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提高食用菌发酵粉的发酵效率的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allin2023-03-26  51



1.本实用新型属于发酵工具领域,具体涉及用于提高食用菌发酵粉的发酵效率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2.现今,发酵的应用已经较为普及,生活中很多食品都需要发酵这部,发酵是助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制备微生物菌体本身、或者直接代谢产物或次级代谢产物的过程,为了更好的发酵,通常会使用到发酵辅助设备。
3.目前,专利号为cn202021147956.1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可提高发酵效率的加工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支腿,所述壳体侧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抽气管,所述壳体顶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进料口和进水管,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发酵组件,所述发酵组件的上方且位于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搅拌组件,所述发酵组件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罐体,所述罐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轴固定安装有多个搅拌桨,本实用新型涉及猪饲料生产设备技术领域。该可提高发酵效率的加工装置,通过将搅拌组件与发酵组件均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内部,使得两个加工流程可以在一个设备内完成,保证了加工的效率。其采用的是通过搅拌提高发酵的效率,但该发酵辅助装置在使用时,对酵母粉的搅拌只能进行单层次的搅拌,不能进行充分搅拌,对食用菌的发酵辅助效果有限。
4.因此,针对上述日常用于提高食用菌发酵粉的发酵效率的辅助装置在使用时不能进行充分搅拌的问题,亟需得到解决,以改善该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5.(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提高食用菌发酵粉的发酵效率的辅助装置,该用于提高食用菌发酵粉的发酵效率的辅助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对酵母粉的搅拌只能进行单层次的搅拌,不能进行充分搅拌,对食用菌的发酵辅助效果有限的技术问题。
7.(2)技术方案
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用于提高食用菌发酵粉的发酵效率的辅助装置,该发酵效率的辅助装置包括加热底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加热底座上端的限位环、设置于所述限位环内侧的发酵桶;所述发酵桶的上端设置有密封盖模块,所述发酵桶与所述密封盖模块吻合连接,所述加热底座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升降模块,所述固定底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模块,所述密封盖模块的上端设置有搅拌模块,所述加热底座的外侧设置有气压模块。
9.使用本技术方案的用于提高食用菌发酵粉的发酵效率的辅助装置时,通过将物料放入发酵桶中,将密封盖模块沿着发酵桶吻合卡入,通过气压模块对发酵桶的内部气压进
行调节,加热底座对发酵桶进行温度调节,通过搅拌模块对物料进行搅拌,通过升降模块带动搅拌模块进行上下搅拌,通过限位模块对升降模块进行限位,对食用菌发酵的多层次搅拌处理,实现了对发酵效率的提高。
10.优选地,所述密封盖模块的内部包括有盖体,所述盖体设置于所述发酵桶的上端,所述盖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密封块,所述盖体通过所述密封块与所述发酵桶吻合连接,所述盖体的内侧中心位置预留有密封圈,将盖体底端的密封块沿着发酵桶吻合卡入,拧紧盖体,对发酵桶和盖体进行稳定连接。
11.优选地,所述升降模块的内部包括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底板的上端,所述螺纹筒的内侧设置有双向螺纹杆,所述螺纹筒与所述双向螺纹杆丝杆连接,通过双向螺纹杆的结构特性,双向螺纹杆与螺纹筒的丝杆连接,带动固定环上下移动处理。
12.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模块的内部包括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设置于所述双向螺纹杆的上端外侧,所述固定环与所述双向螺纹杆转动连接,所述固定环的上端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双向螺纹杆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电机启动转动,带动输出轴端的双向螺纹杆转动,通过双向螺纹杆与螺纹筒的丝杆连接带动固定环上下移动处理。
13.再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模块的内部包括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环的外侧,所述连接块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杆,所述固定底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限位筒,所述限位杆与所述限位筒滑动连接,通过限位杆与限位筒的滑动连接对固定环进行限位处理,确保固定环在上下移动时不会出现偏移。
14.再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模块的内部包括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环的外侧,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搅拌模块的内部包括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固定安装在所述转轴的底端外侧,所述搅拌杆设置于所述发酵桶的内部,启动第二电机待定转轴转动,转轴带动搅拌杆转动对物料进行搅拌,对发酵的物料进行充分搅拌,提高发酵下来。
15.优选地,所述气压模块的内部包括有气压调节器,所述气压调节器固定安装在所述加热底座的外侧,所述气压调节器的外侧设置有连接管,所述气压调节器通过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发酵桶相互连接,气压调节器通过连接管对发酵桶的内部气压进行调节,确保发酵桶内部的气压环境适合食用菌的发酵。
16.(3)有益效果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提高食用菌发酵粉的发酵效率的辅助装置通过将物料放入发酵桶中,将盖体底端的密封块沿着发酵桶吻合卡入,拧紧盖体,对发酵桶和盖体进行稳定连接,气压调节器通过连接管对发酵桶的内部气压进行调节,加热底座对发酵桶进行温度调节,启动第二电机待定转轴转动,转轴带动搅拌杆转动对物料进行搅拌,启动第一电机带动双向螺纹杆转动,通过双向螺纹杆的结构特性,双向螺纹杆与螺纹筒的丝杆连接,带动固定环上下移动处理,通过限位杆与限位筒的滑动连接对固定环进行限位处理,固定环带动搅拌杆进行上下移动,对食用菌发酵的多层次搅拌处理,实现了对发酵效率的提高。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展开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22.附图中的标记为:1、加热底座;2、限位环;3、发酵桶;4、密封盖模块;5、固定底板;6、升降模块;7、限位模块;8、搅拌模块;9、气压模块;10、盖体;11、密封块;12、密封圈;13、螺纹筒;14、双向螺纹杆;15、固定环;16、第一电机;17、连接块;18、限位杆;19、限位筒;20、第二电机;21、转轴;22、搅拌杆;23、气压调节器;24、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显然,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样式。
24.实施例1
25.本具体实施方式是用于提高食用菌发酵粉的发酵效率的辅助装置,其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展开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发酵效率的辅助装置包括加热底座1、固定安装在加热底座1上端的限位环2、设置于限位环2内侧的发酵桶3;发酵桶3的上端设置有密封盖模块4,发酵桶3与密封盖模块4吻合连接,加热底座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底板5,固定底板5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升降模块6,固定底板5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模块7,密封盖模块4的上端设置有搅拌模块8,加热底座1的外侧设置有气压模块9。
26.针对本具体实施方式,发酵桶3的形状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设定,如发酵桶3可以为矩形结构、圆形结构、多边形结构等,升降模块6的传动方式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设定,如升降模块6可以为采用丝杆驱动、电机驱动、气缸驱动等。
27.其中,密封盖模块4的内部包括有盖体10,盖体10设置于发酵桶3的上端,盖体10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密封块11,盖体10通过密封块11与发酵桶3吻合连接,盖体10的内侧中心位置预留有密封圈12,将盖体10底端的密封块11沿着发酵桶3吻合卡入,拧紧盖体10,对发酵桶3和盖体10进行稳定连接,升降模块6的内部包括有螺纹筒13,螺纹筒13固定安装在固定底板5的上端,螺纹筒13的内侧设置有双向螺纹杆14,螺纹筒13与双向螺纹杆14丝杆连接,通过双向螺纹杆14的结构特性,双向螺纹杆14与螺纹筒13的丝杆连接,带动固定环15上下移动处理。
28.本具体实施方式是用于提高食用菌发酵粉的发酵效率的辅助装置,其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升降模块6的内部包括有固定环15,固定环15设置于双向螺纹杆14的上端外侧,固定环15与双向螺纹杆14转动连接,固定环15的上端设置有第一电机16,第一电机16的输出轴与双向螺纹杆14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电机16启动转动,带动输出轴端的双向螺
纹杆14转动,通过双向螺纹杆14与螺纹筒13的丝杆连接带动固定环15上下移动处理,限位模块7的内部包括有连接块17,连接块17固定安装在固定环15的外侧,连接块17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杆18,固定底板5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限位筒19,限位杆18与限位筒19滑动连接,通过限位杆18与限位筒19的滑动连接对固定环15进行限位处理,确保固定环15在上下移动时不会出现偏移。
29.同时,搅拌模块8的内部包括有第二电机20,第二电机20固定安装在固定环15的外侧,第二电机20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转轴21,搅拌模块8的内部包括有搅拌杆22,搅拌杆22固定安装在转轴21的底端外侧,搅拌杆22设置于发酵桶3的内部,启动第二电机20待定转轴21转动,转轴21带动搅拌杆22转动对物料进行搅拌,对发酵的物料进行充分搅拌,提高发酵下来,气压模块9的内部包括有气压调节器23,气压调节器23固定安装在加热底座1的外侧,气压调节器23的外侧设置有连接管24,气压调节器23通过连接管24与发酵桶3相互连接,气压调节器23通过连接管24对发酵桶3的内部气压进行调节,确保发酵桶3内部的气压环境适合食用菌的发酵。
30.使用本技术方案的用于提高食用菌发酵粉的发酵效率的辅助装置时,通过将物料放入发酵桶3中,将盖体10底端的密封块11沿着发酵桶3吻合卡入,拧紧盖体10,对发酵桶3和盖体10进行稳定连接,气压调节器23通过连接管24对发酵桶3的内部气压进行调节,加热底座1对发酵桶3进行温度调节,启动第二电机20待定转轴21转动,转轴21带动搅拌杆22转动对物料进行搅拌,启动第一电机16带动双向螺纹杆14转动,通过双向螺纹杆14的结构特性,双向螺纹杆14与螺纹筒13的丝杆连接,带动固定环15上下移动处理,通过限位杆18与限位筒19的滑动连接对固定环15进行限位处理,固定环15带动搅拌杆22进行上下移动,对食用菌发酵的多层次搅拌处理,实现了对发酵效率的提高。
31.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特征和基本原理及相关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具体实施方式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32.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各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用于提高食用菌发酵粉的发酵效率的辅助装置,该发酵效率的辅助装置包括加热底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加热底座上端的限位环、设置于所述限位环内侧的发酵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桶的上端设置有密封盖模块,所述发酵桶与所述密封盖模块吻合连接,所述加热底座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升降模块,所述固定底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模块,所述密封盖模块的上端设置有搅拌模块,所述加热底座的外侧设置有气压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提高食用菌发酵粉的发酵效率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模块的内部包括有盖体,所述盖体设置于所述发酵桶的上端,所述盖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密封块,所述盖体通过所述密封块与所述发酵桶吻合连接,所述盖体的内侧中心位置预留有密封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提高食用菌发酵粉的发酵效率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模块的内部包括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底板的上端,所述螺纹筒的内侧设置有双向螺纹杆,所述螺纹筒与所述双向螺纹杆丝杆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提高食用菌发酵粉的发酵效率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模块的内部包括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设置于所述双向螺纹杆的上端外侧,所述固定环与所述双向螺纹杆转动连接,所述固定环的上端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双向螺纹杆的上端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提高食用菌发酵粉的发酵效率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模块的内部包括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环的外侧,所述连接块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杆,所述固定底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限位筒,所述限位杆与所述限位筒滑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提高食用菌发酵粉的发酵效率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模块的内部包括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环的外侧,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搅拌模块的内部包括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固定安装在所述转轴的底端外侧,所述搅拌杆设置于所述发酵桶的内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提高食用菌发酵粉的发酵效率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模块的内部包括有气压调节器,所述气压调节器固定安装在所述加热底座的外侧,所述气压调节器的外侧设置有连接管,所述气压调节器通过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发酵桶相互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提高食用菌发酵粉的发酵效率的辅助装置,该用于提高食用菌发酵粉的发酵效率的辅助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对酵母粉的搅拌只能进行单层次的搅拌,不能进行充分搅拌,对食用菌的发酵辅助效果有限的技术问题。该发酵效率的辅助装置包括加热底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加热底座上端的限位环、设置于所述限位环内侧的发酵桶;所述发酵桶的上端设置有密封盖模块,所述发酵桶与所述密封盖模块吻合连接,所述加热底座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升降模块。该用于提高食用菌发酵粉的发酵效率的辅助装置只需通过搅拌模块对物料进行搅拌,通过升降模块带动搅拌模块进行上下搅拌,实现了对发酵效率的提高。酵效率的提高。酵效率的提高。


技术研发人员:郑猛 陈红斌 叶军 郑修远 刘轮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惠松制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0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791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