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流量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传导时域积分井下流量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2.在生产测井过程中,井下产液的流量信息是油藏储存评价的重要参数之一,在石油的勘探开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绝大多数井下流量计不能很好地解决低流量检测问题,我国普遍存在的低产液井尚未有良好的流量检测方案。为解决低产液井的流量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热传导时域积分井下流量检测方法,利用时间换取精度的思路,使用间歇式恒温差加热法与时域积分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利用探头在升温与降温两个过程中强迫对流热交换效应,改进了目前热式流量计中pid算法对环境温度极为敏感,长时间难以跟踪流量变化并难以达到稳定的弊端。
技术实现要素:3.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传统方法低产液井流量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热传导时域积分井下流量测量方法,利用时间换取精度的思路,采用间歇式恒温差加热法与升温-降温曲线分段面积计算相结合的方法,无可动部件,克服了传统涡轮流量计中因为涡轮经常迟滞、卡顿导致传统涡轮流量计难以检测产液真实流量的弊端。
4.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传导时域积分井下流量测量方法,包括:
5.s1.将测温探头及测速探头固定在油井内部,其中测温探头固定在油井内部的流体上游位置,测速探头固定在油井内部的流体下游位置,通过测温探头获取环境温度,通过测速探头获取测速探头内部的温度;
6.s2.通过外部控制电路控制加热器进行加热,当测速探头内部的温度达到阈值温度时,这一过程为升温过程;然后通过外部控制电路控制加热器停止加热,直至测速探头内部温度与流体环境温度相同,这一过程为降温过程;将所述升温过程、降温过程记为一个工作周期;
7.s3.分别获取流体静止及流动状态下一个工作周期内的升温面积及降温面积;其中升温面积包括静止升温面积及流动升温面积,降温面积包括静止降温面积及流动降温面积;
8.s4.基于升温面积及降温面积计算得到周期面积的差异值;
9.s5.通过实验刻度法对周期面积的差异值进行分析,得到实际流量。
10.可选的,获取流体静止状态下一个工作周期内的升温面积及降温面积,具体过程包括:
11.升温过程中,所述测温探头获取第一环境温度,通过所述测速探头获取第一内部温度,基于所述第一环境温度和第一内部温度分别生成第一环境温度曲线和第一内部温度
曲线,对所述第一环境温度曲线和第一内部温度曲线进行面积计算,得到所述静止升温面积;
12.降温过程中,通过所述测速探头获取第二内部温度,基于所述第二内部温度生成第二内部温度曲线,对所述第一环境温度曲线和第二内部温度曲线进行面积计算,得到所述静止降温面积。
13.可选的,获取流体流动状态下一个工作周期内的升温面积及降温面积,具体过程包括:
14.升温过程中,所述测温探头获取第二环境温度,通过所述测速探头获取第三内部温度,基于所述第二环境温度和第三内部温度分别生成第二环境温度曲线和第三内部温度曲线,对所述第二环境温度曲线和第三内部温度曲线进行面积计算,得到所述流动升温面积;
15.降温过程中,通过所述测速探头获取第四内部温度,基于所述第四内部温度绘制第四内部温度曲线,对所述第二环境温度曲线和第四内部温度曲线进行面积计算,得到所述流动降温面积。
16.可选的,通过时域积分分别对所述第一内部温度曲线、所述第二内部温度曲线、所述第三内部温度曲线、所述第四内部温度曲线进行积分,得到所述升温面积和降温面积。
17.可选的,周期面积的差异值的获取过程包括:
18.对所述静止升温面积和所述流动升温面积进行差值计算,得到升温差值面积;对所述静止降温面积和所述流动降温面积进行差值计算,得到降温差值面积;
19.基于所述升温差值面积和所述降温差值面积相加计算得到所述周期面积的差异值。
20.可选的,所述阈值温度设置在0.2℃至1℃之间。
21.可选的,采用平滑滤波对流体的环境温度进行处理,处理后的环境温度参与差值计算。
22.可选的,所述平滑滤波过程包括:
23.流体流动时,将所述测温探头获得的共n个环境温度值进行累加,然后将累加结果除以n,得到平均值,将所述平均值视为环境温度。
24.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25.充分利用测速探头在升温与降温两个过程中周围流体强迫对流热交换效应影响,采用时间换取精度的思路,使用间歇式恒温差加热法与升温
‑‑
降温曲线分段面积计算相结合的方法,改进了传统算法中长时间难以跟踪流量变化并难以达到稳定的弊端。由于该方法无可动部件,也克服了传统涡轮流量计中因为涡轮经常迟滞、卡顿导致传统涡轮流量计难以检测产液真实流量的弊端。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7.图1为本发明的流体流量检测方案示意图;
28.图2为本发明的探头安装示意图;
29.图3为测温探头的内部构造图;
30.图4为测速探头的内部构造图;
31.图5为不同流量下测速探头的升温
‑‑
降温曲线示意图;
32.图6为不同流量下的加热
‑‑
冷却积分面积示意图;
33.图7为最小流量与最大流量的加热与冷却积分面积示意图;
34.图8为本发明的流程框图;
35.图9为周期面积的差异值与流体流量的关系图;
36.其中附图所示标记为:101—流体方向;102—测温探头;103—测速探头;104—被测流体;105—油井;1021—测温探头内部的第一温度传感器pt1000;1022—高温导线;1031—测速探头内部第二温度传感器pt1000;1032—加热器pt20;1033—测温高温导线;1034—加热高温导线;201—pt20的工作时序图;202—加热阶段;203—冷却阶段;204—一个工作周期;205—测速探头内第二温度传感器温度变化曲线;206—温度上升阶段;207—温度跨越阶段;208—温度下降阶段;209—温度保持阶段;210—阈值温度;211—环境温度;301—最小流量时测速探头内的温度变化曲线;302—较小流量时测速探头内的温度变化曲线;303—较大流量时测速探头内的温度变化曲线;304—最大流量时测速探头内的温度变化曲线;401—温度到达阈值时刻t=t2;402—小流量时的升温面积;403—小流量时的降温面积;404—大流量时的升温面积;405—大流量时的降温面积;501—静止升温面积;502—静止降温面积;503—最大升温面积;504—最小冷却面积;601—流量与周期面积的差异值关系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8.为了解决在现有技术中存在传统方法低产液井流量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39.如图2-4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传导时域积分井下流量测量方法,该测量方法使用的实验装置包括:油井105、测温探头102、测速探头103、外部控制电路。
40.可选的,所述测温探头102包括测温腔体、第一温度传感器1021,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021固定在测温腔体内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021通过高温导线1022与ad采集模块连接,用于检测被测流体104的环境温度210;可选的,所述测速探头包括测速腔体、加热器1032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031,所述加热器1032、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1031固定在测速腔体内部,所述加热器1032与所述外部控制电路通过测速高温导线1034连接,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1031通过测温高温导线1033与ad采集模块连接。
4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传导时域积分井下流量测量方法,包括:
42.所述方法包括s1:采用双探头结构,一个探头为测温探头102,放置在流体上游,用
于测量流体的环境温度。另一个探头为测速探头103,是温度传感器和加热器的集成体,放置在流体下游。s2:通过外部控制电路产生pwm信号,使测速探头里面的加热器产生相对恒定的加热功率,加热器产生的热量不仅会引起测速探头自身温度升高,还会以热传导的形式通过探头外壁向流体扩散。当加热器停止加热后,测速探头103的内部温度会逐渐下降至环境温度,测速探头103的内部温度经过上升阶段206、跨越阶段207、下降阶段208和保持阶段209四者组合而成的一个工作周期204,此升温和降温过程为一个工作周期。s3:在一个工作周期内,利用电路记录测速探头103里的第二温度传感器1031电阻的变化,从而间接记录测速探头内温度的变化。s4:采用等间隔采样法,计算出一个工作周期内测速探头103温度变化与环境温度围成的曲面面积。s5:通过实验刻度法,绘制曲面面积与真实流量的刻度模板,仪器根据当前曲面面积和刻度模板推算实际流量。
43.油井105中的被测流体104从流体方向101流入,放置在流体上游的测温探头102内置第一温度传感器1021,其中第一温度传感器采用温度传感器pt1000,用于测量流体的环境温度;放置在流体下游的测速探头103内包含有加热器1032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加热器采用加热器pt20,第二温度传感器采用温度传感器pt1000,第二温度传感器1031用于测量测速探头103内部的温度。
44.在加热过程中202,测速探头103内部的加热器1032在外部电路的控制下产生一段时间相对恒定的热能,使得测速探头103内部温度上升。通过外部电路控制加热器1032停止工作,因强迫对流热交换效应,流体104会带走测速探头103产生的热量,使得测速探头103进入冷却过程203。测速探头103的温度会下降至环境温度211。测速探头103的温度经过上升阶段206、跨越阶段207、下降阶段208和保持阶段209四者组合而成的一个工作周期204。
45.采用等间隔采样法,用ad模块连续采样得到测温探头周围环境温度值和测速探头内部温度值,计算出一个工作周期内流体的升温面积和降温面积,通过升温面积和降温面积计算得到周期面积的差异值,通过周期面积的差异值反映流体流量大小。
46.实际井筒中流体的温度总是小幅度波动的,因此环境温度也会随之起伏。为了削弱环境温度的影响,在计算当前环境温度时,需要用到平滑滤波处理,将当前及之前共n个环境温度采样值进行累加,然后将累加值除以n,得到一个平均值,将该平均值视为环境温度,这样做的好处是尽可能消除环境温度变化引起的测量误差。
47.在计算测速探头温度响应曲线所围成的面积时,需要用当前测速探头103的ad采样值减去环境温度的ad采样值,这样能进一步降低环境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
48.充分利用测速探头在升温与降温两个过程中周围流体强迫对流热交换效应影响,采用时间换取精度的思路,使用间歇式恒温差加热法与升温
‑‑
降温曲线分段面积计算相结合的方法,改进了传统算法中长时间难以跟踪流量变化并难以达到稳定的弊端。由于该方法无可动部件,也克服了传统涡轮流量计中因为涡轮经常迟滞、卡顿导致传统涡轮流量计难以检测产液真实流量的弊端。
49.为了更好的理解技术方案,本发明通过以下内容进行相关描述:
50.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测量装置由安装于油井105中的测温探头102、测速探头103、外部控制电路组成,所述油井105内部的被测流体104从图2上标注的流体方向101流入,测温探头102放置在流体上游,测速探头103放置在流体下游,组合成一套完整的流量检测系统。如图3所示,所述测温探头102内置第一温度传感器1021,用于检测被测流体104
的温度,即环境温度211。如图4所示,所述测速探头103内置加热器1032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031,其中加热器1032用于加热阶段202为测速探头103升温,第二温度传感器1031用于检测测速探头103内部的温度。外部电路产生图1中201所示时序波形pwm,测速探头103的温度经过上升阶段206、跨越阶段207、下降阶段208、保持阶段209四者组合而成的一个工作周期,生成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205。当流体处于静止状态时,测温探头102内的第一温度传感器1021获取第一环境温度,所述第一环境温度为流体静止时测温探头周围的环境温度,基于第一环境温度生成第一环境温度曲线,加热器1032为测速探头103升温,测速探头103内第二温度传感器1031获取第一内部温度,所述第一内部温度为流体静止时加热器加热阶段测速探头内部的温度,ad模块连续采集测速探头第一内部温度的温度值,基于第一内部温度的温度值生成第一内部温度曲线,计算测速探头103在一个工作周期内第一环境温度曲线、第一内部温度曲线和t=t2围成的曲面面积,即静止升温面积(记为s
heat_static
);外部控制电路控制加热器停止加热,根据热惯性效应,测速探头内部温度达到阈值后再升高一段时间,随后温度缓慢降低至阈值,此阶段记为跨越阶段。在没有热能补充的前提下,周围流体的冲刷会带走探头内剩余的热量,测速探头内部温度从阈值温度下降至环境温度,此阶段记为降温阶段。在跨越阶段和降温阶段,测速探头103内第二温度传感器1031获取第二内部温度,所述第二内部温度为流体静止时加热器在跨越阶段和降温阶段测速探头内部的温度,ad模块连续采集测速探头第二内部温度的温度值,基于第二内部温度的温度值生成第二内部温度曲线,计算测速探头103在一个工作周期内第一环境温度曲线、第二内部温度曲线和t=t4围成的曲面面积,即静止降温面积(记为s
cool_static
)。
51.当流体处于流动状态时,测温探头102内的第一温度传感器1021获取第二环境温度,所述第二环境温度为流体流动时测温探头周围的环境温度,基于第二环境温度生成第二环境温度曲线,加热器1032为测速探头103升温,测速探头103内第二温度传感器1031获取第三内部温度,所述第三内部温度为流体流动时加热器加热阶段测速探头内部的温度,ad模块连续采集测速探头第三内部温度的温度值,基于第三内部温度的温度值生成第三内部温度曲线,计算测速探头103在一个工作周期内第二环境温度曲线、第三内部温度曲线和t=t2围成的曲面面积,即流动升温面积,记为s
heat_current
;外部控制电路控制加热器停止加热,根据热惯性效应,测速探头内部温度达到阈值后再升高一段时间,随后温度缓慢降低至阈值,此阶段记为跨越阶段。在没有热能补充的前提下,周围流体的冲刷会带走探头内剩余的热量,测速探头内部温度从阈值温度下降至环境温度,此阶段记为降温阶段。在跨越阶段和降温阶段,测速探头103内第二温度传感器1031获取第四内部温度,所述第四内部温度为流体流动时加热器在跨越阶段和降温阶段测速探头内部的温度,ad模块连续采集测速探头第四内部温度的温度值,基于第四内部温度的温度值生成第四内部温度曲线,计算测速探头103在一个工作周期内第二环境温度曲线、第四内部温度曲线和t=t4围成的曲面面积,即流动降温面积,记为s
cool_current
。因为流量越大,带走的热量越快的原因,升温面积是随流量增加而单调递增的,而降温面积是随流量增加而单调递减的,因此有:s
heat_static
≤s
heat_current
,s
cool_static
≥s
cool_current
52.计算静止升温面积和流动升温面积的差值,得到升温差值面积,即:流动升温面积-静止升温面积,记为s
heat_current-s
heat_static
,升温差值面积蕴含了加热过程中流体的流速信息,其差值随流量的增大而单调递增;计算所述静止降温面积和流动降温面积的差值,得
到降温差值面积,即:静止降温面积-流动降温面积,记为s
cool_static-s
cool_current
,降温差值面积蕴含了降温过程中流体的流速信息,其差值亦随流量的增大而单调递增。
53.为了尽可能地保留流体的流速信息,将升温差值面积和降温差值面积相加,得到周期面积的差异值,即:周期面积的差异值=(流动升温面积-静止升温面积)+(静止降温面积-流动降温面积),或者表示为s=[(s
heat_current-s
heat_static
)+(s
cool_static-s
cool_current
)];上述方法充分考虑升温和降温过程中流量的影响规律,采用时域积分分别对升温和降温两个阶段进行分段积分,提高了流量测量的精度。通过实验刻度法对周期面积的差异值进行分析,就能计算出井下的实际流量q;
[0054]
q(flow)=f[(s
h eat_current-s
h eat_static
)
[0055]
+(s
cool_static-s
cool_current
)]
[0056]
从图9中可以看出,当被测流体流量为0方/天时(即静止时),s
heat_current
=s
heat_static
,s
cool_current
=s
cool_static
,此时q达到最小值,即流量q=0。随着流体流量增大,周期面积的差异值也随之增大,呈现单调递增关系,符合一般测量规律。通过实验刻度的方法,绘制周期面积的差异值与真实流量的刻度模板,仪器根据当前周期面积的差异值和刻度模板推算实际流量。
[0057]
由于实际井筒中流体的温度总是小幅度波动,为了削弱环境温度305的影响,在计算当前环境温度值305时,需要进行平滑滤波处理,即将当前及之前共n个环境温度采样值进行累加,然后将累加值除以n,得到一个平均值,将该平均值视为当前温度值,这样做的好处是尽可能消除环境温度变化引起的测量误差。
[0058]
结合附图对上述内容进行说明:
[0059]
如图1所示,图为本发明的流体流量检测方案示意图,上方坐标图201是加热器pt20的工作时序图,采用间歇式恒温差低频pwm波加热,一个工作周期204由加热阶段202和冷却阶段203组成。下方坐标图205为测速探头103内第二温度传感器1031温度变化曲线,其中t1~t2是温度上升阶段206,t2~t3是温度跨越阶段207,t3~t4是温度下降阶段208,t4~t5是温度保持阶段209,阈值温度210,环境温度211。
[0060]
如图2所示,图为本发明的探头安装示意图,井筒内的被测流体从流体方向101流入,测温探头102放置在流体上游,用于检测流体环境温度,测速探头103放置在流体下游,用于加热和测量测速探头温度,利用测速探头在升温和降温两个过程中与周围流体的热交换效应,来达到测量流体流量的目的。
[0061]
如图3所示,为测温探头的内部构造图,测温探头内置第一温度传感器1021,由两根高温导线1022与ad采集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流体的环境温度值。
[0062]
如图4所示,图为测速探头的内部构造图,测速探头内置一个加热器1032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031,由四根高温导线连接,其中两根为测温高温导线1033,另外两根为测速高温导线1034。加热器1032用于给测速探头加热,使测速探头温度上升。第二温度传感器1031用于测量测速探头内部的温度。
[0063]
如图5所示,为等间隔采样面积法示意图,左边的是最小流量时测速探头温度变化曲线301,右边的是最大流量时测速探头周围温度变化曲线304。从图中可以看出,测速探头103内的温度变化曲线会随着流量的增大而右移。流量越大,测速探头103内的温度上升越慢,下降越快,且到达阈值温度210所需要的时间越长,反之亦然。
[0064]
如图6所示,为不同流量下的加热
‑‑
冷却积分面积示意图,在t=t2时刻测速探头内的温度达到温度阈值210,(c)图中左边面积为最小流量时的升温面积402,右边面积为小流量时的降温面积403,(d)图中左边面积为最大流量时的升温面积404,右边面积为最大流量时的降温面积405。从图中可以看出,流量越大,升温面积越大,降温面积越小,反之亦然。
[0065]
如图7所示,为最小流量与最大流量的加热与冷却积分面积示意图。图(a)中501为最小流量时的加热面积升温面积,记为静止升温面积,图(b)中502为最小流量时的冷却面积降温面积,记为静止降温面积,图(c)中503为最大流量时的加热面积升温面积,记为最大升温面积;图(d)中,504为最大流量时的冷却面积降温面积,记为最大降温面积。从图中可知,当被测流量位于0方/天和最大流量之间时,其流动升温面积和流动降温面积应满足静止升温面积≤流动升温面积≤最大升温面积,最大降温面积≤流动降温面积≤静止降温面积。
[0066]
如图8所示,图为测量方法的流程步骤。
[0067]
综上所述,本发明充分利用测速探头在升温与降温两个过程中与周围流体强迫对流产生的热交换效应,改进了传统算法中长时间难以跟踪流量变化并难以达到稳定的弊端。由于该方法无可动部件,也克服了传统涡轮流量计中因为涡轮经常迟滞、遇卡导致无法工作的弊端。
[0068]
本发明也可以用于以下场合:1、地面液体的微小流量测量2、研究井下流量测量的科研机构。
[0069]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1.一种热传导时域积分井下流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测温探头及测速探头固定在油井内部,其中测温探头固定在油井内部的流体上游位置,测速探头固定在油井内部的流体下游位置,通过测温探头获取环境温度,通过测速探头获取测速探头内部的温度;通过外部控制电路控制加热器进行加热,当测速探头内部的温度达到阈值温度时,这一过程为升温过程;然后通过外部控制电路控制加热器停止加热,直至测速探头内部温度与流体环境温度相同,这一过程为降温过程;将所述升温过程、降温过程记为一个工作周期;分别获取流体静止及流动状态下一个工作周期内的升温面积及降温面积;其中升温面积包括静止升温面积及流动升温面积,降温面积包括静止降温面积及流动降温面积;基于升温面积及降温面积计算得到周期面积的差异值;通过实验刻度法对周期面积的差异值进行分析,得到实际流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传导时域积分井下流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流体静止状态下一个工作周期内的升温面积及降温面积,具体过程包括:升温过程中,所述测温探头获取第一环境温度,通过所述测速探头获取第一内部温度,基于所述第一环境温度和第一内部温度分别生成第一环境温度曲线和第一内部温度曲线,对所述第一环境温度曲线和第一内部温度曲线进行面积计算,得到所述静止升温面积;降温过程中,通过所述测速探头获取第二内部温度,基于所述第二内部温度生成第二内部温度曲线,对所述第一环境温度曲线和第二内部温度曲线进行面积计算,得到所述静止降温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传导时域积分井下流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流体流动状态下一个工作周期内的升温面积及降温面积,具体过程包括:升温过程中,所述测温探头获取第二环境温度,通过所述测速探头获取第三内部温度,基于所述第二环境温度和第三内部温度分别生成第二环境温度曲线和第三内部温度曲线,对所述第二环境温度曲线和第三内部温度曲线进行面积计算,得到所述流动升温面积;降温过程中,通过所述测速探头获取第四内部温度,基于所述第四内部温度绘制第四内部温度曲线,对所述第二环境温度曲线和第四内部温度曲线进行面积计算,得到所述流动降温面积。4.根据权利要求2-3任一所述的一种热传导时域积分井下流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时域积分分别对所述第一内部温度曲线、所述第二内部温度曲线、所述第三内部温度曲线、所述第四内部温度曲线进行积分,得到所述升温面积和降温面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传导时域积分井下流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周期面积的差异值的获取过程包括:对所述静止升温面积和所述流动升温面积进行差值计算,得到升温差值面积;对所述静止降温面积和所述流动降温面积进行差值计算,得到降温差值面积;基于所述升温差值面积和所述降温差值面积相加计算得到所述周期面积的差异值。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传导时域积分井下流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阈值温度设置在0.2℃至1℃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热传导时域积分井下流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周
期面积的差异值的获取过程还包括:采用平滑滤波对流体的环境温度进行处理,处理后的环境温度参与差值计算。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热传导时域积分井下流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滑滤波过程包括:流体流动时,将所述测温探头获得的共n个环境温度值进行累加,然后将累加结果除以n,得到平均值,将所述平均值视为环境温度。
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一种热传导时域积分井下流量测量方法,包括:测温探头测量环境温度,测速探头测量测速探头内部温度;设置阈值温度,外部电路控制加热器加热,测速探头内部温度达到阈值温度的过程为升温过程,加热器停止加热,测速探头内部温度达到环境温度的过程为降温过程,此升温和降温过程为一个工作周期;分别获取流体静止及流动状态下一个工作周期内的升温面积及降温面积;基于升温面积及降温面积计算周期面积的差异值;通过实验刻度法分析周期面积的差异值,得到实际流量。间歇式恒温差加热法与时域积分计算相结合,改进了传统算法中长时间难以跟踪流量变化并达到稳定的弊端。长时间难以跟踪流量变化并达到稳定的弊端。长时间难以跟踪流量变化并达到稳定的弊端。
技术研发人员:魏勇 鲁义攀 冯爽 林斯 陈强 刘国权 汪玉祥 王路平 成鋆 郭涛 崔小名 魏子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江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04.08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