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镀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局部电镀装置。
背景技术:2.电镀就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是利用电解作用使金属或其它材料制件的表面附着一层金属膜的工艺从而起到防止金属氧化,提高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抗腐蚀性及增进美观等作用。
3.电镀时,镀层金属或其他不溶性材料做阳极,待镀的工件做阴极,镀层金属的阳离子在待镀工件表面被还原形成镀层。为排除其它阳离子的干扰,且使镀层均匀、牢固,需用含镀层金属阳离子的溶液做电镀液,以保持镀层金属阳离子的浓度不变。电镀的目的是在基材上镀上金属镀层,改变基材表面性质或尺寸。电镀能增强金属的抗腐蚀性增加硬度、防止磨耗、提高导电性、光滑性、耐热性和表面美观。
4.然而,有的电镀工作只需要对产品的局部进行电镀,而传统的局部电镀通常需要采用大量的遮蔽材料对产品的非电镀区域进行遮盖,但是不同材料的产品所需要的遮蔽材料也不同。并且,需要人工来为产品遮盖遮蔽材料和去除遮蔽材料,成本高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局部电镀装置。
6.一种局部电镀装置,包括电镀槽、电镀架、若干电镀夹及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及电动缸,所述电动缸包括外套筒及活动轴承。所述电镀架固定于电镀槽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固定于电镀架上,所述外套筒装设于第一驱动机下方,所述活动轴承套设于外套筒中,所述电镀夹装设于活动轴承的下端。
7.进一步地,所述电镀槽包括槽体、阳极板、电镀液排入口、电镀液排出口、两个流量控制阀及液位检测传感器。所述阳极板装设于槽体的内侧面,所述电镀液排入口设于槽体侧面的上部并与槽体内部连通,所述电镀液排出口设于槽体底面并与槽体内部连通,两个所述流量控制阀分别设于电镀液排入口及电镀液排出口上,所述液位检测传感器装设于槽体的内侧上部,且与所述电镀液排入口位于同一水平面。
8.进一步地,所述电镀架包括固定架、若干旋转盘及第二驱动电机,所述固定架包括若干立柱及横梁。若干所述立柱均固定立于电镀槽的边缘,若干所述横梁均固定装设于若干立柱的顶部,若干旋转盘及第二驱动机均装设于若干横梁之间,所述升降组件固定于旋转盘的下端。
9.进一步地,所述电镀槽还设有槽盖,所述槽盖包括呈对称设计的左槽盖及右槽盖,所述电镀槽的边缘两侧还设有滑轨。所述左槽盖及右槽盖均呈u形设计,且所述左槽盖及右槽盖均嵌合装设于电镀槽边缘的滑轨上。
10.进一步地,所述电镀槽还设有超声波发生器,所述超声波发生器装设于电镀槽底部。
1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局部电镀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计可活动升降的升降组件,使待镀件能够自由控制自身需要电镀的部分浸入电镀液中,而不必采用遮蔽材料遮盖待镀件的无需电镀的部分即可实现局部电镀,不仅降低了电镀成本,而且提升了电镀效率;电镀槽内设置液位检测传感器配合流量控制阀,可以控制电镀液的液位高度,进一步确保待镀件需要电镀的部分能够浸入电镀液中;电镀架上的旋转盘在电镀过程中可带动待镀件旋转,使电镀件的电镀更均匀;电镀槽上可滑动的槽盖可以有效避免电镀槽内的电镀液飞溅,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电镀液可能因挥发所导致的污染问题;电镀槽底部的超声波发生器不仅进一步使电镀更均匀,而且可以有效消除电镀过程中的气泡干扰;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强,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局部电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图1的正视图;
14.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了使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实用新型。
16.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局部电镀装置100,包括电镀槽 10、电镀架20、若干电镀夹30及升降组件40,所述升降组件40包括第一驱动电机41及电动缸42,所述电动缸42包括外套筒421及活动轴承422。所述电镀架20固定于电镀槽10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1固定于电镀架上,所述外套筒421装设于第一驱动机41下方,所述活动轴承422套设于外套筒421中,所述电镀夹30装设于活动轴承422的下端。第一驱动电机41驱动活动轴承422 在外套筒421内步进升降,于是活动轴承422下端的电镀夹30也随之升降。当根据需求控制好升降高度时,电镀夹30所夹取的待镀件可以做到一部分浸入下方电镀槽10内的电镀液中,而另一部分则仍悬于液面之上。由此可实现局部电镀的效果。
17.所述电镀槽10包括槽体11、阳极板12、电镀液排入口13、电镀液排出口 14、两个流量控制阀15及液位检测传感器16。所述阳极板12装设于槽体11的内侧面,所述电镀液排入口13设于槽体11侧面的上部并与槽体11内部连通,所述电镀液排出口14设于槽体11底面并与槽体11内部连通,两个所述流量控制阀15分别设于电镀液排入口13及电镀液排出口14上,所述液位检测传感器 16装设于槽体11的内侧上部,且与所述电镀液排入口13位于同一水平面。液位检测传感器16可以实时监测电镀槽10内电镀液的液位高度。当液位检测传感器16检测到电镀槽10内的电镀液不足时,则流量控制阀15控制电镀液排入口13添加电镀液;当液位检测传感器16检测到电镀槽10内的电镀液过多时,则流量控制阀15控制电镀液排出口14排出电镀液。通过对电镀液液位的调节再配合升降组件40对待镀件的高度进行控制,使待镀件局部电镀的控制更灵活、更精确。
18.所述电镀架20包括固定架21、若干旋转盘22及第二驱动电机23,所述固定架21包括若干立柱211及横梁212。若干所述立柱211均固定立于电镀槽10 的边缘,若干所述横梁
212均固定装设于若干立柱211的顶部,若干旋转盘22 及第二驱动机23均装设于若干横梁之间,所述升降组件40固定于旋转盘22的下端。第二驱动机23驱动旋转盘22进行旋转,随之带动下方的电镀夹30及待镀件一起旋转。当待镀件在电镀液内做自旋时,待镀件上需要电镀部分的任意一点的电镀反应趋于平衡,所以最终的电镀效果越均匀。
19.所述电镀槽10还设有槽盖50,所述槽盖50包括呈对称设计的左槽盖51及右槽盖52,所述电镀槽10的边缘两侧还设有滑轨53。所述左槽盖51及右槽盖 52均呈u形设计,且所述左槽盖51及右槽盖52均嵌合装设于电镀槽10边缘的滑轨53上。电镀槽10上的槽盖50能够将电镀槽10的大部分遮盖住,不仅能够有效防止槽内的电镀液飞溅或者外部的杂物进入槽内造成电镀液的污染,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电镀液可能因挥发而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
20.所述电镀槽10还设有超声波发生器60,所述超声波发生器60装设于电镀槽10底部。超声波发生器60对电镀槽10内的电镀液起振荡作用,不仅可以使电镀反应进一步趋于均匀,而且还能有效破碎消除电镀反应时产生的气泡。
2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待镀件固定夹取于电镀夹30中,接着液位检测传感器16检测电镀槽10内的电镀液的量,若电镀液不足则流量控制阀15控制电镀液排入口13添加电镀液直到适当的液位高度。然后升降组件40开始下降将待镀件需要电镀的部分浸入电镀液,再将电镀槽10上的槽盖50滑动盖合好。当阳极板12与阴极的电镀夹30通电进行电镀时,旋转盘22匀速旋转,且电镀槽10底部的超声波发生器60同步工作。最后电镀完成后再将槽盖50打开,升降组件40重新升起,通过人工取出已镀件。
2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局部电镀装置100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计可活动升降的升降组件40,使待镀件能够自由控制自身需要电镀的部分浸入电镀液中,而不必采用遮蔽材料遮盖待镀件的无需电镀的部分即可实现局部电镀,不仅降低了电镀成本,而且提升了电镀效率;电镀槽10内设置液位检测传感器16配合流量控制阀15,可以控制电镀液的液位高度,进一步确保待镀件需要电镀的部分能够浸入电镀液中;电镀架20上的旋转盘22在电镀过程中可带动待镀件旋转,使电镀件的电镀更均匀;电镀槽10上可滑动的槽盖50可以有效避免电镀槽10内的电镀液飞溅,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电镀液可能因挥发所导致的污染问题;电镀槽10底部的超声波发生器60不仅进一步使电镀更均匀,而且可以有效消除电镀过程中的气泡干扰;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强,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
23.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1.一种局部电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镀槽、电镀架、若干电镀夹及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及电动缸,所述电动缸包括外套筒及活动轴承;所述电镀架固定于电镀槽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固定于电镀架上,所述外套筒装设于第一驱动机下方,所述活动轴承套设于外套筒中,所述电镀夹装设于活动轴承的下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电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槽包括槽体、阳极板、电镀液排入口、电镀液排出口、两个流量控制阀及液位检测传感器;所述阳极板装设于槽体的内侧面,所述电镀液排入口设于槽体侧面的上部并与槽体内部连通,所述电镀液排出口设于槽体底面并与槽体内部连通,两个所述流量控制阀分别设于电镀液排入口及电镀液排出口上,所述液位检测传感器装设于槽体的内侧上部,且与所述电镀液排入口位于同一水平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电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架包括固定架、若干旋转盘及第二驱动电机,所述固定架包括若干立柱及横梁;若干所述立柱均固定立于电镀槽的边缘,若干所述横梁均固定装设于若干立柱的顶部,若干旋转盘及第二驱动机均装设于若干横梁之间,所述升降组件固定于旋转盘的下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电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槽还设有槽盖,所述槽盖包括呈对称设计的左槽盖及右槽盖,所述电镀槽的边缘两侧还设有滑轨;所述左槽盖及右槽盖均呈u形设计,且所述左槽盖及右槽盖均嵌合装设于电镀槽边缘的滑轨上。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电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槽还设有超声波发生器,所述超声波发生器装设于电镀槽底部。
技术总结一种局部电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镀槽、电镀架、若干电镀夹及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及电动缸,所述电动缸包括外套筒及活动轴承;所述电镀架固定于电镀槽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固定于电镀架上,所述外套筒装设于第一驱动机下方,所述活动轴承套设于外套筒中,所述电镀夹装设于活动轴承的下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可活动升降的升降组件实现局部电镀,不仅降低了电镀成本,而且提升了电镀效率;电镀槽内设置液位检测传感器配合流量控制阀,进一步确保待镀件需要电镀的部分能够浸入电镀液中;电镀架上的旋转盘在电镀过程中可带动待镀件旋转,使电镀件的电镀更均匀;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强,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
技术研发人员:许青云 刘长松 王海文 欧阳辉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红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9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