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微循环显微镜防交叉感染保护罩的制作方法

allin2023-03-27  136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交叉感染保护罩,属于手持式微循环显微镜防感染保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现有的手持微循环显微镜在使用中由于直接接触病人口腔,虽然其细长探头已经由一次性锥形保护罩套住,但是手持微循环显微镜的机身主体仍然有可能与病人的皮肤、唾液、呕吐物接触,特别是对重症新冠肺炎病人的舌下微循环检测更容易通过手持微循环显微镜机身形成交互感染。
3.因此需要对手持微循环显微镜机身进行全方位防护,防止机身污染后对其他病人和仪器操作者发生传染。
4.目前的此类仪器机身部分尚没有防交叉感染的任何防护措施,观察病人时,机身裸露在外,特别是观察新冠病人时,医院不敢使用这种仪器观察,因为担心观察一次后就不能再观察其他人,造成仪器不能有效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持微循环显微镜防交叉感染保护罩,能够包裹住手持微循环显微镜的机身,能够对手持微循环显微镜机身进行全方位包裹防护,防止机身污染后与其他病人或操作者发生交叉传染。
6.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手持微循环显微镜防交叉感染保护罩,包括一包巾式柔性保护罩,包巾式柔性保护罩在包裹后形成封闭端和开放端,包巾式柔性保护罩的封闭端设置有与手持微循环显微镜的细长探头匹配的探头孔,包巾式柔性保护罩的探头孔之外的部分能够从手持微循环显微镜的前端面向后包裹形成所述开放端,开放端包裹并以可拆解方式束紧固定在手持微循环显微镜主体上。
7.进一步,所述探头孔小于所述细长探头外部的一次性锥形保护罩的大端部的直径。
8.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包巾式柔性保护罩采用不透水、无毒、并且可适合医用消毒手段消毒的材料制成。
9.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包巾式柔性保护罩的探头孔和/或开放端边缘设置有一圈松紧带,形成扎口。
10.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手持微循环显微镜的前端具有定位装置,所述包巾式柔性保护罩的探头孔之外的部分能够从手持微循环显微镜的定位装置前端面部分向后包裹形成所述开放端。
11.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包巾式柔性保护罩的主体上设有多个捆扎带部,捆扎带部相互捆扎将包巾式柔性保护罩的开放端扎紧固定在手持微循环显微镜主体上。
12.进一步,所述捆扎带部是实心带体。
13.进一步,所述捆扎带部是空心带体、与所述包巾式柔性保护罩一体吹塑成型。
14.所述包巾式柔性保护罩的封闭端设置有与所述细长探头适配但短于细长探头的探头罩,所述探头孔设置在探头罩的端部。
15.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包巾式柔性保护罩由一次性薄膜手套制成,将一次性薄膜手套的中部指套部分剪掉形成所述封闭端和探头孔,一次性薄膜手套的腕部套口形成所述开放端,其余四个指套形成捆扎带部,四个指套相互捆扎将包巾式柔性保护罩的开放端扎紧固定在手持微循环显微镜主体上。
16.所述一次性薄膜手套的某个中部指套的上端剪掉形成与所述细长探头适配的探头罩,探头罩端部剪出的空洞形成所述探头孔。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包巾式柔性保护罩是一次性用品,能够包裹住手持微循环显微镜的机身,能够对手持微循环显微镜机身进行全方位防护,用完即可丢弃,防止机身污染后与其他病人发生交叉传染。
18.本实用新型包住定位装置前端面,既可以包裹整机防止感染,又能够作为皮肤与定位装置前端面之间的抵靠滑动层,便于定位装置的调节定位。
19.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便于推广实施。
附图说明
20.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使用参考图;
22.图2是图1的前部局部放大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包巾式柔性保护罩前端视图;
24.图4是松紧带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捆扎带部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26.图6是一次性薄膜手套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27.图7是本实用新型探头罩实施例示意图;
28.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次性薄膜手套形式的探头罩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29.图9是本实用新型全包围实施例示意图(没有定位装置)。
30.图中,1、包巾式柔性保护罩,2、封闭端,3、开放端,4、探头孔,5、松紧带,6、捆扎带部,7、手持微循环显微镜,8、定位装置前端面,9、细长探头,10、一次性锥形保护罩,11、一次性薄膜手套,12、探头罩。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开展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2.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
33.如图1-图9所示的一种手持微循环显微镜防交叉感染保护罩,包括一包巾式柔性保护罩1,包巾式柔性保护罩1在包裹后形成封闭端2和开放端3,包巾式柔性保护罩1的封闭端设置有与手持微循环显微镜7的细长探头9匹配的探头孔4,细长探头9能够刚好从探头孔4穿过。包巾式柔性保护罩1的探头孔4之外的部分能够从手持微循环显微镜的前端部分向后包裹形成所述开放端3,开放端3包裹并以可拆解方式束紧固定在手持微循环显微镜7主体上,形成全方位防护和隔离。
34.参考图2,所述探头孔4小于所述细长探头9外部的一次性锥形保护罩10的大端部的直径,探头孔4能够定位在细长探头9的根部之上,从而形成严密防护、保护机身。
35.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包巾式柔性保护罩1采用不透水薄膜、其性质无毒、并且可适应医用消毒手段消毒的材料制成。成本低廉轻便且卫生。包巾式柔性保护罩1可以为任何形状,只要收拢后可以包裹住手持微循环显微镜机体就可以。
36.参考图4的一种实施例,所述包巾式柔性保护罩1的探头孔4以及开放端3边缘均可设置有一圈松紧带5,形成扎口,使用时直接张开松紧带5罩住机体,松开后自动束紧,不用时直接摘掉。
37.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手持微循环显微镜的前端具有定位装置,所述包巾式柔性保护罩1的探头孔4之外的部分能够从手持微循环显微镜的定位装置前端面8部分向后包裹形成所述开放端3。既可以包裹整机防止感染,又能够作为皮肤与定位装置前端面之间的抵靠滑动层,便于定位装置的调节定位。
38.参考图5的一种实施例,所述包巾式柔性保护罩1的主体上设有多个捆扎带部6,捆扎带部6相互捆扎将包巾式柔性保护罩的开放端3扎紧固定在手持微循环显微镜7主体上,捆扎带部6便于捆扎和解开。
39.进一步,所述捆扎带部6是实心带体。
40.进一步,所述捆扎带部6是空心带体、与所述包巾式柔性保护罩1一体吹塑成型、便于加工制作。
41.参考图7的一种实施例,所述包巾式柔性保护罩1的封闭端设置有与所述细长探头9适配但短于细长探头9的探头罩12,所述探头孔4设置在探头罩12的端部。探头罩12可以做成指套型,在指套型顶部指尖处形成探头孔4,这样进一步包裹了探头上的一次性保护套,形成更严密地多重保护。
42.参考图6的一种实施例,所述包巾式柔性保护罩1由一次性薄膜手套11制成,将一次性薄膜手套11的中部指套部分剪掉形成所述封闭端2和探头孔4,一次性薄膜手套11的腕部套口形成所述开放端3,其余四个指套形成捆扎带部6,四个指套相互捆扎将包巾式柔性保护罩1的开放端3扎紧固定在手持微循环显微镜7主体上,一次性薄膜手套11在医院等场所易于获取,改造简单,成本低,且能够形成有效的隔离和捆扎。
43.参考图8的一种实施例,所述一次性薄膜手套11的某个中部指套的上端剪掉形成与所述细长探头9适配的探头罩12,探头罩12端部剪出的空洞形成所述探头孔4。
44.本实用新型包巾式柔性保护罩是一次性用品,能够包裹住手持微循环显微镜的机身,能够对手持微循环显微镜机身进行全方位防护,用完即可丢弃,防止机身污染后与其他病人或操作者发生交叉传染。
45.本实用新型包住定位装置前端面,能够作为皮肤与定位装置前端面之间的抵靠滑
动层,便于定位装置的调节定位。
46.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便于推广实施。
4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手持微循环显微镜防交叉感染保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包巾式柔性保护罩(1),包巾式柔性保护罩(1)在包裹后形成封闭端(2)和开放端(3),包巾式柔性保护罩(1)的封闭端设置有与手持微循环显微镜(7)的细长探头(9)匹配的探头孔(4),包巾式柔性保护罩(1)的探头孔(4)之外的部分能够从手持微循环显微镜的前端面向后包裹形成所述开放端(3),开放端(3)包裹并以可拆解方式束紧固定在手持微循环显微镜(7)主体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微循环显微镜防交叉感染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孔(4)小于所述细长探头(9)外部的一次性锥形保护罩(10)的大端部的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微循环显微镜防交叉感染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巾式柔性保护罩(1)采用不透水薄膜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微循环显微镜防交叉感染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巾式柔性保护罩(1)的探头孔(4)和/或开放端(3)边缘设置有一圈松紧带(5),形成扎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微循环显微镜防交叉感染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微循环显微镜的前端具有定位装置,所述包巾式柔性保护罩(1)的探头孔(4)之外的部分能够从手持微循环显微镜的定位装置前端面(8)部分向后包裹形成所述开放端(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微循环显微镜防交叉感染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巾式柔性保护罩(1)的主体上设有多个捆扎带部(6),捆扎带部(6)相互捆扎将包巾式柔性保护罩的开放端(3)扎紧固定在手持微循环显微镜(7)主体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持微循环显微镜防交叉感染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捆扎带部(6)是实心带体,或者与所述包巾式柔性保护罩(1)一体吹塑成型的空心带体。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微循环显微镜防交叉感染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巾式柔性保护罩(1)的封闭端设置有与所述细长探头(9)适配但短于细长探头(9)的探头罩(12),所述探头孔(4)设置在探头罩(12)的端部。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微循环显微镜防交叉感染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巾式柔性保护罩(1)由一次性薄膜手套(11)制成,将一次性薄膜手套(11)的某个中部指套部分剪掉形成所述封闭端(2)和探头孔(4),一次性薄膜手套(11)的腕部套口形成所述开放端(3),其余四个指套形成捆扎带部(6),四个指套相互捆扎将包巾式柔性保护罩(1)的开放端(3)扎紧固定在手持微循环显微镜(7)主体上。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持微循环显微镜防交叉感染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性薄膜手套(11)的某个中部指套的上端剪掉形成与所述细长探头(9)适配的探头罩(12),探头罩(12)端部剪出的空洞形成所述探头孔(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持微循环显微镜防交叉感染保护罩,属于手持微循环显微镜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包巾式柔性保护罩,包巾式柔性保护罩在包裹后形成封闭端和开放端,包巾式柔性保护罩的封闭端设置有与手持微循环显微镜的细长探头匹配的探头孔,包巾式柔性保护罩的探头孔之外的部分能够从手持微循环显微镜的定位装置前端面部分向后包裹形成所述开放端,开放端包裹并以可拆解方式束紧固定在手持微循环显微镜主体上。本实用新型能够包裹住手持微循环显微镜的机身,能够对手持微循环显微镜机身进行全方位防护,防止机身污染后与其他病人发生交叉传染,特别是对重症新冠肺炎病人的舌下微循环检测中防止交叉感染尤为重要。重要。重要。


技术研发人员:冯兴怀 凡波 邵杰 张晓萍 冯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州利华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14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809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