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薄膜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强度薄膜。
背景技术:2.薄膜是一种薄而软的透明薄片,用塑料、胶粘剂、橡胶或其他材料制成。
3.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一般为多层共挤薄膜,是由聚丙烯颗粒经共挤形成片材后,再经纵横两个方向的拉伸而制得。由于拉伸分子定向,所以这种薄膜的物理稳定性、机械强度、气密性较好,透明度和光泽度较高,坚韧耐磨,是应用广泛的印刷薄膜。
4.现有技术的薄膜具有表面光滑的特点,在薄膜使用时经常会出现薄膜掉落而导致薄膜拾起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及一种高强度薄膜,具有握持较为便捷的效果。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强度薄膜,包括薄膜本体,所述薄膜本体包括芯层和设置在的芯层两侧的保护层和耐磨层,所述耐磨层上设置有加强网层,所述加强网层包括若干第一网格条,相邻所述第一网格条之间均设置有第二网格条,所述第一网格条和第二网格条上均开设有若干凹槽。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耐磨层上设置有加强网层,在使用薄膜本体时只需将手指伸入凹槽内即可握持薄膜,凹槽的设置给握持薄膜本体的操作提供了施力点,使得薄膜本体的握持较为便捷,且在耐磨层上设置有第一网格条和第二网格条,薄膜本体受到外力拉伸时,第一网格条和第二网格条起到分摊拉伸力的效果,使得薄膜本体更加耐用。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网格条与第二网格条呈交错设置,所述凹槽的截面呈正六边形,所述凹槽的侧壁由六根首尾相连的加强筋组成,所述加强筋之间设置有若干牵伸条。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凹槽的截面呈正六边形,且凹槽的侧壁由六根首尾相连的加强筋组成,使得加强筋具有较好的整体性且正六边形的形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受力较为均匀,在薄膜本体受到外力拉伸时,加强网能够更好地分享外力,使得薄膜本体更加牢固,由于加强筋之间设置有若干牵伸条,在加强筋在受到外力发生弹性形变时,牵伸条起到加固加强筋且起到分摊加强筋外力的作用,从而增加了加强网的牢固性。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筋的侧壁上垂直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呈三角状。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加强筋的侧壁上垂直设置有凸块,在伸入凹槽内握持薄膜本体时,凸块的设置增加了加强筋表面的摩擦系数,使得手指伸入凹槽内不易滑出,使得薄膜本体的握持更加稳定,且由于凸块呈三角状,使得凸块本身的结构较为牢固不易损坏,手指可以沿着凸块的斜面滑入凹槽内再勾住凸块,使得手指能够较为便捷地卡入凹
槽内,使得薄膜本体的握持更加便捷。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耐磨层为聚酰胺膜层。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耐磨层为聚酰胺膜层,由于聚酰胺膜层具有较好的耐磨性,使得耐磨层长期使用不易磨损,从而延长了薄膜本体的使用寿命。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护层为聚酯薄膜层。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保护层为聚酯薄膜层,聚酯薄膜具有较好耐化学药品性、耐油性,使得薄膜本体具有耐受各种化学因素作用的能力和抵抗油类引起溶解,溶胀,开裂,变形的能力,从而提升了薄膜本体的适用性。
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芯层为低密度聚乙烯薄膜层。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芯层为低密度聚乙烯薄膜层,低密度聚乙烯薄膜具有较好的热封性,使得芯层可通过加热熔化来进行封口、粘合等操作,使得薄膜本体的加工较为便捷,便于销售。
1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薄膜本体时只需将手指伸入凹槽内即可握持薄膜,凹槽的设置给握持薄膜本体的操作提供了施力点,使得薄膜本体的握持较为便捷,且在耐磨层上设置有第一网格条和第二网格条,薄膜本体受到外力拉伸时,第一网格条和第二网格条起到分摊拉伸力的效果,使得薄膜本体更加耐用、牢固。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1、芯层;2、保护层;3、耐磨层;4、第一网格条;5、第二网格条;6、凹槽;7、加强筋;8、牵伸条;9、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2所示,一种高强度薄膜,包括薄膜本体,薄膜本体包括芯层1和设置在的芯层1两侧的保护层2和耐磨层3,在耐磨层3上设置有加强网层,加强网层包括若干第一网格条4,相邻第一网格条4之间均设置有第二网格条5,在第一网格条4和第二网格条5上均开设有若干凹槽6,第一网格条4与第二网格条5呈交错设置,凹槽6的截面呈正六边形,凹槽6的侧壁由六根首尾相连的加强筋7组成,在加强筋7之间设置有若干牵伸条8,在加强筋7的侧壁上垂直设置有凸块9,凸块9呈三角状,耐磨层3为聚酰胺膜层,保护层2为聚酯薄膜层,芯层1为低密度聚乙烯薄膜层。
24.由于耐磨层3上设置有加强网层,在使用薄膜本体时只需将手指伸入凹槽6内,对凹槽6的侧壁进施力即可握持薄膜,在放置薄膜本体时只需将手指凹槽6内伸出,即可放置薄膜本体,凹槽6的设置给握持薄膜本体的操作提供了施力点,使得薄膜本体的握持较为便
捷,且在耐磨层3上设置有第一网格条4和第二网格条5,薄膜本体受到外力拉伸时,第一网格条4和第二网格条5发生形变,第一网格条4和第二网格条5起到分摊拉伸力的效果,使得薄膜本体更加耐用。
25.由于凹槽6的截面呈正六边形,凹槽6的侧壁由六根首尾相连的加强筋7组成,使得加强筋7具有较好的整体性且正六边形的形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受力较为均匀,在薄膜本体受到外力拉伸时,六根加强筋7沿着受力方向进行形变,使得加强网能够更好地分享外力,从而使得薄膜本体更加牢固,由于加强筋7之间设置有若干牵伸条8,在加强筋7在受到外力发生弹性形变时,牵伸条8起到加固加强筋7且起到分摊加强筋7外力的作用,从而增加了加强网的牢固性,第一网格条4与第二网格条5呈交错设置配合凹槽6的正六边形,使得加强网本体的结构更加紧密,进一步增加了加强网的牢固性。
26.由于加强筋7的侧壁上垂直设置有凸块9,在伸入凹槽6内握持薄膜本体时,凸块9的设置增加了加强筋7表面的摩擦系数,使得手指伸入凹槽6内不易滑出,使得薄膜本体的握持更加稳定,且由于凸块9呈三角状,使得凸块9本身的结构较为牢固不易损坏,手指可以沿着凸块9的斜面滑入凹槽6内再勾住凸块9,使得手指能够较为便捷地卡入凹槽6内,使得薄膜本体的握持更加便捷。
27.由于耐磨层3为聚酰胺膜层,由于聚酰胺膜层具有较好的耐磨性,使得耐磨层3长期使用不易磨损,从而延长了薄膜本体的使用寿命。
28.由于保护层2为聚酯薄膜层,聚酯薄膜具有较好耐化学药品性、耐油性,使得薄膜本体具有耐受各种化学因素作用的能力和抵抗油类引起溶解,溶胀,开裂,变形的能力,从而提升了薄膜本体的适用性。
29.由于芯层1为低密度聚乙烯薄膜层,低密度聚乙烯薄膜具有较好的热封性,使得芯层1可通过加热熔化来进行封口、粘合等操作,使得薄膜本体的加工较为便捷,便于销售。
3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1.一种高强度薄膜,包括薄膜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本体包括芯层(1)和设置在的芯层(1)两侧的保护层(2)和耐磨层(3),所述耐磨层(3)上设置有加强网层,所述加强网层包括若干第一网格条(4),相邻所述第一网格条(4)之间均设置有第二网格条(5),所述第一网格条(4)和第二网格条(5)上均开设有若干凹槽(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格条(4)与第二网格条(5)呈交错设置,所述凹槽(6)的截面呈正六边形,所述凹槽(6)的侧壁由六根首尾相连的加强筋(7)组成,所述加强筋(7)之间设置有若干牵伸条(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7)的侧壁上垂直设置有凸块(9),所述凸块(9)呈三角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3)为聚酰胺膜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2)为聚酯薄膜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层(1)为低密度聚乙烯薄膜层。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强度薄膜,涉及薄膜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薄膜本体,薄膜本体包括芯层和设置在的芯层两侧的保护层和耐磨层,耐磨层上设置有加强网层,加强网层包括若干第一网格条,相邻第一网格条之间均设置有第二网格条,第一网格条和第二网格条上均开设有若干凹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性: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薄膜本体时只需将手指伸入凹槽内即可握持薄膜,凹槽的设置给握持薄膜本体的操作提供了施力点,使得薄膜本体的握持较为便捷,且由于保护层为聚酯薄膜层,聚酯薄膜具有较好耐化学药品性、耐油性,使得薄膜本体具有耐受各种化学因素作用的能力和抵抗油类引起溶解,溶胀,开裂,变形的能力,从而提升了薄膜本体的适用性。本体的适用性。本体的适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开林 仝国清 冯鲁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海滨薄膜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8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