张拉,进而使安全壳获得预压应力。预应力管道接口的密封性是确保预应力后张法顺利实施的关键,因此需对预应力管道接口进行密封检测。目前,现有技术中没有专门用于预应力管道密封试验的预应力管道接口密封试验装置,不便于预应力管道的密封检测。
[0037]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预应力管道接口密封试验装置,通过所述预应力管道接口密封试验装置,可对预应力管道进行密封检测,便于判断预应力管道接口密封是否可靠,避免安全壳混凝土浇筑过程,混凝土浆液自预应力管道接口渗漏进入预应力管道内,减少后期预应力无法施加的风险,保证后张法预应力的正常进行。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应力管道接口密封试验装置的一实施例。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应力管道接口密封试验装置的另一实施例。
[0038]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预应力管道接口密封试验装置100包括管结构1、密封结构、封堵结构5和充填结构6,所述管结构1具有两个相对的第一管口1a和第二管口1b,所述管结构1包括至少两个插接连通的连接管2,两个所述连接管2之间形成环形缝隙3,所述环形缝隙3具有连通至外界的外环形口;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填充在所述环形缝隙3内的密封填充物,以及套设于所述管结构1上,且至少遮盖所述外环形口设置的密封套4;所述封堵结构5密封封堵在所述第一管口1a处;所述充填结构6包括密封安装在所述第二管口1b处的充填管61。
[0039]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管结构1具有两个相对的第一管口1a和第二管口1b,所述管结构1包括至少两个插接连通的连接管2,两个所述连接管2之间形成环形缝隙3,所述环形缝隙3具有连通至外界的外环形口;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填充在所述环形缝隙3内的密封填充物,以及套设于所述管结构1上,且至少遮盖所述外环形口设置的密封套4;所述封堵结构5密封封堵在所述第一管口1a处;所述充填结构6包括密封安装在所述第二管口1b处的充填管61。两个所述连接管2插接后形成所述环形缝隙3,所述环形缝隙3具有连通至外界的外环形口,通过在所述环形缝隙3内填充所述密封填充物,并在所述管结构1上套设所述密封套4以对所述外环形口进行密封,所述封堵结构5密封封堵在所述第一管口1a处,以实现所述第一管口1a的密封,所述充填管61密封安装在所述第二管口1b处,以便于在对所述预应力管道接口密封试验装置100进行密封检测时,向所述预应力管道接口密封试验装置100内注水和加压。通过所述预应力管道接口密封试验装置100,可对预应力管道进行密封检测,便于判断预应力管道接口密封是否可靠,避免安全壳混凝土浇筑过程,混凝土浆液自预应力管道接口渗漏进入预应力管道内,减少后期预应力无法施加的风险,保证后张法预应力的正常进行。
[0040]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至少两个连接管2包括第一预应力钢管21和第二预应力钢管22;所述第一预应力钢管21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管段211和第二管段212,所述第一管段211背离所述第二管段212的一端形成所述第一管口1a;所述第二预应力钢管22的一端插接在所述第二管段212内,另一端形成所述第二管口1b。所述第一管段211上的所述第一管口1a设于所述封堵结构5,用以对所述第一管口1a进行密封,所述第一管段211和所述第二预应力钢管22连接处形成有所述环形缝隙3,所述环形缝隙3内填充有所述密封填充物,从而保证所述第一管段211和所述第二预应力钢管22连接处的密封性,并在所述环形缝隙3形成的所述外环形口设置所述密封套4,以对所述外环形口进行密封,进一步提高所述第一管段211和所述第二预应力钢管22连接处的密封性,所述充填管61密封安装在所述第二管口1b处,以便于在对所述预应力管道接口密封试验装置100进行密封检测时,向所述预应力管道接口密封试验装置100内注水和加压。
[0041]
通过将所述第二预应力钢管22的一端插接在所述第二管段212内,以使所述第一
预应力钢管21和所述第二预应力钢管22的连接更可靠。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管段212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管段211的内径。通过将所述第二管段212的内径设置为大于所述第一管段211的内径,以使所述第一预应力钢管21在所述第二管段212处形成插接段,以便于所述第二预应力钢管22插接,从而使所述第一预应力钢管21和所述第二预应力钢管22的连接更可靠。
[0042]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管段211的内径与所述第二预应力钢管22的内径相同。所述第一管段211的内径与所述第二预应力钢管22的内径相同,在所述第一预应力钢管21和第二预应力钢管22连接后,形成的预应力孔道直径处处相等,以便于根据孔道直径判断预应力筋的数量,便于后张法预应力准备工作的进行。
[0043]
所述管结构1包括至少两个插接连通的连接管2。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至少两个连接管2包括第三预应力钢管23、第四预应力钢管24以及设于所述第三预应力钢管23和所述第四预应力钢管24之间的波纹管组件25,所述波纹管组件25的一端插接套设于所述第三预应力钢管23的一端,所述波纹管组件25的另一端插接套设于所述第四预应力钢管24的一端;所述第三预应力钢管23的另一端形成所述第一管口1a;所述第四预应力钢管24的另一端形成所述第二管口1b;对应的所述环形缝隙3至少设置两个,所述密封套4至少设置两个。所述第三预应力钢管23上的所述第一管口1a设于所述封堵结构5,用以对所述第一管口1a进行密封,所述波纹管组件25与所述第三预应力钢管23、所述第四预应力钢管24的连接处均形成有所述环形缝隙3,所述环形缝隙3内填充有所述密封填充物,从而保证所述第一管段211和所述第二预应力钢管22连接处的密封性,并在所述环形缝隙3形成的所述外环形口设置所述密封套4,以对所述外环形口进行密封,进一步提高所述波纹管组件25与所述第三预应力钢管23、所述第四预应力钢管24连接处的密封性,所述充填管61密封安装在所述第二管口1b处,以便于在对所述预应力管道接口密封试验装置100进行密封检测时,向所述预应力管道接口密封试验装置100内注水和加压。
[0044]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波纹管组件25还包括多个波纹管251,相邻两个所述波纹管251之间设有波纹套管252,其中一个所述波纹管251的一端插接套设于对应的所述波纹套管252的一端,另一个所述波纹管251的一端插接套设于对应的所述波纹套管252的另一端;处在所述波纹管组件25两端处的两个所述波纹管251相互背离的端部分别对应插接套设在所述第三预应力钢管23和所述第四预应力钢管24内。所述波纹管251的摩擦系数小,在通过将预应力管道的部分管道设置为所述波纹管251,有利于减小预应力管道的整体摩擦力,更有利于后张法预应力的进行。
[0045]
相邻两个所述波纹管251之间通过所述波纹套管252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环形缝隙3还形成在所述波纹套管252与所述波纹管251之间;对应的所述密封套4还套设在所述波纹管组件25上,且至少部分遮盖形成在所述波纹管组件25上的外环形口设置。所述波纹管251与所述波纹套管252的连接处均形成有所述环形缝隙3,所述环形缝隙3内填充有所述密封填充物,从而保证所述波纹管251与所述波纹套管252连接处的密封性,并在所述环形缝隙3形成的所述外环形口设置所述密封套4,以对所述外环形口进行密封,进一步提高所述波纹管251与所述波纹套管252连接处的密封性。
[0046]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波纹套管252的长度为c,且300mm≤c≤600mm。通过将所述波纹套管252的长度c设置为大于等于300mm,且小于等于600mm,使所述
波纹套管252与相邻两个所述波纹管251连接时,具有更长的的连接长度,从而有助于提高连接处的连接可靠性和密封性。
[0047]
两个所述连接管2之间的所述环形缝隙3,为保证两个所述连接管2之间的密封性,所述环形缝隙3内填充所述密封填充物。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填充物为环氧树脂。所述环氧树脂的粘附性较好,化学性能稳定,将所述环氧树脂填充在所述环形缝隙3内进行密封的效果好。
[0048]
所述环形缝隙3形成的所述外环形口设置所述密封套4,以对所述外环形口进行密封。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套4为热缩套。所述热塑套加热收缩包覆在所述外环形口出,使用方便简单。
[0049]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预应力管道接口密封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结构,具有两个相对的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所述管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插接连通的连接管,两个所述连接管之间形成环形缝隙,所述环形缝隙具有连通至外界的外环形口;密封结构,包括填充在所述环形缝隙内的密封填充物,以及套设于所述管结构上,且至少遮盖所述外环形口设置的密封套;封堵结构,密封封堵在所述第一管口处;以及,充填结构,包括密封安装在所述第二管口处的充填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管道接口密封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连接管包括第一预应力钢管和第二预应力钢管;所述第一预应力钢管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所述第一管段背离所述第二管段的一端形成所述第一管口;所述第二预应力钢管的一端插接在所述第二管段内,另一端形成所述第二管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应力管道接口密封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管段的内径。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应力管道接口密封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段的内径与所述第二预应力钢管的内径相同。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管道接口密封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连接管包括第三预应力钢管、第四预应力钢管以及设于所述第三预应力钢管和所述第四预应力钢管之间的波纹管组件,所述波纹管组件的一端插接套设于所述第三预应力钢管的一端,所述波纹管组件的另一端插接套设于所述第四预应力钢管的一端;所述第三预应力钢管的另一端形成所述第一管口;所述第四预应力钢管的另一端形成所述第二管口;对应的所述环形缝隙至少设置两个,所述密封套至少设置两个。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应力管道接口密封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管组件还包括多个波纹管,相邻两个所述波纹管之间设有波纹套管,其中一个所述波纹管的一端插接套设于对应的所述波纹套管的一端,另一个所述波纹管的一端插接套设于对应的所述波纹套管的另一端;处在所述波纹管组件两端处的两个所述波纹管相互背离的端部分别对应插接套设在所述第三预应力钢管和所述第四预应力钢管内。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应力管道接口密封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缝隙还形成在所述波纹套管与所述波纹管之间;对应的所述密封套还套设在所述波纹管组件上,且至少部分遮盖形成在所述波纹管组件上的外环形口设置。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应力管道接口密封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套管的长度为c,且300mm≤c≤600mm。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管道接口密封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填充物为环氧树脂。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管道接口密封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套为热缩套。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预应力管道接口密封试验装置,预应力管道接口密封试验装置包括管结构、密封结构、封堵结和充填结构,管结构具有两个相对的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管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插接连通的连接管,两个连接管之间形成环形缝隙,环形缝隙具有连通至外界的外环形口;密封结构包括填充在环形缝隙内的密封填充物,以及套设于管结构上且至少遮盖外环形口设置的密封套;封堵结构密封封堵在第一管口处;充填结构包括密封安装在第二管口处的充填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应力管道接口密封试验装置,可对预应力管道进行密封检测,便于判断预应力管道接口密封是否可靠,减少后期预应力无法施加的风险,保证后张法预应力的正常进行。保证后张法预应力的正常进行。保证后张法预应力的正常进行。


技术研发人员:邓亮文 孙胜伟 赵志海 阁春雷 陈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9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736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