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合踏板支架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2.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发展,自动驾驶已然成为了一种新的发展趋势,手动挡车型市场占有率越来越少,使得离合踏板位置被空出。但安装离合踏板的区域具备视野遮蔽性好、碰撞性能好和方便拆装的优点,故成为了很多零部件布置的首选位置。然而,目前市场上普遍使用的离合踏板支架的结构均是一种离合踏板支架对应安装一种离合踏板,以及一种前壁板结构和前壁板隔音垫结构,从而无法满足其他零部件的安装。另外,汽车作为一个整体,与外界的信息交换越发频繁。为达成这一目的,更多的控制器等零件会应用到汽车上。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合踏板支架结构及车辆,以解决现有离合踏板支架无法满足其他零部件安装的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离合踏板支架结构,包括离合踏板支架本体,还包括转接支架,当车辆无离合踏板时,所述转接支架安装在离合踏板支架本体上,转接支架用于安装控制器。
6.优选的,所述离合踏板支架本体上设有固定安装孔,所述固定安装孔与前壁板上的固定螺柱相配,使离合踏板支架本体固定在前壁板上。
7.优选的,所述转接支架上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与离合踏板支架本体上的固定安装孔相对应布置。
8.优选的,所述转接支架上的还设有螺柱,用于固定所述控制器。
9.优选的,所述离合踏板支架本体上的固定安装孔至少包括3个。
10.优选的,所述转接支架上的螺柱至少包括2个。
11.优选的,所述转接支架和螺柱为一体成型。
1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离合踏板支架结构。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4.1)通过设置转接支架,当车辆不需要离合踏板时,可在离合踏板支架本体上安装转接支架后,再将控制器安装在转接支架上,保证了不改变离合踏板支架结构,同时采用低成本的转接支架实现零部件的固定,减少了前壁板,前壁板隔音垫的重新开发,提高了零部件的通用率,达到了降低成本的效果。从而解决了现有离合踏板支架无法满足其他零部件安装的问题;
15.2)通过在转接支架上设置与离合踏板支架本体上的固定安装孔相对应的固定孔,当车辆无离合踏板时,可直接通过固定孔与前壁板上的固定螺柱相配合,使转接支架和离合踏板支架本体同时固定在前壁板上;
16.3)通过在离合踏板支架本体上设置至少3个固定安装孔,使得转接支架上设置的
固定孔只要与其中两个相对应即可,保证了转接支架设置的灵活性,同时也可减小转接支架的体积;
17.4)通过在转接支架上设置至少2个螺柱,使得转接支架不仅可以安装控制器,还可以适应性的安装车体上的其他零部件,实现了转接支架的灵活应用,在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的爆炸图;
20.图3为离合踏板支架本体与前壁板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21.其中,1-离合踏板支架本体,101-固定安装孔;2-转接支架,201-固定孔,202-螺柱;3-控制器;4-前壁板,401-固定螺柱。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将参照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中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3.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24.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离合踏板支架结构,包括离合踏板支架本体1,还包括转接支架2,当车辆无离合踏板时,转接支架2安装在离合踏板支架本体1上,转接支架2用于安装控制器3。
25.通过设置转接支架,当车辆不需要离合踏板时,可在离合踏板支架本体上安装转接支架后,再将控制器安装在转接支架上,保证了不改变离合踏板支架本体结构,同时采用低成本的转接支架实现零部件的固定,减少了前壁板,前壁板隔音垫的重新开发,提高了零部件的通用率,达到了降低成本的效果。从而解决了现有离合踏板支架无法满足其他零部件安装的问题。
26.离合踏板支架本体1上设有固定安装孔101,固定安装孔101与前壁板4上的固定螺柱401相配,使离合踏板支架本体1固定在前壁板4上。
27.转接支架2上设有固定孔201,固定孔201与离合踏板支架本体1上的固定安装孔101相对应布置。
28.通过在转接支架上设置与离合踏板支架本体上的固定安装孔相对应的固定孔,当车辆无离合踏板时,可直接通过固定孔与前壁板上的固定螺柱相配合,使转接支架和离合踏板支架本体同时固定在前壁板上。
29.转接支架2上的还设有螺柱202,用于固定控制器3。
30.离合踏板支架本体1上的固定安装孔101至少包括3个。
31.通过在离合踏板支架本体上设置至少3个固定安装孔,使得转接支架上设置的固定孔只要与其中两个相对应即可,保证了转接支架设置的灵活性,同时也可减小转接支架的体积。
32.转接支架2上的螺柱202至少包括2个。
33.通过在转接支架上设置至少2个螺柱,使得转接支架不仅可以安装控制器,还可以适应性的安装车体上的其他零部件,实现了转接支架的灵活应用。
34.转接支架2和螺柱202为一体成型。
35.通过将螺柱一体成型在转接支架上,保证了转接支架安装其他零部件的稳定性。
36.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本实施例中的离合踏板支架结构。
37.本实用新型的离合踏板支架结构及车辆,首先,通过设置转接支架,当车辆不需要离合踏板时,可在离合踏板支架本体上安装转接支架后,再将控制器安装在转接支架上,保证了不改变离合踏板支架结构,同时采用低成本的转接支架实现零部件的固定,减少了前壁板,前壁板隔音垫的重新开发,提高了零部件的通用率,达到了降低成本的效果。从而解决了现有离合踏板支架无法满足其他零部件安装的问题;其次,通过在转接支架上设置与离合踏板支架本体上的固定安装孔相对应的固定孔,当车辆无离合踏板时,可直接通过固定孔与前壁板上的固定螺柱相配合,使转接支架和离合踏板支架本体同时固定在前壁板上;其三,通过在离合踏板支架本体上设置至少3个固定安装孔,使得转接支架上设置的固定孔只要与其中两个相对应即可,保证了转接支架设置的灵活性,同时也可减小转接支架的体积;最后,通过在转接支架上设置至少2个螺柱,使得转接支架不仅可以安装控制器,还可以适应性的安装车体上的其他零部件,实现了转接支架的灵活应用,在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38.以上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一种离合踏板支架结构,包括离合踏板支架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接支架(2),当车辆无离合踏板时,所述转接支架(2)安装在离合踏板支架本体(1)上,转接支架(2)用于安装控制器(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踏板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踏板支架本体(1)上设有固定安装孔(101),所述固定安装孔(101)与前壁板(4)上的固定螺柱(401)相配,使离合踏板支架本体(1)固定在前壁板(4)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合踏板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支架(2)上设有固定孔(201),所述固定孔(201)与离合踏板支架本体(1)上的固定安装孔(101)相对应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合踏板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支架(2)上的还设有螺柱(202),用于固定所述控制器(3)。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合踏板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踏板支架本体(1)上的固定安装孔(101)至少包括3个。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合踏板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支架(2)上的螺柱(202)至少包括2个。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离合踏板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支架(2)和螺柱(202)为一体成型。8.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7任一所述的离合踏板支架结构。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合踏板支架结构及车辆。离合踏板支架结构,包括离合踏板支架本体,还包括转接支架,当车辆无离合踏板时,所述转接支架安装在离合踏板支架本体上,转接支架用于安装控制器。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所述的离合踏板支架结构。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离合踏板支架无法满足其他零部件安装的问题。安装的问题。安装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吴振婷 彭素娟 李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15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