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阻垢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叶轮导流型阻垢器。
背景技术:2.硬垢通常胶结于容器或管道表面。首先,硬垢导热性很差,会导致受热面传热情况恶化,从而浪费燃料或电力。其次,硬垢如果胶结于热水器或锅炉内壁,还会由于热胀冷缩和受力不均,极大的增加热水器和锅炉爆裂甚至爆炸的危险性。再其次,硬垢胶结时,也常常会附着大量重金属离子,如果该容器用于盛装饮用水,会有重金属离子过多溶于饮水的风险。因此,硬垢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饮水机内的水垢水垢碎片进入胃中与盐酸反应会释放出钙镁离子和二氧化碳,前者是结石形成的必要物质。后者则会使人胀气、难受,胃溃疡病人还可能发生胃穿孔的危险。
3.根据公开号为cn214947111u的中国实用新型文献公开的一种民用管路阻垢器,其包括进出水管、法兰连接件、套筒体,以及设置在套筒体内的密封环和阻垢片组等结构。
4.上述对比文件中的阻垢器阻垢片由铜基触媒合金金属片构成,其表面设置有若干滤水孔,供水管内水流通过。阻垢片的设置可阻止水垢生成。本实用新型不使用任何化学药剂给管道除垢,因而对设备、管道没有任何腐蚀性,无化学污染,但是其阻垢结构过于简单单一,导致其的阻垢性能并不好,也无法产生更多的有益效果,所以提出一种新型叶轮导流型阻垢器。
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叶轮导流型阻垢器,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增加入水速度,使其充分与阻垢组件进行冲刷,让微粒子大量快速释放,达到快速结合防止水垢发生的目的,防止沉降,同时提高了整个阻垢结构的使用寿命。
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叶轮导流型阻垢器,包括入水盖、出水盖、流管和叶轮扰流装置,所述叶轮扰流装置包括扇形导流器和设在扇形导流器下游的叶轮扰流器,所述扇形导流器和叶轮扰流器分别与流管连接;所述叶轮扰流器上设有竖形叶轮,竖形叶轮在叶轮扰流器的内壁上间隔倾斜设置;所述入水盖和出水盖安装在流管的两端;所述扇形导流器和叶轮扰流器连接,扇形导流器用于分流和初步带动整个阻垢器扰流结构的旋转,让水流能够高效冲刷和接触阻垢器内部结构,叶轮扰流器将通过的水流旋转和过滤,增加其水流速度,进一步加大冲刷力度,加快阻垢速度,竖形叶轮呈角度倾斜设置作用为让水流能定方向扰流运动,同时又易于维护,入水盖和出水盖用于连接水管管道并且保证水流的贯通,流管抗变形抗压能力好,防止水压过大带来的开裂和膨胀问题。
7.作为优选,所述叶轮扰流器还包括设在底部的若干锥型导流孔,锥型导流孔呈圆周型分布在叶轮扰流器底部,锥型导流孔大孔进小孔出,同体积水在小孔处流速增大,一方面防止水流停留时间过长导致物质沉淀腐蚀管体,另一方面可以防止藻类物质和微生物滋
生。
8.作为优选,所述叶轮扰流器还包括设在顶部的突缘,所述突缘与流管连接,突缘用于连接时牢固性好密封性强不容易脱开。
9.作为优选,所述叶轮扰流装置还包括连接在叶轮扰流器上的扰流架,所述扰流架上设有连接轴,叶轮扰流器上设有轴孔,连接轴与轴孔连接,扰流架用于带动旋转扰流结构,连接轴和轴孔连接更灵活,有利于高速旋转。
10.作为优选,所述扰流架上还设有第一扇形过水口和第二扇形过水口,第二扇形过水口包围在第一扇形过水口外侧,第一扇形过水口和第二扇形过水口均呈圆周分布,第一扇形过水口和第二扇形过水口能通过不同体积的水流产生不同的力,让其外侧受力更大旋转更快同时大大减小了阻力。
11.作为优选,所述流管内还包括阻垢组件,阻垢组件包括若干阻垢芯片,阻垢芯片安装在扰流架下游,阻垢芯片采用铜基触媒合金材料制成,与水冲刷后水中的水垢形成离子结合成钙镁原子,防止其形成水垢。
12.作为优选,所述阻垢芯片上设有阻垢叶片,阻垢叶片相对翘起,所述阻垢叶片翘起方向朝向出水盖,阻垢叶片具有的翘起范围在45
°
~60
°
最佳,此时增速和阻垢效果最好。
13.作为优选,所述流管内设有衔接槽,阻垢芯片和突缘与衔接槽连接,衔接槽保证了一定的连接强度,在此基础上基本不影响水流流过的速度,提高扰流结构的旋转和阻垢效率。
14.作为优选,所述扇形导流器上设有扇叶,扇叶分流入流的水流,并带动扇形导流器转动,功能性好且达到了旋转目的。
15.作为优选,所述入水盖中部设有入水口,出水盖中部设有出水口,入水口和出水口半径较大,可令大容积水流通过,更好发挥阻垢器的作用。
16.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7.1、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增加入水速度,使其充分与阻垢组件进行冲刷,让微粒子大量快速释放,达到快速结合防止水垢发生的目的,防止沉降,同时提高了整个阻垢结构的使用寿命;
18.2、本实用新型扇形导流器用于分流和初步带动整个阻垢器扰流结构的旋转,让水流能够高效冲刷和接触阻垢器内部结构,叶轮扰流器将通过的水流旋转和过滤,增加其水流速度,进一步加大冲刷力度,加快阻垢速度,竖形叶轮呈角度倾斜设置作用为让水流能定方向扰流运动,同时又易于维护,入水盖和出水盖用于连接水管管道并且保证水流的贯通,流管抗变形抗压能力好,防止水压过大带来的开裂和膨胀问题;
19.3、锥型导流孔大孔进小孔出,同体积水在小孔处流速增大,一方面防止水流停留时间过长导致物质沉淀腐蚀管体,另一方面可以防止藻类物质和微生物滋生;
20.4、阻垢芯片采用铜基触媒合金材料制成,与水冲刷后水中的水垢形成离子结合成钙镁原子,防止其形成水垢;
21.5、阻垢叶片具有的翘起范围在45
°
~60
°
最佳,此时增速和阻垢效果最好。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半透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叶轮扰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叶轮扰流器的结构图。
25.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扰流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叶轮扰流器的另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27.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阻垢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28.图中:1、入水盖,11、入水口,2、出水盖,21、出水口,3、流管,31、阻垢组件,311、阻垢芯片,3111、阻垢叶片,32、衔接槽,4、叶轮扰流装置, 41、扇形导流器,411、扇叶,42、叶轮扰流器,421、竖形叶轮,422、锥型导流孔,423、突缘,424、轴孔,43、扰流架,431、连接轴,432、第一扇形过水口,433、第二扇形过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30.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叶轮导流型阻垢器,包括入水盖1、出水盖 2、流管3和叶轮扰流装置4,所述叶轮扰流装置4包括扇形导流器41和设在扇形导流器41下游的叶轮扰流器42,所述扇形导流器41和叶轮扰流器42分别与流管3连接;所述叶轮扰流器42上设有竖形叶轮421,竖形叶轮421在叶轮扰流器42的内壁上间隔倾斜设置;所述入水盖1和出水盖2安装在流管3的两端;所述扇形导流器41和叶轮扰流器42连接,扇形导流器41用于分流和初步带动整个阻垢器扰流结构的旋转,让水流能够高效冲刷和接触阻垢器内部结构,叶轮扰流器42将通过的水流旋转和过滤,增加其水流速度,进一步加大冲刷力度,加快阻垢速度,竖形叶轮421呈角度倾斜设置作用为让水流能定方向扰流运动,同时又易于维护,入水盖1和出水盖2用于连接水管管道并且保证水流的贯通,流管3抗变形抗压能力好,防止水压过大带来的开裂和膨胀问题。
31.作为优选,所述叶轮扰流器42还包括设在底部的若干锥型导流孔422,锥型导流孔422呈圆周型分布在叶轮扰流器42底部,锥型导流孔422大孔进小孔出,同体积水在小孔处流速增大,一方面防止水流停留时间过长导致物质沉淀腐蚀管体,另一方面可以防止藻类物质和微生物滋生。
32.作为优选,所述叶轮扰流器42还包括设在顶部的突缘423,所述突缘423 与流管3连接,突缘423用于连接时牢固性好密封性强不容易脱开。
33.作为优选,所述叶轮扰流装置4还包括连接在叶轮扰流器42上的扰流架43,所述扰流架43上设有连接轴431,叶轮扰流器42上设有轴孔424,连接轴431 与轴孔424连接,扰流架43用于带动旋转扰流结构,连接轴431和轴孔424连接更灵活,有利于高速旋转。
34.作为优选,所述扰流架43上还设有第一扇形过水口432和第二扇形过水口 433,第二扇形过水口433包围在第一扇形过水口432外侧,第一扇形过水口432 和第二扇形过水口433均呈圆周分布,第一扇形过水口432和第二扇形过水口 433能通过不同体积的水流产生不同的力,让其外侧受力更大旋转更快同时大大减小了阻力。
35.作为优选,所述流管3内还包括阻垢组件31,阻垢组件31包括若干阻垢芯片311,阻垢芯片311安装在扰流架43下游,阻垢芯片311采用铜基触媒合金材料制成,与水冲刷后水中的水垢形成离子结合成钙镁原子,防止其形成水垢。
36.作为优选,所述阻垢芯片311上设有阻垢叶片3111,阻垢叶片3111相对翘起,所述
阻垢叶片3111翘起方向朝向出水盖2,阻垢叶片3111具有的翘起范围在45
°
~60
°
最佳,此时增速和阻垢效果最好。
37.作为优选,所述流管3内设有衔接槽32,阻垢芯片311和突缘423与衔接槽32连接,衔接槽32保证了一定的连接强度,在此基础上基本不影响水流流过的速度,提高扰流结构的旋转和阻垢效率。
38.作为优选,所述扇形导流器41上设有扇叶411,扇叶分流入流的水流,并带动扇形导流器转动,功能性好且达到了旋转目的。
39.作为优选,所述入水盖1中部设有入水口11,出水盖2中部设有出水口21,入水口11和出水口21半径较大,可令大容积水流通过,更好发挥阻垢器的作用
40.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41.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1.一种叶轮导流型阻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入水盖(1)、出水盖(2)、流管(3)和叶轮扰流装置(4),所述叶轮扰流装置(4)包括扇形导流器(41)和设在扇形导流器(41)下游的叶轮扰流器(42),所述扇形导流器(41)和叶轮扰流器(42)分别与流管(3)连接;所述叶轮扰流器(42)上设有竖形叶轮(421),竖形叶轮(421)在叶轮扰流器(42)的内壁上间隔倾斜设置;所述入水盖(1)和出水盖(2)安装在流管(3)的两端;所述扇形导流器(41)和叶轮扰流器(42)连接,所述叶轮扰流装置(4)还包括连接在叶轮扰流器(42)上的扰流架(43),所述扰流架(43)上设有连接轴(431),叶轮扰流器(42)上设有轴孔(424),连接轴(431)与轴孔(424)连接,所述流管(3)内还包括阻垢组件(31),阻垢组件(31)包括若干阻垢芯片(311),阻垢芯片(311)安装在扰流架(43)下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导流型阻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扰流器(42)还包括设在底部的若干锥型导流孔(422),锥型导流孔(422)呈圆周型分布在叶轮扰流器(42)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导流型阻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扰流器(42)还包括设在顶部的突缘(423),所述突缘(423)与流管(3)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导流型阻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架(43)上还设有第一扇形过水口(432)和第二扇形过水口(433),第二扇形过水口(433)包围在第一扇形过水口(432)外侧,第一扇形过水口(432)和第二扇形过水口(433)均呈圆周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导流型阻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垢芯片(311)上设有阻垢叶片(3111),阻垢叶片(3111)相对翘起,所述阻垢叶片(3111)翘起方向朝向出水盖(2)。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叶轮导流型阻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管(3)内设有衔接槽(32),阻垢芯片(311)和突缘(423)与衔接槽(32)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导流型阻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导流器(41)上设有扇叶(41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导流型阻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水盖(1)中部设有入水口(11),出水盖(2)中部设有出水口(21)。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叶轮导流型阻垢器,包括入水盖、出水盖、流管和叶轮扰流装置,所述叶轮扰流装置包括扇形导流器和设在扇形导流器下游的叶轮扰流器,所述扇形导流器和叶轮扰流器分别与流管连接;所述叶轮扰流器上设有竖形叶轮,竖形叶轮在叶轮扰流器的内壁上间隔、倾斜设置;所述所述入水盖和出水盖安装在流管的两端;所述扇形导流器和叶轮扰流器连接,扇形导流器用于分流和初步带动整个阻垢器扰流结构的旋转,叶轮扰流器将通过的水流旋转和过滤,进一步加大冲刷力度,加快阻垢速度,竖形叶轮呈角度倾斜设置作用为让水流能定方向扰流运动,同时又易于维护,流管抗变形抗压能力好。流管抗变形抗压能力好。流管抗变形抗压能力好。
技术研发人员:房江 吴望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倍利低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9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