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乐器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乐器面板结构。
背景技术:2.乐器,尤其是弦乐器,其发生原理主要是通过拨动琴弦产生振动,带动乐器的面板发生振动,进而使得共鸣箱内的空气共振并发出乐器的奏鸣声响。由此可见,面板是弦乐器重要的部件,不仅要承受琴弦的拉力,也对乐器的音色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3.目前的乐器面板制作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的木材制作,一类是采用新材料制作,例如碳纤维。以吉他为例,木制吉他通常包括面板、音梁及琴桥板组成,面板则通过两块木板拼接而成,为保证面板的平直度以及承受琴弦拉力的刚度,对木材的切割方式、纹理走向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对木材的消耗量很大。因此,以碳纤维为主流的新材料吉他被广泛普及,碳纤维具有高比模量、高强度、高可设计度。目前常见的碳纤维面板是通过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压板制成,音梁部分整体成型后嵌入面板内侧,这种设计也具有重量较大,厚度较厚,音梁部分结构复杂、加工难度较大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4.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出一种乐器面板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乐器面板结构,包括:面板层;中间层,连接所述面板层,所述中间层位于所述面板层朝向乐器内部一侧,所述中间层包括多个连续的孔隙结构;音梁,连接于所述中间层远离所述面板层一侧。
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音梁包括条状的第一音梁与第二音梁,所述第一音梁与所述第二音梁间隔设置于所述中间层上,且所述第一音梁与所述第二音梁的延长线形成第一夹角。
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层还包括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沿第一方向设置,且所述加强结构设于所述第一音梁与所述第二音梁之间。
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层包括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部与第二部,所述第一部与所述第二部交错设置。
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层还包括琴桥结构,所述琴桥结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部与所述第二部,另一端连接所述音梁。
1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乐器面板结构还包括音孔,所述音孔贯穿所述面板层与所述中间层。
1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音孔的形状包括椭圆形,所述音孔沿第一方向设于所述音梁一侧。
1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面板层的周缘设有向中间层一侧倾斜的侧板。
1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孔隙结构的形状包括三角形、四边形、六边形或圆形中的一种。
1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层的厚度范围为2~4mm,所述面板层的厚度范围为0.1~1mm。本技术提出的乐器面板结构,将现有技术中的异形嵌入式音梁的结构简化为形状规则的面板与音梁结构,优化了制作过程,提高了制作效率,并降低了乐器面板的重量、提高性能与音质。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乐器面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图1所示的乐器面板结构中中间层的孔隙结构的示意图。
17.图3是本技术现有技术的乐器面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本技术现有技术的乐器面板中音梁的结构示意图。
19.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20.乐器面板结构
ꢀꢀꢀꢀꢀꢀꢀꢀꢀꢀꢀꢀꢀꢀꢀꢀꢀꢀꢀꢀ
100
21.面板层
ꢀꢀꢀꢀꢀꢀꢀꢀꢀꢀꢀꢀꢀꢀꢀꢀꢀꢀꢀꢀꢀꢀꢀꢀꢀꢀ
10
22.音孔
ꢀꢀꢀꢀꢀꢀꢀꢀꢀꢀꢀꢀꢀꢀꢀꢀꢀꢀꢀꢀꢀꢀꢀꢀꢀꢀꢀꢀ
11
23.侧板
ꢀꢀꢀꢀꢀꢀꢀꢀꢀꢀꢀꢀꢀꢀꢀꢀꢀꢀꢀꢀꢀꢀꢀꢀꢀꢀꢀꢀ
12
24.中间层
ꢀꢀꢀꢀꢀꢀꢀꢀꢀꢀꢀꢀꢀꢀꢀꢀꢀꢀꢀꢀꢀꢀꢀꢀꢀꢀ
20
25.加强结构
ꢀꢀꢀꢀꢀꢀꢀꢀꢀꢀꢀꢀꢀꢀꢀꢀꢀꢀꢀꢀꢀꢀꢀꢀ
21
26.支撑结构
ꢀꢀꢀꢀꢀꢀꢀꢀꢀꢀꢀꢀꢀꢀꢀꢀꢀꢀꢀꢀꢀꢀꢀꢀ
22
27.第一部
ꢀꢀꢀꢀꢀꢀꢀꢀꢀꢀꢀꢀꢀꢀꢀꢀꢀꢀꢀꢀꢀꢀꢀꢀꢀꢀ
221
28.第二部
ꢀꢀꢀꢀꢀꢀꢀꢀꢀꢀꢀꢀꢀꢀꢀꢀꢀꢀꢀꢀꢀꢀꢀꢀꢀꢀ
222
29.琴桥结构
ꢀꢀꢀꢀꢀꢀꢀꢀꢀꢀꢀꢀꢀꢀꢀꢀꢀꢀꢀꢀꢀꢀꢀꢀ
23
30.琴桥加强筋
ꢀꢀꢀꢀꢀꢀꢀꢀꢀꢀꢀꢀꢀꢀꢀꢀꢀꢀꢀꢀꢀꢀ
231
31.音梁
ꢀꢀꢀꢀꢀꢀꢀꢀꢀꢀꢀꢀꢀꢀꢀꢀꢀꢀꢀꢀꢀꢀꢀꢀꢀꢀꢀꢀ
30
32.第一音梁
ꢀꢀꢀꢀꢀꢀꢀꢀꢀꢀꢀꢀꢀꢀꢀꢀꢀꢀꢀꢀꢀꢀꢀꢀ
31
33.第二音梁
ꢀꢀꢀꢀꢀꢀꢀꢀꢀꢀꢀꢀꢀꢀꢀꢀꢀꢀꢀꢀꢀꢀꢀꢀ
32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7.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8.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技术。此外,本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技术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39.请参阅图1,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乐器面板结构100,包括面板层10。中间层20,连接面板层10,且位于面板层10朝向乐器内部一侧,中间层20包括多个连续的孔隙结构。及音梁30,连接于中间层20远离面板层10一侧。
40.需要解释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乐器可以为吉他,但不对本技术所适用的乐器范围作限定。中间层20设于面板层10朝向乐器的内部音箱一侧。中间层20的孔隙结构大致呈规则的多边形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六边形结构、三角形结构等。多个连续的孔隙结构大致行程为蜂窝状结构。音梁30设于中间层20上并位于中间层20朝向乐器内部一侧,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连接于中间层20,也可以与中间层20一体成型,具体成型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注塑成型等方式。区别于现有技术中的木制乐器面板(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面板层10为乐器最外层结构,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中间层20采用芳纶纸或轻质发泡材料(如发泡聚氨酯或玻璃纤维),使得乐器面板具有重量轻、声学性能好、力学强度高、不易受温度和湿度影响的优点。区别于现有的碳纤维乐器面板,面板层10与中间层20可以通过注塑成型模压法制成,而非使用目前常用的硬化成型板材制成。
41.于一实施例中,音梁30包括条状的第一音梁31与第二音梁32,第一音梁31与第二音梁32间隔设置于中间层20上,且第一音梁31与第二音梁32的延长线形成第一夹角a。第一音梁31与第二音梁32为长条形状的长方体,本实施例中且二者形成的第一夹角a为锐角。这一形状结构的音梁30取代了传统碳纤维乐器面板中复杂异形的音梁30(如图4所示),有效简化了工艺,在不影响声学性能的同时提高了结构稳定性。
42.于一实施例中,中间层20还包括加强结构21,加强结构21沿第一方向设置,且加强结构21设于第一音梁31与第二音梁32之间。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为乐器面板的长边方向,从顶部指向底部,如图1中箭头a所指示的方向。
43.于一实施例中,中间层20包括支撑结构22,支撑结构22包括第一部221与第二部
222,第一部221与第二部222交错设置,形成近似x型的结构。支撑结构22的交叉结构可以加强中间层20的蜂窝状孔隙结构的强度,提高振动的传递效用,同时提高乐器面板的强度,以减小琴弦对面板的拉力所带来的面板形变。
44.于一实施例中,中间层20还包括琴桥结构23,琴桥结构23一端连接第一部221与第二部222,另一端连接音梁30。琴桥结构23在面板层10的一面与琴颈共同将琴弦固定在乐器面板上。琴桥结构23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琴桥加强筋231,其底部连接支撑结构22,直接加强琴桥结构23的强度,以减少琴弦带来的形变。
45.于一实施例中,乐器面板结构100还包括音孔11,音孔11贯穿面板层10与中间层20。弦乐器音箱上的音孔11,可以提高振动效果,加强音色,提高声学性能,也可以扩散声音的传播范围,提升音高。
46.于一实施例中,音孔11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椭圆形,音孔11沿第一方向设于音梁30一侧。本技术不对音孔11形状作出限制。
47.于一实施例中,面板层10的周缘设有向中间层20一侧倾斜的侧板12。由于面板层10与中间层20为注塑成型模压法制成的,区别于硬化成型法,因此在面板层10周围的侧板12可以成型出带有一定圆弧倾斜的形状,而非硬化成型所得到的直板。倾斜侧板12使得乐器成品更加柔和、舒适,避免了垂直侧板12带来使用者的尖锐触感。
48.请参阅图2,孔隙结构的形状包括三角形、四边形、六边形或圆形中的一种。连续的孔隙结构的具体单元形状不作具体限制,以实现蜂窝形状为目的。
49.于一实施例中,中间层20的厚度范围为2~4mm,面板层10的厚度范围为0.1~1mm。
50.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技术内。
51.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1.一种乐器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层;中间层,连接所述面板层,所述中间层位于所述面板层朝向乐器内部一侧,所述中间层包括多个连续的孔隙结构;音梁,连接于所述中间层远离所述面板层一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乐器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音梁包括第一音梁与第二音梁,所述第一音梁与所述第二音梁间隔设置于所述中间层上,且所述第一音梁的延长线与所述第二音梁的延长线之间形成第一夹角。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乐器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还包括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沿第一方向设置,且所述加强结构设于所述第一音梁与所述第二音梁之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乐器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包括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部与第二部,所述第一部与所述第二部交错设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乐器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还包括琴桥结构,所述琴桥结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部与所述第二部,另一端连接所述音梁。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乐器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乐器面板结构还包括音孔,所述音孔贯穿所述面板层与所述中间层。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乐器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孔的形状包括椭圆形,所述音孔沿第一方向设于所述音梁一侧。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乐器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层的周缘设有向中间层一侧倾斜的侧板。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乐器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孔隙结构的形状包括三角形、四边形、六边形或圆形中的一种。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乐器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的厚度范围为2~4mm,所述面板层的厚度范围为0.1~1mm。
技术总结本申请提出一种乐器面板结构,包括:面板层;中间层,连接所述面板层,所述中间层位于所述面板层朝向乐器内部一侧,所述中间层包括多个连续的孔隙结构;音梁,连接于所述中间层远离所述面板层一侧。本申请提出的乐器面板结构,将现有技术中的异形嵌入式音梁的结构简化为形状规则的面板与音梁结构,优化了制作过程,提高了制作效率,并降低了乐器面板的重量、提高性能与音质。提高性能与音质。提高性能与音质。
技术研发人员:陆子天 贺达晖 陈梓聪 余振辉 钟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拿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18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