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木工钻镂设备的制作方法

allin2023-03-28  101


一种自动化木工钻镂设备
1.技术领域
2.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木工钻镂设备。
3.

背景技术:

4.木工钻镂设备是一种用于木板加工设备,木板在加工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工艺需求,需要钻孔、镂空等工序,如木板的上下料、以及木板在钻镂加工过程中木板的移动、固定、废料的处理等。目前,市场上的木板钻镂加工设备普遍存在加工效率低的问题,究原因在于前述的每个环节的物理结构设置不够合理,影响整体的加工效率。
5.

技术实现要素:

6.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自动化木工钻镂设备,能够改善提高木工钻镂设备的加工效率。
7.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化木工钻镂设备,包括机架、机架上层设有钻镂装置,所述机架两端各设有支撑台,自动上料装置、自动下料装置设置于支撑台前方,机架下层台面上靠后端处设有滑轨,滑轨两端延伸至支撑台外端,滑轨上设有复数的滑动座和复数的联动座,联动杆与滑动座、联动座上端贯穿连接,滑动座与气缸连接,联动座连接有推料杆,推料杆另一端设置有拨料片;机架下层台面上还设置有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导料底托、第二导料底托,第二导轨上设有定位气缸,第一导轨上方设置有第一压紧板,第一压紧板与气缸连接,第二导轨上方设置有第二压紧板,第二压紧板与气缸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下层设有定位导轨,第一导轨、第二导轨设置在定位导轨上面,第二导轨上设有定位气缸。
9.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下层位于钻镂装置下方设有真空吸泵。
10.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下层还设有废料集中箱。
11.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上层背板处设有长条形通口,安装支架穿过长条形通口与钻镂装置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自动上料装置设置有一底座,底座底部设有横梁,横梁底部设有支撑脚,底座上设有由两组x形活动支架,两组x形活动支架之间的中间部位通过连接轴连接,所述两组x形活动支架底部一端与底座的底板固定连接,其底部另一端之间通过支架连接杆连接,支架连接杆两端设有活动轮,两组x形活动支架上端通过滑动轮与承料台活动连接,底座下方远离活动轮的横梁上设有电机,螺杆一端与电机螺纹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座与支架连接杆连接,自动下料装置与自动上料装置结构相同。
13.进一步地:所述底座指向机架的一侧设有l形连接板,机架侧板上设有固定孔,l形
连接板另一端连接通过螺栓与固定孔固定连接。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紧板远离气缸的一端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压紧条。所述第二压紧板远离气缸的一端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二压紧条。
15.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台位于机架的一端前侧设置有凹槽位,感应装置设置在凹槽位内。
16.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上层设有复数的钻镂装置,机架下层台面设为镂空状 。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通过对木板钻镂过程中木板的移动、固定、废料的处理等各个环节进行结构设置的优化,可以大大改善提高木工钻镂设备的加工效率。
18.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上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第一压紧板、第二压紧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0.具体实施方式
21.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2.请参阅图1和图5,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化木工钻镂设备,包括机架1,机架1分为上下两层,机架1的上层设有钻镂装置2,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钻镂装置2的个数,本实施例中钻镂装置2的个数设置为三个,这三个钻镂装置2可以分别执行不同的钻镂任务,可实现一机多工位的操作。
23.所述机架1两端各设有支撑台3, 自动上料装置14,自动下料装置14'位于支撑台3前方,所述自动上料装置14设置有一底座140,底座140底部设有横梁141,横梁141底部设有支撑脚142,底座140上设有由两组x形活动支架143,两组x形活动支架143之间的中间部位通过连接轴144连接,所述两组x形活动支架142底部一端与底座140的底板固定连接,其底部另一端之间通过支架连接杆145连接,支架连接杆145两端设有活动轮146,两组x形活动支架142上端通过滑动轮与承料台147活动连接,底座140下方远离活动轮146的横梁141上设有电机148,螺杆149一端与电机148螺纹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座1410与支架连接杆145连接。
24.所述底座141指向机架1的一侧设有l形连接板20,机架1侧板上设有固定孔21,l形连接板20另一端连接通过螺栓22与固定孔21固定连接。
25.所述自动下料装置14'与自动上料装置14结构相同,调整安装方向即可。
26.自动下料装置14'与自动上料装置14什么时候做什么进程,有控制系统进行控制,进而,在所述支撑台3位于机架1的一端前侧设置有凹槽位31,感应装置32设置在凹槽位31内。感应装置32用于感应木板的位置,进而讲信息传递到控制系统,由控制系统控制自动上
料装置14和自动下料装置14'的进行相应的工作进程。
27.进而,所述机架1下层的台面设为镂空状,该设计主要是针对木板在加工过程中废料的收集问题。镂空的设计,使得废料直接可以掉落下去,不会留在台面上,从而影响木板的移动和定位。
28.进而,在所述机架1下层设有废料集中箱18。便于木板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掉下来后直接收集在废料集中箱18。
29.木板在加工台面上的移动和定位直接影响到加工的效率和品质的稳定性,进而,在机架1下层台面上靠后端处设有滑轨4,滑轨4两端延伸至支撑台3外端,滑轨4上设有复数的滑动座5和复数的联动座6,联动杆7与滑动座5、联动座6上端贯穿连接,滑动座5与气缸51连接,联动座6连接有推料杆8,推料杆8另一端设置有拨料片9,拨料片9采用单向转动的设计原理,拨料片9在进行推送木板时是定位不动的,在复位过程中,碰到木板时是可转动让位的。
30.进而,在机架1下层的台面上还设置有第一导轨10、第二导轨11,第一导轨10、第二导轨11下方还设置有定位导轨15,第二导轨11可以在定位导轨15上移动。
31.进而,第一导轨10和第二导轨11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导料底托101、第二导料底托111,第一导料底托101与第二导料底托111相对形成可托住木板并可供木板移动的移动槽。
32.木板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定位好才能进行加工,因此,首先,第二导轨11上设有定位气缸16,定位气缸16从侧边对木板施加压力,起到对木板进行固定夹紧的作用。
33.进而,在第一导轨10上方设置有第一压紧板12,第一压紧板12与气缸连接,第一压紧板12远离气缸的一端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压紧条121。
34.当第一压紧板12向下压时,第一压紧条121会将木板紧紧压住。
35.所述第二导轨11上方设置有第二压紧板13,第二压紧板13与气缸连接。第二压紧板13远离气缸的一端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二压紧条131。
36.当第二压紧板13向下压时,第二压紧条131会将木板紧紧压住。
37.为加强对木板的定位,特别是针对尺寸大的木板进行加工时,保持整张木板的平整度,所述机架1下层位于钻镂装置2下方设有真空吸泵17。真空吸泵17可以将整张木板往下吸住,起到非常好的稳定作用。
38.不同的产品,木板的加工尺寸也不同,为适应这种需求, 根据木板的尺寸,只需调整第一导轨10与第二导轨11之间的宽度即可。
39.所述机架1上层背板处设有长条形通口19,安装支架穿过长条形通口19与钻镂装置2连接。
40.所述机架1的上层下层前侧面各设有复数的拉开门23,其中机架1上层的拉开门上还设有透视窗24 。
41.开机前,将木板放在自动上料装置14的承料台147上,自动上料装置14中的两组x形活动支架143带动承料台147向上升起,当感应装置32感应到木板时,自动上料装置14停止升起;此时,气缸51启动工作,然后带动滑动座5向自动上料装置14方向滑动,滑动座5带动联动杆7,联动杆7带动联动座6,联动座6带动推料杆8,推料杆8带动拨料片9,拨料片9此时为单向转动状态,碰到木板时,可以转动让位,当拨料片9移动至木板端末时,由于失去木
板的阻碍,拨料片9在惯性的作用下,恢复到垂直下摆状态,接着气缸51带动滑动座5反方向移动,从而顺位的带动拨料片9移动,此时,拨料片9是不可转动的,推着木板顺着第一导料底托101与第二导料底托111相对形成的移动槽向前移动,移动至第一个加工位的钻镂装置2下方即停止移动,真空吸泵17启动工作,将木板向下吸,起到稳定木板的作用,然后第一压紧板12和第二压紧板13在气缸的作用下向下压,直至第一压紧条121和第二压紧条131会将木板紧紧压住。从而木板被牢牢的固定住。接着第一个加工位的钻镂装置2开始进行加工。
42.完成上述加工后,第一压紧板12和第二压紧板13松开,自动上料装置14早已重新将代加工木板放好等待,气缸51启动工作,然后带动滑动座5再次向自动上料装置14方向滑动,直至拨料片9到达代加工木板末端;与此同时,第二加工位的钻镂装置2下方的联动座6带动拨料片9,该拨料片9到达第一加工位上加工过的木板末端。
43.然后气缸51带动滑动座5反方向移动,两个拨料片9分别推着待加工木板和第一加工位上加工过的木板向前移动至加工位置,然后第一压紧板12和第二压紧板13向下压紧木板。接着第一加工位和第二加工位上的钻镂装置2开始加工。
44.完成上述加工后,重复上述各部件操作动作,然后第三加工位钻镂装置2下方的拨料片9移动到第第二加工位上的木板末端,然后推着该木板移动至第三加工位,由第三加工位钻镂装置2对该木板进行加工。
45.完成上述加工后,重复上述各部件操作动作,然后随着木板的顺移,第三加工位上的木板移动至自动下料装置14'上,由自动下料装置14'上完成下料。
46.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化木工钻镂设备,包括机架(1)、机架(1)上层设有钻镂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两端各设有支撑台(3),自动上料装置(14)、自动下料装置(14')设置在支撑台(3)前方,机架(1)下层台面上靠后端处设有滑轨(4),滑轨(4)两端延伸至支撑台(3)外端,滑轨(4)上设有复数的滑动座(5)和复数的联动座(6),联动杆(7)与滑动座(5)、联动座(6)上端贯穿连接,滑动座(5)与气缸(51)连接,联动座(6)连接有推料杆(8),推料杆(8)另一端设置有拨料片(9);机架(1)下层台面上还设置有第一导轨(10)、第二导轨(11),第一导轨(10)和第二导轨(11)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导料底托(101)、第二导料底托(111),第二导轨(11)上设有定位气缸(16),第一导轨(10)上方设置有第一压紧板(12),第一压紧板(12)与气缸连接,第二导轨(11)上方设置有第二压紧板(13),第二压紧板(13)与气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木工钻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下层设有定位导轨(15),第一导轨(10)、第二导轨(11)设置在定位导轨(15)上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木工钻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下层位于钻镂装置(2)下方设有真空吸泵(1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木工钻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下层还设有废料集中箱(1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木工钻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层背板处设有长条形通口(19),安装支架穿过长条形通口(19)与钻镂装置(2)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木工钻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上料装置(14)设置有一底座(140),底座(140)底部设有横梁(141),横梁(141)底部设有支撑脚(142),底座(140)上设有由两组x形活动支架(143),两组x形活动支架(143)之间的中间部位通过连接轴(144)连接,所述两组x形活动支架(142)底部一端与底座(140)的底板固定连接,其底部另一端之间通过支架连接杆(145)连接,支架连接杆(145)两端设有活动轮(146),两组x形活动支架(142)上端通过滑动轮与承料台(147)活动连接,底座(140)下方远离活动轮(146)的横梁(141)上设有电机(148),螺杆(149)一端与电机(148)螺纹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座(1410)与支架连接杆(145)连接,自动下料装置(14')与自动上料装置(14)结构相同。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木工钻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41)指向机架(1)的一侧设有l形连接板(20),机架(1)侧板上设有固定孔(21),l形连接板(20)另一端连接通过螺栓(22)与固定孔(21)固定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木工钻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紧板(12)远离气缸的一端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压紧条(121),所述第二压紧板(13)远离气缸的一端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二压紧条(13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木工钻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3)位于机架(1)的一端前侧设置有凹槽位(31),感应装置(32)设置在凹槽位(31)内。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木工钻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层设有复数的钻镂装置(2),机架(1)下层台面设为镂空状。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特别系提供一种自动化木工钻镂设备,包括机架、机架上层设有钻镂装置,所述机架两端各设有支撑台、自动上下料装置,自动上下料装置位于支撑台前方,机架下层台面上靠后端处设有滑轨,滑轨两端延伸至支撑台外端,滑轨上设有复数的滑动座和复数的联动座,联动杆与滑动座、联动座上端贯穿连接,滑动座与气缸连接,联动座连接有推料杆,推料杆另一端设置有拨料片;机架下层台面上还设置有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导料底托、第二导料底托,第二导轨上设有定位气缸,第一导轨上方设置有第一压紧板,第一压紧板与气缸连接,第二导轨上方设置有第二压紧板,第二压紧板与气缸连接。本发明通过对木板钻镂过程中木板的移动、固定、废料的处理等各个环节进行结构设置的优化,可以大大改善提高木工钻镂设备的加工效率。工效率。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林贤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知路木工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21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826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