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圈产品上锡设备的制作方法

allin2023-03-26  148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线圈产品加工领域,尤其是一种线圈产品上锡设备。


背景技术:

2.在一些漆包线线圈产品中,需要在一些位置上锡,以提高这些位置上的导电效率。在相关技术中,目前对线圈产品进行上锡的方法为,先在焊点处涂布锡膏,然后再用热压头对锡膏进行热压,将锡膏融合后再待其冷却,完成上锡。但在使用锡膏进行上锡的过程中,由于锡膏内存在助焊剂,助焊剂在加热后会急剧沸腾膨胀以致炸裂,冲击力会使一部分熔化的锡膏飞出去,形成锡珠并附着在产品表面上,这样在线圈产品装机后会有导致产品电气短路的风险。同时,在上锡后产品上还会有大量助焊剂残留,这些助焊剂在自然蒸发固化后,会在导体表面形成一层绝缘性质的隔离膜,影响产品的电气导通。此外,锡膏在生产、运输、存储、使用等过程需要在特定条件下进行,大大增加了产品的单价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使用锡膏进行上锡的线圈产品上锡设备,用于消除使用锡膏进行上锡时产生的锡珠和助焊剂隔离膜,从而提高上锡后线圈产品的质量,同时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圈产品上锡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治具,用于固定线圈产品;点胶机,与所述治具相邻设置,用于在所述线圈产品的焊点上涂布助焊剂;锡带输送机,与所述治具和所述点胶机相邻设置,用于输送锡带至所述线圈产品的焊点处;以及热压焊接机,与所述治具和所述锡带输送机相邻设置,且焊接头位于所述治具上方,用于将所述锡带热熔,以在所述线圈产品的焊点处上锡。
5.进一步地,所述设备还包括:定位装置,与所述点胶机和所述治具相邻设置,用于在所述线圈产品上确定焊点的位置。
6.进一步地,所述治具包括:转盘;载具,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转盘顶部,所述线圈产品固定在所述载具上。
7.进一步地,所述转盘为圆盘,所述载具数量为多个,均匀分布在所述转盘顶部边缘位置。
8.进一步地,所述锡带输送机包括:第一输送机,与所述转盘相邻设置;和第二输送机,与所述转盘相邻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输送机绕所述转盘旋转90
°
位置。
9.进一步地,所述热压焊接机包括:第一焊接机,与所述第一输送机相邻设置;和第二焊接机,与所述第二输送机相邻设置。
10.进一步地,所述点胶机与所述转盘相邻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或所述第二输送机绕所述转盘旋转180
°
位置。
11.进一步地,所述锡带输送机包括:机架;第一气缸,沿竖直方向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安装架,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气缸的驱动端上;锡带料盘,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
所述锡带缠绕于所述锡带料盘上;第二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安装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气缸的驱动端上;第三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以及夹爪,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三气缸的驱动端上,用于在所述第三气缸的带动下夹紧所述锡带。
12.进一步地,所述锡带输送机还包括:辅助滚轮,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锡带从所述锡带料盘伸出后绕过所述辅助滚轮;以及锡带限位件,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锡带绕过所述辅助滚轮后穿过所述锡带限位件。
13.进一步地,所述锡带限位件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夹爪位于所述通孔处。
14.进一步地,所述锡带输送机还包括:第一导向机构,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与所述机架之间,且导向方向为竖直方向;以及第二导向机构,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安装架之间,且导向方向与所述第二气缸的驱动方向相同。
15.进一步地,所述点胶机包括:点胶模组,用于向所述线圈产品上涂布助焊剂;和驱动模组,与所述点胶模组动力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点胶模组至所述线圈产品的焊点位置。
16.进一步地,所述定位装置为高精度相机。
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圈产品上锡设备,先在治具上固定线圈产品,然后使用点胶机在线圈产品上涂布助焊剂,用锡带输送机向线圈产品的焊点处输送锡带,并用热压焊接机在涂有助焊剂处对锡带和线圈产品进行热压焊接,从而将锡带熔化并冷却使其附着在焊点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上述方法,将助焊剂和锡带分别使用,取代了含有大量助焊剂的锡膏进行上锡,消除了使用锡膏进行上锡时容易产生锡珠和助焊剂隔离膜的问题,从而提高了上锡后线圈产品的质量,同时降低了线圈产品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18.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圈产品上锡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圈产品上锡设备的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圈产品上锡设备的锡带输送机、热压焊接机以及载具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圈产品上锡设备的载具和线圈产品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圈产品上锡设备的点胶机和定位装置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圈产品上锡设备的锡带输送机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圈产品上锡设备的锡带输送机的又一具体结构示意图;
26.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圈产品上锡设备的锡带限位件和夹爪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27.图例:1.治具;10;线圈产品;11.转盘;12.载具;2.点胶机;21. 点胶模组;22.驱动模组;3.锡带输送机;31.锡带;32.第一输送机;33. 第二输送机;34.机架;35.第一气缸;36.安装架;37.锡带料盘;38. 第二气缸;39.安装板;310.第三气缸;311.夹爪;312.辅助滚
轮;313. 锡带限位件;3131.通孔;314.第一导向机构;315.第二导向机构;4. 热压焊接机;41.焊接头;42.第一焊接机;43.第二焊接机;5.定位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和电路并没有详细叙述。
29.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30.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在说明书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32.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圈产品上锡设备包括治具1、点胶机2、锡带输送机3和热压焊接机4。其中,治具1用于固定线圈产品10。点胶机2与治具1相邻设置,用于在线圈产品10的焊点上涂布助焊剂。锡带输送机3与治具1和点胶机2相邻设置,用于输送锡带31至线圈产品10的焊点处。热压焊接机4与治具1和锡带输送机 3相邻设置,且焊接头41位于治具1上方,用于将锡带31热熔,以在线圈产品10的焊点处上锡。在进行上锡时,先将线圈产品10固定在治具1上,然后使用点胶机2在线圈产品10上需要上锡的焊点位置涂布助焊剂,之后由锡带输送机3将锡带31输送至涂好助焊剂的焊点位置处,最后由热压焊接机4进行热压焊接,焊接头41将锡带31压在涂好助焊剂的焊点位置处,通过加热使锡带熔化,然后再经过一定时间的冷却使熔化的锡凝固以附着在焊点处,从而完成上锡。本实施例通过上述方法,使用助焊剂和锡带31取代了含有大量助焊剂的锡膏进行热压上锡,消除了使用锡膏进行上锡时容易产生锡珠和助焊剂隔离膜的问题,从而提高了上锡后线圈产品10的质量,同时降低线圈产品10的生产成本。
33.如图1和图5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线圈产品上锡设备还包括定位装置5,定位装置5与点胶机2和治具1相邻设置,用于在线圈产品10上确定焊点的位置。定位装置5能够确定需要上锡的焊点的位置坐标,然后点胶机2、锡带输送机3和热压焊接机4分别根据该位置坐标来进行涂布助焊剂、输送锡带和热压焊接的工作。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定位装置5,提高了上锡的位置精度。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将点胶机2、锡带输送机3、热压焊接机4和定位装置5分别连接至控制系统,这样在定位装置5确定了焊点的位置坐标后,控制系统可以根据该位置坐标自动控制点胶机2、锡带输送机3和热压焊接机4的工作,从而实现上锡过程的自动化。
34.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定位装置5为高精度相机,能够通过对线圈产品进行高精度拍照,从而识别焊点处位置,再根据预先输入的坐标系统确定焊点处的坐标值,实现对焊点位置的定位。
35.如图5所示,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点胶机2包括点胶模组21 和驱动模组22。
点胶模组21用于向线圈产品10上点胶。驱动模组22 与点胶模组21动力连接,用于驱动点胶模组21至线圈产品10的焊点位置。具体的驱动模组22可以为3组电机丝杠驱动机构,分别在xyz三个方向上驱动点胶模组21,使点胶模组21能够到达合适的位置进行涂布助焊剂。可选的,定位装置5也安装在驱动模组22的驱动端,可以在驱动模组22的带动下进行移动,从而更好更清晰的对线圈产品10上的焊点位置进行定位。
36.如图3、图6和图7所示,锡带输送机3包括机架34、第一气缸35、安装架36、锡带料盘37、第二气缸38、安装板39、第三气缸310和夹爪311。其中,第一气缸35沿竖直方向固定安装在机架34上。安装架36固定安装在第一气缸35的驱动端上。锡带料盘37转动安装在安装架 36上,锡带31缠绕于锡带料盘37上。第二气缸38固定安装在安装架 36上。安装板39固定安装在第二气缸38的驱动端上。第三气缸310固定安装在安装板39上。夹爪311固定安装在第三气缸310的驱动端上,用于在第三气缸310的带动下夹紧锡带31。在进行锡带输送工作时,第三气缸310首先启动,带动夹爪311夹紧锡带31;然后第二气缸38启动,推动安装板39向前移动,固定在安装板39上的第三气缸310和夹爪311也随之移动,由于夹爪311已经将锡带31夹紧,因此夹爪311 在向前移动的同时会将锡带31向前拉出,锡带料盘37会随之转动,将锡带31放出;最后第一气缸35启动,推动安装架36沿竖直方向向下运动,锡带料盘37、第二气缸38、安装板39、第三气缸310和夹爪311 均随之向下移动,将夹爪311拉出的锡带31的端部放置在线圈产品10 上已涂好助焊剂的焊点位置处,并使锡带31与线圈产品10相接触,为下一步的热压上锡做好准备。本实施例通过设置锡带输送机3,能够将锡带31自动准确的输送到线圈产品10上已涂好助焊剂的焊点位置处,使上锡过程更加方便,上锡效果更好。
37.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锡带输送机3还包括辅助滚轮312和锡带限位件313。辅助滚轮312转动安装在安装架36上,锡带31从锡带料盘37伸出后绕过辅助滚轮312,在锡带31被拉出的过程中,辅助滚轮也能够随之转动。锡带限位件313固定安装在安装架36上,锡带31 绕过辅助滚轮312后穿过锡带限位件313。辅助滚轮312能够对锡带31 的传输方向起导向作用,并且对锡带31的位置进行一定的限制,使锡带 31的输送过程更加稳定。同时,辅助滚轮312能够与锡带限位件313配合,使锡带31在进入锡带限位件313前的输送方向与锡带限位件313 延伸方向相同,从而使锡带31能够更加顺畅的进入锡带限位件313中。锡带限位件313用于限制锡带31端部的位置,避免在夹爪311松开时锡带31的位置不受控制以至于脱离夹爪311的控制范围,同时锡带限位件 313的端部向前延伸,能够将锡带31的端部位置更好的控制,使后续热压上锡时锡带31的位置更加准确。
38.如图8所示,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锡带限位件313上设置有通孔3131,夹爪311位于通孔3131处。通孔3131设置在锡带31中部,锡带31在穿过锡带限位件313后,会有一部分从通孔3131中露出,夹爪311在夹紧时端部能够进入通孔3131中夹紧锡带31。同时,通孔3131 在锡带31的延伸方向上具有一定的长度,夹爪311在通孔3131中夹紧锡带31后,还有一定的空间可以向前移动,完成将锡带拉出的动作。
39.如图6和图7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锡带输送机3还包括第一导向机构314和第二导向机构315。第一导向机构314设置于安装架36与机架34之间,且导向方向为竖直方向,用于在第一气缸35 推动安装架36的过程中为安装架36导向,使安装架36相对于机架34 的运动更加平稳。第二导向机构315设置于安装板39与安装架36之间,且导向方向与第二气缸38的驱动方向相同,用于在第二气缸38推动安装板39运动的过程中导向,使安装
板39相对于安装架36的运动更加平稳。
40.如图2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治具1包括转盘11和载具12。载具12可拆卸地安装在转盘11顶部,线圈产品10固定在载具 12上。在使用过程中,转盘11的转动可以带动载具12移动位置,固定在载具12上的线圈产品10也随之移动位置。点胶机2、定位装置5、锡带输送机3和热压焊接机4可以依次围绕转盘11设置。在一种具体的使用方式中,载具12首先位于初始位置,操作人员可以在初始位置上将线圈产品10固定在载具12上,然后转盘11转动,将载具12转至第一工位,第一工位可以为定位及涂布助焊剂工位,定位装置5和点胶机2设置在第一工位旁,在第一工位上,定位装置5先对线圈产品10上的焊点进行定位,然后由点胶机2在焊点位置上涂布助焊剂。之后转盘11再次转动,将载具12和线圈产品10转至第二工位,锡带输送机3和热压焊接机4设置在第二工位旁,在第二工位上,锡带输送机3先将锡带31 输送至已涂布助焊剂的焊点位置,然后热压焊接机4将锡带31压在线圈产品10上进行焊接。焊接完成后转盘11再次转动,可以将载具12和线圈产品10转动至初始位置或下一位置,方便操作人员将上锡完成的线圈产品10从载具12上取下。本实施例通过上述设置,能够使线圈产品12 在不同的工位上移动,方便了操作人员对线圈产品10的安装和取下,同时使上锡过程能够更加顺利的完成,避免了各机构在同一工位上进行加工导致设备结构过于拥挤的问题。
41.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转盘11为圆盘,载具12数量为多个。本实施例中以4个载具为例,4个载具均匀分布在转盘11顶部边缘位置,转盘11每次转动90
°
,这样能够保证在转动后4个载具12会分别行进至下一工位,使多个工位能够同时进行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42.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锡带输送机3包括第一输送机32和第二输送机33。第一输送机32和第二输送机33均与转盘11相邻设置,且第二输送机33位于第一输送机32绕转盘11旋转 90
°
位置。热压焊接机4包括第一焊接机42和第二焊接机43。第一焊接机42与第一输送机32相邻设置,第二焊接机43与第二输送机33相邻设置。点胶机2与转盘11相邻设置,且位于第一输送机32或第二输送机33绕转盘11旋转180
°
位置。由于在一些线圈产品10上,存在两个不同位置的焊点,因此,在该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三工位,第一输送机32和第一焊接机42位于上述第二工位上,第二输送机33和第二焊接机43位于第三工位上。这样4个载具12可以分别位于初始位置、第一工位、第二工位和第三工位,初始位置用于安装和拆卸线圈产品10,第一工位用于定位焊点位置并在焊点处涂布助焊剂,第二工位用户在第一焊点上进行热压上锡,第三工位用于在第二焊点上进行热压上锡。三个工位可以同时工作,在工作完成后转盘11旋转90
°
即可将线圈产品10 送入下一工序继续加工,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上锡加工的效率。同时,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本实施例所述的方式,还可以根据焊点数量合理增加工位以及转盘11上载具12的数量,以满足在具有更多的焊点的线圈产品10上进行上锡的需求。
4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圈产品上锡设备,先在治具上固定线圈产品10,然后使用点胶机2在线圈产品10上涂布助焊剂,用锡带输送机3向线圈产品10的焊点处输送锡带,并用热压焊接机4在涂有助焊剂处对锡带31和线圈产品10进行热压焊接,从而将锡带31熔化并冷却使其附着在焊点处。本实施例的线圈产品上锡设备通过以上方法,将助焊剂和锡带分别使用,取代了含有大量助焊剂的锡膏进行上锡,消除了使用锡膏进行上锡时容
易产生锡珠和助焊剂隔离膜的问题,从而提高了上锡后线圈产品10的质量,同时降低了线圈产品10的生产成本。
4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线圈产品上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治具(1),用于固定线圈产品(10);点胶机(2),与所述治具(1)相邻设置,用于在所述线圈产品(10)的焊点上涂布助焊剂;锡带输送机(3),与所述治具(1)和所述点胶机(2)相邻设置,用于输送锡带(31)至所述线圈产品(10)的焊点处;以及热压焊接机(4),与所述治具(1)和所述锡带输送机(3)相邻设置,且焊接头(41)位于所述治具(1)上方,用于将所述锡带(31)热熔,以在所述线圈产品(10)的焊点处上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定位装置(5),与所述点胶机(2)和所述治具(1)相邻设置,用于在所述线圈产品(10)上确定焊点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1)包括:转盘(11);载具(12),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转盘(11)顶部,所述线圈产品(10)固定在所述载具(12)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11)为圆盘,所述载具(12)数量为多个,均匀分布在所述转盘(11)顶部边缘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锡带输送机(3)包括:第一输送机(32),与所述转盘(11)相邻设置;和第二输送机(33),与所述转盘(11)相邻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输送机(32)绕所述转盘(11)旋转90
°
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焊接机(4)包括:第一焊接机(42),与所述第一输送机(32)相邻设置;和第二焊接机(43),与所述第二输送机(33)相邻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胶机(2)与所述转盘(11)相邻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输送机(32)或所述第二输送机(33)绕所述转盘(11)旋转180
°
位置。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锡带输送机(3)包括:机架(34);第一气缸(35),沿竖直方向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34)上;安装架(36),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气缸(35)的驱动端上;锡带料盘(37),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架(36)上,所述锡带(31)缠绕于所述锡带料盘(37)上;第二气缸(38),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架(36)上;安装板(39),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气缸(38)的驱动端上;第三气缸(310),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39)上;以及夹爪(311),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三气缸(310)的驱动端上,用于在所述第三气缸(310)的带动下夹紧所述锡带(31)。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锡带输送机(3)还包括:辅助滚轮(312),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架(36)上,所述锡带(31)从所述锡带料盘(37)伸出后绕过所述辅助滚轮(312);以及
锡带限位件(313),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架(36)上,所述锡带(31)绕过所述辅助滚轮(312)后穿过所述锡带限位件(313)。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锡带限位件(313)上设置有通孔(3131),所述夹爪(311)位于所述通孔(3131)处。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锡带输送机(3)还包括:第一导向机构(314),设置于所述安装架(36)与所述机架(34)之间,且导向方向为竖直方向;以及第二导向机构(315),设置于所述安装板(39)与所述安装架(36)之间,且导向方向与所述第二气缸(38)的驱动方向相同。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胶机(2)包括:点胶模组(21),用于向所述线圈产品(10)上涂布助焊剂;和驱动模组(22),与所述点胶模组(21)动力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点胶模组(21)至所述线圈产品(10)的焊点位置。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5)为高精度相机。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圈产品加工领域,尤其是一种线圈产品上锡设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圈产品上锡设备,先在治具上固定线圈产品,然后使用点胶机在线圈产品上涂布助焊剂,用锡带输送机向线圈产品的焊点处输送锡带,并用热压焊接机在涂有助焊剂处对锡带和线圈产品进行热压焊接,从而将锡带熔化并冷却使其附着在焊点处。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方法,将助焊剂和锡带分别使用,取代了含有大量助焊剂的锡膏进行上锡,消除了使用锡膏进行上锡时容易产生锡珠和助焊剂隔离膜的问题,从而提高了上锡后线圈产品的质量,同时降低了线圈产品的生产成本。同时降低了线圈产品的生产成本。同时降低了线圈产品的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戴长喜 关印 冯奇 杨统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13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794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