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材加工中心的一体式刀库底座的制作方法

allin2023-04-03  116


1.本实用新型涉及型材加工中心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型材加工中心的一体式刀库底座。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型材加工中心的刀库,一般为了让主轴头换刀效率高,需要将刀库设置在于主轴头相同的高度上;通常的安装方式是,直接将刀库安装在y轴移动座上;但是将刀库安装在y轴移动座上,会因为刀库过重而加重了y轴电机的传动压力,需要设置更大功率的电机才能够保证传动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型材加工中心的一体式刀库底座,其结构设置合理,有效地解决传统之刀库安装在y轴移动座上,导致y轴移动座过重而影响到其运行的稳定性。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5.一种型材加工中心的一体式刀库底座,包括有用于驱动机头模组的鞍座、刀库底座和圆盘式刀库;
6.所述鞍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顶部设置有多个第一螺孔;
7.所述刀库底座包括有一体焊接成型或螺合而成的底框架、前框架、后框架和顶框架,所述底框架、前框架、后框架和顶框架的左侧安装有左框架,右侧安装有右框架,所述底框架、前框架、后框架和顶框架均设置有降低重量的镂空部;所述底框架设置有多个与第一螺孔数量相同及位置相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底框架通过第一螺栓穿过第一通孔螺合于第一螺孔中;
8.所述圆盘式刀库设置有安装平面,所述安装平面均布设置有多个第二螺孔;所述前框架顶部设置有多个与第二螺孔数量相同及位置相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圆盘式刀库通过第二螺栓穿过第二通孔螺合于第二螺孔中。
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安装板和鞍座是一体成型设置。
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螺孔具有六个,呈两排设置,每排具有三个;两排第一螺孔从前往后间距布置在第一安装板的两侧。
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前框架垂直设置,所述底框架的前端连接前框架的底部,所述顶框架的前端连接前框架的顶部;
12.所述底框架与顶框架平行设置,所述顶框架前后方向的长度小于底框架前后方向的长度;
13.所述后框架的底部连接底框架的后端,顶部连接于顶框架的后端,并构成自下往上向前倾斜设置。
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后框架相对底框架向前倾斜的角度a1为60度~70度。
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前框架和后框架之间连接有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和第三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上下间距设置,所述第三加强板的前端连接于前框架和第一加强板前端的接缝处,所述第三加强板的后端连接于后框架和第二加强板后端的接缝处。
1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三加强板与第一加强板之间的角度a2为40度,所述第三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之间的角度a3与a2相同。
1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和第三加强板均设置有降低重量的镂空部。
1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安装板设置于鞍座的左侧,所述鞍座的右侧设置有用于传动其位移的x轴驱动电机。
1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圆盘式刀库设置有24个刀头放置位。
2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具体地说,通过在鞍座设置第一安装板以安装刀库底座;区别于传统刀库通过底座安装在y轴移动架的方式而言,有利于减轻y轴移动架的称重,让y轴移动架采用小功率的伺服电机也能保证体运行稳定,从而降低型材加工中心的能耗,节省能源;
21.同时,以一体焊接成型或螺合成一体的底框架、前框架、后框架和顶框架,并于底框架、前框架、后框架和顶框架均设置有降低重量的镂空部;其结构布置巧妙,在保证连接稳固的同时降低重量,刀库安装在前框架后不易出现晃动,且可以更进一步地降低整体重量。
22.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图1的分解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4是图3的分解图;
27.图5是刀库底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左视)。
28.附图标识说明:
29.10、鞍座
30.11、第一安装板
ꢀꢀꢀꢀꢀꢀꢀꢀꢀꢀꢀꢀꢀꢀꢀꢀꢀꢀ
12、第一螺孔
31.13、x轴驱动电机
32.20、刀库底座
33.21、底框架
ꢀꢀꢀꢀꢀꢀꢀꢀꢀꢀꢀꢀꢀꢀꢀꢀꢀꢀꢀꢀꢀꢀ
211、第一通孔
34.22、前框架
ꢀꢀꢀꢀꢀꢀꢀꢀꢀꢀꢀꢀꢀꢀꢀꢀꢀꢀꢀꢀꢀꢀ
221、第二通孔
35.23、后框架
ꢀꢀꢀꢀꢀꢀꢀꢀꢀꢀꢀꢀꢀꢀꢀꢀꢀꢀꢀꢀꢀꢀ
24、顶框架
36.25、左框架
ꢀꢀꢀꢀꢀꢀꢀꢀꢀꢀꢀꢀꢀꢀꢀꢀꢀꢀꢀꢀꢀꢀ
26、右框架
37.27、镂空部
ꢀꢀꢀꢀꢀꢀꢀꢀꢀꢀꢀꢀꢀꢀꢀꢀꢀꢀꢀꢀꢀꢀ
28、第一螺栓
38.29、第二螺栓
ꢀꢀꢀꢀꢀꢀꢀꢀꢀꢀꢀꢀꢀꢀꢀꢀꢀꢀꢀꢀ
210、第一加强板
39.220、第二加强板
ꢀꢀꢀꢀꢀꢀꢀꢀꢀꢀꢀꢀꢀꢀꢀꢀꢀ
230、第三加强板
40.30、圆盘式刀库
41.31、安装平面
ꢀꢀꢀꢀꢀꢀꢀꢀꢀꢀꢀꢀꢀꢀꢀꢀꢀꢀꢀꢀ
311、第二螺孔
42.32、刀头放置位。
具体实施方式
43.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是一种型材加工中心的一体式刀库底座。
44.传统的型材加工中心的刀库底座,都是安装在主轴移动机构的y轴移动架上;通常刀库的重量很大,如果安装在y轴移动架上则需要通过功率较大的伺服电机来驱动,才能够保证位移的可靠性;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体式刀库底座,将刀库通过刀库底座安装在鞍座上,可以让驱动y轴移动架的伺服电机采用小功率也能保证运行可靠;并且,巧妙地布置刀库底座的具体结构,在保证刀库安装稳定的同时尽可能低降低重量。
45.接下来详细描述一种型材加工中心的一体式刀库底座的具体结构,包括有用于驱动机头模组的鞍座10、刀库底座20和圆盘式刀库30。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鞍座1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安装板11,所述第一安装板11的顶部设置有多个第一螺孔12;所述刀库底座20包括有一体焊接成型或螺合成一体的底框架21、前框架22、后框架23和顶框架24,所述底框架21、前框架22、后框架23和顶框架24均设置有降低重量的镂空部27;所述底框架21设置有多个与第一螺孔12数量相同及位置相对应的第一通孔211,所述底框架21通过第一螺栓28穿过第一通孔211螺合于第一螺孔12中;所述圆盘式刀库30设置有安装平面31,所述安装平面均布设置有多个第二螺孔311;所述前框架22顶部设置有多个与第二螺孔311数量相同及位置相对应的第二通孔221,所述圆盘式刀库通过第二螺栓29穿过第二通孔221螺合于第二螺孔311中。所述底框架21、前框架22、后框架23和顶框架的左侧安装有左框架25,右侧安装有右框架26。
46.具体地说,通过在鞍座设置第一安装板以安装刀库底座;区别于传统刀库通过底座安装在y轴移动架的方式而言,有利于减轻y轴移动架的称重,让y轴移动架采用小功率的伺服电机也能保证体运行稳定,从而降低型材加工中心的能耗,节省能源;同时,以一体焊接成型或螺合而成的底框架、前框架、后框架和顶框架均设置有降低重量的镂空部;优选地,底框架、前框架、后框架和顶框架均有四根型材连接围构而成镂空部;其结构布置巧妙,在保证连接稳固的同时降低重量,刀库安装在前框架后不易出现晃动,且可以更进一步地降低整体重量。
47.接上所述,第一安装板11和鞍座10是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第一螺孔12具有六个,呈两排设置,每排具有三个;两排第一螺孔12从前往后间距布置在第一安装板11的两侧。所述前框架22垂直设置,所述底框架21的前端连接前框架22的底部,所述顶框架24的前端连接前框架22的顶部;所述底框架21与顶框架24平行设置,所述顶框架24前后方向的长度小于底框架21前后方向的长度;所述后框架23的底部连接底框架21的后端,顶部连接于顶框架24的后端,并构成自下往上向前倾斜设置;优选地,所述后框架23相对底框架21向前倾斜的角度a1为60度~70度。
48.为了保证前框架22、后框架23、底框架21和顶框架24的连接强度高,不易出现晃动;所述前框架22和后框架23之间连接有第一加强板210、第二加强板220和第三加强板230;所述第一加强板210和第二加强板220上下间距设置,所述第三加强板230的前端连接于前框架22和第一加强板210前端的接缝处,所述第三加强板230的后端连接于后框架23和第二加强板220后端的接缝处。所述第三加强板230与第一加强板210之间的角度a2为40度,所述第三加强板230和第二加强板220之间的角度a3与a2相同。同时,所述第一加强板210、第二加强板220和第三加强板230均设置有降低重量的镂空部27。
49.所述第一安装板11设置于鞍座10的左侧,所述鞍座10的右侧设置有用于传动其位移的x轴驱动电机13,可以让鞍座10的左右配重均衡,有利于提高鞍座位移的平稳性。所述圆盘式刀库30设置有24个刀头放置位32。
5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型材加工中心的一体式刀库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用于驱动机头模组的鞍座、刀库底座和圆盘式刀库;所述鞍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顶部设置有多个第一螺孔;所述刀库底座包括有一体焊接成型或螺合而成的底框架、前框架、后框架和顶框架,所述底框架、前框架、后框架和顶框架的左侧安装有左框架,右侧安装有右框架,所述底框架、前框架、后框架和顶框架均设置有降低重量的镂空部;所述底框架设置有多个与第一螺孔数量相同及位置相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底框架通过第一螺栓穿过第一通孔螺合于第一螺孔中;所述圆盘式刀库设置有安装平面,所述安装平面均布设置有多个第二螺孔;所述前框架顶部设置有多个与第二螺孔数量相同及位置相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圆盘式刀库通过第二螺栓穿过第二通孔螺合于第二螺孔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材加工中心的一体式刀库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鞍座是一体成型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型材加工中心的一体式刀库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孔具有六个,呈两排设置,每排具有三个;两排第一螺孔从前往后间距布置在第一安装板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材加工中心的一体式刀库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框架垂直设置,所述底框架的前端连接前框架的底部,所述顶框架的前端连接前框架的顶部;所述底框架与顶框架平行设置,所述顶框架前后方向的长度小于底框架前后方向的长度;所述后框架的底部连接底框架的后端,顶部连接于顶框架的后端,并构成自下往上向前倾斜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型材加工中心的一体式刀库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框架相对底框架向前倾斜的角度a1为60度~70度。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型材加工中心的一体式刀库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框架和后框架之间连接有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和第三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上下间距设置,所述第三加强板的前端连接于前框架和第一加强板前端的接缝处,所述第三加强板的后端连接于后框架和第二加强板后端的接缝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型材加工中心的一体式刀库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加强板与第一加强板之间的角度a2为40度,所述第三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之间的角度a3与a2相同。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型材加工中心的一体式刀库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和第三加强板均设置有降低重量的镂空部。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材加工中心的一体式刀库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设置于鞍座的左侧,所述鞍座的右侧设置有用于传动其位移的x轴驱动电机。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材加工中心的一体式刀库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式刀库设置有24个刀头放置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型材加工中心的一体式刀库底座,包括有用于驱动机头模组的鞍座、刀库底座和圆盘式刀库;鞍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顶部设置有多个第一螺孔;刀库底座的底框架、前框架、后框架和顶框架均设置有降低重量的镂空部;底框架设置有第一通孔,底框架通过第一螺栓穿过第一通孔螺合于第一螺孔;圆盘式刀库设置有安装平面,安装平面均布设置有多个第二螺孔;前框架顶部设置有第二通孔,圆盘式刀库通过第二螺栓穿过第二通孔螺合于第二螺孔。区别于传统刀库通过底座安装在Y轴移动架的方式而言,有利于减轻Y轴移动架的称重,让Y轴移动架采用小功率的伺服电机也能保证体运行稳定,从而降低型材加工中心的能耗,节省能源。节省能源。节省能源。


技术研发人员:苏剑超 谭礼财 林子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浦智能装备(广东)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13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873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