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盐酸溴己注射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盐酸溴己新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2.盐酸溴己新是一种合成的草药活性成分鸭嘴花碱的衍生物,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呼吸系统使用的药物,可以作用于支气管腺体,起到降低痰液粘度的功效,使痰液变稀,便于咳出。在临床上主要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痰液粘度过高,所导致的不易咳出。该药可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较高,性质稳定,且安全性比较高,偶尔可见恶心等胃部不适。目前,盐酸溴己新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剂型主要为可溶性粉,可溶性粉通过饮水给药,起效慢,对于伴有严重粘痰病例不能及时缓解症状。在国外,盐酸溴己新注射液已被批准用于猪、牛、犬、猫等多种动物。因此,开发一种起效迅速,作用强的盐酸溴己新注射液,对于我国兽医临床呼吸道疾病的辅助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且本品在动物源性可食性组织中的休药期为0天,绿色无残留,不会产生兽药残留问题,因此对于应用于呼吸道疾病治疗时,保障人类食品安全,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目前,公开号为cn102293741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盐酸溴己新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具体为:所述盐酸溴己新注射液包含盐酸溴己新和葡萄糖,并且不包含乙醇。公开号为cn103976945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其中包括盐酸溴己新30~50mg,葡萄糖30~50g,抗坏血酸1~3g,精氨酸3~5g,注射用水1000ml,ph调节剂调节ph值为4.0~4.5。专利号为cn104306329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含有盐酸溴己新、酒石酸、稳定剂(甘露醇、木糖醇、山梨醇)的注射液。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专利cn102293741a和cn103976945a处方中均含有葡萄糖,不符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一致性评价要求。专利cn104306329a虽然未含有葡萄糖,但是采用甘露醇、木糖醇、山梨醇作为稳定性,确保盐酸溴己新注射液的稳定性;但是甘露醇、木糖醇、山梨醇成本较高,导致整体成本增加,增加了养殖户的养殖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4.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盐酸溴己新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盐酸溴己新注射液稳定性好的同时,成本低。
5.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盐酸溴己新注射液,每100ml盐酸溴己新注射液由如下组分组成:
7.盐酸溴己新为0.1~1g;
8.对羟基苯甲酸甲酯为0.05~0.1g;
9.对羟基苯甲酸丙酯为0.01~0.06g;
10.dl-酒石酸为0.1~0.35g;
11.ph调节剂和注射用水。
12.优选地,所述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和对羟基苯甲酸丙酯的质量比为2~2.5:1。
13.优选地,所述盐酸溴己新注射液的ph值为2.8~3.5。
14.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盐酸溴己新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5.对注射用水进行除氧,得到除氧注射用水;
16.将除氧注射用水、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和对羟基苯甲酸丙酯混合,得到初混料;
17.将所述初混料和dl-酒石酸混合,加除氧注射用水至近全量,得到中混料;
18.将所述中混料和盐酸溴己新混合,依次调节ph值和定量,得到所述盐酸溴己新注射液。
19.优选地,所述除氧包括:
20.将注射用水加热沸腾;
21.所述加热沸腾的时间为5~10min;
22.所述加热沸腾在冲氮的条件下进行。
23.优选地,所述除氧注射用水的残留氧量≤0.05%。
24.优选地,所述除氧注射用水、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和对羟基苯甲酸丙酯混合时,所述除氧注射用水的温度为70~80℃。
25.优选地,所述初混料和dl-酒石酸混合时,所述初混料的温度为40~50℃。
26.优选地,所述调节ph值的试剂包括氢氧化钠。
27.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盐酸溴己新注射液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盐酸溴己新注射液在制备兽用药中的应用。
2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盐酸溴己新注射液,每100ml盐酸溴己新注射液由如下组分组成:盐酸溴己新为0.1~1g;对羟基苯甲酸甲酯为0.05~0.1g;对羟基苯甲酸丙酯为0.01~0.06g;dl-酒石酸为0.1~0.35g;ph调节剂和注射用水。本发明提供的盐酸溴己新注射液以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和对羟基苯甲酸丙酯为杀菌防腐剂,在较低含量的情况下,保证了盐酸溴己新注射液的稳定性。
29.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盐酸溴己新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注射用水进行除氧,得到除氧注射用水;将除氧注射用水、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和对羟基苯甲酸丙酯混合,得到初混料;将所述初混料和dl-酒石酸混合,加除氧注射用水至近全量,得到中混料;将所述中混料和盐酸溴己新混合,依次调节ph值和定量,得到所述盐酸溴己新注射液。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先对注射用水进行除氧,保证了最终所得盐酸溴己新注射液的稳定性。同时,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药物溶解完全,也提高了盐酸溴己新注射液的稳定性。此外,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
30.进一步地,所述除氧包括:将注射用水加热沸腾;所述加热沸腾的时间为5~10min;所述加热沸腾在冲氮的条件下进行。本发明的除氧操作能够保证注射用水中残氧量低,进一步提高了所得盐酸溴己新注射液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31.图1为实验兔红细胞体外溶血试验结果;
32.图2为实验兔肌肉刺激性试验结果;
33.图3为猪注射盐酸溴己新(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平均血药浓度-时间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3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盐酸溴己新注射液,每100ml盐酸溴己新注射液由如下组分组成:
35.盐酸溴己新为0.1~1g;
36.对羟基苯甲酸甲酯为0.05~0.1g;
37.对羟基苯甲酸丙酯为0.01~0.06g;
38.dl-酒石酸为0.1~0.35g;
39.ph调节剂和注射用水。
40.本发明提供的每100ml盐酸溴己新注射液中含有盐酸溴己新0.1~1g,优选为0.2~0.8g,进一步优选为0.4~0.6g。
41.本发明提供的每100ml盐酸溴己新注射液中含有对羟基苯甲酸甲酯0.05~0.1g,优选为0.06~0.09g,进一步优选为0.07~0.08g。
42.本发明提供的每100ml盐酸溴己新注射液中含有对羟基苯甲酸丙酯0.01~0.06g,优选为0.02~0.05g,进一步优选为0.03~0.04g。
43.本发明提供的每100ml盐酸溴己新注射液中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和对羟基苯甲酸丙酯的质量比优选为2~2.5:1。
44.本发明提供的每100ml盐酸溴己新注射液中含有dl-酒石酸0.1~0.35g,优选为0.2~0.3g。
45.本发明提供的每100ml盐酸溴己新注射液中含有ph调节剂;所述ph调节剂优选为无机碱,所述无机碱优选包括氢氧化钠。本发明对所述ph调节剂的用量不做具体限定,只要使盐酸溴己新注射液的ph值满足要求即可。
46.本发明提供的每100ml盐酸溴己新注射液中含有余量的注射用水。
47.在本发明中,所述盐酸溴己新注射液的ph值优选为2.8~3.5。
48.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盐酸溴己新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9.对注射用水进行除氧,得到除氧注射用水;
50.将除氧注射用水、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和对羟基苯甲酸丙酯混合,得到初混料;
51.将所述初混料和dl-酒石酸混合,加除氧注射用水至近全量,得到中混料;
52.将所述中混料和盐酸溴己新混合,依次调节ph值和定量,得到所述盐酸溴己新注射液。
53.在本发明中,如无特殊说明,本发明所用原料均优选为市售产品。
54.本发明对注射用水进行除氧,得到除氧注射用水。在本发明中,所述除氧优选包括将注射用水加热沸腾。在本发明中,所述加热沸腾的时间优选为5~10min;所述加热沸腾优选在冲氮的条件下进行。在本发明中,所述除氧注射用水的残留氧量优选≤0.05%。挨本发明中,所述加热沸腾在冲氮的条件下进行,能够防止氧复溶,减少了注射用水中氧残留量,有利于提高最终盐酸溴己新注射液的稳定性。
55.得到除氧注射用水后,本发明将除氧注射用水、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和对羟基苯甲酸丙酯混合,得到初混料。在本发明中,所述除氧注射用水、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和对羟基苯甲酸丙酯混合时,所述除氧注射用水的温度优选为70~80℃。在本发明中,所述混合优选在搅拌的条件下进行,本发明对所述搅拌的转速和时间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够将物质全部溶解混合即可。
56.得到初混料后,本发明将所述初混料和dl-酒石酸混合,加除氧注射用水至近全量,得到中混料。在本发明中,所述初混料和dl-酒石酸混合时,所述初混料的温度优选为40~50℃。在本发明中,所述混合优选在搅拌的条件下进行,本发明对所述搅拌的转速和时间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够将物质全部溶解混合即可。
57.得到中混料后,本发明将所述中混料和盐酸溴己新混合,依次调节ph值和定量,得到所述盐酸溴己新注射液。在本发明中,所述调节ph值的试剂优选为ph调节剂。
58.所述定量后,本发明优选还包括依次进行搅拌、过滤和检测。本发明对所述搅拌的转速和时间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够将物质全部溶解混合即可。在本发明中,所述过滤优选包括依次进行第一过滤和第二过滤。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过滤的滤膜的孔径优选为0.45μm;所述第二过滤的滤膜的孔径优选为0.22μm。
59.得到所述盐酸溴己新注射液后,本发明优选还包括依次进行检测、分装、封口、包装和灭菌。
60.在本发明中,所述检测的项目优选包括性状、可见异物、有关物质含量。在本发明中,所述灭菌的温度优选为121℃,时间优选为15min。
61.所述灭菌后,本发明优选还包括用温水缓慢冲水降温,
62.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盐酸溴己新注射液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盐酸溴己新注射液在制备兽用药中的应用。
63.本发明对所述盐酸溴己新注射液的应用方式不做具体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操作即可。
6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盐酸溴己新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65.实施例1
66.10l盐酸溴己新注射液含有:盐酸溴己新30g、对羟基苯甲酸甲酯7g、对羟基苯甲酸丙酯3g、dl-酒石酸10g,余量的为注射用水。
67.上述兽用盐酸溴己新注射液制备方法,包括:
68.步骤一,取8l注射用水,加热沸腾沸腾5min,除去注射用水中的氧气,残留氧控制为《0.2%。除氧过程中,配液罐上方持续进行冲氮保护,以防止氧气复溶。
69.步骤二,待除氧注射用水的温度降至80~90℃时,加入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和对羟基苯甲酸丙酯,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初混料;
70.步骤三,待初混料的温度降至40~50℃时,加入dl-酒石酸,加除氧注射用水至近全量,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中混料;
71.步骤四,在中混料中加入盐酸溴己新,搅拌至完全溶解;用氢氧化钠调ph至3.2,用除氧注射用水定量,充分搅拌20min使均匀。
72.步骤五,依次通过0.45μm、0.22μm滤芯过滤,过滤至澄明。通知现场qa取半成品送
检,检验性状、可见异物、含量及有关物质;
73.步骤六,半成品检验合格后分装、封口、包装,在121℃、15min进行灭菌,灭菌完成后用温水缓慢冲水降温。成品检验合格后入库。
74.实施例2
75.与实施例1的区别为:对羟基苯甲酸丙酯为3.5g,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76.对比例1
77.与实施例1的区别为:步骤1中配液罐上方并未进行冲氮保护,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78.对比例2
79.与实施例1的区别为:省略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80.按照制定的盐酸溴己新注射液质量标准草案对实施例1~2及对比例1~2所得盐酸溴己新注射液进行了高温(60℃)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81.表1实施例1~2及对比例1~2所得盐酸溴己新注射液的性能测试结果
[0082][0083]
从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1与实施例2所得盐酸溴己新注射液无明显差异;对比例1与实施例1、2相比,所得盐酸溴己新注射液未冲氮气保护时,在高温条件下,盐酸溴己新的颜色会略微显微黄色,有关物质增加,盐酸溴己新的含量略微下降。对比例2与实施例1、2相比,所得盐酸溴己新注射液在高温条件下,盐酸溴己新的颜色会加深,表明缺少杀菌防腐剂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后,防腐效果在高温环境下效果下降。实施例1和2所制备的盐酸溴己新注射液无明显变化,各项指标均优于对比例1。
[0084]
一、影响因素
[0085]
实施例1得到的盐酸溴己新注射液按照正放、平放,按《中国兽药典》2020年版中《兽药稳定性试验技术指导原则》进行了强光照射试验(照度为45001x
±
5001x)、高温(60℃)试验、高湿(25℃、相对湿度90%)试验,结果如表2~表3。
[0086]
表2盐酸溴己新注射液影响因素试验结果(批号:xbh210702)(正放)
[0087][0088]
表3盐酸溴己新注射液影响因素试验结果(批号:xbh210702)(平放)
[0089][0090]
从表2和表3可以看出:本发明所得盐酸溴己新注射液经10天后,盐酸溴己新的性状、ph、羟苯甲脂含量、羟苯丙酯含量、盐酸溴己新含量、有关物质均无明显变化。
[0091]
二、加速试验
[0092]
将实施例1所得盐酸溴己新注射液按《中国兽药典》2020年版中《兽药稳定性试验技术指导原则》,在40℃
±
2℃、rh 75%
±
5%试验条件下,分别于0、1、2、3、6个月定时取样,按稳定性考察项目测定各项指标,结果见表4~表5。
[0093]
表4盐酸溴己新注射液加速试验结果(正放)
[0094][0095]
表5盐酸溴己新注射液加速试验结果(平放)
[0096][0097][0098]
从表4和表5可以看出:本发明所得盐酸溴己新注射液在加速条件下较为稳定,表明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能满足gmp车间的大生产,制备的样品稳定性较好。
[0099]
三、长期试验
[0100]
将实施例1所得盐酸溴己新注射液按《中国兽药典》2020年版中《兽药稳定性试验技术指导原则》,在25℃
±
2℃、rh60%
±
10%试验条件下,分别于0、3、6个月定时取样,按稳定性考察项目测定各项指标,结果见表6~表7。
[0101]
表6盐酸溴己新注射液长期试验结果(正放)
[0102][0103]
表7盐酸溴己新注射液长期试验结果(平放)
[0104][0105][0106]
从表6和表7可以看出:本发明所得盐酸溴己新注射液在长期条件下较为稳定,表明本发明的制备工艺能满足gmp车间的大生产,制备的样品稳定性较好。
[0107]
四、特殊安全性评价试验
[0108]
将实施例1所得盐酸溴己新注射液根据中国农业农村部《兽药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规定,委托山东省药学科学院新药评价中心对制备的盐酸溴己新注射液进行了家兔血液的体外溶血试验、兔肌肉刺激性试验和豚鼠主动全身过敏试验。
[0109]
体外溶血试验中,按照表8的加样顺序加入物质,在所得的2%红细胞混悬液中添加不同量的盐酸溴己新注射液及0.9%氯化钠注射液和灭菌注射用水,所得结果如图1所示,图1为实验兔红细胞体外溶血试验结果,从图1可以看出:7号阳性对照管液体澄明鲜红
色,管底几乎无红细胞残留,为全溶血;6号阴性对照管上层液无色澄明,红细胞逐渐沉于管底。颜色呈鲜红色,轻轻振摇后管底沉积的红细胞均能完全分散,为无溶血;兔血红细胞的第1~5号管号各浓度盐酸溴己新注射液管上层液无色澄明,红细胞逐渐沉于管底,轻摇后红细胞能完全分散,表明无溶血及无红细胞凝集反应。说明,本发明的盐酸溴己新注射液无溶血性。
[0110]
表8供试品各管加样顺序
[0111][0112][0113]
图2为实验兔肌肉刺激性试验结果,从图2可以看出:盐酸溴己新注射液对兔肌肉组织切片无病理变化。说明本发明的盐酸溴己新注射液对肌肉无刺激性。
[0114]
表9为盐酸溴己新注射液豚鼠全身主动过敏反应试验结果。
[0115]
表9盐酸溴己新注射液豚鼠全身主动过敏反应试验结果
[0116][0117]
从表9可以看出:各受试物的过敏反应各阴性对照组豚鼠在激发注射后3h内均未见明显异常和过敏体征出现。阳性对照组豚鼠在激发给药后30min内均出现了过敏反应症状,表现为搔鼻、咳嗽、打喷嚏、竖毛、排尿、最后痉挛而死亡。各受试物组激发给药后情况如下:受试物高、低剂量组和平行对照组激发注射后3h内均未见明显异常和过敏体征出现。说明书本发明的盐酸溴己新注射液对豚鼠无过敏性。表明通过本发明的盐酸溴己新注射液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0118]
五、靶动物猪的生物等性试验
[0119]
将实施例1所得盐酸溴己新注射液根据根据中国农业农村部《兽药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cp)规定,委托河南省兽药饲料监察所进行了盐酸溴己新注射液在猪体内的生
物等效性试验。采用graphadprism 6.0软件绘制注射盐酸溴己新(参比制剂和受试制剂)的平均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图,见图3。
[0120]
采用winnonlin 8.1软件生物等效性分析模块对经自然对数转换后的auc0→
t
、auc0→
∞
、c
max
数据进行生物等效性分析,具体结果见表10和表11。
[0121]
表10方差分析
[0122][0123]
表11盐酸溴己新注射液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生物等效性分析参数
[0124][0125][0126]
从图3、表10和表11可以看出: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ln(c
max
)、ln(auc
0-t
)和ln(auc
0-∞
)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受试制剂ln(c
max
)90%的置信区间为97.70%~
107.38%,在规定的70%~143%之间;ln(auc
0-t
)90%的置信区为98.29%~105.41%,ln(auc
0-∞
)90%的置信区间为98.43%~105.11%,均在规定的80%~125%之间;符合《兽用化学药品生物等效性试验指导原则》的要求。
[0127]
通过生物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所得盐酸溴己新注射液与国外参比制剂相比具有生物等效性,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0128]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1.一种盐酸溴己新注射液,其特征在于,每100ml盐酸溴己新注射液由如下组分组成:盐酸溴己新为0.1~1g;对羟基苯甲酸甲酯为0.05~0.1g;对羟基苯甲酸丙酯为0.01~0.06g;dl-酒石酸为0.1~0.35g;ph调节剂和注射用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酸溴己新注射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和对羟基苯甲酸丙酯的质量比为2~2.5: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盐酸溴己新注射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盐酸溴己新注射液的ph值为2.8~3.5。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盐酸溴己新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对注射用水进行除氧,得到除氧注射用水;将除氧注射用水、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和对羟基苯甲酸丙酯混合,得到初混料;将所述初混料和dl-酒石酸混合,加除氧注射用水至近全量,得到中混料;将所述中混料和盐酸溴己新混合,依次调节ph值和定量,得到所述盐酸溴己新注射液。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氧包括:将注射用水加热沸腾;所述加热沸腾的时间为5~10min;所述加热沸腾在冲氮的条件下进行。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氧注射用水的残留氧量≤0.05%。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氧注射用水、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和对羟基苯甲酸丙酯混合时,所述除氧注射用水的温度为70~80℃。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混料和dl-酒石酸混合时,所述初混料的温度为40~50℃。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ph值的试剂包括氢氧化钠。10.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盐酸溴己新注射液或权利要求4~9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盐酸溴己新注射液在制备兽用药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本发明属于盐酸溴己注射液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盐酸溴己新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盐酸溴己新注射液,每100mL盐酸溴己新注射液由如下组分组成:盐酸溴己新为0.1~1g;对羟基苯甲酸甲酯为0.05~0.1g;对羟基苯甲酸丙酯为0.01~0.06g;DL-酒石酸为0.1~0.35g;pH调节剂和注射用水。本发明提供的盐酸溴己新注射液以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和对羟基苯甲酸丙酯为杀菌防腐剂,在较低含量的情况下,保证了盐酸溴己新注射液的稳定性。保证了盐酸溴己新注射液的稳定性。保证了盐酸溴己新注射液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永达 王丽华 林姝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05.19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