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强度再生实心标准砖块。
背景技术:2.随着科技的进步,传统的泥土烧制砖已经慢慢被淘汰,通过对建筑垃圾进行加工形成再生标准砖块,既节约了土地,有解决了建筑垃圾的处理问题。
3.现有技术的再生实心标准砖块在使用时,相邻两个砖块之间与水泥之间的附着力较差,导致建成的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较差,且再生实心标准砖块的强度较差,导致砖块容易随着墙体的增高被压力压碎。因此,亟需设计一种高强度再生实心标准砖块来解决上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砖块与水泥的附着力差,抗压强度差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强度再生实心标准砖块。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高强度再生实心标准砖块,包括砖体,所述砖体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凹槽,所述砖体的另一侧外壁一体成型有均匀分布的凸条,所述凸条与凹槽相适配,所述砖体包括外层,所述外层的底部内壁设置有下炉渣层,所述下炉渣层的顶部内壁设置有下岩石层,所述下岩石层的顶部设置有隔音层。
7.进一步的,所述隔音层的顶部设置有上岩石层,所述上岩石层的顶部设置有上炉渣层。
8.进一步的,所述砖体的顶部外壁和底部外壁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凹孔,所述砖体的内部内嵌有均匀分布的加强筋。
9.进一步的,所述外层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之间一体成型有均匀分布的中心柱,所述中心柱的内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韧筋。
10.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的两侧外壁焊接有均匀分布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焊接有挡块。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2.1.通过设置的凸条和凹槽,利用凸条和凹槽使得相邻的两个砖之间涂抹水泥时,水泥能够嵌入凸条和凹槽形成的间隙中,使得砖体与水泥之间的附着力更好的效果,进而提高了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13.2.通过设置的加强筋和韧筋,利用加强筋增加了标准砖的抗压强度,通过韧筋使得标准砖的内部结构产生粘连,即使砖块断裂也不会产生分离的效果。
14.3.通过设置的凹孔,利用凹孔使得砖体与水的接触面积得到增加,进而使得砖体在水中浸泡时的吸水效率更高,因此实现了标准砖吸水效率高的效果,减少的砖体的浸泡时间。
15.4.通过设置的上炉渣层、下炉渣层和隔音层,利用上炉渣层和下炉渣层使得炉渣能够能够再生利用,进而实现了环保的效果,通过隔音层使得通过砖体建成的建筑物的隔音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强度再生实心标准砖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强度再生实心标准砖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强度再生实心标准砖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强度再生实心标准砖块的中心柱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砖体、2凹槽、3凸条、4凹孔、5加强筋、6外层、7下炉渣层、8下岩石层、9隔音层、10上岩石层、11上炉渣层、12连接杆、13挡块、14中心柱、15韧筋。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3.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4.参照图1-4,一种高强度再生实心标准砖块,包括砖体1,砖体1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凹槽2,砖体1的另一侧外壁一体成型有均匀分布的凸条3,凸条3与凹槽2相适配,通过凸条3和凹槽2使得相邻的两个砖之间涂抹混凝土时,混凝土能够嵌入凸条3和凹槽2形成的间隙中,使得砖体1与水泥之间的附着力更好,砖体1包括外层6,外层6的底部内壁设置有下炉渣层7,下炉渣层7的顶部内壁设置有下岩石层8,下岩石层8的顶部设置有隔音层9,隔音层9,隔音层9为建筑垃圾粉碎后压制而成,隔音层9的顶部设置有上岩石层10,上岩石层10的顶部设置有上炉渣层11,通过上炉渣层11和下炉渣层7使得炉渣能够能够再生利用。
25.进一步的,砖体1的顶部外壁和底部外壁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凹孔4,通过凹孔4使得砖体1与水的接触面积得到增加,进而使得砖体1在水中浸泡时的吸水效率更高,砖体1的内部内嵌有均匀分布的加强筋5,加强筋5为钢筋,加强筋5增加了标准砖的抗压强度,加强筋5的两侧外壁焊接有均匀分布的连接杆12,连接杆12的一端焊接有挡块13,利用挡块13和连接杆12使得加强筋5的附着力更强。
26.进一步的,外层6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之间一体成型有均匀分布的中心柱14,中心柱14的内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韧筋15,韧筋15采用碳纤维材质制成,通过韧筋15使得标准砖的内部结构产生粘连,即使砖块断裂也不会产生分离。
27.工作原理:使用时,在两个砖体1之间进行涂抹水泥,通过凸条3和凹槽2使得相邻的两个砖之的水泥能够嵌入凸条3和凹槽2形成的间隙中,使得砖体1与水泥之间的附着力更好,因此提高了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利用凹孔4使得砖体1与水的接触面积得到增加,进而使得砖体1在水中浸泡时的吸水效率更高,因此实现了标准砖吸水效率高的效果,减少的砖体1的浸泡时间,通过加强筋5增加了标准砖的抗压强度,通过韧筋15使得标准砖的内部结构产生粘连,即使砖块断裂也不会产生分离,利用上炉渣层11和下炉渣层7使得炉渣能够能够再生利用,进而实现了环保的效果,通过隔音层9使得通过砖体1建成的建筑物的隔音效果更好。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一种高强度再生实心标准砖块,包括砖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1)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凹槽(2),所述砖体(1)的另一侧外壁一体成型有均匀分布的凸条(3),所述凸条(3)与凹槽(2)相适配,所述砖体(1)包括外层(6),所述外层(6)的底部内壁设置有下炉渣层(7),所述下炉渣层(7)的顶部内壁设置有下岩石层(8),所述下岩石层(8)的顶部设置有隔音层(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再生实心标准砖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层(9)的顶部设置有上岩石层(10),所述上岩石层(10)的顶部设置有上炉渣层(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再生实心标准砖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1)的顶部外壁和底部外壁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凹孔(4),所述砖体(1)的内部内嵌有均匀分布的加强筋(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再生实心标准砖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6)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之间一体成型有均匀分布的中心柱(14),所述中心柱(14)的内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韧筋(15)。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再生实心标准砖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5)的两侧外壁焊接有均匀分布的连接杆(12),所述连接杆(12)的一端焊接有挡块(13)。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强度再生实心标准砖块,包括砖体,砖体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凹槽,砖体的另一侧外壁一体成型有均匀分布的凸条,凸条与凹槽相适配,砖体包括外层,外层的底部内壁设置有下炉渣层,下炉渣层的顶部内壁设置有下岩石层,下岩石层的顶部设置有隔音层,隔音层的顶部设置有上岩石层,上岩石层的顶部设置有上炉渣层。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凸条和凹槽,利用凸条和凹槽使得相邻的两个砖之间涂抹水泥时,水泥能够嵌入凸条和凹槽形成的间隙中,使得砖体与水泥之间的附着力更好的效果,进而提高了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进而提高了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进而提高了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梁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凯龙环保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12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