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急诊科用患者便捷式转移运送设备。
背景技术:2.当意外发生时,我们并不仅是等待,而应在掌握准确的急救知识和技术的情况下,完全也可能在最紧急的时候挽救自己或他人的生命。99%的急症患者都因为错过了急诊抢救的黄金6分钟,而面临愈后效果差,甚至失去生命的结果。医院急诊科虽然是24小时开放,但ct、x光片、血管造影等检查科室的对外开放时间是有限的,特别是当患者夜间到急诊救治时,往往得到的是输液、服药等保守中性治疗方法。
3.作为急诊过程中,时间都是显得极为紧迫,在最短的时间内受到恰当的治疗,对于患者的一生将会是一个截然不同的结果,作为目前的该类急诊患者在转移时,往往处于突发状态下,使其没有足够的人手能够将其病床快速的移动,基于目前的移动病床占地较大,一两个人难以快速有效的进行移动,使其在其他医护人员赶到帮助往往会造成宝贵的时间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急诊科用患者便捷式转移运送设备,具备能够在突发状态下实现单人快速转移的优点,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急诊科用患者便捷式转移运送设备,包括座板,所述座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头板和尾板,所述尾板上设有搭板,所述座板的前后侧翼均固定连接有扶手组件,所述座板与头板之间通过若干个旋转件活动连接在转轴的表面。
6.所述转轴的表面设置有蜗杆,所述蜗杆的表面传动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的内壁卡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通过螺纹套卡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传动组件。
7.所述座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内滑动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驱动组件,若干个驱动组件的两侧设置有若干个偏向组件和压持组件。
8.所述头板的上表面通过两个销轴分别活动连接有若干个偏转板,所述偏转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斜块。
9.优选的,所述座板的下表面通过两个可调支架分别固定安装有主轮和辅轮,所述尾板和头板的下表面均设置有折叠轮架,所述头板的下表面设置有推手。
10.优选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引导件,所述引导件的表面开设有前后贯通的限位槽和导向槽,所述限位槽和导向槽的一侧相互联通,所述引导件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件,所述引导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在座板的下表面。
11.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卡板表面的横接板,所述横接板的表面固
定连接有两个斜杆,所述斜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横移件,所述横移件的一端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轴套,所述轴套的内壁滑动连接在压持组件的底端,两个横移件滑动连接一个共同的导向板的表面,所述导向板固定连接在座板的下表面,所述滑块与斜块之间处于同一水平位置。
12.优选的,所述压持组件包括活动支座,所述活动支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偏转杆,所述偏转杆滑动连接在轴套的内壁,所述活动支座的另一侧安装有韧性弧片,所述韧性弧片的表面设置有第二气囊,对应两个活动支座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偏向组件。
13.优选的,所述偏向组件包括安装于活动支座表面的储物盒,所述储物盒的上方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偏向板。
14.优选的,所述扶手组件包括箱体以及箱体内壁贯穿设置的往复板,所述往复板的表面通过销轴活动连接在箱体的内壁,所述往复板的右侧面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右侧面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压头,所述压头的一段通过滑套卡接在箱体的内壁,所述压头的表面设置有压簧,所述压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的表面与箱体的内壁贴合。
15.优选的,所述横接板的表面贯穿滑动有若干个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头板的表面,所述导向杆的表面设置有拉簧。
16.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连接板一侧固定的联动板,所述联动板的左右两侧面分别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左撑板和右撑板,所述左撑板的左侧面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左接头,所述右撑板的右侧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右接头,所述左接头和右接头的表面均通过销轴活动连接在座板的下表面,所述左接头和右接头分别固定连接在头板和尾板相对的一侧。
17.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座板内壁的加固板,所述联动板的表面开设有加固孔,所述加固板下表面设置的螺钉位于加固孔的内壁,所述加固板的下表面与对应固定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9.一、本发明通过设置转轴、蜗轮、蜗杆、传动组件和可调支架,在使用时,通过转轴与表面的蜗杆转动,使其蜗轮带动螺纹杆同步转动,螺纹杆与连接板的螺纹配合下,使其连接板带动两侧的联动板同步开始移动,随即联动板移动的过程中,通过压动左撑板和拉动右撑板,使其左撑板通过挤压左接头,使其左接头在杠杆的撬动下带动头板翘起,同时右撑板拉动右接头使其尾板同步偏转并随之倾斜即可,在折叠之前通过将两个折叠轮架收起即可,这种方式能够在使用时依据需要变换转运的形态,在人数较少时,通过变换为轮椅状态,使其能够保持单人均可进行快捷转运,极大适应不同状态下快速转运的需要。
20.二、本发明通过卡板、斜块、驱动组件、压持组件和偏转板,在使用时,随着头板翘起的过程中,其卡板同步随着进行移动,使其卡板的底端滑动在控制组件内部的限位槽中,此时限位槽保持对卡板底端限位,使其卡板不会受到拉簧的作用复位,当头板移动到合适的角度后,其卡板的底端从弧形状态的限位槽进入到导向槽内部,使其卡板被拉簧作用下移动,同时多个横接板随着卡板同步移动,并在斜杆的作用下使其对应的两个滑块作相互远离的滑动状态,同时通过横移件与轴套配合压动对应的若干个压持组件偏转,当压持组件偏转到一定的角度时,其滑块与斜块配合将偏转板通过销轴顶起,使其偏转板呈倾斜状
态将人员限位,同时配合若干个压持组件将人体的两侧胳膊夹持使其能够保持该状态的人员身体稳定性,方便轮椅状态下的快速转移。
21.三、本发明通过设置扶手组件、偏向组件和活动支座,在使用时,随着头板倾斜过程中,其两个偏向板随之移动,并保持往复板位于两个偏向板之间,对应的一组活动支座通过偏转时,带动表面的偏向组件同步开始倾斜,随即偏向组件表面的两个偏向板一侧压动往复板,使其往复板偏转时通过压板压动压头,压头随即压动压簧,使其第一气囊移动,并随之压簧的作用下将压头复位,同时压板转动到另一侧,当偏向组件复位时,通过另一侧对应的偏向板压动往复板使其复位即可,这种方式能够方便通过第一气囊将手腕位置紧贴扶手组件的表面,保持手指通过第一气囊夹持,防止手部滑出在快速转移过程中造成磕碰等二次伤害。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发明的座板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发明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发明座板另一视角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发明传动组件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本发明卡板和驱动组件配合状态示意图;
28.图7为本发明驱动组件和压持组件配合状态示意图;
29.图8为本发明卡板和若干驱动组件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9为本发明卡板和驱动组件左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1.图10为本发明扶手组件立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2.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至三中的状态展示图。
33.图中:1、座板;2、尾板;3、头板;4、扶手组件;41、箱体;42、往复板;43、压板;44、压头;45压簧;46、第一气囊;5、传动组件;51、联动板;52、加固板;53、加固孔;54、右撑板;55、右接头;56、左撑板;57、左接头;6、驱动组件;61、横接板;62、横移件;63、导向板;64、斜杆;65、滑块;66、轴套;67、导向杆;68、拉簧;7、压持组件;71、活动支座;72、韧性弧片;73、第二气囊;74、偏转杆;8、控制组件;81、引导件;82、限位槽;83、导向槽;84、固定件;9、转轴;10、蜗杆;11、蜗轮;12、螺纹杆;13、连接板;14、可调支架;15、主轮;16、辅轮;17、折叠轮架;18、偏转板;19、偏向组件;191、储物盒;192、偏向板;20、搭板;21、斜块;22、卡板。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5.实施例一
36.请参阅图1至图1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急诊科用患者便捷式转移运送设备,包括座板1,座板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头板3和尾板2,尾板2上设有搭板20,座板1
的前后侧翼均固定连接有扶手组件4,座板1与头板3之间通过若干个旋转件活动连接在转轴9的表面。
37.转轴9的表面设置有蜗杆10,蜗杆10的表面传动连接有蜗轮11,蜗轮11的内壁卡接有螺纹杆12,螺纹杆12的表面通过螺纹套卡接有连接板13,连接板1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传动组件5。
38.传动组件5包括连接板13一侧固定的联动板51,联动板51的左右两侧面分别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左撑板56和右撑板54,左撑板56的左侧面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左接头57,右撑板54的右侧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右接头55,左接头57和右接头55的表面均通过销轴活动连接在座板1的下表面,左接头57和右接头55分别固定连接在头板3和尾板2相对的一侧。传动组件5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座板1内壁的加固板52,联动板51的表面开设有加固孔53,加固板52下表面设置的螺钉位于加固孔53的内壁,加固板52的下表面与对应固定件8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传动组件5,传动组件5中的联动板51同步带动左撑板56和右撑板54同向的运动,同时表面的左撑板56将左接头57挤压,使其头板3偏转即可,同步股的右撑板54通过右接头55拉拽,使其右接头55保持尾板2开始同步偏转。
39.座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组件8,控制组件8内滑动连接有卡板22,卡板2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驱动组件6,若干个驱动组件6的两侧设置有若干个偏向组件19和压持组件7。
40.头板3的上表面通过两个销轴分别活动连接有若干个偏转板18,偏转板1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斜块21。
41.折叠之前通过将两个折叠轮架17收起,转动转轴9,使其转轴9通过带动表面的蜗杆10转动,使其蜗轮11带动螺纹杆12同步转动,螺纹杆12与连接板13的螺纹配合下,使其连接板13带动两侧的联动板51同步开始移动,随即联动板51移动的过程中,通过压动左撑板56和拉动右撑板54,使其左撑板56通过挤压左接头57,使其左接头57在杠杆的撬动下带动头板3翘起,同时右撑板54拉动右接头55使其尾板2同步偏转并随之倾斜即可完成单人转运状态的变换通过图4以及图5配合能够较为准确的了解。
42.实施例二
43.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是:驱动组件6包括固定连接在卡板22表面的横接板61,横接板6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斜杆64,斜杆64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块65,滑块6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横移件62,横移件62的一端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轴套66,轴套66的内壁滑动连接在压持组件7的底端,两个横移件62滑动连接一个共同的导向板63的表面,导向板63固定连接在座板1的下表面,滑块65与斜块21之间处于同一水平位置。通过设置驱动组件6,驱动组件6能够通过横接板61带动两个斜杆64移动,使其斜杆64能够保持带动两个滑块65滑动在其表面,并在其斜度状态下,使其滑块65带动横移件62滑动在导向板63的表面,使其导向板63的作用下保持滑块65只能进行横移运动,同时通过横移件62与轴套66的配合,能够在横移件62横向移动的过程中,保持偏转杆74左右摆动,其摆动过程中滑动在轴套66内部,同时轴套66通过销轴摆动,此状态下能够实现通过活动支座71的偏转与复位控制。
44.压持组件7包括活动支座71,活动支座7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偏转杆74,偏转杆74滑动连接在轴套66的内壁,活动支座71的另一侧安装有韧性弧片72,韧性弧片72的表面设置有第二气囊73,对应两个活动支座7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偏向组件19。活动支座71能够保
持在偏转杆74的角度变化过程中带动韧性弧片72同步角度变化,使其韧性弧片72通过第二气囊73将人员的胳膊位置夹持即可,同时最上方的两个第二气囊73位于头部的两侧,能够很好的缓冲,配合韧性弧片72的作用下保持其夹持状态能随着位置与大小进行柔性限位。
45.控制组件8包括引导件81,引导件81的表面开设有前后贯通的限位槽82和导向槽83,限位槽82和导向槽83的一侧相互联通,引导件8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件84,引导件8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在座板1的下表面。通过设置限位槽82,限位槽82与导向槽83配合,能够保持其限位槽82内移动时不会出现卡板22的移动,同时导向槽83能够保持卡板22能够受到拉簧68作用移动的同时,其复位时,能够在导向槽83的斜面状态下保持拉动拉簧68,使其完成复位的效果。
46.当头板3翘起的过程中,其卡板22同步随着进行移动,使其卡板22的底端滑动在控制组件8内部的限位槽82中,此时限位槽82保持对卡板22底端限位,使其卡板22不会受到拉簧68的作用复位,当头板3移动到合适的角度后,其卡板22的底端从弧形状态的限位槽82进入到呈一定反向倾斜状态的导向槽83内部,使其卡板22被拉簧68作用下移动,其拉簧68通过拉动对应的横接板61向右一个拉拽力,其拉拽力通过卡板22挤压在限位槽82内部如图6所示,直至卡板22随着头板3偏转时移动到导向槽83位置,使其在拉簧68的拉力状态下贴合着导向槽83开始移动,此时拉簧68完成收缩的过程,此前均处于恒定的拉力状态,同时多个横接板61随着卡板22同步移动,并在斜杆64的作用下使其对应的两个滑块65作相互远离的滑动状态如图8所示,同时通过横移件62与轴套66配合压动对应的若干个压持组件7偏转如图9所示,当压持组件7偏转到一定的角度时,其滑块65与斜块21配合将偏转板18通过销轴顶起如图9所示,使其偏转板18呈倾斜状态将人员限位,同时配合若干个压持组件7将人体的两侧胳膊夹持即可。
47.实施例三
48.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是:扶手组件4包括箱体41以及箱体41内壁贯穿设置的往复板42,往复板42的表面通过销轴活动连接在箱体41的内壁,往复板42的右侧面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压板43,压板43的右侧面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压头44,压头44的一段通过滑套卡接在箱体41的内壁,压头44的表面设置有压簧45,压头4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气囊46,第一气囊46的表面与箱体41的内壁贴合。横接板61的表面贯穿滑动有若干个导向杆67,导向杆67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头板3的表面,导向杆67的表面设置有拉簧68。通过设置扶手组件4,其通过往复板42偏转的角度差,压动压头44,使其压头44能够在压簧45的作用下保持对往复板42挤压,使其始终处于一侧方向的挤压,能够配合第一气囊46对手指进行夹持,保持其快速的固定操作;
49.进一步地,偏向组件19包括安装于活动支座71表面的储物盒191,储物盒191的上方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偏向板192。通过设置储物盒191,储物盒191能够放置物品,同时表面的偏向板192能够随着偏转时对往复板42的左端进行拨动,使其往复板42能够在不同方向下通过对应一侧的往复板42即可控制。
50.随着头板3倾斜过程中,其两个偏向板192同步随之移动,并保持往复板42位于两个偏向板192之间如图10所示,为偏向组件19随着头板3倾斜后将往复板42左端位于两个偏向板192之间,且该状态为并未随着对应活动支座71拨动往复板42的位置展现,对应的一组活动支座71通过偏转时,带动表面的偏向组件19同步开始倾斜,随即偏向组件19表面的两
个偏向板192一侧压动往复板42,使其往复板42偏转时通过压板43压动压头44通过图11该位置的状态可以看出相应的配合,压头44随即压动压簧45,使其第一气囊46移动,并随之压簧45的作用下将压头44复位,同时压板43转动到另一侧,当偏向组件19复位时,通过另一侧对应的偏向板192与压动往复板42使其复位即可结合图10可知。
51.进一步地,座板1的下表面通过两个可调支架14分别固定安装有主轮15和辅轮16,尾板2和头板3的下表面均设置有折叠轮架17,头板3的下表面设置有推手。通过主轮15和辅轮16配合能够实现轮椅状态即实施例一以及附图11的展现状态的稳定推动与移动,使其使用更为方便。
52.该急诊科用患者便捷式转移运送设备使用时,除实施例一至三中所提出的三种实施方式外,通过可调支架14,使其可调支架14将主轮15和辅轮16向上移动该结构为现有结构,不做过多赘述,且结构图中有着清晰的展现,同时将两个折叠轮架17同步收纳,此时能够实现,整体的担架状态,适用于两人配合的搬运与装车操作。
53.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标准零件可以从市场上直接购买,而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的非标准结构部件,也可以直根据现有的技术常识毫无疑义的加工得到,同时各个零部件的连接方式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常规手段,而机械、零件及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故在此不再作出具体叙述。
5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1.一种急诊科用患者便捷式转移运送设备,包括座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板(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头板(3)和尾板(2),所述尾板(2)上设有搭板(20),所述座板(1)的前后侧翼均固定连接有扶手组件(4),所述座板(1)与头板(3)之间通过若干个旋转件活动连接在转轴(9)的表面;所述转轴(9)的表面设置有蜗杆(10),所述蜗杆(10)的表面传动连接有蜗轮(11),所述蜗轮(11)的内壁卡接有螺纹杆(12),所述螺纹杆(12)的表面通过螺纹套卡接有连接板(13),所述连接板(1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传动组件(5);所述座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组件(8),所述控制组件(8)内滑动连接有卡板(22),所述卡板(2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驱动组件(6),若干个驱动组件(6)的两侧设置有若干个偏向组件(19)和压持组件(7);所述头板(3)的上表面通过两个销轴分别活动连接有若干个偏转板(18),所述偏转板(1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斜块(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诊科用患者便捷式转移运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板(1)的下表面通过两个可调支架(14)分别固定安装有主轮(15)和辅轮(16),所述尾板(2)和头板(3)的下表面均设置有折叠轮架(17),所述头板(3)的下表面设置有推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诊科用患者便捷式转移运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8)包括引导件(81),所述引导件(81)的表面开设有前后贯通的限位槽(82)和导向槽(83),所述限位槽(82)和导向槽(83)的一侧相互联通,所述引导件(8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件(84),所述引导件(8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在座板(1)的下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诊科用患者便捷式转移运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6)包括固定连接在卡板(22)表面的横接板(61),所述横接板(6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斜杆(64),所述斜杆(64)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块(65),所述滑块(6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横移件(62),所述横移件(62)的一端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轴套(66),所述轴套(66)的内壁滑动连接在压持组件(7)的底端,两个横移件(62)滑动连接一个共同的导向板(63)的表面,所述导向板(63)固定连接在座板(1)的下表面,所述滑块(65)与斜块(21)之间处于同一水平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急诊科用患者便捷式转移运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持组件(7)包括活动支座(71),所述活动支座(7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偏转杆(74),所述偏转杆(74)滑动连接在轴套(66)的内壁,所述活动支座(71)的另一侧安装有韧性弧片(72),所述韧性弧片(72)的表面设置有第二气囊(73),对应两个活动支座(7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偏向组件(19)。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急诊科用患者便捷式转移运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向组件(19)包括安装于活动支座(71)表面的储物盒(191),所述储物盒(191)的上方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偏向板(19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诊科用患者便捷式转移运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组件(4)包括箱体(41)以及箱体(41)内壁贯穿设置的往复板(42),所述往复板(42)的表面通过销轴活动连接在箱体(41)的内壁,所述往复板(42)的右侧面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压板(43),所述压板(43)的右侧面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压头(44),所述压头(44)的一段通过滑套卡接在箱体(41)的内壁,所述压头(44)的表面设置有压簧(45),所述压头(44)的一端固
定连接有第一气囊(46),所述第一气囊(46)的表面与箱体(41)的内壁贴合。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急诊科用患者便捷式转移运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接板(61)的表面贯穿滑动有若干个导向杆(67),所述导向杆(67)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头板(3)的表面,所述导向杆(67)的表面设置有拉簧(68)。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急诊科用患者便捷式转移运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5)包括连接板(13)一侧固定的联动板(51),所述联动板(51)的左右两侧面分别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左撑板(56)和右撑板(54),所述左撑板(56)的左侧面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左接头(57),所述右撑板(54)的右侧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右接头(55),所述左接头(57)和右接头(55)的表面均通过销轴活动连接在座板(1)的下表面,所述左接头(57)和右接头(55)分别固定连接在头板(3)和尾板(2)相对的一侧。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急诊科用患者便捷式转移运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5)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座板(1)内壁的加固板(52),所述联动板(51)的表面开设有加固孔(53),所述加固板(52)下表面设置的螺钉位于加固孔(53)的内壁,所述加固板(52)的下表面与对应固定件(8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急诊科用患者便捷式转移运送设备,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包括转轴、蜗轮、蜗杆、传动组件、可调支架、卡板、驱动组件、压持组件和偏转板,其整体通过传动组件、驱动组件和压持组件的配合下,能够在使用时依据需要变换转运的形态,在人数较少时,通过变换为轮椅状态,使其能够保持单人均可进行快捷转运,极大适应不同状态下快速转运的需要,同时能够进一步对人体进行一个限位与固定,保持移动的稳定,且能够针对性的对手部固定,防止手部滑出造成二次伤害,其通过三种形态,通过床式推着运输,同时通过轮椅状态单人即可运输,以及通过可调支架将主轮和辅轮高度降低,以及折叠轮架的折叠后,能够作为担架使用。能够作为担架使用。能够作为担架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杨晶 徐苗苗 刘宇 孙婷婷 李治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吉林省一汽总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3.30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