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装修用吊顶装置的制作方法

allin2023-03-24  133



1.本发明属于吊顶装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装修用吊顶装置。


背景技术:

2.建筑工程上的天棚工程较多使用吊顶,吊顶工程能较好地对天棚布设的综合管线进行隐蔽,同时它们能形成美观的外观,使室内使用空间的美化得到保证。现在的吊顶工程大部分由吊件、龙骨和吊顶饰面板组成。这种体系要求施工现场较多作业任务,要求的施工工期较长。并且施工质量较难保证,很难发挥工厂的标准化作业优点。
3.此外,实现复杂的吊顶装修需要在原来的龙骨结构中增加额外的部分,对于装修与安装龙骨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无法简单的实现简单结构的龙骨演变成复杂的龙骨结构。
4.如专利号cn203383383u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式吊顶装置,包括楼板、吊顶支撑体系、固定式单元件和活动式单元件,吊顶支撑体系连接楼板和固定式单元件,活动式单元件活动装接在间隔布置的二个固定式单元件之间。它具有如下优点:所述的可调节式吊顶装置实用可靠、取材方便、工厂标准化制作、现场安装操作方便、外观效果良好。它能对现有的吊顶进行较大程度的提高,使大空间的吊顶实现大块拼装的目标。另一方面,这种吊顶能充分发挥各个构件的功能,使整个吊顶结构能科学合理的受力,由于此种可调节式吊顶装置可以承受较大重量的荷载,因此可以实现大质量的面板材料的应用,从而实现普通吊顶无法实现的产品面板材质多样选择,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这种吊顶装置只能实现一种吊顶结构,无法便捷地改变吊顶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建筑装修用吊顶装置。
6.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装修用吊顶装置,包括一种建筑装修用吊顶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和设置于装置主体左右两侧的吊杆,所述吊杆固定连接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主龙骨、设置于主龙骨上方的固定节和设置于固定节上方的承重龙骨,所述承重龙骨与固定节通过卡扣连接,所述承重龙骨设置为中空,所述承重龙骨左右两侧内部设有滑动凸条,所述承重龙骨内部设有副龙骨,所述副龙骨与承重龙骨滑动配合,副龙骨与承重龙骨的滑动配合实现了在需要改变吊顶结构时便捷地实现龙骨结构地改变。
7.可选的,所述承重龙骨靠近吊杆一侧的滑动凸条尾部设有挡块,所述承重龙骨内部下端开设凹槽,所述凹槽与承重龙骨前后端均有一定距离,所述承重龙骨顶部设有若干滑道,若干所述滑道与承重龙骨前后端均有一定距离,若干所述滑道上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底面固定设有滑柱,所述滑柱与滑道接触,所述连接块与承重龙骨滑动配合,所述连接块前端设有弯钩,所述弯钩与副龙骨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顶面固定设置有若干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之间设置有丝杠,所述丝杠两端分别与两侧固定块转动配合,所述丝杠首尾两端各外套滑块,所述滑块与丝杠螺纹配合,所述滑块上设有支柱,所述支柱一端与滑块铰
接,所述支柱另一端连接到折叠承重板,所述折叠承重板与支柱铰接,所述折叠承重板包括第一折叠承重板、第二折叠承重板、第三折叠承重板,所述第一折叠承重板与第二折叠承重板和第二折叠承重板与第三折叠承重板之间固定设有铰接合页,所述第一折叠承重板与第三折叠承重板表面设有开口,所述第一折叠承重板的开口与第三折叠承重板的开口大小、形状与位置均相同且对应。设置于滑动凸条尾部的挡块可防止放置于承重龙骨内的副龙骨滑出承重龙骨,造成安全事故。
8.可选的,所述副龙骨底部固定有齿条,所述齿条与承重龙骨凹槽长宽均相等,所述齿条与凹槽之间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齿轮中间固定连接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穿过承重龙骨两侧且所述驱动轴与承重龙骨两侧滑动配合。副龙骨底部设置的齿条与齿轮配合可实现在需要的时候将副龙骨移出或缩进承重龙骨,从而调节龙骨结构实现吊顶结构的改变。
9.可选的,所述装置主体上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装置主体螺栓连接,所述连接座上放置电机与箱体一、箱体二,所述电机的电机转轴连接到箱体一,所述箱体一正面设有入口,所述电机转轴插入入口,所述箱体一内部对应入口处设有输入锥形齿轮,所述输入锥形齿轮两侧设有输出锥形齿轮,所述输出锥形齿轮与输入锥形齿轮啮合,两侧所述输出锥形齿轮均固定连接输出轴,所述输出轴贯穿箱体一侧且所述输出轴与箱体一侧壁转动配合,所述箱体二左侧设有入口,所述输出轴远离箱体一的一端穿过箱体二左侧的入口,所述输出轴处于箱体二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轴,所述齿轮轴固定连接有驱动锥形齿轮,所述驱动锥形齿轮前端设有运动锥形齿轮,所述运动锥形齿轮与驱动锥形齿轮啮合,所述运动锥形齿轮固定连接运动轴,所述运动轴穿过箱体二正面开设的出口且运动轴与驱动轴固定连接。箱体一、箱体二内部设置的锥形齿轮实现单驱双轴的运动。
10.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副龙骨可伸缩、隐藏于承重龙骨中,可实现吊顶结构的改变,一种龙骨结构可实现不同的吊顶形式;

折叠承重板的展开与折叠方便对折叠承重板的固定,当折叠承重板折叠成固定形状后即可实现快速固定吊顶,方便施工人员进行作业;

承重龙骨中与副龙骨之间的齿轮齿条结构可实现副龙骨自动收缩,减轻施工人员工作量。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整体外部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副龙骨抽出承重龙骨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本发明图2的局势放大图。
14.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副龙骨抽出承重龙骨仰视图。
15.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副龙骨抽出承重龙骨剖视图。
16.图6为本发明的一种箱体一、箱体二连接图。
17.图7为本发明的一种箱体一、箱体二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19.参考图1-7,一种建筑装修用吊顶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和吊杆2,吊杆2固定连接到装置主体1左右两侧。装置主体1包括主龙骨101,主龙骨101设置为t型槽,主龙骨101上方设置有固定节102,固定节102是一个三面包围的立方体,固定节102开口背朝吊杆2,固定节102底部设有螺纹孔,螺纹孔的圆轴直径与主龙骨101的开口宽度相等,固定节102与主龙骨101通过螺栓固定。固定节102中间段表面开设连接口,连接口固定连接承重龙骨103,承重龙骨103一端设有卡扣,卡扣的长宽与连接口长短相等,承重龙骨103的卡扣插入连接口,承重龙骨103底面与固定节102顶面接触,通过卡扣实现承重龙骨103固定于固定节上。
20.承重龙骨103左右两侧内壁固定设有滑动凸条1031,靠近吊杆2一端的滑动凸条1031尾部固定设有挡板1032,挡板1032两端分别与左右两侧滑动凸条1031固定连接。承重龙骨103内部滑动设置有副龙骨107,副龙骨107的长宽均小于承重龙骨103的长宽,副龙骨107底部固定设有齿条1071,齿条1071的长宽均小于副龙骨107的长宽,对应副龙骨107齿条1071位置,在承重龙骨103底部内壁上设有凹槽10311,凹槽10311的长宽均小于承重龙骨103内壁的长宽,在齿条1071与凹槽10311之间设有齿轮1072,齿轮1072与齿条1071啮合,齿轮1072与凹槽10311不接触。齿轮1072中间固定连接驱动轴1073,驱动轴1073贯穿承重龙骨103两侧且驱动轴1073与承重龙骨103两侧转动配合,齿轮1072设置于齿条1071远离吊杆2的一端。
21.承重龙骨103顶部表面开设有若干滑道10310,若干滑道10310与承重龙骨103前后端有一定距离,滑道10310上设有连接块1033,连接块1033底面设有滑柱,滑柱与滑道10310接触,连接块1033与滑道10310滑动连接,连接块1033顶部固定设有弯钩10331,弯钩10331成半包围状,弯钩10331与副龙骨107顶部表面固定连接。在齿轮1072与齿条1071配合运动使副龙骨107向前运动过程中,连接块1033被副龙骨107带着向前移动,同时连接块1033可以保持副龙骨107的稳定,将副龙骨107固定住。
22.连接块1033前后两端均固定设有若干固定块1035,前后固定块1035之间设有丝杠1034,丝杠1034与两侧固定块1035转动配合,丝杠1034靠近固定块1035的两端均外套滑块1036,滑块1036与丝杠1034螺纹配合,滑块1036连接支柱1037,支柱1037一端与滑块1036铰接,支柱1037另一端连接折叠承重板1038,支柱1037与折叠承重板1038铰接。折叠承重板1038包括第一折叠板10381、第二折叠板10382和第三折叠板10383,第一折叠板10381与第二折叠板10382以及第二折叠板10382与第三折叠板10383之间设有一定空隙,第一折叠板10381、第二折叠板10382和第三折叠板10383之间并未接触。第一折叠板10381与第二折叠板10382之间设有铰接合页1039,铰接合页1039通过螺栓固定到第一折叠板10381与第二折叠板10382上,同理,第二折叠板10382与第三折叠板10383之间也设有铰接合页1039,也通过螺栓连接。而在第一折叠板10381与第三折叠板10383表面设有开口,开口用来连接吊杆,第一折叠板10381与第三折叠板10383的开口位置、大小、形状均相同。在需要将副龙骨107从承重龙骨103中取出时,可在靠近连接块103的丝杠1034一端装上把手进行转动,丝杆1034在转动时可使滑块1036产生运动,则支柱1037带动第三折叠板10383运动,直至第三折叠板10383与第二折叠板10382垂直,将限位丝杆1034的转动,即完成折叠承重板1038的操作,施工人员可将吊杆2连接到折叠板1038的开口处并进行固定,形成新的龙骨结构。
23.装置主体1上设有连接座108,所述连接座108与装置主体1螺栓连接,所述连接座108上放置电机与箱体一104、箱体二105,所述电机的电机转轴连接到箱体一104,所述箱体
一104正面设有入口,所述电机转轴插入入口,所述箱体一104内部对应入口处设有输入锥形齿轮1041,所述输入锥形齿轮1041两侧设有输出锥形齿轮1042,所述输出锥形齿轮1042与输入锥形齿轮1041齿轮啮合,两侧所述输出锥形齿轮1042均固定连接输出轴,所述输出轴贯穿出箱体一104侧壁且所述输出轴与箱体一104转动配合,所述箱体二105左侧设有入口,所述输出轴远离箱体一104的一端穿过箱体二105左侧入口,所述输出轴处于箱体二105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轴,所述齿轮轴固定连接有驱动锥形齿轮1051,所述驱动锥形齿轮1051前端设有运动锥形齿轮1052,所述运动锥形齿轮1052与驱动锥形齿轮1051啮合,所述运动锥形齿轮1052固定连接运动轴,所述运动轴穿过箱体二105正面开设的出口且所述运动轴与驱动轴1073固定连接。箱体一104内的输入锥形齿轮1041作为输入带动两侧输出锥形齿轮1042运动,一侧的输出锥形齿轮1042运动方向与输入锥形齿轮1041方向一致,另一侧输出锥形齿轮1042运动方向与输入锥形齿轮1041运动方向相反,箱体二105内的驱动锥形齿轮1051被箱体一输出锥形齿轮1042带动,驱动锥形齿轮1051的运动方向与输出锥形齿轮1042方向一致,驱动锥形齿轮1051带动运动锥形齿轮1052转动,运动锥形齿轮1052带动运动轴,运动轴带动驱动轴1073,驱动轴1073带动齿轮1072转动,实现副龙骨107运动。
24.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
25.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26.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技术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申请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装修用吊顶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和设置于装置主体(1)左右两侧的吊杆(2),所述吊杆(2)固定连接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包括主龙骨(101)、设置于主龙骨(101)上方的固定节(102)、设置于固定节(102)上方的承重龙骨(103),所述承重龙骨(103)与固定节(102)通过卡扣连接,所述承重龙骨(103)设置为中空,所述承重龙骨(103)左右两侧内部设有滑动凸条(1031),所述承重龙骨(103)内部设有副龙骨(107),所述副龙骨(107)与承重龙骨(103)滑动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装修用吊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龙骨(103)靠近吊杆(2)一侧的滑动凸条(1031)尾部设有挡块(1032),所述承重龙骨(103)内部下端开设凹槽(10311),所述凹槽(10311)与承重龙骨(103)前后端均有一定距离,所述承重龙骨(103)顶部设有若干滑道(10310),若干所述滑道(10310)与承重龙骨(103)前后端均有一定距离,若干所述滑道(10310)上设有连接块(1033),所述连接块(1033)底面固定设有滑柱,所述滑柱与滑道(10310)接触,所述连接块(1033)与承重龙骨(103)滑动配合,所述连接块(1033)前端设有弯钩(10331),所述弯钩(10331)与副龙骨(107)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1033)顶面固定设置有若干固定块(1035),所述固定块(1035)之间设置有丝杠(1034),所述丝杠(1034)两端分别与两侧固定块(1035)转动配合,所述丝杠(1034)首尾两端各外套滑块(1036),所述滑块(1036)与丝杠(1034)螺纹配合,所述滑块(1036)上设有支柱(1037),所述支柱(1037)一端与滑块(1036)铰接,所述支柱(1037)另一端连接到折叠承重板(1038),所述折叠承重板(1038)与支柱铰接,所述折叠承重板(1038)包括第一折叠板(10381)、第二折叠板(10382)、第三折叠板(10383),所述第一折叠板(10381)与第二折叠板(10382)和第二折叠板(10382)与第三折叠板(10383)之间固定设有铰接合页(1039),所述第一折叠板(10381)与第三折叠板(10383)表面设有开口,所述第一折叠板(10381)的开口与第三折叠板(10383)的开口大小、形状与位置均相同且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装修用吊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龙骨(107)底部开固定有齿条(1071),所述齿条(1071)与承重龙骨(103)凹槽(10311)长宽均相等,所述齿条(1071)与凹槽(10311)之间设有齿轮(1072),所述齿轮(1072)与齿条(1071)啮合,所述齿轮(1072)中间固定连接驱动轴(1073),所述驱动轴(1073)穿过承重龙骨(103)两侧且所述驱动轴(1073)与承重龙骨(103)两侧内壁转动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装修用吊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上设有连接座(108),所述连接座(108)与装置主体(1)螺栓连接,所述连接座(108)上放置电机、箱体一(104)、箱体二(105),所述电机的电机转轴连接到箱体一(104),所述箱体一(104)正面设有入口,所述电机转轴插入入口,所述箱体一(104)内部对应入口处设有输入锥形齿轮(1041),所述输入锥形齿轮(1041)两侧设有输出锥形齿轮(1042),所述输出锥形齿轮(1042)与输入锥形齿轮(1041)啮合,两侧所述输出锥形齿轮(1042)均固定连接输出轴,所述输出轴贯穿出箱体一(104)侧壁且所述输出轴与箱体一(104)转动配合,所述箱体二(105)左侧设有入口,所述输出轴远离箱体一(104)的一端穿过箱体二(105)左侧入口,所述输出轴处于箱体二(105)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轴,所述齿轮轴固定连接有驱动锥形齿轮(1051),所述驱动锥形齿轮(1051)前端设有运动锥形齿轮(1052),所述运动锥形齿轮(1052)与驱动锥形齿轮(1051)啮合,所述运动锥形齿轮(1052)固定连接运动轴,所述运动轴穿过箱体二(105)正面开设的出口且所述运动轴与驱动轴(1073)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吊顶装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装修用吊顶装置,装置主体,和设置于装置主体左右两侧的吊杆,所述吊杆固定连接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主龙骨,设置于主龙骨上方的固定节,所述固定节与主龙骨螺栓连接,设置于固定节上方的承重龙骨,所述承重龙骨与固定节通过卡扣连接,所述承重龙骨设置为中空,所述承重龙骨左右两侧内部设有滑动凸条,所述承重龙骨内部设有副龙骨,所述副龙骨与承重龙骨滑动配合,承重龙骨顶部设有可折叠的承重板。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承重龙骨中伸缩副龙骨可实现改变装修吊顶时的固定形式,可提供选择装修成不同的吊顶。提供选择装修成不同的吊顶。提供选择装修成不同的吊顶。


技术研发人员:高震宇 徐晨婷 常勇 王东 瞿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金元大建设控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19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750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