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合一模切模具的制作方法

allin2023-04-03  114



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切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合一模切模具。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针对图1所示的外形中含有回字型结构的产品通常采用三次套冲的方式进行模切,具体的产品由上层1和下层2组成,上层为回字型结构;下层为矩形结构的撕手;更具体的,上层的材质可以为双面胶,下层为离型膜;并且上层回字形结构的三条外边和下层矩形结构的三条边重合;上层回字型结构剩余的一条外边与下层矩形结构不重合,上层的长度较短。
3.三次套冲冲切产品的不同部位;一冲模切上层回字型结构的内孔;二冲模切产品上层和下层不重合的外边;三冲模切上层和下层重合的三条外边以及下层的外形。
4.一冲模具如图2所示,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上模板上设有内孔刀刃3和导位孔冲切刀刃4;导位孔冲切刀刃4位于内孔刀刃3的上下两侧;下模板为平板;一冲成型示意图如图3所示。
5.二冲模具如图4所示,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上模板上设有与产品不重合的上层外边对应的手柄刀刃5,手柄刀刃5的上下两侧设有第一导位柱6,第一导位柱6的位置与一冲模具的导位孔冲切刀刃4相对应,具体的导位孔冲切刀刃4冲切出导位孔,第一导位柱6套入导位孔中进行二次套冲;下模板为平板。二冲成型示意图如图5所示。
6.三冲模具如图6所示,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上模板上设有产品撕手刀刃7和第二导位柱8,第二导位柱8套入导位孔进行三次套冲。三冲成型示意图如图7所示,最终得到成型的产品。图8是一冲模具、二冲模具和三冲模具套冲时,三个模具上的结构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其中导位孔冲切刀刃4、第一导位柱6和第二导位柱8位置重合,三个刀刃组合后形成产品的形状。
7.现有技术中需要使用三个模具进行三次冲切才能得到产品。设备占用空间大,模具开发成本高,并且三次冲切配合精度相对较低,不良率高,生产调试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合一模切模具,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三合一模切模具,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上模板上并列设有三组刀模;沿水平方向从左到右,第一组刀模由内孔刀刃和导位孔冲切刀刃组成;第二组刀模由手柄刀刃和第一导位柱组成;第三组刀模由产品撕手刀刃和第二导位柱组成;导位孔冲切刀刃、第一导位柱和第二导位柱之间相互对应;导位孔冲切刀刃可以在模切材料上冲切出导位孔;第一导位柱和第二导位柱可以套接在导位孔中;导位孔冲切刀刃与第一导位柱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一导位柱与第二导位柱之间的距离相同。
10.优选的,所述内孔刀刃设有4个,4个内孔刀刃呈两排两列的矩形阵列分布;两排内孔刀刃相互对称。
11.优选的,所述导位孔冲切刀刃设有三个,三个导位孔冲切刀刃分别为导位孔冲切刀刃一、导位孔冲切刀刃二、导位孔冲切刀刃三;导位孔冲切刀刃一位于内孔刀刃的上侧,导位孔冲切刀刃二和导位孔冲切刀刃三位于内孔刀刃的下侧并且位于一条水平线上。更为合适的,导位孔冲切刀刃一位于两列内孔刀刃的正中间;导位孔冲切刀刃二和导位孔冲切刀刃三分别位于两列内孔刀刃的正下方。
12.优选的,所述手柄刀刃设有4个,4个手柄刀刃两两对称,同侧的两个手柄刀刃之间通过连接刀刃连接;同侧的两个手柄刀刃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有延长刀刃。
13.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将三次套冲工艺中的三个模具的结构整合到一个模具上,减少了模具制作的成本;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加工时,辅材用量少,降低了材料的成本;单个模具只需要装在一台机器上,技术人员也相对减少,节省了设备成本和人力成本;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模切模具加工的产品结构图。
16.图2为现有技术的一冲模具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现有技术一冲成型示意图。
18.图4为现有技术的二冲模具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现有技术二冲成型示意图。
20.图6为现有技术的三冲模具结构示意图。
21.图7为现有技术三冲成型示意图。
22.图8为现有技术一冲模具、二冲模具和三冲模具的位置关系图。
23.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切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24.图10本实用新型模切模具冲切成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文中使用的“包括”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2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合一模切模具。
27.实施例
28.如图9~10所示,一种三合一模切模具,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上模板上并列设有三组刀模;沿水平方向从左到右,第一组刀模由内孔刀刃3和导位孔冲切刀刃4组成;第二组刀模由手柄刀刃5和第一导位柱6组成;第三组刀模由产品撕手刀刃7和第二导位柱8组成;
导位孔冲切刀刃4、第一导位柱6和第二导位柱8之间相互对应;导位孔冲切刀刃4可以在模切材料上冲切出导位孔;第一导位柱6和第二导位柱8可以套接在导位孔中;导位孔冲切刀刃4与第一导位柱6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一导位柱6与第二导位柱8之间的距离相同。
29.在使用时,模切材料从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穿过并保持一定的速度进行移动,上模向下模方向靠近并对模切材料进行第一次冲切,冲出对应刀刃的形状;第二次冲切时,初始材料移动到第一组刀模下方,第一组刀模冲切的形状移动到第二组刀模下方;第二组刀模冲切的形状移动到第三组刀模下方;再次冲切;模切材料再次移动,同时被第一组刀模和第二组刀模冲切后的形状将移动到第三组刀模下方完成第三次冲切得到最终的产品形状。重复上述动作,可以得到连续的产品。
30.内孔刀刃3设有4个,4个内孔刀刃3呈两排两列的矩形阵列分布;两排内孔刀刃3相互对称。设置成两列主要考虑上模板的大小和机器的空间,在不受影响的情况下还可以设置成多列。
31.导位孔冲切刀刃4设有三个,三个导位孔冲切刀刃4分别为导位孔冲切刀刃一4-1、导位孔冲切刀刃二4-2、导位孔冲切刀刃三4-3;导位孔冲切刀刃一4-1位于内孔刀刃3的上侧,导位孔冲切刀刃二4-2和导位孔冲切刀刃三4-3位于内孔刀刃3的下侧并且位于一条水平线上。导位孔冲切刀刃一4-1位于两列内孔刀刃3的正中间;导位孔冲切刀刃二4-2和导位孔冲切刀刃三4-3分别位于两列内孔刀刃3的正下方。
32.手柄刀刃5设有4个,4个手柄刀刃5两两对称,同侧的两个手柄刀刃5之间通过连接刀刃9连接;同侧的两个手柄刀刃5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有延长刀刃10。设置连接刀刃9和延长刀刃10是为了方便排出模切后不需要的废料,例如未设置连接刀刃9时,内孔刀刃3冲切后的废料在一个方孔内,受到较大的吸附力,不易脱出;而设置连接刀刃9将相邻的两个方孔之间切断,这种吸附力就会小很多,容易脱出。同理,延长刀刃也可以破坏方孔的完整性,减小吸附力。
33.虽然在上文中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能够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但是,应理解,这种修改和变化都属于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之内。而且,在此说明的本实用新型可有其它的实施方式,并且可通过多种方式实施或实现。

技术特征:
1.一种三合一模切模具,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其特征在于,上模板上并列设有三组刀模;沿水平方向从左到右,第一组刀模由内孔刀刃和导位孔冲切刀刃组成;第二组刀模由手柄刀刃和第一导位柱组成;第三组刀模由产品撕手刀刃和第二导位柱组成;导位孔冲切刀刃、第一导位柱和第二导位柱之间相互对应;导位孔冲切刀刃可以在模切材料上冲切出导位孔;第一导位柱和第二导位柱可以套接在导位孔中;导位孔冲切刀刃与第一导位柱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一导位柱与第二导位柱之间的距离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合一模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孔刀刃设有4个,4个内孔刀刃呈两排两列的矩形阵列分布;两排内孔刀刃相互对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合一模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位孔冲切刀刃设有三个,三个导位孔冲切刀刃分别为导位孔冲切刀刃一、导位孔冲切刀刃二、导位孔冲切刀刃三;导位孔冲切刀刃一位于内孔刀刃的上侧,导位孔冲切刀刃二和导位孔冲切刀刃三位于内孔刀刃的下侧并且位于一条水平线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三合一模切模具,其特征在于,导位孔冲切刀刃一位于两列内孔刀刃的正中间;导位孔冲切刀刃二和导位孔冲切刀刃三分别位于两列内孔刀刃的正下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三合一模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刀刃设有4个,4个手柄刀刃两两对称,同侧的两个手柄刀刃之间通过连接刀刃连接;同侧的两个手柄刀刃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有延长刀刃。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合一模切模具,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涉及模切机技术领域,上模板上并列设有三组刀模;沿水平方向从左到右,第一组刀模由内孔刀刃和导位孔冲切刀刃组成;第二组刀模由手柄刀刃和第一导位柱组成;第三组刀模由产品撕手刀刃和第二导位柱组成;导位孔冲切刀刃、第一导位柱和第二导位柱之间相互对应;导位孔冲切刀刃可以在模切材料上冲切出导位孔;第一导位柱和第二导位柱可以套接在导位孔中;导位孔冲切刀刃与第一导位柱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一导位柱与第二导位柱之间的距离相同。本实用新型减少了模具制作的成本;辅材用量少,降低了材料的成本;节省了设备成本和人力成本;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晶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任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13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873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