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基板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板冲孔装置。
背景技术:2.基板是制造pcb的基本材料,一般情况下,基板就是覆铜箔层压板,单、双面印制板在制造中是在基板材料-覆铜箔层压板上,有选择地进行孔加工、化学镀铜、电镀铜、蚀刻等加工,得到所需电路图形。基板具有导电、绝缘和支撑三个方面的功能。印制板的性能、质量、制造中的加工性、制造成本、制造水平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板材料。
3.在基板的孔加工工序中,常见有冲孔和钻孔两种加工方式。而在基板冲孔时,往往会因为定位不精准、基板放置不平整等问题而导致成孔偏位或倾斜,极大地影响了基板的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基板冲孔装置。
5.一种基板冲孔装置,包括冲压组件、限位组件、压合组件及排屑组件。所述冲压组件设于限位组件上方,所述压合组件悬于冲压组件及限位组件之间,所述排屑组件设于限位组件下方。所述冲压组件包括冲缸及冲头,所述冲缸下端设有固定夹,所述冲头包括转换部、冲孔钻及激光定位校准器。所述转换部呈长条形设计,其悬于冲缸下方,该转换部还设有上下贯穿的长条形的切换通孔,所述冲孔钻及激光定位校准器均卡合于切换通孔内且可沿切换通孔水平移动。
6.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承载平台、两个限位挡板及若干平整度检测传感器,所述承载平台上设有上下贯穿的排屑通孔及两个限位通孔,该承载平台上端面还设有若干传感器卡槽。所述限位挡板装设于承载平台的上端面且卡合于限位通孔中并可沿限位通孔水平移动,所述平整度检测传感器嵌合于传感器卡槽内。
7.进一步地,所述压合组件包括压合钢板及若干升降杆,所述压合钢板中心设有上下贯穿的定位通孔。若干所述升降杆固定于冲缸上,所述压合钢板固定于升降杆的下端。
8.进一步地,所述排屑组件包括传输带及储屑槽。所述传输带设于承载平台下方且一端置于排屑通孔下方,另一端置于承载平台外,所述储屑槽设置于承载平台外的传输带一端的下方。
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基板冲孔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冲头上设计转换部可随时切换激光定位校准器进行冲孔前定位校准或切换冲孔钻进行冲孔,显著提升了冲孔装置的冲孔精度;限位组件设置限位挡板及平整度检测传感器,再配合压合钢板压合固定基板,使基板在冲孔时能够稳固平整地固定于承载平台上,避免冲孔时晃动或不平而导致所冲的孔偏位或倾斜;承载平台上的排屑通孔与排屑组件结合,使冲孔后产生的碎屑能够及时从冲孔装置内清理排出,优化了冲孔流程;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强,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板冲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图1的部分结构分解图;
12.图3为图1中冲压组件的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为了使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实用新型。
14.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板冲孔装置100,包括冲压组件10、限位组件20、压合组件30及排屑组件40。所述冲压组件10设于限位组件20上方,所述压合组件30悬于冲压组件10及限位组件20之间,所述排屑组件40设于限位组件20下方。
15.所述冲压组件10包括冲缸11及冲头12,所述冲缸11下端设有固定夹13,所述冲头12包括转换部121、冲孔钻122及激光定位校准器123。所述转换部121呈长条形设计,其悬于冲缸11下方,该转换部121还设有上下贯穿的长条形的切换通孔124,所述冲孔钻122及激光定位校准器123均卡合于切换通孔124内且可沿切换通孔124移动。转换部121可以快速地将冲孔钻122或激光定位校准器123切换至冲缸11下方,而冲缸11下端的固定夹13可以固定夹取冲孔钻122或激光定位校准器123分别实现冲孔或定位校准的功能。冲孔装置在冲孔前利用激光对基板待冲孔的地方进行定位校准,使后续冲孔时精度更高。
16.所述限位组件20包括承载平台21、两个限位挡板22及若干平整度检测传感器23,所述承载平台21上设有上下贯穿的排屑通孔211及两个限位通孔212,该承载平台21上端面还设有若干传感器卡槽213。所述限位挡板22装设于承载平台21的上端面且卡合于限位通孔212中并可沿限位通孔212水平移动,所述平整度检测传感器23嵌合于传感器卡槽213内。限位挡板22能够对基板进行限位,避免冲孔时基板发生偏移。平整度检测传感器23能够检测基板与承载平台21贴合的平整度,防止基板因起翘而导致冲孔倾斜不达标。而排屑通孔211使冲孔时所产生的碎屑能够及时从承载平台21下方排出,避免污染基板或冲孔装置。
17.所述压合组件30包括压合钢板31及若干升降杆32,所述压合钢板31中心设有上下贯穿的定位通孔311。若干所述升降杆32固定于冲缸11上,所述压合钢板31固定于升降杆32的下端。压合组件30压合于基板的上端面,进一步防止基板在冲孔时发生偏移或出现不平整的问题,提高冲孔质量。
18.所述排屑组件40包括传输带41及储屑槽42。所述传输带41设于承载平台21下方且一端置于排屑通孔211下方,另一端置于承载平台21外,所述储屑槽42设置于承载平台21外的传输带41一端的下方。排屑组件40可以将冲孔时产生的碎屑快速地清理出冲孔装置,减少人工清理的工作量。
19.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首先将待冲孔的基板置于承载平台21上,接着转换部121切换至激光定位校准器123照射基板,将基板待冲孔的位置与激光进行重叠实现精准定位。然后压合组件30的升降杆32下降,使压合钢板31压合于基板的上端面并配合平整度检测传感器23进行检测调整,以确保基板保持平整。再以限位挡板22固定好基板的两端使基板不会产生偏移。
20.冲孔时,首先转换部121将冲孔钻122切换至冲缸11下端固定好,通过冲缸11下压,冲孔钻122依次穿过定位通孔311、基板及排屑通孔211完成基板的冲孔。而冲孔时产生的碎屑通过排屑通孔211落入下方的传输带41,最后被传输至储屑槽42内。
2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基板冲孔装置100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冲头12上设计转换部121可随时切换激光定位校准器123进行冲孔前定位校准或切换冲孔钻122进行冲孔,显著提升了冲孔装置的冲孔精度;限位组件20设置限位挡板22及平整度检测传感器23,再配合压合钢板31压合固定基板,使基板在冲孔时能够稳固平整地固定于承载平台21上,避免冲孔时晃动或不平而导致所冲的孔偏位或倾斜;承载平台21上的排屑通孔211与排屑组件40结合,使冲孔后产生的碎屑能够及时从冲孔装置内清理排出,优化了冲孔流程;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强,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
22.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1.一种基板冲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压组件、限位组件、压合组件及排屑组件;所述冲压组件设于限位组件上方,所述压合组件悬于冲压组件及限位组件之间,所述排屑组件设于限位组件下方;所述冲压组件包括冲缸及冲头,所述冲缸下端设有固定夹,所述冲头包括转换部、冲孔钻及激光定位校准器;所述转换部呈长条形设计,其悬于冲缸下方,该转换部还设有上下贯穿的长条形的切换通孔,所述冲孔钻及激光定位校准器均卡合于切换通孔内且可沿切换通孔水平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板冲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承载平台、两个限位挡板及若干平整度检测传感器,所述承载平台上设有上下贯穿的排屑通孔及两个限位通孔,该承载平台上端面还设有若干传感器卡槽;所述限位挡板装设于承载平台的上端面且卡合于限位通孔中并可沿限位通孔水平移动,所述平整度检测传感器嵌合于传感器卡槽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板冲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组件包括压合钢板及若干升降杆,所述压合钢板中心设有上下贯穿的定位通孔;若干所述升降杆固定于冲缸上,所述压合钢板固定于升降杆的下端。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板冲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屑组件包括传输带及储屑槽;所述传输带设于承载平台下方且一端置于排屑通孔下方,另一端置于承载平台外,所述储屑槽设置于承载平台外的传输带一端的下方。
技术总结一种基板冲孔装置,包括冲压组件、限位组件、压合组件及排屑组件;所述冲压组件设于限位组件上方,所述压合组件悬于冲压组件及限位组件之间,所述排屑组件设于限位组件下方;所述冲压组件包括冲缸及冲头,所述冲缸下端设有固定夹,所述冲头包括转换部、冲孔钻及激光定位校准器;所述转换部呈长条形设计,其悬于冲缸下方,该转换部还设有上下贯穿的长条形的切换通孔,所述冲孔钻及激光定位校准器均卡合于切换通孔内且可沿切换通孔水平移动。本实用新型通过转换部切换激光定位校准器,提升了冲孔装置的冲孔精度;限位组件配合压合钢板,避免冲孔时孔偏位或倾斜;排屑通孔与排屑组件结合,优化了冲孔流程;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强,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较强的推广意义。较强的推广意义。
技术研发人员:李冬艳 旷成龙 杨龙 赵小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红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9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