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活垃圾用复合除臭剂的制作方法

allin2023-03-29  124



1.本发明涉及除臭净化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活垃圾用复合除臭剂。


背景技术:

2.生活垃圾的混合程度大、有机成分及含水率较高,容易腐败形成恶臭,造成污染控制与处理难度大。生活垃圾发臭主要是由于糖类、蛋白类等在发生降解时持续形成的恶臭气体,主要包括硫化氢、甲硫醚等含硫化合物,氨气、胺类等含氮化合物,卤素及衍生物,烃类及芳香烃,含氧有机物等。可以通过香味物质掩盖、局部空气稀释、物料吸附、化学氧化除臭等方法进行处理。
3.中国专利cn108160059a公开了一种垃圾除臭剂及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原料:改性硅藻土、氧化铝、改性锰矿渣、交联剂、海藻酸钠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本发明的除臭剂吸附作用强,可以快速清除垃圾中的硫化氢臭气,改善垃圾站及周边空气质量;中国专利cn102614538b公开了处理生活垃圾的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本发明的除臭剂包括以下组分:改性铁粉、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碳酸钠、碱性蛋白酶,使用时将其喷洒于生活垃圾的表面,操作简单,能够去除硫化氢、降低恶臭浓度,减少恶臭气体释放,但是对氨类去除效果较低,此外均无法有效抑制有害微生物的增殖。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活垃圾用复合除臭剂。
5.一种生活垃圾用复合除臭剂,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6.(1)按重量份计,将30~50份丙烯酸加入100~140份水中,用1~2m naoh水溶液调节ph至7.0~8.0,得到混合液a;
7.(2)按重量份计,将1~3份交联剂、4~6份丙酸钙、15~25份改性生物质炭磺酸和130~160份步骤(1)所得混合液a混合均匀,以200~400r/min转速、于50~70℃下搅拌0.5~1.5h,随后加入2~4份引发剂,保持温度和搅拌速率不变,反应5~7h,得到凝胶状聚合物;
8.(3)将步骤(2)所得凝胶状聚合物进行造粒,于70~90℃真空干燥1~3h,得到生活垃圾用复合除臭剂,其中所述生活垃圾用复合除臭剂的粒径为0.4~1.0cm。
9.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还包括0.5~2份植物增效剂。
10.所述植物增效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y1取植物原料粉碎至50~150目,然后用70~80wt%乙醇水溶液浸泡5~10h,料液比为1kg:(5~10)l,所述植物原料由香茅草、侧柏叶、车前草按质量比1:(1~2):(1~2)组成;浸泡结束后,再置于500~600w、60~80℃下微波提取0.5~1h,过滤、收集滤液备用,将滤渣重复提取2次;最后合并上述3次滤液,经过减压浓缩除去乙醇、冷冻干燥后得到植物活性物;
12.y2按重量份计,取1~3份氧化锌加入50~60份无水乙醇中超声分散5~10min,然
后加入5~8份钛酸四丁酯、3~5份异丙醇钛,再加入3~5份70~85wt%异丙醇水溶液,在70~80℃反应10~15min,离心、取沉淀,在80~100℃真空干燥10~15h,再置于600~700℃下煅烧3~5h后得到固体复合物;将上述植物活性物与固体复合物按质量比5:(1~3)混合后,在200~500r/min下球磨处理1~2h,得到所述植物增效剂。
13.将丙烯酸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水溶液,用naoh调节合适的ph,并加入交联剂和引发剂,反应生产成微凝胶状聚合体。微凝胶是一种超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量能达到2000万~3000万,无色无味,对人体无害,而一般的臭气分子的分子量在400以下,微凝胶的分子间的巨大分子量差,会产生强大的分子间引力,从而吸附臭气成分。但是由于微凝胶独特的空壳结构,容易产生热致塌陷现象,造成微凝胶内部结构的破坏,对臭气的吸附能力下降。
14.所述改性生物质炭磺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5.s1:将松针洗净、晾干,粉碎后,过150~250目筛,取筛下物,得到松针粉末;
16.s2:按重量份计,将3000~5000份步骤s1所得松针粉末浸泡于6500~10000份1.0~2.0m kcl水溶液中,以200~400r/min转速搅拌0.5~1.5h,过滤后取滤饼,于50~70℃干燥8~12h,得到前驱体;
17.s3:将步骤s2所得前驱体转移至管式炉内,在20~25℃的初始温度,以4~6℃/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460~500℃,在460~500℃下保温1~3h,随后以8~12℃/min的降温速率降温至20~25℃,研磨后,得到生物质炭材料;
18.s4:按重量份计,将25~35份步骤s3所得的生物质炭材料加入到300~500份质量分数为97~98%的浓硫酸中,随后转移至反应釜内,于150~170℃下保持7~9h,自然冷却至室温,经抽滤水洗至中性后,取滤饼在70~90℃真空干燥10~14h,得到生物质炭磺酸;
19.s5:按重量份计,将15~25份步骤s4所得生物质炭磺酸、4~6份金属有机骨架zif-78和40~60份水混合均匀,加热至35~45℃、以150~250r/min转速搅拌0.5~1.5h,过滤后,取滤饼在45~55℃干燥10~14h,得到改性生物质炭磺酸。
20.通过采用富含纤维素的松针粉末为原料,通过碳化、硫酸浸渍和磺化后,得到生物质炭磺酸。将碳骨架接枝磺酸基团,形成一种含有磺酸基团的二维层状有机共价骨架材料。二维层状的碳骨架结构,对于细菌具有截留作用,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的;磺酸基团能够增强碳骨架与含氮化合物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提高碳骨架对于臭气分子的吸附作用。在合成微凝胶的同时,加入生物质炭磺酸,微凝胶将生物质炭磺酸包裹在其壳状结构内,对微凝胶壳结构起到了支撑作用,减少其热致塌陷的现象,使微凝胶对臭气分子的吸附作用起到了促进作用。
21.将生物质炭磺酸与金属有机骨架进行复合,金属有机骨架材料能够与细菌细胞膜发生相互作用,从而达到了杀菌的效果;同时金属有机骨架能够增强生物质炭磺酸中碳骨架的机械强度,在微凝胶对改性生物质炭磺酸进行包覆的时候,进一步提高对其壳结构的支撑作用,增加微凝胶的溶胀,帮助微凝胶将周围的臭气分子吸附到颗粒内部。
22.优选地,所述改性生物质炭磺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3.s1:将松针洗净、晾干,粉碎后,过150~250目筛,取筛下物,得到松针粉末;
24.s2:按重量份计,将3000~5000份步骤s1所得松针粉末浸泡于6500~10000份1.0~2.0m kcl水溶液中,以200~400r/min转速搅拌0.5~1.5h,过滤取滤饼,于50~70℃干燥8~12h,得到前驱体;
25.s3:将步骤s2所得前驱体转移至管式炉内,以20~25℃的初始温度,4~6℃/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460~500℃,在460~500℃下保温1~3h,随后以8~12℃/min的降温速率降温至20~25℃,研磨后,得到生物质炭材料;
26.s4:按重量份计,将25~35份步骤s3所得的生物质炭材料加入到300~500份质量分数为97~98%的浓硫酸中,随后转移至反应釜内,于150~170℃下保持7~9h,自然冷却至室温,经抽滤水洗至中性后,取滤饼在70~90℃真空干燥10~14h,得到生物质炭磺酸;
27.s5:按重量份计,将15~25份步骤s4所得生物质炭磺酸、4~6份金属有机骨架zif-78、1~3份蛋白和40~60份水混合均匀,加热至35~45℃、以150~250r/min转速搅拌0.5~1.5h,过滤后,取滤饼在45~55℃干燥10~14h,得到改性生物质炭磺酸。
28.所述蛋白为丝胶蛋白、丝素蛋白和大豆蛋白中的至少一种。
29.优选地,所述蛋白由丝胶蛋白和丝素蛋白按照质量比1:(2~3)得到的混合物。
30.将丝胶蛋白和丝素蛋白加入改性生物质炭磺酸内,通过磺酸根与蛋白质发生交联作用,生成离子键或氢键,而被固定在生物质炭磺酸表面。丝胶蛋白的球状结构,其生物状的海绵样吸收能够促进微凝胶的负载增强;丝素蛋白的丝状结构,能够促进臭气分子在微凝胶中的分子迁移,有效增强微凝胶的吸附作用;丝胶蛋白、丝素蛋白二者协同增效,使得微凝胶对于臭气分子的吸附能力增强。同时,丝胶蛋白和丝素蛋白对于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均具有良好抗菌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改性生物质炭磺酸的抗菌作用。
31.所述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正硅酸乙酯中的至少一种。
32.优选地,所述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33.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和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中的至少一种。
34.优选地,所述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
3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生活垃圾用复合除臭剂对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等恶臭气体成分的吸附作用强、除臭效率高,可以有效净化垃圾周围的环境空气,此外还能有效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通过添加改性生物质炭磺酸制备凝胶聚合物,对微凝胶的壳结构进行支撑作用,防止热致塌陷的产生,稳定其内部空间结构,促进其对臭气分子的吸收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36.实施例所用原料如下:
37.松针,购买自屏南高山农产品有限公司,品种:马尾松。
38.金属有机骨架zif-78,购买自西安齐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型号:zif-78,含量99.9%。
39.丝胶蛋白,购买自山东腾望化工有限公司,cas号:60650-89-7,食品级,含量99%。
40.丝素蛋白,购买自山东赫盾新材料有限公司,cas号:96690-41-4食品级,含量99%。
41.对比例1
42.一种生活垃圾用复合除臭剂,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43.(1)按重量份计,将40份丙烯酸加入120份水中,用1m naoh水溶液调节ph至7.5,得到混合液a;
44.(2)按重量份计,将2份交联剂、5份丙酸钙、20份生物质炭磺酸、5份蛋白、150份步骤(1)所得混合液a混合均匀,以300r/min转速、于60℃下搅拌1h,随后加入3份引发剂,保持温度和压力不变,反应6h,得到凝胶状聚合物;
45.(3)将步骤(2)所得凝胶状聚合物进行造粒,于80℃真空干燥2h,得到所述生活垃圾用复合除臭剂,粒径为0.5cm。
46.所述生物质炭磺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7.s1:将松针洗净、晾干,粉碎后,过200目筛,取筛下物,得到松针粉末;
48.s2:按重量份计,将4000份步骤s1所得松针粉末浸泡于8000份1.0m kcl水溶液中,以300r/min转速搅拌1h,过滤取滤饼,于60℃干燥10h,得到前驱体;
49.s3:将步骤s2所得前驱体转移至管式炉内,在20℃的初始温度,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480℃,在480℃下保温2h,随后以10℃/min的降温速率降温至20℃,研磨后,得到生物质炭材料。
50.s4:按重量份计,将30份步骤s3所得的生物质炭材料加入到400份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中,随后转移至反应釜内,于160℃下保持8h,自然冷却至室温,经抽滤水洗至中性后,取滤饼在80℃真空干燥12h,得到生物质炭磺酸。
51.所述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52.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
53.实施例1
54.一种生活垃圾用复合除臭剂,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55.(1)按重量份计,将40份丙烯酸加入120份水中,用1m naoh水溶液调节ph至7.5,得到混合液a;
56.(2)按重量份计,将2份交联剂、5份丙酸钙、20份改性生物质炭磺酸和150份步骤(1)所得混合液a混合均匀,以300r/min转速、于60℃下搅拌1h,随后加入3份引发剂,保持温度和搅拌速率不变,反应6h,得到凝胶状聚合物;
57.(3)将步骤(2)所得凝胶状聚合物进行造粒,于80℃真空干燥2h,得到所述生活垃圾用复合除臭剂,粒径为0.5cm。
58.所述改性生物质炭磺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9.s1:将松针洗净、晾干,粉碎后过200目筛,取筛下物,得到松针粉末;
60.s2:按重量份计,将4000份步骤s1所得松针粉末浸泡于8000份1.0m kcl水溶液中,以300r/min转速搅拌1h,过滤取滤饼,于60℃干燥10h,得到前驱体;
61.s3:将步骤s2所得前驱体转移至管式炉内,在20℃的初始温度,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480℃,在480℃下保温2h,随后以10℃/min的降温速率降温至20℃,研磨后,得到生物质炭材料。
62.s4:按重量份计,将30份步骤s3所得的生物质炭材料加入到400份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中,随后转移至反应釜内,于160℃下保持8h,自然冷却至室温,经抽滤水洗至中性后,取滤饼在80℃真空干燥12h,得到生物质炭磺酸。
63.s5:按重量份计,将20份步骤s4所得生物质炭磺酸、5份金属有机骨架zif-78和50份水混合均匀,加热至40℃、以200r/min转速搅拌1h,过滤后,取滤饼在50℃干燥12h,得到改性生物质炭磺酸。
64.所述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65.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
66.实施例2
67.一种生活垃圾用复合除臭剂,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68.(1)按重量份计,将40份丙烯酸加入120份水中,用1m naoh水溶液调节ph至7.5,得到混合液a;
69.(2)按重量份计,将2份交联剂、5份丙酸钙、20份改性生物质炭磺酸和150份步骤(1)所得混合液a混合均匀,以300r/min转速、于60℃下搅拌1h,随后加入3份引发剂,保持温度和搅拌速率不变,反应6h,得到凝胶状聚合物;
70.(3)将步骤(2)所得凝胶状聚合物进行造粒,于80℃真空干燥2h,得到所述生活垃圾用复合除臭剂,粒径为0.5cm。
71.所述改性生物质炭磺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2.s1:将松针洗净、晾干,粉碎后过200目筛,取筛下物,得到松针粉末;
73.s2:按重量份计,将4000份步骤s1所得松针粉末浸泡于8000份1.0m kcl水溶液中,以300r/min转速搅拌1h,过滤取滤饼,于60℃干燥10h,得到前驱体;
74.s3:将步骤s2所得前驱体转移至管式炉内,在20℃的初始温度,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480℃,在480℃下保温2h,随后以10℃/min的降温速率降温至20℃,研磨后,得到生物质炭材料。
75.s4:按重量份计,将30份步骤s3所得的生物质炭材料加入到400份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中,随后转移至反应釜内,于160℃下保持8h,自然冷却至室温,经抽滤水洗至中性后,取滤饼在80℃真空干燥12h,得到生物质炭磺酸。
76.s5:按重量份计,将20份步骤s4所得生物质炭磺酸、5份金属有机骨架zif-78、2份蛋白和50份水混合均匀,加热至40℃、以200r/min转速搅拌1h,过滤后,取滤饼在50℃干燥12h,得到改性生物质炭磺酸。
77.所述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78.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
79.所述蛋白为丝胶蛋白。
80.实施例3
81.一种生活垃圾用复合除臭剂,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82.(1)按重量份计,将40份丙烯酸加入120份水中,用1m naoh水溶液调节ph至7.5,得到混合液a;
83.(2)按重量份计,将2份交联剂、5份丙酸钙、20份改性生物质炭磺酸和150份步骤(1)所得混合液a混合均匀,以300r/min转速、于60℃下搅拌1h,随后加入3份引发剂,保持温度和搅拌速率不变,反应6h,得到凝胶状聚合物;
84.(3)将步骤(2)所得凝胶状聚合物进行造粒,于80℃真空干燥2h,得到所述生活垃圾用复合除臭剂,粒径为0.5cm。
85.所述改性生物质炭磺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6.s1:将松针洗净、晾干,粉碎后过200目筛,取筛下物,得到松针粉末;
87.s2:按重量份计,将4000份步骤s1所得松针粉末浸泡于8000份1.0m kcl水溶液中,
以300r/min转速搅拌1h,过滤取滤饼,于60℃干燥10h,得到前驱体;
88.s3:将步骤s2所得前驱体转移至管式炉内,在20℃的初始温度,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480℃,在480℃下保温2h,随后以10℃/min的降温速率降温至20℃,研磨后,得到生物质炭材料。
89.s4:按重量份计,将30份步骤s3所得的生物质炭材料加入到400份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中,随后转移至反应釜内,于160℃下保持8h,自然冷却至室温,经抽滤水洗至中性后,取滤饼在80℃真空干燥12h,得到生物质炭磺酸。
90.s5:按重量份计,将20份步骤s4所得生物质炭磺酸、5份金属有机骨架zif-78、2份蛋白和50份水混合均匀,加热至40℃、以200r/min转速搅拌1h,过滤后,取滤饼在50℃干燥12h,得到改性生物质炭磺酸。
91.所述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92.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
93.所述蛋白为丝素蛋白。
94.实施例4
95.一种生活垃圾用复合除臭剂,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96.(1)按重量份计,将40份丙烯酸加入120份水中,用1m naoh水溶液调节ph至7.5,得到混合液a;
97.(2)按重量份计,将2份交联剂、5份丙酸钙、20份改性生物质炭磺酸和150份步骤(1)所得混合液a混合均匀,以300r/min转速、于60℃下搅拌1h,随后加入3份引发剂,保持温度和搅拌速率不变,反应6h,得到凝胶状聚合物;
98.(3)将步骤(2)所得凝胶状聚合物进行造粒,于80℃真空干燥2h,得到所述生活垃圾用复合除臭剂,粒径为0.5cm。
99.所述改性生物质炭磺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0.s1:将松针洗净、晾干,粉碎后过200目筛,取筛下物,得到松针粉末;
101.s2:按重量份计,将4000份步骤s1所得松针粉末浸泡于8000份1.0m kcl水溶液中,以300r/min转速搅拌1h,过滤取滤饼,于60℃干燥10h,得到前驱体;
102.s3:将步骤s2所得前驱体转移至管式炉内,在20℃的初始温度,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480℃,在480℃下保温2h,随后以10℃/min的降温速率降温至20℃,研磨后,得到生物质炭材料。
103.s4:按重量份计,将30份步骤s3所得的生物质炭材料加入到400份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中,随后转移至反应釜内,于160℃下保持8h,自然冷却至室温,经抽滤水洗至中性后,取滤饼在80℃真空干燥12h,得到生物质炭磺酸。
104.s5:按重量份计,将20份步骤s4所得生物质炭磺酸、5份金属有机骨架zif-78、2份蛋白和50份水混合均匀,加热至40℃、以200r/min转速搅拌1h,过滤后,取滤饼在50℃干燥12h,得到改性生物质炭磺酸。
105.所述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106.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
107.所述蛋白为丝胶蛋白和丝素蛋白按照质量比1:2.4得到的混合物。
108.实施例5
109.一种生活垃圾用复合除臭剂,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110.(1)按重量份计,将40份丙烯酸加入120份水中,用1m naoh水溶液调节ph至7.5,得到混合液a;
111.(2)按重量份计,将2份交联剂、5份丙酸钙、1.5份植物增效剂、20份改性生物质炭磺酸和150份步骤(1)所得混合液a混合均匀,以300r/min转速、于60℃下搅拌1h,随后加入3份引发剂,保持温度和搅拌速率不变,反应6h,得到凝胶状聚合物;
112.(3)将步骤(2)所得凝胶状聚合物进行造粒,于80℃真空干燥2h,得到所述生活垃圾用复合除臭剂,粒径为0.5cm。
113.所述改性生物质炭磺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4.s1:将松针洗净、晾干,粉碎后过200目筛,取筛下物,得到松针粉末;
115.s2:按重量份计,将4000份步骤s1所得松针粉末浸泡于8000份1.0m kcl水溶液中,以300r/min转速搅拌1h,过滤取滤饼,于60℃干燥10h,得到前驱体;
116.s3:将步骤s2所得前驱体转移至管式炉内,在20℃的初始温度,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480℃,在480℃下保温2h,随后以10℃/min的降温速率降温至20℃,研磨后,得到生物质炭材料。
117.s4:按重量份计,将30份步骤s3所得的生物质炭材料加入到400份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中,随后转移至反应釜内,于160℃下保持8h,自然冷却至室温,经抽滤水洗至中性后,取滤饼在80℃真空干燥12h,得到生物质炭磺酸。
118.s5:按重量份计,将20份步骤s4所得生物质炭磺酸、5份金属有机骨架zif-78、2份蛋白和50份水混合均匀,加热至40℃、以200r/min转速搅拌1h,过滤后,取滤饼在50℃干燥12h,得到改性生物质炭磺酸。
119.所述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120.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
121.所述蛋白为丝胶蛋白和丝素蛋白按照质量比1:2.4得到的混合物。
122.所述植物增效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23.y1取晾干的植物原料粉碎至120目,然后用72wt%乙醇水溶液浸泡8h,料液比为1kg:7l,所述植物原料由香茅草、侧柏叶、车前草按质量比1:2:1.5组成;浸泡结束后,再置于550w、65℃下微波提取0.5h,过滤、收集滤液备用,将滤渣重复提取2次;最后合并上述3次滤液,经过减压浓缩除去乙醇、冷冻干燥后得到植物活性物;
124.y2按重量份计,取2份氧化锌加入50份无水乙醇中超声分散8min,然后加入6份钛酸四丁酯、4份异丙醇钛,再加入5份85wt%异丙醇水溶液,在75℃反应12min,离心、取沉淀,在80℃真空干燥12h,再置于650℃下煅烧5h后得到固体复合物;将上述植物活性物与固体复合物按质量比5:2混合后,在300r/min下球磨处理1.5h,得到所述植物增效剂。
125.按照测试例1、2的方法对实施例5的生活垃圾用复合除臭剂进行测试,实施例5的氨去除率94.6%,白色念珠菌杀菌率98.5%。实施例5在除臭剂的制备过程中添加了植物增效剂,不仅对臭味气体有掩盖、稀释的作用,还能协同发挥杀菌的效果,长效持久抗菌;与除臭剂中改性生物质磺酸等有效组分共同发挥功效,达到快速高效、持久除臭,此外还能杀灭有害微生物,从源头抑制因微生物生长繁殖产生的臭味。
126.测试例1
127.对实施例和对比例中生活垃圾用复合除臭剂进行性能指标测试。
128.对硫化氢的去除效果测定:常温(20℃)常压(1个标准大气压)条件下,将初始浓度为0.15mg/m3的15l硫化氢气体,以1l/min的流量,通过装有10mg物理除臭剂的大型气泡吸收管内,使气体循环24h,采集处理后的气体,分析其硫化氢浓度。硫化氢浓度按照gb/t 14678-1993《空气质量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和二甲二硫的测定气相色谱法》进行测定。
129.对氨的去除效果测定:常温(20℃)常压(1个标准大气压)条件下,将初始浓度为1.5mg/m3的15l氨气,以1l/min的流量,通过装有10mg物理除臭剂的大型气泡吸收管内,使气体循环24h,采集处理后的气体,分析其氨浓度。氨浓度按照hj 533-2009《环境空气和废气氨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
130.对甲硫醇的去除效果测定:常温(20℃)常压(1个标准大气压)条件下,将初始浓度为0.1mg/m3的15l甲硫醇气体,以1l/min的流量,通过装有10mg物理除臭剂的大型气泡吸收管内,使气体循环24h,采集处理后的气体,分析其甲硫醇浓度。甲硫醇浓度按照gb/t 14678-1993《空气质量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和二甲二硫的测定气相色谱法》进行测定。
131.对甲硫醚的去除效果测定:常温(20℃)常压(1个标准大气压)条件下,将初始浓度为0.1mg/m3的15l甲硫醚气体,以1l/min的流量,通过装有10mg物理除臭剂的大型气泡吸收管内,使气体循环24h,采集处理后的气体,分析其甲硫醚浓度。甲硫醚浓度按照gb/t14678-1993《空气质量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和二甲二硫的测定气相色谱法》进行测定。
132.除臭效率计算公式:y=(c
0-c)/c0×
100%。
133.式中:y:去除率;c0:处理前的硫化氢、氨、甲硫醇或甲硫醚浓度,分别为0.15mg/m3、1.5mg/m3、0.1mg/m3、0.1mg/m3;c:处理后的硫化氢、氨、甲硫醇或甲硫醚浓度,单位为mg/m3。
134.表1性能指标测试
[0135][0136]
实施例1相较于对比例1,添加了金属有机骨架改性的生物质炭磺酸,金属有机骨架进一步的增加改性生物质炭磺酸的机械强度,在微凝胶对改性生物质炭磺酸进行壳结构包裹时,给与微凝胶更好的机械支撑,防止微凝胶热致塌陷的产生,避免微凝胶内部结构的破坏,从而增强微凝胶对于臭气分子的吸收作用;实施例2~实施例4,分别在金属有机骨架改性生物质炭磺酸时,添加了丝胶蛋白、丝素蛋白以及二者的复配,将丝胶蛋白和丝素蛋白加入改性生物质炭磺酸内,通过磺酸根与蛋白质发生交联作用,生成离子键或氢键,而被固定在生物质炭磺酸表面。丝胶蛋白的球状结构,其生物状的海绵样吸收能够促进微凝胶的负载增强;丝素蛋白的丝状结构,能够促进臭气分子在微凝胶中的分子迁移,有效增强微凝
胶的吸附作用;二者协同增效,使得微凝胶对于臭气分子的吸附能力进一步增强。
[0137]
测试例2
[0138]
对实施例和对比例中生活垃圾用复合除臭剂进行抗菌性能测试,测试标准参照ws/t 650-2019《抗菌和抑菌效果评价方法》。
[0139]
表2抗菌性能测试
[0140][0141]
实施例1添加了改性生物质炭磺酸,其通过将金属有机骨架复合在生物质炭磺酸表面,金属有机骨架通过与细菌细胞膜发生相互作用,从而达到了杀菌的效果,显著提高了微凝胶的杀菌作用;实施例4进一步添加了丝胶蛋白和丝素蛋白,丝胶蛋白和丝素蛋白对于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均具有良好抗菌作用,使得实施例4中生活垃圾用复合除臭剂的抗菌性进一步增强。

技术特征:
1.一种生活垃圾用复合除臭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1)按重量份计,将30~50份丙烯酸加入100~140份水中,用1~2m naoh水溶液调节ph至7.0~8.0,得到混合液a;(2)按重量份计,将1~3份交联剂、4~6份丙酸钙、15~25份改性生物质炭磺酸和130~160份步骤(1)所得混合液a混合均匀,以200~400r/min转速、于50~70℃下搅拌0.5~1.5h,随后加入2~4份引发剂,保持温度和搅拌速率不变,反应5~7h,得到凝胶状聚合物;(3)将步骤(2)所得凝胶状聚合物进行造粒,于70~90℃真空干燥1~3h,得到所述生活垃圾用复合除臭剂;所述步骤(2)中还包括0.5~2份植物增效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垃圾用复合除臭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增效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y1取植物原料粉碎,用70~80wt%乙醇水溶液浸泡5~10h,料液比为1kg:(5~10)l,所述植物原料由香茅草、侧柏叶、车前草按质量比1:(1~2):(1~2)组成;浸泡结束后,再置于500~600w、60~80℃下微波提取0.5~1h,过滤、收集滤液备用,将滤渣重复提取2次;最后合并上述3次滤液,经过减压浓缩除去乙醇、冷冻干燥后得到植物活性物;y2按重量份计,取1~3份氧化锌加入50~60份无水乙醇中超声分散5~10min,然后加入5~8份钛酸四丁酯、3~5份异丙醇钛,再加入3~5份70~85wt%异丙醇水溶液,在70~80℃反应10~15min,离心、取沉淀,在80~100℃真空干燥10~15h,再置于600~700℃下煅烧3~5h后得到固体复合物;将上述植物活性物与固体复合物按质量比5:(1~3)混合后,在200~500r/min下球磨处理1~2h,得到所述植物增效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垃圾用复合除臭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生物质炭磺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松针洗净、晾干,粉碎后,过150~250目筛,取筛下物,得到松针粉末;s2:按重量份计,将3000~5000份步骤s1所得松针粉末浸泡于6500~10000份1.0~2.0m kcl水溶液中,以200~400r/min转速搅拌0.5~1.5h,过滤取滤饼,于50~70℃干燥8~12h,得到前驱体;s3:将步骤s2所得前驱体转移至管式炉内,在20~25℃的初始温度,以4~6℃/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460~500℃,在460~500℃下保温1~3h,随后以8~12℃/min的降温速率降温至20~25℃,研磨后,得到生物质炭材料;s4:按重量份计,将25~35份步骤s3所得的生物质炭材料加入到300~500份质量分数为97~98%的浓硫酸中,随后转移至反应釜内,于150~170℃下保持7~9h,自然冷却至室温,经抽滤水洗至中性后,取滤饼在70~90℃真空干燥10~14h,得到生物质炭磺酸;s5:按重量份计,将15~25份步骤s4所得生物质炭磺酸、4~6份金属有机骨架zif-78、1~3份蛋白和40~60份水混合均匀,加热至35~45℃、以150~250r/min转速搅拌0.5~1.5h,过滤后,取滤饼在45~55℃干燥10~14h,得到改性生物质炭磺酸。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活垃圾用复合除臭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为丝胶蛋白、丝素蛋白和大豆蛋白中的至少一种。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垃圾用复合除臭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正硅酸乙酯中的至少一种。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垃圾用复合除臭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
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中的至少一种。7.一种改性生物质炭磺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松针洗净、晾干,粉碎后,过150~250目筛,取筛下物,得到松针粉末;s2:按重量份计,将3000~5000份步骤s1所得松针粉末浸泡于6500~10000份1.0~2.0m kcl水溶液中,以200~400r/min转速搅拌0.5~1.5h,过滤取滤饼,于50~70℃干燥8~12h,得到前驱体;s3:将步骤s2所得前驱体转移至管式炉内,在20~25℃的初始温度,以4~6℃/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460~500℃,在460~500℃下保温1~3h,随后以8~12℃/min的降温速率降温至20~25℃,研磨后,得到生物质炭材料;s4:按重量份计,将25~35份步骤s3所得的生物质炭材料加入到300~500份质量分数为97~98%的浓硫酸中,随后转移至反应釜内,于150~170℃下保持7~9h,自然冷却至室温,经抽滤水洗至中性后,取滤饼在70~90℃真空干燥10~14h,得到生物质炭磺酸;s5:按重量份计,将15~25份步骤s4所得生物质炭磺酸、4~6份金属有机骨架zif-78、1~3份蛋白和40~60份水混合均匀,加热至35~45℃、以150~250r/min转速搅拌0.5~1.5h,过滤后,取滤饼在45~55℃干燥10~14h,得到改性生物质炭磺酸;所述蛋白为丝胶蛋白、丝素蛋白和大豆蛋白中的至少一种。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活垃圾用复合除臭剂,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将丙烯酸加入水中,调节pH至7.0~8.0,得到混合液A;将交联剂、丙酸钙、植物增效剂、改性生物质炭磺酸和混合液A混合均匀,搅拌,随后加入引发剂反应,得到凝胶状聚合物;将凝胶状聚合物进行造粒,干燥,得到所述生活垃圾用复合除臭剂。本发明的生活垃圾用复合除臭剂对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等恶臭气体成分的吸附作用强、除臭效率高,可以有效净化垃圾周围的环境空气。垃圾周围的环境空气。


技术研发人员:钱栢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鞍山市海聚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21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831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