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节结构及三脚架的制作方法

allin2023-03-29  104



1.本实用新型属于调节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调节结构及三脚架。


背景技术:

2.三脚架是用来稳定照相机的一种支撑架,有效提高了摄影过程中照相机的稳定性,以达到所需要的摄影效果。在一些特定的拍摄过程中,比如星轨拍摄、流水拍摄、夜景拍摄、微距拍摄等,常常需要用到三脚架。
3.三脚架按照材质分类可以分为木质、高强塑料材质、铝合金材料、钢铁材料、火山石、碳纤维等多种。最常见的材质是铝合金,铝合金材质的脚架的优点是重量轻,坚固。最新式的脚架则使用碳纤维材质制造,它具有比铝合金更好的韧性及重量更轻等优点,常背着脚架外出拍照的人对于脚架的重量都很重视,希望它能愈轻愈好。
4.按最大脚管管径分类可分为32mm,28mm,25mm,22mm等,一般来讲,脚管越大,脚架的承重越大,稳定性越强。按脚管的节数分为3节、4节、5节等,一般情况是,脚管节数越少,脚架的稳定性越好,相反的,脚架的节数越少越不便携。
5.现有的三脚架在高度调节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就是推拉脚管,然后将脚管固定在特定的高度,固定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紧固螺钉固定、锁扣固定和拉钮卡接等。
6.但操作时均需人工推拉并进行固定,在各种意外情况下出现固定不到位的话,三脚架的稳定性差,极易出现照相机及其他器材跌落并损坏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调节结构及三脚架,解决了高度调节过程中手工固定不到位出现器材跌落并损坏的问题。
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9.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调节结构,包括基座、调节杆、调节钮和复位弹性件,其中,调节杆的一端与基座铰接,且调节杆与基座之间留有适配于调节钮的间隙,调节钮放置于该间隙内并可沿该间隙滑动;
10.调节钮在间隙上具有初始位置和调节位置,其中,当调节钮位于初始位置上时,基座与调节杆固定连接;当调节钮位于调节位置上时,调节杆可相对基座转动;
11.复位弹性件连接调节钮与调节杆并使调节钮复位。
1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调节钮包括拉钮和定位杆,拉钮可滑动设置在间隙内并设有适配于定位杆的滑槽,定位杆穿过滑槽并固定在调节杆上,其中,滑槽的侧壁上设有凸起部,以将拉钮固定在调节位置上;
13.拉钮两侧面中朝向基座的一者为锁定面,朝向调节杆的一者为复位面,其中,锁定面的顶部设有可卡接基座的固定板,锁定面的中部设有外凸的复位座;复位面的底部设有外凸的抵顶板,复位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抵顶板,复位弹性件的另一端抵接于调节杆,以将拉钮固定在初始位置上。
1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基座上设有台阶面,固定板卡接其中一个阶面,以将基座固定在某一高度;固定板与台阶面接触的端面设置为弧形面,以微调基座的高度。
1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复位座设有两个并对称设置在滑槽两侧;
16.定位杆设置为螺杆,螺杆包括抵接锁定面的螺帽部,锁定面上设有适配于螺帽部的副滑槽,副滑槽连通于滑槽。
1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拉钮采用柔性材料制成时,拉钮上还设有定形弹性件,其中,定形弹性件设有两个并对称设置在滑槽两侧。
1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基座上设有适配于调节杆的铰接座;相应地,调节杆的铰接端上设有沿调节杆轴线内凹的腔体,腔体的前端开口,腔体的两侧各有一用于连接铰接座的连接部;
19.当调节杆通过连接部与铰接座铰接时,铰接座的部分插接至腔体内并封堵腔体的开口,腔体剩余部分形成所述的间隙。
2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铰接座设有若干个,相应地,调节杆设有若干个并与铰接座一一对应设置。
2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基座的顶面上设有连接结构,调节杆内设有减重腔。
2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腔体的底部设有适配于复位弹性件的收纳槽,调节钮的部分插接至收纳槽内。
23.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脚架,包括一个三脚座、三个脚管和三个所述的调节结构,其中,脚管与调节结构一一对应设置,脚管通过调节结构连接于三脚座。
24.有益效果:
25.一种调节结构及三脚架通过弹性复位件实现了自动复位,避免出现高度调节后出现固定不稳的情况,保证了基座稳定在所需的高度上,避免出现物品因固定不稳出现跌落并损坏的情况,保障了物品放置或使用的安全性。同时,减少了调节的步骤,相对减少了调节的工作量,缩短了调节所需的时间,提高了调节的效率。此外,本调节结构及三脚架的使用范围广泛,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26.图1为一种调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一种调节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28.图3为调节钮处于初始位置时,一种调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调节钮处于调节位置时,一种调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30.图5为第一视角下,调节钮的结构示意图。
31.图6为第二视角下,调节钮的结构示意图。
32.图7为调节杆与调节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3.图8为一种三脚架的结构示意图。
34.图中:
35.1、基座;101、台阶面;102、铰接座;103、连接结构;104、铰接孔;105、铰接轴;106、锁紧螺丝;2、调节杆;201、腔体;202、连接部;203、减重腔;204、收纳槽;3、调节钮;31、拉钮;32、定位杆;301、滑槽;302、凸起部;303、固定板;304、复位座;305、抵顶板;306、副滑槽;
307、附加槽;308、安装槽;4、复位弹性件;5、定形弹性件;6、三脚座;7、脚管。
具体实施方式
36.实施例1:
37.现有的三脚架中,所使用到的高度调节结构均为手动调节,除了背景技术中所述的固定不紧的问题以外,使用也更为繁琐,增加了调节的难度。因此,在此提出一种调节结构,以解决上述的两个技术问题。
38.如图1-7所示,一种调节结构,包括基座1、调节杆2、调节钮3和复位弹性件4,其中,调节杆2的一端与基座1铰接,且调节杆2与基座1之间留有适配于调节钮3的间隙,调节钮3放置于该间隙内并可沿该间隙滑动;调节钮3在间隙上具有初始位置和调节位置,其中,当调节钮3位于初始位置上时,基座1与调节杆2固定连接;当调节钮3位于调节位置上时,调节杆2可相对基座1转动;复位弹性件4连接调节钮3与调节杆2并使调节钮3复位。
39.具体来说,基座1用于放置物品,包括但不限于上述的摄影器材,则为了达到最佳的放置效果,基座1的形状可以构造为任意合适的形状。调节杆2在与基座1保持相对静止时,调节杆2起到支撑作用,从而将基座1固定在某一个高度上;调节杆2相对基座1转动时,则此时调节杆2与基座1之间的夹角改变,则调节杆2顶端至其底端的竖直高度也随之改变,进而实现对基座1高度的调节。
40.调节钮3滑动设置在上述的间隙内并位于基座1与调节杆2之间,复位弹性件4一方面起到连接作用,另一方面也将调节钮3固定在初始位置上,进而使基座1与调节杆2固定连接,也即调节杆2与基座1保持相对静止;调节基座1高度时,即调节杆2相对基座1转动,使用者手拉调节钮3以使调节钮3自初始位置滑动至调节位置,再转动调节杆2以使调节杆2与基座1之间的夹角改变,并最终达到调节基座1高度的目的。
41.进一步说明,基座1通过调节杆2放置在基体上,基座1、基座1在基体上的投影点和调节杆2构成一三角形,基座1距离基座1在基体上的投影点的距离,即基座1的高度,是该三角形的一竖直边,调节杆2为该三角形的斜边。那么,竖直边始终保持在一竖直线上时,基座1与调节杆2之间夹角的增大,调节杆2趋向于水平,则基座1将沿所述的竖直线下滑,即基座1高度下降;反之,基座1与调节杆2之间夹角的减小,调节杆2趋向于竖直,则基座1将沿所述的竖直线上滑,即基座1高度上升。
42.基座1达到所需的高度后,使用者放开调节钮3即可,调节钮3在复位弹性件4的作用下自调节位置滑动回初始位置,进而使基座1与调节杆2再次处于固定连接状态,以便于放置物品,或者在该高度上使用物品。
43.以上即为本调节结构的工作过程,相比于现有技术,通过弹性复位件实现了自动复位,避免出现高度调节后出现固定不稳的情况,保证了基座1稳定在所需的高度上,避免出现物品因固定不稳出现跌落并损坏的情况,保障了物品放置或使用的安全性。同时,减少了调节的步骤,相对减少了调节的工作量,缩短了调节所需的时间,提高了调节的效率。此外,本调节结构的使用范围广泛,实用性好。
44.下面对调节钮3的具体结构进行举例并对基座1高度调节进行进一步说明。
45.其中,调节钮3的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参见图5-6,调节钮3包括拉钮31和定位杆32,拉钮31可滑动设置在间隙内并设有适配于定位杆32的滑槽301,定位杆32穿过滑槽301并固
定在调节杆2上,其中,滑槽301的侧壁上设有凸起部302,以将拉钮31固定在调节位置上。
46.拉钮31两侧面中朝向基座1的一者为锁定面,朝向调节杆2的一者为复位面,其中,锁定面的顶部设有可卡接基座1的固定板303,锁定面的中部设有外凸的复位座304;复位面的底部设有外凸的抵顶板305,复位弹性件4的一端抵接于抵顶板305,复位弹性件4的另一端抵接于调节杆2,以将拉钮31固定在初始位置上。
47.高度调节时,使用者手握拉钮31的顶部,即设置了固定板303的一端,进而拉动拉钮31沿着间隙滑动,则解除了固定板303与基座1的卡接关系,进而使得调节杆2可相对基座1转动;同时,利用滑槽301和定位杆32的相互配合,对拉钮31的滑动进行导向,减少滑动过程中的摩擦和磕碰,提高了滑动的流畅度。
48.对于复位弹性件4,抵顶板305将随拉钮31移动,进而通过抵顶板305使复位弹性件4被压缩,复位弹性件4则向拉钮31施加朝向初始位置方向的弹性力。
49.此外,因为复位弹性件4的存在,则使用者需在调节过程中一直手持拉钮31,一定程度上造成调节的不方便。因此,优选地,在滑槽301上设有凸起部302,当拉钮31滑动至调节位置时,定位杆32与凸起部302卡接,以使拉钮31卡接定位杆32,并且抵消来自复位弹性件4的弹性力,则拉钮31被固定在调节位置上。如此一来,使用者可放开拉钮31,简化了操作,也方便了使用者。可选地,凸起部302可构造为任意合适的形状,以提高实用性。
50.调节高度时,即转动基座1和调节杆2中的至少一者,一般情况下是转动调节杆2。调节杆2转动至合适的角度时,基座1的高度也上移或下移至合适的高度,向调节杆2方向转动基座1直至基座1压住复位座304,基座1向复位座304施加作用力使得拉钮31至少有向初始位置方向滑动的趋势;并且在该作用力作用下,定位杆32与凸起部302将相互脱离,则在复位弹性件4的弹力作用下拉钮31自调节位置滑动回初始位置。
51.回转基座1,下滑的拉钮31也使得固定板303再次与基座1卡接,基座1与调节杆2再次处于固定连接状态,以便于放置物品,或者在该高度上使用物品。
52.容易理解的,重复上述操作即可将基座1调节至不同高度上。
53.可见,通过对拉钮31结构的改进,即在拉钮31的锁定面和复位面分别设置了对应的结构,既可以将拉钮31固定在调节位置上,又可以配合基座1和复位弹性件4完成复位,大大提高了基座1高度调节的便捷性和方便程度,使得本调节结构的实用性更好。
5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座1上设有台阶面101,固定板303卡接其中一个阶面,以将基座1固定在某一高度;即每一个阶面对应于一个高度,多个阶面相互配合实现了基座1高度的有级调节。可选地,参见图2-4,阶面包括但不限于三个。此外,固定板303卡接阶面的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抵接和压接。
55.优选地,固定板303与阶面接触的端面设置为弧形面,以微调基座1的高度。基于上述设计,通过调整弧形面与台阶面101接触的部位,对调节杆2与基座1之间的角度进行微调,进而对基座1的高度进行微调;如此一来,进一步提高了调节的精度,实用性更好。
5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复位座304设有两个并对称设置在滑槽301两侧。如此一来,基座1施加至拉钮31的作用力将均衡作用至拉钮31上,避免拉钮31与调节杆2之间局部磨损过度,保障了二者的使用寿命。容易理解的,复位座304可以构造为任意合适的形状。
5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定位杆32设置为螺杆,螺杆包括抵接锁定面的螺帽部,锁定面上设有适配于螺帽部的副滑槽306,副滑槽306连通于滑槽301。基于上述设计,定位
杆32固定在调节杆2上时,螺帽将插接至副滑槽306内,减少了定位杆32与基座1的摩擦,也使得结构紧凑。
58.拉钮31可以选用任意合适的材料制成,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不易变形的刚性材料和可变形的柔性材料,使用前者的问题在于拉钮31与定位杆32之间不可避免将出现磨损,且随着长期使用导致磨损加剧后,拉钮31滑动至调节位置后,定位杆32的固定效果将变差。因此,拉钮31优选采用柔性材料制成。且当拉钮31采用柔性材料制成时,拉钮31上还设有定形弹性件5,其中,定形弹性件5设有两个并对称设置在滑槽301两侧。
59.即拉钮31具有一定弹性,凸起部302可向定位杆32施加更大的夹紧力,提高了固定的效果;同时,利用该弹性减少拉钮31与定位杆32各自的磨损,提高了使用寿命。此外,通过定形弹性件5所施加的弹性力,保证拉钮31始终稳定在所需要的形状上,确保了拉钮31达到所预想的功能。
60.可选地,滑槽301两侧各设有一附加槽307,附加槽307的下部与滑槽301的下部相连通并构成一山字型槽体。基于上述设计,有效减轻了拉钮31的重量。
61.相应地,参见图6,附加槽307位于复位面一侧设有内陷的安装槽308,定形弹性件5放置在所述的安装槽308内,复位座304位于附加槽307的外侧。
62.下面对基座1和调节杆2的结构进行进一步说明:
6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见图1-2,基座1上设有适配于调节杆2的铰接座102;相应地,调节杆2的铰接端上设有沿调节杆2轴线内凹的腔体201,腔体201的前端开口,腔体201的两侧各有一用于连接铰接座102的连接部202;当调节杆2通过连接部202与铰接座102铰接时,铰接座102的部分插接至腔体201内并封堵腔体201的开口,腔体201剩余部分形成所述的间隙。
64.铰接座102相对于基座1向外凸出,减少了调节杆2转动过程中受到的限制,提高了调节的范围;而腔体201的长度大于调节钮3,在安装调节钮3的基础上预留出连接铰接座102的空间。结合调节钮3的结构,参见图2,所述的台阶面101位于铰接座102的顶面上,铰接座102的底面设置为适配于复位座304的下压面。
6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铰接座102设有若干个,相应地,调节杆2设有若干个并与铰接座102一一对应设置。即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确定铰接座102和调节杆2的数量;容易理解的,本调节结构用于三脚架时,铰接座102和调节杆2均设置为三个。
66.此外,铰接座102的侧面设有一铰接孔104,铰接孔104的两侧均连通外界,其中,铰接孔104的一侧可穿设一适配于铰接孔104的铰接轴105,铰接孔104的另一侧穿设有一适配于铰接孔104的锁紧螺丝106,锁紧螺丝106插接至铰接轴105内,以实现二者的连接,同时,也实现了基座1与调节杆2的铰接。
6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座1的顶面上设有连接结构103,即在适配于所连接物品的基础上,连接结构103可以构造为任意合适的结构。
6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调节杆2内设有减重腔203,进而提高便携性,减轻使用者的负担。
6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腔体201的底部设有适配于复位弹性件4的收纳槽204,调节钮3的部分插接至收纳槽204内。如此一来,复位弹性件4的一端抵接在抵顶板305上,复位弹性件4的另一端抵接在收纳槽204的侧壁上。同时,收纳槽204配合于副滑槽306,有效减
少了占用的空间,提高了结构的紧凑程度。结合调节钮3的结构可知,插接至收纳槽204内的是抵顶板305的部分。
70.可选地,复位弹性件4和定形弹性件5包括但不限于弹簧。
71.实施例2:
72.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实施例1中的调节结构的实际应用给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一种三脚架,包括一个三脚座6、三个脚管7和三个所述的调节结构,其中,脚管7与调节结构一一对应设置,脚管7通过调节结构连接于三脚座6。
73.其中,参见图8,调节结构中的基座1等同于三脚座6,或者为三脚座6的一部分,调节结构中的调节杆2等同于脚管7,或者为脚管7一部分。同时,相适应地,铰接座102设有三个并以三脚座6的轴线为中心均布在三脚座6的侧面上。
7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调节杆(2)、调节钮(3)和复位弹性件(4),其中,调节杆(2)的一端与基座(1)铰接,且调节杆(2)与基座(1)之间留有适配于调节钮(3)的间隙,调节钮(3)放置于该间隙内并可沿该间隙滑动;调节钮(3)在间隙上具有初始位置和调节位置,其中,当调节钮(3)位于初始位置上时,基座(1)与调节杆(2)固定连接;当调节钮(3)位于调节位置上时,调节杆(2)可相对基座(1)转动;复位弹性件(4)连接调节钮(3)与调节杆(2)并使调节钮(3)复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调节钮(3)包括拉钮(31)和定位杆(32),拉钮(31)可滑动设置在间隙内并设有适配于定位杆(32)的滑槽(301),定位杆(32)穿过滑槽(301)并固定在调节杆(2)上,其中,滑槽(301)的侧壁上设有凸起部(302),以将拉钮(31)固定在调节位置上;拉钮(31)两侧面中朝向基座(1)的一者为锁定面,朝向调节杆(2)的一者为复位面,其中,锁定面的顶部设有可卡接基座(1)的固定板(303),锁定面的中部设有外凸的复位座(304);复位面的底部设有外凸的抵顶板(305),复位弹性件(4)的一端抵接于抵顶板(305),复位弹性件(4)的另一端抵接于调节杆(2),以将拉钮(31)固定在初始位置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基座(1)上设有台阶面(101),固定板(303)卡接其中一个阶面,以将基座(1)固定在某一高度;固定板(303)与台阶面(101)接触的端面设置为弧形面,以微调基座(1)的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复位座(304)设有两个并对称设置在滑槽(301)两侧;定位杆(32)设置为螺杆,螺杆包括抵接锁定面的螺帽部,锁定面上设有适配于螺帽部的副滑槽(306),副滑槽(306)连通于滑槽(30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拉钮(31)采用柔性材料制成时,拉钮(31)上还设有定形弹性件(5),其中,定形弹性件(5)设有两个并对称设置在滑槽(301)两侧。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基座(1)上设有适配于调节杆(2)的铰接座(102);相应地,调节杆(2)的铰接端上设有沿调节杆(2)轴线内凹的腔体(201),腔体(201)的前端开口,腔体(201)的两侧各有一用于连接铰接座(102)的连接部(202);当调节杆(2)通过连接部(202)与铰接座(102)铰接时,铰接座(102)的部分插接至腔体(201)内并封堵腔体(201)的开口,腔体(201)剩余部分形成所述的间隙。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铰接座(102)设有若干个,相应地,调节杆(2)设有若干个并与铰接座(102)一一对应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基座(1)的顶面上设有连接结构(103),调节杆(2)内设有减重腔(203)。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腔体(201)的底部设有适配于复位弹性件(4)的收纳槽(204),调节钮(3)的部分插接至收纳槽(204)内。10.一种三脚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三脚座(6)、三个脚管(7)和三个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调节结构,其中,脚管(7)与调节结构一一对应设置,脚管(7)通过调节结构
连接于三脚座(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调节结构及三脚架,其中,一种调节结构,包括基座、调节杆、调节钮和复位弹性件,其中,调节杆与基座铰接,且调节杆与基座之间留有间隙,调节钮放置于该间隙内并可沿该间隙滑动;当调节钮位于初始位置上时,基座与调节杆固定连接;当调节钮位于调节位置上时,调节杆可相对基座转动;复位弹性件连接调节钮与调节杆并使调节钮复位。一种三脚架,包括三脚座、脚管和调节结构,其中,脚管通过调节结构连接于三脚座。一种调节结构及三脚架通过弹性复位件实现了自动复位,避免出现高度调节后出现固定不稳的情况,保证了基座稳定在所需的高度上,避免出现物品因固定不稳出现跌落并损坏的情况,保障了物品放置或使用的安全性。全性。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启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市仕界摄影器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13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834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