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温控式感应沸煮箱的制作方法

allin2023-04-03  110



1.本实用新型涉及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温控式感应沸煮箱。


背景技术:

2.沸煮箱是一种试验检测使用设备,一般使用于水泥安定性检测,安定性检测主要是将成型好的水泥试件放入沸煮箱,采用水中沸煮的方式判断水泥是否存在安定性不良现象。
3.传统沸煮箱控制只有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两档,自动控制时要求沸煮箱能在30min
±
5min内将箱中试验用水从20℃
±
2℃加热至沸腾状态并保持180min
±
5min后自动停止,整个试验过程中不得补充水量。现有设备的自动控制虽然可以转换功率,但是同时也限制了时间,只能通过计时系统在三十分钟后将功率由3000瓦转换至1000瓦,现有沸煮箱无法保证此时箱体内水温是否达到沸腾,是否需要继续加热,也无法判断在25~30分钟内是否提前达到沸腾,这会大大影响沸煮箱内水量蒸发而导致水位发生变化,当水量低于试件表面时,从而导致试验失败。
4.因此,当前亟待出现一种可以自动感应控制温度和水位的沸煮箱。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相关产品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全自动温控式感应沸煮箱。
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温控式感应沸煮箱,包括:箱盖、箱体、试件架、电热管、水位感应器、温度传感器、线路防护罩以及控制器;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电热管和试件架,所述箱体上对应于所述电热管的位置设置有线路防护罩,所述箱体外设置有控制器;所述电热管的连接端设置在箱体外侧的线路防护罩内,并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电热管的加热端延伸在所述箱体内;所述试件架固定在所述箱体的底部;所述箱体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以及两组水位感应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以及水位感应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其中,两组所述水位感应器分别设置在箱体内壁的底部以及上端;所述箱体的侧面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分别设置有自动进水阀和自动排水阀,所述自动进水阀和自动排水阀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箱体上扣合设置有带排气孔的箱盖。
7.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箱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保温层温。
8.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箱盖的端面上设置有拉扣。
9.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箱体的底部还设置有防滑的底座。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
11.本实用新型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可以更精准的控制水泥试样的沸煮时间,提高检测数据的准确度,同时利用自动进水阀和自动排水阀进行自动进水及排水功能,自动进水功能的设置有效的节约了时间,自动排水功能的设置可以极大程度的避免人为排水时
引起烫伤等危险,节约了时间及人力。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全自动温控式感应沸煮箱的结构示意图。
14.附图标记说明:
15.1、箱盖;2、自动进水阀;3、保温层;4、箱体;5、自动排水阀;6、试件架;7、电热管;8、水位感应器;9、温度传感器;10、线路防护罩;11、控制器;12、底座;13、拉扣。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17.参阅图1所示,所述全自动温控式感应沸煮箱包括箱盖1、箱体4、试件架6、电热管7、水位感应器8、温度传感器9、线路防护罩10以及控制器11;
18.所述箱体4内设置有电热管7和试件架6,所述箱体4上对应于所述电热管7的位置设置有线路防护罩10,所述箱体4外设置有控制器11,所述控制器11为市场上的通用电气控制部件;
19.所述电热管7的连接端设置在箱体4外侧的线路防护罩10内,并与所述控制器11电性连接,所述电热管7的加热端延伸在所述箱体4内,用以对箱体4内的水进行加热;
20.所述试件架6固定在所述箱体4的底部,用以放置成型好待进行安定性检测的水泥试件;
21.所述箱体4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9以及两组水位感应器8,所述温度传感器9以及水位感应器8均与所述控制器11电性连接,其中,两组所述水位感应器8分别设置在箱体4内壁的底部以及上端,位于上端的水位感应器8所在高度即为水位最高处,当检测到水位到达最高处时所述控制器11控制停止进水,以及在水温达到100℃时所述控制器11控制加热管的功率(例如,将功率由3000w自动转换成1000w),维持煮沸状态;
22.所述箱体4的侧面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分别设置有自动进水阀2和自动排水阀5,所述自动进水阀2和自动排水阀5均与所述控制器11电性连接,在收到控制器11相应的控制信号后执行进水和排水操作;
23.所述箱体4上扣合设置有带排气孔的箱盖1。
2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箱体4的内壁上设置有保温层3,用以箱体4内的水进行保温。
25.所述箱盖1的端面上设置有拉扣13,便于操作人员对箱盖1的扣合提供受力支点。
26.所述箱体4的底部还设置有防滑的底座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12也可以是带锁止装置的脚轮。
2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全自动温控式感应沸煮箱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的优势:
28.1、温度控制效果良好:沸煮箱通过控制器11可以有效的控制沸煮时间及沸煮箱功率转换,温控系统的加入将可以有效的把控沸煮时间,以及在箱体4内试验用水在规范要求范围内(30min
±
5min)若提前达到沸腾(25-30min)的情况下自动将3000瓦转换至1000瓦并使其保持恒沸,这样可灵活缩短试验用时,在降低试验成本(人工、用电)的同时,还可以避免试件长时间过度沸煮造成的误差,从而提高试验精度,使试验数据更具代表性;
29.2、进水和排水功能及水位传感器的设置有效增加设备实用性,可以自动进水及试验完毕后快速进行自动排水,水位感应器8进行进水水位高度的控制,在加入一定水量时,进水自控停止,同时可以在试验结束后立即进行水量排出,自动化程度高。
30.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全自动温控式感应沸煮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盖(1)、箱体(4)、试件架(6)、电热管(7)、水位感应器(8)、温度传感器(9)、线路防护罩(10)以及控制器(11);所述箱体(4)内设置有电热管(7)和试件架(6),所述箱体(4)上对应于所述电热管(7)的位置设置有线路防护罩(10),所述箱体(4)外设置有控制器(11);所述电热管(7)的连接端设置在箱体(4)外侧的线路防护罩(10)内,并与所述控制器(11)电性连接,所述电热管(7)的加热端延伸在所述箱体(4)内;所述试件架(6)固定在所述箱体(4)的底部;所述箱体(4)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9)以及两组水位感应器(8),所述温度传感器(9)以及水位感应器(8)均与所述控制器(11)电性连接,其中,两组所述水位感应器(8)分别设置在箱体(4)内壁的底部以及上端;所述箱体(4)的侧面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分别设置有自动进水阀(2)和自动排水阀(5),所述自动进水阀(2)和自动排水阀(5)均与所述控制器(11)电性连接;所述箱体(4)上扣合设置有带排气孔的箱盖(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温控式感应沸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4)的内壁上设置有保温层(3)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温控式感应沸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1)的端面上设置有拉扣(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温控式感应沸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4)的底部还设置有防滑的底座(1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温控式感应沸煮箱,该全自动温控式感应沸煮箱包括箱盖、箱体、试件架、电热管、水位感应器、温度传感器、线路防护罩以及控制器。本实用新型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可以更精准的控制水泥试样的沸煮时间,提高检测数据的准确度,同时利用自动进水阀和自动排水阀进行自动进水及排水功能,自动进水功能的设置有效的节约了时间,自动排水功能的设置可以极大程度的避免人为排水时引起烫伤等危险,节约了时间及人力。节约了时间及人力。节约了时间及人力。


技术研发人员:张芳 梁德强 刘波 吴霞 王凯 唐小坤 汪锦杰 徐瑞娟 陶源 贺中泽 陈龙 秦宇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葛科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8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8826.html

最新回复(0)